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做守法的公民.docx
-
资源ID:63256755
资源大小:88.7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做守法的公民.docx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做守法的公民一、选择题(共12小题)(2021春庐阳区期末)以下案例与承当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选项是()案例承当的法律责任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撤消机动车驾驶证刑罚处分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责任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刑事处分一贫困户由某某屡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行政处分A.B.C.D.(2021春临漳县期末)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屡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 困扰公众。打印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现实中,打印的遗嘱十分常见,却常常引发纠纷。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 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平安”对于这些困惑, 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A.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道德来调 整B.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公布的C.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没有关系D.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开展的空间(2021永定区模拟)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撤消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 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应选:Ao【点评】此题考查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认真分析题肢各图形 的含义,作出正确选择。9 .(2020武汉)侯某因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瞿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 侯某和瞿某所受处分的法律依据分别是()A.行政法规、民事法规B.行政法规、刑事法规C.刑事法规、民事法规D.民事法规、刑事法规【考点】犯罪行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 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要承当行政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当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要承当刑事责任。【解答】题文中,侯某的行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处分,属于行政违法行 为;瞿某的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法规,受到了刑罚处分,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可中选;瞿某的行为没有触犯民事法规,侯某的行为没有触犯民事法规、 刑事法规,ACD错误。应选:Bo【点评】认真审题,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别及特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做出选择即 可。10 . (2020苏州)据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开展下 去就可能走向犯罪。这主要警示青少年应()A.积极见义勇为B.寻求法律援助C.坚持依法行政D.加强自我防范【考点】预防违法犯罪.【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预防违法犯罪的内容。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开展,便会去 干一些违法的事;假设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到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我们要防 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解答】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假设不及时 改正,开展下去会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防止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D正确;AB与题意无关,应排除;C本身说法错误,依法 行政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应选:D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预防违法犯罪的要求,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1 .(2020泸西县模拟)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严重不良行为D.应受刑罚处分性【考点】犯罪行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犯罪行为及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 受刑罚处分的行为。【解答】依据教材知识,犯罪的特征是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其中严 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 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应选:Bo【点评】审清题意,明确题干要求,把握犯罪的特征,结合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2 .(2019秋仪征市期末)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 那么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守规那么B.守道德C.不违纪D.不违法【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 的行为。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解答】依据教材知识,法律是最刚性的规那么,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故D符合题 意;人们应该做到守规那么、守道德、不违纪,但不属于人们行为的底线,故ABC应排除。 应选:Do【点评】牢记人们行为的底线,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2020秋金塔县期末)【谨遵法律要求 预防违法犯罪】郑某原是某中学的“三好学生”。在电子游戏厅结识了几个“赌友”后,经常旷课聚赌。 老师和家长屡次批评教育,他都听不进去。为了归还赌债,他经常与“赌友” 一起在校 外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次,仍不悔改。一天,当他在一家商店盗得价值万元的商 品后,再次被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郑某参与赌博,在校外扒窃,违反了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 行政违法 行为;在商店盗窃,数额较大、触犯了 刑 法,属 犯罪 行为?(2)犯罪有什么特征?(3)你打算如何加强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答案】(1)行政违法;开【J;犯罪。(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分性。(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 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行为及类别、犯罪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解答】(1)此题考查郑某的违法行为类别。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 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分析可知,郑某参与赌博,在校外扒窃,违反 了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在商店盗窃,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属犯罪 行 为。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犯罪的特征。犯罪行为具有三个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据此作答。(3)此题考查如何加强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珍惜美好 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 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行政违法;开I;犯罪。(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分性。(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题干及设问,把握违法行为及类 别、犯罪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14 . (2019秋天峨县期末)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 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开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 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 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 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分。(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防止走上犯罪的道路?【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一般违法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以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及种类、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为载体,考查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在掌握相关知识点基础上,分 析材料内容,依据题意作答即可。【解答】(1)此间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犯罪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 并依法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相对于犯罪行为,那些对社会危害较小的违法行为是一般 违法行为。材料中丁某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 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 般,只要学生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两个角度组织答案,说明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 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应增强 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 防患于未然。【点评】此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 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好题。15 .(2019秋凤翔县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以下是相关片段: “我叫林林,今年十七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逃课、逃学,经常去网吧和 营业性歌舞厅,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钱不够花,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 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年 龄斗鱼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 财务约6万元J 材料二: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1)材料一中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材料一中划线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并说明理由。(3)林林的犯罪经历留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哪些?【考点】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预防违法犯罪.【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 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行为及类别、犯罪行为及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解答】(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违法行为的类别。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危害性比拟 轻微,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题文中频繁进出网吧和营业性歌舞 厅,辍学、勒索小同学的钱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本问考查正确认识犯罪行为。