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教师招聘提升提分卷.docx
2022年教师招聘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答案】 B2. 【问题】 下列与D宫调的宫音相同的调是()。A.#F商调B.E徵调C.A角调D.A徵调【答案】 D3. 【问题】 秧歌剧兄妹开荒的曲作者是()。A.王酩B.谷建芬C.朱践耳D.安波【答案】 D4. 【问题】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答案】 C5. 【问题】 甘美兰是亚洲某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这个国家是()。A.印度B.泰国C.印度尼西亚D.马来西亚【答案】 C6. 【问题】 下列不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的是()。A.马太受难曲B.英雄凯旋歌C.G大调弦乐小夜曲D.F大调大协奏曲【答案】 C7. 【问题】 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并且加强合作,力争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为提高国际地位结成了同盟B.美欧主导世界的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C.新兴发展中国家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答案】 C8. 【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矛盾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运动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答案】 D9. 【问题】 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置人的血管是()A.主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淋巴管【答案】 C10. 【问题】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答案】 C11. 【问题】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答案】 B12. 【问题】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答案】 C13. 【问题】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文中的“我”指( )。A.细君公主B.大义公主C.千金公主D.金城公主【答案】 A14. 【问题】 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一般认为是()。A.丙酮酸B.葡萄糖C.乙醇酸D.甘氨酸【答案】 C15. 【问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答案】 A16. 【问题】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转基因植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可减少农药使用C.导入的目的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病原体基因重组D.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答案】 D17. 【问题】 秦汉时期兴起的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是()。A.相和歌B.鼓吹乐C.清商乐D.百戏【答案】 B18. 【问题】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不同的抗体B.辅助性T细胞表面具有能与HIV结合的受体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D.B细胞分化成记忆B细胞后,其膜表面接受抗原的受体类型已改变【答案】 B19. 【问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 A20. 【问题】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转基因植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可减少农药使用C.导入的目的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病原体基因重组D.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重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由是()。A.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B.家长最关心孩子,有利于孩子把精力用于学习上C.家庭教育可以起到影响和调节学校教育的效应D.家庭教育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E.家长掌握了教育学的知识【答案】 ACD2. 【问题】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A.因地制宜B.分类指导C.按需施教D.市场导向E.学用结合【答案】 ABC3. 【问题】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答案】 ABD4.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有()A.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B.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C.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残疾的未成年人D.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答案】 AD5. 【问题】 下列选项属于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式中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的是( )。A.未知阶段B.操作阶段C.获得阶段D.回忆阶段【答案】 BCD6. 【问题】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属于( )A.感觉适应B.嗅觉适应C.嗅觉感受性下降D.嗅觉感受性增强【答案】 ABC7. 【问题】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指向性E.复杂性【答案】 ABC8. 【问题】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答案】 ABCD9. 【问题】 幼儿园制定教育目标的意义有()。A.增强教育的目的性B.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C.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D.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E.增强教育的自觉性【答案】 ABCD10. 【问题】 著作权人在其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要求( )A.停止侵害B.消除影响C.恢复名誉D.赔偿损失【答案】 ABD11. 【问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E.初三教室内,物理老师拿戒尺在不听话的学生后颈上使劲击打三下【答案】 BC12. 【问题】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的角色包括()。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执行者D.教师是社区开放型教师【答案】 ABD13. 【问题】 问题解决有下列基本特征:( )。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答案】 BCD14. 【问题】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定的组织结构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答案】 ABD15. 【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展,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要加以抵御和克服。这一观点的辩证法依据是( )A.联系的客观性B.发展的普遍性C.辩证的否定观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 CD16. 【问题】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答案】 ABC17. 