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docx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精选【第一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 码。2、懂得自我保护。3、巩固认识0-9数字。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活动准备1、自我保护视频。2、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 警车、消防车)三、活动过程1、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 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 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 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3 .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4 .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活动建议.此活动中的录像内容可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绘制成图片或编排成情境表演。1 .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 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 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第五篇】设计意图:针对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我选择了这次活动对幼 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 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引导 幼儿辨别一些行为安全与否。强化和巩固日常生活中幼儿自我安全保 护意识和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活动名称:社会活动内容:我是安全小宝贝活动目标1 .初步辨别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安全与否。2 .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安全的行为,了解一些基本自我保护常 识。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重点:初步辨别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安全与否。活动难点: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安全的行为,了解一些基本自 我保护常识。活动准备:安全教育视频(上下楼梯),示范用图片,操作单,笑脸贴纸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安全话题。谈话:前几天,我们班的贝贝小朋友没坐稳小椅子,(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小脑袋碰在地上,撞青了好大一块。你们说,怎么会发 生这样的事情呀?师小结:所以,我们坐小椅子的时候要记住小脚不要向上蹬, 椅子翘起有危险,身体不要向后仰,安全坐好最重要。在幼儿园里 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啊?二.观看视频,了解怎样安全上下楼梯。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米卡,他今天来是要让小朋友 远离危险,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个安全小宝贝,找找谁是安全小宝贝,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米卡的故事吧。1、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小结:上下楼梯要扶好栏杆,慢慢走,不能推也不能挤。2、看图片,了解安全行为图一:这是什么地方?这样走楼梯会发 生什么事呢?看看他们是不是安全小宝贝?图二:听了米卡的话他们也成了会上下楼梯的安全小宝贝。三.实践操作,辨别安全行为,愿意做个安全小宝贝。师:刚才米卡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是安全小宝贝,老师这里有几 张图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没 有注意安全。在做的对的小朋友图片上贴上笑脸,一起来找一找谁是 安全小宝贝吧!幼儿每人拿一张彩色操作单,在行为安全的图片上贴上笑脸。操作要求:看看图片上哪些宝宝还没得到笑脸贴纸,老师要请你 们来告诉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做。说对了老师也要奖励 你们笑脸贴纸哦!四.用儿歌的形式进行小结。我们都是安全小宝贝。教室走路不乱跑,脚步轻轻最礼貌。上下楼梯不推挤,排队慢行靠右走。小椅子不翘起,端端正正最漂亮。玩玩具不争抢,大家一起来分享。户外玩耍不打闹,一起游戏笑哈哈。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 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 动与同伴交流。3、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4、选择性观看视频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D、(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四:不要随便跟别人走(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别人叫跟他走要去吗?应该怎么回答?E、(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五:学会大声求救(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求救的时候是喊什么?活动反思:通过谈话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火警电话、报警电话,和爸爸妈妈 的电话,部分孩子还能用数字拼出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教案来 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活动,孩子们也了解 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也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不能记住爸爸或妈妈 的电话号码,课后应注意让家长配合这方面的教育。【第二篇】活动目标:1 .使幼儿学会同情和关心同伴,掌握帮助和安慰同伴的简单方法。2 .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活动准备:1 .木偶小兔、小熊、小羊、小狗。2 .事先排好木偶表演。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分段看木偶表演,并思考,教师分段提问:表演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兔(小熊等)看到小羊(小狗)在哭时是怎 么做的?2 .请幼儿教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帮助和安慰同伴的简单方法。3 .引导幼儿讨论:(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2)学习他们什么呢?(3)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别人?(4)我们还可以在什么时候关心别人?4 .教师总结。5 .设置情景,请幼儿关心、帮助遇到困难的小动物,教案出自: 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亲子活动:在家庭中设置一定情境,让孩子来关心和安慰家人,家人给予鼓 励、表扬。活动评价:1 .幼儿学会了同情和关心别人的一些具体方法。2 .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来安慰别人。3 .初步感受到了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愉快心情。活动反思: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 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 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第三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的道理。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 危险性。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2、儿歌交通灯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2、谈话,引入主题。“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我们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师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 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把小图片请出来,3, 2, b好了, 睁开小眼睛。”“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 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我们班小朋友真棒,老师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 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 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 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学了好不好。”“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 儿三遍)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 绿灯时一样)“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今天我们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老师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 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老师读了,老师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 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 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活动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 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活动结束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活动反思: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幼儿对交通 规则的认识。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 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总结出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过马路的 方法:“一看、二慢、三通过”。【第四篇】教育教学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1 .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 外扔东西等。2 .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1 .幼儿操作卡片。活动过程.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 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 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1 .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