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新题速递之学法守法(2022年2月).docx

    • 资源ID:63237174       资源大小:158.1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新题速递之学法守法(2022年2月).docx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新题速递之学法守法(2022年2月)一、选择题(共15小题).(2021秋玉山县期末)毛某因故意隐瞒旅居南京行程,到达扬州后屡次活动于人群密集 的场所,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2021年7月29日,扬州警方对病例毛某采取刑事拘留 措施。毛某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有()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分要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A.B.C.D.1 .(2021秋仪征市期末)(样题)阅读漫画,你认同的是()A.像爸爸那样“聪明”排队B.不要像女儿那样墨守成规C.遵守规那么会限制行动自由D.遵守规那么需要自律和他律. (2021秋西城区期末)初中生陈某原本品学兼优,自从结识了游手好闲的“朋友”,他 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因为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又因为偷窃财物,被公 安机关拘留。但他不思悔改,竟然拦路抢劫,最终因为抢劫罪被判刑。陈某的经历警示 我们()减少结交朋友,免受不良影响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缺乏规那么意识,必然走向违法犯罪A.B.C.D.【解答】开展禁毒知识宣讲这项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认识毒品的危害,D 正确;A错误,目的是远离毒品;B错误,彻底远离毒品仅仅禁毒知识宣讲还不够,还 要增强自我控制力、区分力、思考力;c错误,此说法太片面。应选:D。【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充分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及抵抗不良诱惑的方法。6 .(2021秋密山市期末)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的求助热线 是()A. 12308B. 12315C. 12366D. 12345【考点】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我国公民的含义。但凡具有中国国箱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 民。【解答】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2308热线 求助,表达了国 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 符合题意。应选:Ao【点评】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做合格的公民,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7 .(2021秋密山市期末)以下属于国家机关的是()A.学校B.邮局C.医院D.国家监察委员会【考点】国家监察机关.【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解答】学校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邮局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事业单位,医院是指病伤 者得到医疗照顾的机构或场所,学校、邮局、医院都不是国家机关,故ABC错误;国家 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机关,故D正确。应选:Do【点评】解答此题要准确掌握教材知识,明确国家监察机关的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方可正确作答。8 . (2021秋连云港期末)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霍志刚、 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 让同学们认识到()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A.B.C.D.【考点】网络的两面性.【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了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 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解答】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 “天宫课堂”,这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 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是正确的选项; 错误,观点太绝对;不符合题意。应选:Bo【点评】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网络的两面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 选项,选出正确答案。9 .(2021秋凤山县期末)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这说明()A.自由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B.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D.建立规那么的目的就是限制人们的自由【考点】规那么与自由的关系.【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规那么和自由的关系。自由和规那么不可分,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解答】题文中,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话,说明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 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那么的约束,B符合题意;A错误,自由 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C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 欲,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D错误,建立规那么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自由。应选:B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那么和自由的关系,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0 . (2021秋鄂城区期末)波兰作家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对于社会中的“规矩”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毫不在意坚决维护积极改进A.B.C.D.【考点】规那么与秩序.【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那么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那么。在实际 生活中,哪里有规那么,哪里才有秩序。【解答】题文中的社会“规矩”是指社会规那么,我们要自觉遵守规那么,坚决维护规那么, 积极改进规那么,正确;错误,毫不在意是缺乏规那么意识的表现。应选:B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对规那么的认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1 .(2021秋东台市期末)微信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 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的案件。这给青少年的警示是()A.微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美好B.微信让我们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享受人际交往的快乐C.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遵守法律,不使用微信D.要加强自己的平安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重要信息【考点】抵抗不良诱惑.【答案】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自觉抵抗不良诱惑。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 制力,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抵抗不良诱惑的坚固的长城。【解答】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的案件。这给青少年的警示 是加强自己的平安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重要信息,D正确;AB排除,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给我们的启示,并非意义;C错误,“不用微信”说法太绝对,网络有积极 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要提高思考力、区分力、自控力,学会“信息节食二 应选:Do【点评】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把握自觉抵抗不良诱惑,结合比拟不同的选项与题 干的关系有助于解答此题。12 . (2021秋定西期末)2021年10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H一次会议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陆地国界法,关于修改 审计法的决定。我国制定的法律应()反映社会开展规律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都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A.B.C.D.【考点】法律的本质.【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 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我国法律的本 质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解答】我国制定的法律属于良法,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 社会的开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 的共同开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正确;错误,反映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应选:D。【点评】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本质,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3 .