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二首拓展阅读公开课.docx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 造化钟神秀, 荡胸生曾云, 会当凌绝顶,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一览众山小。1 .旅行的意义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长安,唐玄宗亲临五凤楼,恩赐百姓宴饮狂欢,还让三百里 之内的地方官带歌舞团进京,在楼前表演竞技。场面热烈得不像话,险些就要发生群体踩踏 事故了。这是开元盛世的一个剪影,歌舞升平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就在这一年的长安城里,年仅 二十四岁的杜甫考场失利,一颗壮怀激烈的心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杜甫的家境并不宽裕,仅余的盘缠扛不住长安的物价,也没有亲友可以长久投靠。这种 境遇,就像今天背井离乡,怀着满心的热诚和理想到一线城市打拼,却拼不出一线光明的年 轻人一样,甚至更惨。因为杜甫除了参加科举,再没有别的求职门路了。这样一个读书的天 才,这样一个要像古代圣人一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的有志青年,除了做官还能做什么呢? 本以为天大地大,却忽然被残酷的现实一棒打倒,爬起来又发现这里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今天我们很多人也遇到过同样的境况,那么到底是狼狈回家还是咬牙隐忍,真让人左右 为难。我们会怎么办呢?豪迈一点的人总会取出最后的积蓄,暂时从竞技场上抽身出来,去 旅行、去散心。世界依旧天大地大,不妨养好精神回马再战。杜甫的选择跟我们一样,一路喂马劈柴,周游齐赵大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第一点就是摆脱旧环境带来的负面联想,因为在你深深受过伤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可 能让你触绪伤怀。第二点是帮你摆脱工具意识,因为在熟悉的场景里,你看到的一切或多或 少都会工具化。比方当你站在十字路口,随便看看或者哪怕不看,你都知道这一条路是通往 公司的,要在什么时间坐车才能避开早晚高峰;另一条路是美食街,下班的时候可以来这里 放松一下,填饱肚子。你还知道哪一栋楼是医院,挂号要从哪个门进,哪一路公交车能把你 载到哪个朋友的家一切对你来说都是达成某个具体目标的工具。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工具化的心态里,一定会面目可憎、一脸俗气,连他自己都觉得 乏味。这时候,就有必要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即便那里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没有 任何优美的风景,但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快感,因为陌生的环境总会让人对生活拉开审美距 离。当你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你并不知道每一条路通往何方,也并不急着赶路。这就意味 着,这个路口对你来说并不是通往某个目标的工具。这样的话,就算走错了路你也不会生气, 只会用悠然的心态欣赏街景。步子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无妨,因为没有了目标,就不需要执行 力;而不需要执行力,当然就不需要苛刻的时间表。今天的很多人之所以把旅行搞得很疲倦,也不觉得有任何审美体验,就是因为不懂得这 个道理,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让自己和环境拉开足够的审美距离。我们知道距离产生美。你 可以从这句话里试着理解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当男人成功迎娶了爱慕多年的女神,可感情往 往会由浓转淡,这仅仅是因为喜新厌旧的天性吗?并不全是。爱慕可以帮人拉开审美距离, 而婚姻生活是工具化的。工具化一定意味着零距离,零距离一定会让美感消失。2 .诗和远方其实是同一回事最好的审美距离不但要“远”,还要“高二即便你没有出门旅行,但只要登上你所在的 城市的制高点一一也许是一座山,也许是一栋高楼一一这个时候,你就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 美距离。在俯瞰的视角下,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所有的街道和房子虽然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改变,但 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你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诗的美感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哪一首诗的内容完全超出了人们的生 活经验呢?打动我们的那些诗句,唤醒的不都是我们熟悉的经验和情感吗?为什么同样的内 容,用日常语言讲出来就平淡乏味,写进诗歌就激荡人心呢?道理就是刚刚讲到的那番道理。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就像你所在的城市里那些熟悉的街道和房子一样,而诗歌语言运用了 倒装、比喻、押韵等等修辞技巧,形成一种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的新语言。这就让原 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而新语言带来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这 种由距离带来的陌生感产生了美。“诗”和“远方”从“登高”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回事,所以它们才能成双成对。如果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很难理解诗歌之美,也不能领会旅行的意义。“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胡适带头提倡白话诗,之所以轰轰烈烈很多年之后终于以失败 收场,就是因为胡适和他的追随者们不明白美学的这一套基本原理,不明白用白话充当诗歌 语言是不可能拉开审美距离的。