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五)(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
-
资源ID:63256489
资源大小:9.34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五)(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解释以下句中画线的词语。(2分)(1)、相与步于中庭:(1分)(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分)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16、试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1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答案:14、(2 分)(1)、(1分)共同、一起。(2)、(1分)清闲的人。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2 分)(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存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 的影子。、(2分)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6、(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意思表达得当即可)17、(3 分)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面对挫折的豁达都包含其中。(意思表达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