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归来话推手]杨氏太极推手教学(下).docx
-
资源ID:63238025
资源大小:13.4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沈阳归来话推手]杨氏太极推手教学(下).docx
沈阳归来话推手杨氏太极推手教学(下) 导语:树大自然直。练习太极拳也是一样,水到渠成。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讲究自然而然,但是,顺其自然可以,听其自然不行,不按太极拳的客观规律练习,方法不得当,一味听其自然,最终必定是“一根棍”的结局,徒见其心劳日拙而已。从本文看,太极拳练习者在推手过程中想“出技巧”、“出思想”、“出效果”,不当一根任人摆布、随意发放的“棍”,必需要“松”。惋惜的是,侯老先生除了“松多了”一句话,没有更多的启发之言献给读者,只能寄望祝大彤先生将来对读者挚友不吝赐教了。 最近应邀到沈阳市讲学,每天早晨学生们陪伴我到北陵公园晨练。北陵公园很大,在林间有小块平整的操练场,块块相连,隐没在林丛中间。 从南门进去遇见一位老拳师,姓候名子美。老爷子是老八路,今年九十五岁,身板正,腰没毛病,两眼有神,面相和善,不挂老态龙钟之相,看上去很精神,像七十岁左右,冬天在雪地翻滚,是一位健康老人。他练太极拳五十多年,喜推手,推了别人说:“是根棍。”被推出去,仰天大笑,心态很好,不重输赢,潇洒人生。他这堆人旁站站,那边看看,然后说一句“都是棍”。棍是力大,肢体碰撞,缺少太极阴阳变转,举动轻灵等内涵。 在太极拳场,推手者相互用力推拉,撕皮掳肉者,不是以太极拳的阴阳改变为思想指导。太极拳有丰富的内涵,诸如阴阳变动,举动轻灵,用意,不是用劲。“千变万化,无往非劲”(陈长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舍己从人”(王宗岳)。“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处有一处虚实,到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武禹襄)。先贤大师的拳诀是我们后学不断努力追求和把握的太极拳精髓。以及像“太极无手,周身到处皆是手”。“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顺人之势,安舒中正”。“接手分清你和我,你我之间不混合”等等推手精要,后学应在练中悟,悟中得。如此较技、推手,轻灵圆活,乐在其中,有益健康,美哉!推手艺术。 侯老爷子说的“棍儿”是指练拳推手用力的人。侯老有一手推手绝活,这绝活是拳友们公认的“三拍两摩挲”。侯老对待邀请推手者,不计年龄,不管高矮胖瘦,来着不拒。搭手三拍两摩挲,对方被拍打一二米外,或摩挲出去,没有对手。上次从北京来了一位某高校的太极拳家,在北陵公园教拳。侯老过去凑喧闹,跟这位北京去的太极拳家推手沟通拳技。或许是这位北京客人敬重沈阳人侯老爷子,对95岁的对方不敢施以重手,一不留神被侯老拍了出去,二不留神,被摩挲滚地,三不留神老爷子嘴中说着,“什么家,也是根棍儿”笑着扬长而去。 沈阳学生福生,是当地太极八卦掌高手,是一位实践丰富的八卦掌掌门人。出身武术世家的福生,尊其父嘱学练传统太极拳,他深研太极内功解秘理论。到北京找我拜师,学练松、空、虚、无太极内功。过去他不是侯老爷子的对手。这次见到福生,侯老爷子跟我说:“他是根棍儿!”爷俩接手,老爷子招架不住了。我对福生说:“悠着点,老爷子受不了。”这时候老爷子已经向东北方向歪斜。福生住手,说:“老爷子可棒了,跟小伙子扛胳臂一个多小时也不停下。”侯老说:“小样,他松多了。”我向老爷子告辞后,将出西门时,一位四十多岁穿功服的汉子,奔我走过来说:“老爷子,你是不是北京来的祝老师?”“是,是”,我忙过去跟他握手,他在当地练太极拳20余年,很有钻研精神。他告知我,买了我出的书、光碟,像“九松十要一虚灵”、“三动三不动”等理论都会背。似乎老挚友,向我提问说:“祝老师,我看你的书上很少说气,请教你,气沉丹田是怎么回事?” 我很坦率地告知他,有几位老前辈提到过,“气沉丹田”从字面好理解,将气沉到丹田。怎么沉法,前辈先贤没有传下来,也没有详实的材料。气沉丹田也不是阿司匹林药片,不分男女老少,用白开水一仰脖就送下去。多少万年前,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靠气生存下来。一部三千多年的黄帝内经有三千处提到气。而气分阴阳二气,气沉丹田,是阴气沉丹田,还是阳气沉丹田。气的学问太深太深。在没有深化研修之前不敢说气。气在人体内自然流淌,干嘛练武之人,要气沉丹田呢?在不明气的自然走向便沉丹田,恐气害自己,所以我几十年来不敢说气。主要是不明气,不知气,在不明不知的状态下,对气的学问很浅薄,怎么敢轻易,怎么敢不负责任呢?我认为,写在纸上的东西要对己对人有责任心,自己不明白,人云亦云,要误导他人出乱子。所以我从不提气沉丹田。这位沈阳练家,东北汉子非常爽快,作揖告辞,连说:“感谢指教。感谢指教!”便扬长而去。待出西门,想起要问对方姓名,早已看不到人影,非常非常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