诗的语言,一定要和日常语言泾渭清楚。所以我们可以说,以登高为主题的诗给我们拉开了双重的审美距离。反过来看,如果一 个人既不登高甚至从不旅行,也缺乏对诗歌的感受力,那么他的嘴脸就容易显得俗气。从美 学角度定义俗气,就是人和现实生活拉不开距离,一切所想所做都是工具化的。俗气倒也不 能说是坏事,因为它往往意味着脚踏实地的生活,做一切事都追求性价比。但为什么我们不 喜欢俗气的嘴脸呢?这是因为俗气的人生会把人的动物性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便坐拥金山也 活不出高级感来。高级感总是和实用性背道而驰的,登高也是一样,攀登的既是物理意义上 的制高点,也是精神意义上的高级感。当杜甫漫游到山东地界的时候,迎面遇上了高耸的泰山。雄浑的景色让他心旌摇荡,写 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岳。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还只在泰山脚下,从远眺到近观,被山势 激起豪情,决定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二变小的当然不仅仅是“众山”,而是凡俗的一切。 科举失利又如何,理想一时无法实现又如何,种种琐屑的苦闷只因为站得太低、看得太近。 既然生当盛世,年轻的热血总不会结冰的。诗人此时仅仅在山下想象登高,想象登高之后的 上帝视角,就已经可以从挫折当中满血复活了。这就是盛唐气象下的健全人格,让后人不断 从诗句里心慕手追,感动于诗人的感动。今日得到登高这个主题,在唐诗中有了激昂、壮阔的写法,最能表达盛唐气象。诗人攀登的既是 物理意义上的制高点,也是精神意义上的高级感。杜甫的望岳写在青年时代,“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最能表达年轻时候的豪情满怀。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 .不尽长江滚滚来俗话说“文无第一”,文学作品很难分出胜负,到底孰优孰劣往往只能各花入各眼。有 时候大家相信公论,多数人都说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会流俗,只能被少数 人欣赏。那么,少数权威的意见就一定可以作准吗?也不尽然,时代风气和个人偏好都会影 响他们的判断。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吗?人总是会进步的,你在今天下的判断不一定还能 得到明天的认可。这样看来,要想选一首可以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 我真的可以选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流落在夔(kui)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肺病 严重,生活困顿。大约在重阳节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触 目伤怀。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先写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 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在这样 的萧瑟气氛里,诗人检讨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 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 病体单独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 不得了。全诗可以分成两段,前四句是意象,后四句是感怀。在意象的四句当中,前两句是小视 野,后两句是大视野。好像有一架摄影机架在直升机上,扫过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随沙洲上 的飞鸟忽然腾上高空,用上帝视角俯瞰人间。这是今天的电影导演们常用的镜头语言,原来 古代的诗人们早就用过。这种镜头语言会让近景里的事物一下子变得渺小,让刚刚吸引你注意的东西一下子变得 微缺乏道,让那些或沉重、或鲜活的喜怒哀乐一下子被苍茫感冲淡。落叶纷纷无边无际,充塞了整个空间。江水奔流无穷无尽,亘古以来就是这样,到千万 年之后也还会是这样,充塞了全部的时间。当你仔细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组著名的对仗,你会发现前一 句给你无尽的空间,后一句给你无尽的时间。这样一来,前两句近景里的猿啼和鸟飞给你带 来的感受就会悄悄发生改变。“流水”是对时间的隐喻,这个梗还是孔子埋下来的。孔子和杜甫同样站在水边,孔子 看到的是水的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却是水的无法抵挡的“奔来二也就是说,杜甫虽然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你看到的是“流去”, 你的心里是怅惘和无奈;当你看到的是“奔来”,你的心里是恐惧和悲哀。从高处眺望长江,看着波涛翻滚,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来”。去和来 其实在客观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观上到底会形成怎样的视角,这就取决于你当时的心境了。 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风景都不可能是客观的,而只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来 的。杜甫看到的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来”的视角产生巨大的压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 吸。仿佛渺小的自己赤身裸体、无依无靠,眼睁睁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自己无处可逃。2 .单独登高的愁苦凄凉说完杜甫对时间的感慨,我们再看无边的落叶,那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诗人对这样 的景象格外敏感,他看到的是岁月的无情。