(2021秋大连期末)以下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选项是()案例违法行为类别邻居收养的流浪狗,经常深夜扰民被公安行政违法行为机关予以警告处分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民事违法行为哈尔滨郭某在微信群侮辱谩骂疫情防控工 作人员,影响恶劣刑事违法行为卞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KF94 口罩的虚假信息,先后骗取2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刑事违法行为A.B.C.D.【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当法律责任 的行为。【解答】依据教材知识,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 为、刑事违法行为。分析可知,邻居的行为受到了行政处分,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正 确;小强爸爸的行为受到了行政处分,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错误;郭某的行为触犯了 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错误;卞某的行为受到了刑罚处分,属于刑事违 法行为,正确。应选:Bo【点评】认真审题,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别及特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做出选择即 可。14. (2021秋潮安区期末)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条规定,所谓严重不良 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违法行为。以下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参与赌博,屡教不改A.B.C.D.【考点】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尚不构成刑罚处分的违法行为。【解答】依据教材知识,严重不良行为包括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 具、屡教不改,屡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 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屡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 品等。分析可知,属于不良行为,不符合题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符合题意。 应选:B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 即可。15,(2021玄武区二模)关于我国法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具有强制性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重要特征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根本法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共同之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B.C.D.【考点】法律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认识。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根本法,法律 的特征和作用是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共同之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解答】对于我国法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根本法,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共同之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 统一的基础,正确;错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 年人的专门法律;错误,具有强制性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 应选:D。【点评】此题属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把握对法律的认识,选出正确 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2021秋庄河市期末)阅读材料,用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某中学八年二班学生刘某接触到一些社会上不良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八年 级时开始旷课、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萎靡、无心读书。九年级 时,因利用赌博机聚众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换赌债,绑架了同学 李某,并勒索人民币两万元,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材料二:该中学根据刘某一案,就“预防犯罪”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并做出“不允许学 生打电子游戏和进入营业性网吧、不允许学生组织和参与赌博”等规定。(1)请指出材料一案例中,刘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以下行为的是?不良行为: 旷课、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一般违法行为: 利用赌博机聚众赌博。犯罪行为: 绑架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两万元。(2)刘某的上述行为存在怎样的联系?其后果如何?(3)结合刘某的经历,说说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该如何做?【考点】犯罪行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树立法治观念.【答案】(1)不良行为:旷课、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一般违法行为:利 用赌博机聚众赌博;犯罪行为:绑架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两万元。(2)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可能开展为违法犯罪。(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 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树立法治观念等。【解答】(1)此题考查刘某的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依据教材知识,不 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触犯刑法以外法律法规的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分析 可知,旷课、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属于不良行为;利用赌博机聚众赌博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绑架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两万元属于犯罪行为。(2)此题考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及后果。依据教材知识,从不良行为到严 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 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据此作答。(3)此题考查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该如何做。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增强法 治观念、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角度分析即可。故答案为:(1)不良行为:旷课、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一般违法行为:利用赌博机 聚众赌博;犯罪行为:绑架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两万元。(2)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可能开展为违法犯罪。(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 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不良行为、一 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树立法治观念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 分析作答。16. (2021秋长寿区期末)材料一:2021年7月30日,湖南省安仁县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 人小杨批准逮捕。经审查查明:刚满16周岁的小杨在高中休学期间与其他两名不满16 周岁的人员实施砸车盗窃违法犯罪行为。承办检察官过翠芳了解到,由于小杨的监护人 长期疏于管教,小杨长期逃学、交友不慎,最后走上了与他人砸车盗窃财物的犯罪之路。 材料二: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该法局部下调刑事责任年龄 至12周岁;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未 成年人成长的“底线”。(1)材料一中,人民检察院核定小杨犯罪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材料二对青少年预防犯罪有什么警示?【考点】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答案】(1)小杨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解答】(1)此题考查人民检察院核定小杨犯罪的理由。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结 合犯罪行为的特征分析作答。(2)此题考查材料一、材料二对青少年预防犯罪的警示。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联系 教材知识点,可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防止 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小杨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点评】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犯罪行为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点,找到设 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17. (2021秋永年区期末)西安交警开出一张特殊罚单:“不罚,力口油!请自觉遵守交通法 规,文明停车!”的报道引发关注。原来,车主何新疆的孩子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为节 省开支,不得已才将车停放在路边,每天自己睡在车上,交警得知情况后,不仅没有处 罚,还为其协调安排了免费停车位。网友们纷纷对西安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1)请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角度,评析西安交警的做法。