根据所学知识,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 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结合题文中林林的行为,屡次结伙抢劫,故意伤 害他人致重伤,社会影响恶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 决,刑事违法性:法院将对林林作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当罚。学生据此 回答即可。(3)本问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解答时,结合林林的犯罪历程,联系教材知识点,从 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等角度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频繁进出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辍学、勒索小同学的钱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是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理由:屡次结伙抢劫,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社 会影响恶劣,严重社会危害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刑事违法性:法院 将对林林作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当罚。(3)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 为;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 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点评】此题综合性、开放性强,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设问,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 合点,联系教材中关于违法行为及类别、犯罪行为及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规范准 确作答。考点卡片1.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1 .法律的本质【知识点讲解】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知识扩展】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 两种基本形式;(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具有强制性,是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 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管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例题透析】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公布、实行经国家机器 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这说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B.C.D.分析: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那么,这是法律特殊性的表现,也是法律和其他公共行 为规那么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不管 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 存在;任何人不管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解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 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因此选项正确;选项观点过 于绝对,应选D。点评:解答该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及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2 .违法行为及种类【知识点讲解】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 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当法律责任。【知识扩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政违法行 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例题透析】以下属于违法行为的是()A.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B.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C.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D.小江屡次拨打119谎报火情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当法律责任的行为。 解答:抢劫他人财物、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屡次拨打119谎报火情等行为都是触犯 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ABD符合题意;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是道德义务,不是法 定义务,因此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不是违法行为,C不符合题意。应选ABD。点评:正确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排除干扰项。3 . 一般违法行为【知识点讲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知识扩展】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例题透析】2016年10月28日中午1点左右,广州白云机场一航班在下客过程中,一男子擅自翻开了 飞机左3号门,并将应急滑梯放出,导致后续航班不得不调换飞机执行。目前,李某被处以 行拘13日。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A.B.C.D. 分析:此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依 法应承当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解答:一般违法行为是指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相对于犯罪而言,一般违法行为的 危害性较小,题干中李某被处以行拘13日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选项的观点是正 确的,故应选择A;选项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选项说法有 误,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故应排除BCD.应选A。点评:审清题意区分把握一般违法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即可。4 .犯罪行为【知识点讲解】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刑罚处分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知识扩展】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 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当法律责任。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 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例题透析】王力军是内蒙古的一个农民,他从种粮农民那里无证收购玉米。一审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 处王力军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分金二万元。此案判决之后,社会反响强烈,最高法 院依法指令内蒙古法院重新审理,重审改判王力军无罪。根据所学知识,以下属于王力军不 构成犯罪的理由的是()他行为没有违犯刑法他的行为没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性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社会舆论都同情支持他他的行为没有刑事处分必要性。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 并依法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解答:犯罪行为具有三个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题干中王 力军从种粮农民那里无证收购玉米,显然不具备这三个特征,只是无证经营,属于行政违法 行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显然不能作为无罪的依据,要以法律为准绳。应选C。 点评: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将含有错误说法的选项排除即可。5 .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讲解】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是相联系,两者之间有相同点:(1)都具有社会危害性;(2)都违反了法律;(3)都要承当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两者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的危害不同,受到的惩罚不同。一般违法: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承当民事责任或受行政 处分。犯罪: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刑事违法性);受到 刑事处分(刑罚处分性)。【知识扩展】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耍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例题透析】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都要承当法律责任都应受到刑事处分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021铁锋区一模)肖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 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平安法处以200元罚款,肖成爸爸承当的是()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罚款责任.(2021临沐县一模)2021年3月2日在浙江杭州,高某驾驶非法改装三轮车被执勤民警 查获后,持钢制撬棍袭击民警,造成民警受伤。4日,当地检方以袭警罪依法对高某提起 公诉。该案系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袭警罪案件。这告示我们()袭警行为都是刑事违法行为法律禁止的行为要坚决不做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违法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B.C.D.(2021 河源一模)如图给我们的警示是()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从小事做起,远离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引发违法犯罪网络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因A.B.C.D.(2021北安市校级模拟)2020年2月,因野味市场泛滥构成公共卫生平安重大隐患,十 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平安的决定,启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这说明()A.我国法律表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4 .国家平安必须以人民平安为基础C.良法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D.法治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共同点,解决此题要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 分析和比拟,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解答: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承当相应的法 律责任。是对的,不对,一般违法行为应承当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犯罪要受到 刑事处分。不对,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触犯了刑法。应选B点评:解决此题要在牢记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共同点的基础上完成。7.预防违法犯罪【知识点讲解】1、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开展。2、预防犯罪(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知识扩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1)家庭原因:缺乏家庭保护,家教不严,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方法单一、粗暴,家庭生 活不和睦,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2)学校原因: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 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3)社会原因:缺乏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4)个人原因:身心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水平低,是非、法制观念 淡薄,自制力差,没有调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绪,没有自觉抵抗不良诱惑,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贪图享受,交友不慎,无心向学,具有不良行为等。【例题透析】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良行为是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懂得防止沾染不良习气,改正错误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A.B.C.D.