无尽空间里的萧萧落叶和无尽时间里的滚滚波涛, 压迫着诗人那颗脆弱的心,让它生发出日常环境里不容易生发出来的感触,这才有了“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反思。“万里”两句完全不合古汉语的语法,但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有各种倒装和省略,必须要 和常规的语法不同,才能把人带到现实生活以外,在陌生感当中产生审美的心态。“万里”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这时候 到了夔州仍然是“作客”而已,看到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 “作客”的忧伤。不作 客的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客中人不仅漂泊,而且年迈多病。“百年”当然只是约数,同时也是客旅中对时间的错觉。正因为万里漂泊,尝遍各种艰 辛,儿十年才如同百年。而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和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自己却只有“独登 台”,孤苦无依,一个人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家一起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在传统的数理哲学里,九是 最大的阳数,所以九月九日称为“重阳”。当时孤身度过的重阳节,就像今天不能回家的春节。王维在诗里写过:“独在异乡为异 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只有 想到重阳的背景,才能理解杜甫“独登台”的凄凉。杜甫对凄凉似乎已经习惯了,年轻时代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现 在看来还没有实现半分,但人已经年老多病,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他只能“苦 恨”,深深地遗憾,本该在节日里和亲友们传杯递盏喝下的酒,一个人竟然喝不下去。3 .唐诗对称美的极致诗当然写得很好,最有杜甫招牌式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但你当然可以找出成百上千首唐 诗来挑战它。是的,凭什么说它比“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更好呢?凭什么说它比“明 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更好呢?貌似说不出理由。如果真的说不出理由,它又凭什么可以 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呢?理由还真说得出,这还要从诗歌的体例说起。这首诗在体裁上叫作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七言”是指每句诗固定七个字,“律”的意 思是“格律”,也就是格式、法律。律诗的“律”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 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 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你可以把律诗当成诗歌里的八股文,其实律 诗不但比八股文出现得早,还比八股文对形式的要求更严格。人们常说八股文束缚思想,但 唐诗的独创性恰恰就表现在八股文一样的律诗里边。律诗是唐朝的新兴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相应地,把传统的、 比拟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既不讲究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 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方李白;精 雕细琢的诗人爱写近体诗,比方杜甫。人们常说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世界里并肩矗立的两座高峰,这话从艺术高度来说当然没错。 但如果从唐诗的独创性来说,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把近体诗的艺术潜力拓展到了极限,所以杜 甫才最能代表唐诗的成就。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唐诗在 诗歌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对称美探索到了极限,而在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 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不但句句形成对仗,比方“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 尽长江滚滚来”;甚至每一句之内,不同的词语和意象也会形成对仗,比方“风急天高猿啸 哀”这一句里,“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 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这是只有古 汉语才能到达的形式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 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的。今日得到杜甫的登高不但是登高主题里的千古绝唱,也因为把对称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成 为最有资格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篇。近体诗是唐朝的新兴诗体,特别讲究对称美和音色美。 杜甫是近体诗领域里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这首登高也代表着最典型的登高情调, 那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百感茫茫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