(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出我国社会治理的特点。【考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答案】(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 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交警在 执法过程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张温暖的罚单警示人们 要遵纪守法,同时也表达了执法有温度,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2)要依法治理社会,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补充着法律的缺乏,并支持法律的实 施。【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等。【解答】(1)此题考查评析西安交警的做法。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 可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交警的做法及 意义等方面作答。(2)此题考查我国社会治理的特点。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依法治理社会、发挥 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 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交警在执法过程 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张温暖的罚单警示人们要遵纪守 法,同时也表达了执法有温度,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2)要依法治理社会,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补充着法律的缺乏,并支持法律的实 施。【点评】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等知识点,找到设问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18. (2021秋新抚区期末)近日,河北省法院发布2021年度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5名 未成年人屡次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5名被告人均系未满18周岁的未 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5名被告人均当庭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好,且签 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均对涉案被害人进行了赔偿,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可酌定从轻 处分。法院以5名被告人犯盗窃罪,依法分别判处七个月到十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 处分金。(1)5名未成年人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材料中有期徒刑以及罚金分别属于哪种刑罚?(3)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如何加强防范、预防犯罪?(4)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刑罚的种类;善于同违法犯罪行 为作斗争.【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 (2)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 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 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及特征、预防违法犯罪、刑罚的类别、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等。【解答】(1)此题考查5名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类别及基本特征。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分析可知,5. (2021秋西城区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表达,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开展的法治保障。对此 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B.表达了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C.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D.说明了促进未成年成长主要靠法律.(2021秋铁锋区期末)铁锋区禁毒委员会经常深入学校进行禁毒知识宣讲。开展这项活 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A.对毒品充满好奇心,接受毒品B.彻底远离毒品C.慎重交友,不和社会上的人进行交往D.明辨是非,认识毒品的危害.(2021秋密山市期末)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的求助热线 是()A. 12308B. 12315C. 12366D, 12345.(2021秋密山市期末)以下属于国家机关的是()A.学校B.邮局C.医院D.国家监察委员会. (2021秋连云港期末)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霍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让同学们认识到()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A.B.C.D. (2021秋凤山县期末)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说明()A.自由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B.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名未成年人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其特征,答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 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即可。(2)此题考查刑罚的类别。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分析可知, 材料中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据此作答。(3)此题考查我们应如何加强防范、预防犯罪。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珍惜美 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 守法等方面作答。(4)此题考查我们如何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敢于和善于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2)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 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 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犯罪行为及特 征、预防违法犯罪、刑罚的类别、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 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20.(2021秋汨罗市期末)【遵守社会规那么】材料一: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那么(试行)规定,学生有吸烟饮 酒、扰乱教育教学秩序、实施有害自身或他人身心健康等行为的,学校和教师可以实施 教育惩戒。(1)上述规那么的制定是出于怎样的目的?材料二: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 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 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运用自由与规那么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发布这一通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2021年4月18日,湖南省人事考试院公布2021年省考违纪情况。通报名单显 示,73名考生存在一般违纪违规行为,10名考生答卷被专业机构认定为答卷雷同。目前, 83名考生已被做出当科考试成绩无效处理。(3)分析材料请你围绕“遵守规那么”发表评论。(写出要点即可)【考点】规那么与秩序;规那么与自由的关系.【答案】(1)规范学生的言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其 健康成长;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等。(2)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教育部发布这一通 知,明确了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规那么,划定了在校使用手机的界限,有助于创设良 好学习环境。(3)遵守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 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我们应该将规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等。【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规那么和秩序、自由与规那么、遵守规那么等。【解答】(1)此题考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那么(试行)制定的目的。解答时,可从规范 学生的言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 行职责等方面作答。(2)此题考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原因。解答时, 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 有自由的保障等方面分析作答。(3)此题考查怎样遵守规那么。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发 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规范学生的言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等。(2)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教育部发布这一通 知,明确了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规那么,划定了在校使用手机的界限,有助于创设良 好学习环境。(3)遵守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 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我们应该将规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等。【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规那么和秩序、 自由与规那么、遵守规那么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考点卡片1 .