分析:该题考查预防违法犯罪的内容;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开展,便会去干一些 违法的事;假设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到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勿 以恶小而为之,这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解答:题干谚语告诉我们: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防微杜渐, 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结合题干选项可知,符合题意;说法绝对;应选D。 点评:解答该题需要给出的选项依次分析,结合题干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确定正确 的选项。8.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知识点讲解】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尚不构成刑犯处 罚的违法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二者在违反社会规范上 没有区别,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法。1、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无数事实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 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2、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良行为可能演化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知识扩展】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1、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屡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屡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例题透析】某中学法治副校长在该校做法治报告时指出:“现在不少中学生认为经常夜不归宿;携带管 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行为无伤大雅。殊不知极有可能一步 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上述所列行为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A.经常夜不归宿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C.携带管制刀具D.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解答该题要深入分析题干表达的主旨, 再对选项进行分析和比拟,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解答: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矫治,极易滑向犯罪的泥潭。材料中所列行为 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参与赌博、屡教不改。选项D是对的。选项ABC都是不良行为。应选:D点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了伤害,我们要杜绝这些行为。8 .(2020秋兴化市期末)如下图是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C.C.A.9 . (2020武汉)侯某因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瞿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侯某和瞿某所受处分的法律依据分别是()A.行政法规、民事法规B.行政法规、刑事法规C.刑事法规、民事法规D.民事法规、刑事法规. (2020苏州)据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开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这主要警示青少年应()A.积极见义勇为B.寻求法律援助C.坚持依法行政D.加强自我防范.(2020泸西县模拟)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严重不良行为D.应受刑罚处分性.(2019秋仪征市期末)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 那么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守规那么B.守道德C.不违纪D.不违法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10 . (2020秋金塔县期末)【谨遵法律要求 预防违法犯罪】郑某原是某中学的“三好学生:在电子游戏厅结识了几个“赌友”后,经常旷课聚赌。老师和家长屡次批评教育,他都听不进去。为了归还赌债,他经常与“赌友” 一起在校 外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次,仍不悔改。一天,当他在一家商店盗得价值万元的商 品后,再次被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郑某参与赌博,在校外扒窃,违反了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行为;在商店盗窃,数额较大、触犯了 法,属 行为?(2)犯罪有什么特征?(3)你打算如何加强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1 . (2019秋天峨县期末)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 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开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 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 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 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分。(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防止走上犯罪的道路?12 .(2019秋凤翔县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以下是相关片段: “我叫林林,今年十七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逃课、逃学,经常去网吧和 营业性歌舞厅,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钱不够花,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 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年 龄斗鱼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 财务约6万元J 材料二: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1)材料一中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材料一中划线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并说明理由。(3)林林的犯罪经历留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哪些?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做守法的公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2021春庐阳区期末)以下案例与承当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选项是()案例承当的法律责任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撤消机动车驾驶证刑罚处分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责任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刑事处分一贫困户田某某屡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行政处分A.B.C.D.【考点】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法律责任。违法行为都应承当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刑事责任。【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错误,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撤消机动车驾 驶证,这是行政处分,承当的是行政责任;正确,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 传被判赔偿500元,这承当的是民事责任;正确,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 被法院判处分金5000元,承当的是刑事责任;正确,小杨给110打 谎报险情,一 贫困户田某某屡次辱骂扶贫干部,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这是行政处分。应选:Bo【点评】此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法律责任,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 答案。1. (2021春临漳县期末)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屡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 困扰公众。打印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现实中,打印的遗嘱十分常见,却常常引发纠纷。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 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平安”对于这些困惑, 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A.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道德来调 整B.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公布的C.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没有关系D.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开展的空间【考点】法律的本质.【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的本质等知识点。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是用来统治国家、 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解答】针对生活中的“校园贷”“高空抛物”等让民众困惑的问题,民法典都作出了明 确的规定,这说明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公布的,故B正确;A错误,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法律来调整; C错误,法律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也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D的说法不合题意,排 除。应选:Bo【点评】此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法律的本质等知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 选出正确答案。2. (2021永定区模拟)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撤消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 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考点】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对社会 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 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行为。【解答】由题干信息“张某被撤消机动车驾驶证”可知,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 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由题干信息”王某被处以罚金”可知,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刑法, 受到了刑罚处分,属于犯罪行为,故C正确。王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故A错误。 张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B、D错误。应选:Co【点评】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4 .(2021 铁锋区一模)肖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 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平安法处以200元罚款,肖成爸爸承当的是()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D.罚款责任【考点】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行政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承当行政责任,接受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 相应处分。【解答】分析材料,肖成爸爸违反道路交通法,被交警处以200元罚款,肖成爸爸违反 行政法律,被行政管理机关处以行政处分,他承当的是行政责任,C是正确的;AB不符 合题意;D法律处分性质分类没有罚款责任。应选:Co【点评】解答此题,了解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5 .(2021临沐县一模)2021年3月2日在浙江杭州,高某驾驶非法改装三轮车被执勤民警 查获后,持钢制撬棍袭击民警,造成民警受伤。4日,当地检方以袭警罪依法对高某提起 公诉。该案系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袭警罪案件。这告示我们()袭警行为都是刑事违法行为法律禁止的行为要坚决不做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违法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B.C.D.【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