【问题】 教育学研究中引入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B.实验按三阶段“假设计划运用”进行C.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答案】 AB18. 【问题】 钻研教材包括理解()。A.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有关的参考书【答案】 ABCD19. 【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剪切板可以用来在一个文档内进行内容复制和移动B.剪切板可以用来在一个应用程序内部一个文档之间进行复制和移动C.剪切板可以用来在一个应用程序内部几个文档之间进行复制和移动D.一部分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通过剪切板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答案】 ABCD20. 【问题】 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A.认知策略B.模式再认策略C.精加工策略D.动作步骤学习策略E.组织策略【答案】 A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某教师为督促班上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学生实行“连坐”式惩罚,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若小组中有一名组员未按时完成作业,全体组员都要受罚,而且惩罚方式多以惩罚抄课文等为主,且至少是罚抄5遍以上。许多孩子无故受到“牵连”,常常抄课文至深夜。另一位教师则对班上的孩子实行“连奖法”,比如背诵课文时,由于学生在接受能力、学习基础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很快就能背出,有的学生却要花很长时间去记忆,最后可能还是背的吞吞吐吐。因此,这位老师让孩子进行“接龙”背书,以组为单位,每组间进行比赛,每个组都必须全员参加,每组中第一排的同学从课文的第一句开始背,每个人背一句,依次接下去,一直背到该组最后一排的同学,再轮回到第一排的同学,如此循环,直至把整篇课文背完,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的每个组员都可以得到平时成绩加05分的奖励。在背诵过程中,即使个别同学背的较慢也不要紧,只要全组同学最终共同完成了任务,奖励人人有份。请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中两位老师的做法分别进行评价。【答案】(1)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爱学生。第一位教师罚学生抄作业至少五遍以上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师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第一位老师既没有公平对待学生,对按时交作业的学生也要施以惩罚,有失公允,而且还变相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则体现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的要求,运用正确的方式奖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第一位教师的“连坐”式惩罚与因材施教有冲突,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完成作业的速度也比较慢,教师不应该以同一个硬性标准衡量全体学生,不能搞“一刀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视而不见。材料中的第二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能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知道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材料中的两位教师都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得到两种相反的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组,还实行“连坐”式惩罚。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无法帮助小组内的同学实现互助式学习,反而会造成组内学生的矛盾,未按时交作业的学生会受到同组同学的歧视和怨气,不利于团结。第二位教师则正确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小组成员以奖为主,能够增强团队的上进心和互帮互助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连奖法”要比“连坐”式惩罚得到的教学效果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资料: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状况不同。开发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后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农业社会,长江流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主要生产地和桑蚕、棉花生产基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今天长江流域在全国粮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不断下降。试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为例,论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导致开垦困难农业发展缓慢。在农业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当地多水而黏重的土壤经改造后适宜种植水稻;加上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上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所以长江流域在全国粮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不断下降。3. 请就下面提供的教学材料,根据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用英语完成以下教学设计(中英文均可)(单一主观题)(1)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2分)【答案】(1)Knowledgeaims:Sscanlisten,speak,readandrecognizethekeyphrasessuchas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aswellasthesentencepattern“Gostraight,thenturnleft/attheItsonyourleft/right.”Abilityaims:Sscanlearntodescribetherouteandgivedirectionstootherscorrectlyinreal-lifesituation.Inaddition,Sssenseofdirectionandspacecanbecultivatedandsharpened.4. 小王每天去体育场跑步,一位叔叔也在锻炼。两人沿400m跑道跑步,每次总是小王跑2圈时,叔叔跑了3圈。(1)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出发,跑了32秒时两人第1次相遇,求两人各自的速度。(2)若在首次相遇后他们改为同向而跑,经过多少秒后,两人第1次同向相遇?【答案】解:(1)设小王的速度为xms,则叔叔的速度为15xms,于是根据题意有:32(x+15x)=400。解得:x=5所以小王的速度为5ms,叔叔的速度为75ms(2)设经过了t秒后,两人第一次同向相遇,则根据题意有:75t-5t=400,解得:t=160所以当经过160秒后,两人第1次同向相遇5. 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例做鬼脸,引起同学的哈哈大笑。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如果你是教师,如何处理为好?【答案】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2.他们是为了满足尊重和爱的需要。因为这些学生受老师关注较少,在同学中一般地位不高,所以,他要寻找机会表现自己。如果我是教师,可采取以下办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给予合适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活动中根据学生特长,提供表现机会;在同学中,只要他们有了进步,有了成功,就及时表扬,满足这些学生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