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的机关:监察委员会(1)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2)职权: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2 .监察范围: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3 .监察委员会如何行使监察权?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 .监察机关与其它机关的关系?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5 .监察机关的职责:(1)监督职责(2)调查职责(3)处置职责.规那么与秩序【知识点讲解】.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 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社会才能正常运转;(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有序、整洁、平安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 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1 .维护秩序靠规那么(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2)社会规那么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违反规那么,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分;(3)社会规那么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那么为荣,违反 社会规那么为耻。【知识扩展】维护和改进规那么(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那么。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那么;另一方面要在保护 自身平安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那么;(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那么,规那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那么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 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那么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那么的形成建言献策。【例题透析】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那么。大到企业经营不守 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那么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宣传规矩、规那么,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把处分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那么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那么。在实际生活中, 哪里有规那么,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不守规那么,既不道德,也可能违反法律,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不负责,生 活和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根治这些不守规那么、规矩的乱象要宣传规矩、 规那么,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培养人们的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 惯,加大立法力度和处分力度,把处分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所以选项 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A;选项的观点具有绝对性,通过立法来不可能彻底杜绝 不守规矩的行为,故应排除BCD.应选A。点评:此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2 .他律和自律的含义【知识点讲解】1、他律的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那么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2、自律的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那么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就是自律。【知识扩展】做到“慎独”,提高自律意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学会“慎独”, 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那么,做到心中有规那么,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例题透析】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那么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是()A.自律B.他律C.自觉D.慎独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自律和他律。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解答:依据题干描述“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那么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 的”可知,被动或被迫接受的力量来自他律;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应选B。 点评:识记他律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3 .规那么与自由的关系【知识点讲解】自由和规那么不可分(1)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 那么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 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那么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 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知识扩展】自觉遵守规那么(1)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那么,将规那么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题透析】八年级(1)班的小伟同学爱好唱歌,他经常午休时在集体宿舍唱歌,宿管老师找到他,教 育他不要午休时在宿舍唱歌,小伟说:“我在宿舍怎么啦,唱歌是我的自由。”如果你是小伟 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那么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公民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A.B.C.D.分析:规那么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那么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 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那么是因为得到每个社 会公民成认和遵守而存在的。遵守规那么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规那么保 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那么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平安、和谐和文明。解答:公民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纪律、法律等规那么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 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那么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 视规那么、违背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 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选项正确,应选D。点评:正确掌握教材中规那么与自由的关系,结合题干中具体的题意即可解答。4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知识点讲解】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是什么?(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 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害。(2)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 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表达,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3)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 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 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知识扩展】我们要坚定维护规那么。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那么;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 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那么。5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那么,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其他规范那么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 政力量保证实施;(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只约束范围内的成员。【知识扩展】维护秩序靠规那么(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那么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2)社会规那么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违反规那么,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分;(3)社会规那么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新题速递之学法守法(2022年2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