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9).docx
-
资源ID:63268707
资源大小:13.8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9).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9)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现代老师学导论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9)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我国西周官学以“六艺”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这里的“六艺”是指( )。 A诗、书、礼、御、书、数 B礼、乐、射、乐、易、春秋 C诗、书、礼、乐、易、春秋 D礼、乐、射、御、书、数 2. 2008年9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全面提中学小学老师队伍的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化部与教科文卫体工委重新修订并颁布了( )。 A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 D关于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看法 3.新型老师观强调,老师要对老师自己的教化活动进行不断的谛视、分析、指责,然后进行改进。这也就是要求中小学老师成为( )。 A“教书匠” B“设计者” C学者型老师 D反思型老师 4小学老师进行教化教学科研是( )。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实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化界所不提倡的 5老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 )。 A只能在起先工作时 B在有了胜利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6如何理解老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答:(1)老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育人的事业。这是其专业功能或服务宗旨。(4分) (2)老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很多专业学问技能作为训练的基础。这是老师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4分) (3)老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力。(4分) (4)老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3分) 7简答维护与增进老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4分) (2)校长与教化行政的帮助;(4分) (3)专家的处理;(4分) (4)社会支持系统。(3分) 三、论述题(论述题主要是对理论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必需有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答案不求一样,尤其激励具有创新意识的体会。25分)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现代老师应当具备怎样的学问结构? 答:(1)本体性学问,即老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学问,如语文学问、数学学问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老师学问;(5分) (2)条件性学问,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的一种学问类型,也就是详细的教化科学学问;(5分) (3)实践性学问,即老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学问以及与之相关的学问;(5分) (4)文化学问,即老师须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学问,博采众长,以实现教化的文化功能。(5分) (本题要求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占5分。) 四、分析题(分析题主要是从案例动身,敏捷运用老师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案例,回答问题。分析题答案不求一样,尤其激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25分) 9.“班级进步最快奖” 王森小时父母离异,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喜爱读书,喜爱跟社会青年在一起混,别人偷鸡摸狗,他负责望风。 班上没人瞧得起他,除了班主任孙翠芳。王森“浑身都是毛病”,但孙翠芳还是发觉了他的一处优点:爱干净。“同学们,让王森同学担当劳动委员怎么样?”孙翠芳在班会上说。 一片缄默,个别同学在背后发牢骚:“莫非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第一次任命没通过。孙翠芳起先做大家工作,其次次班上终于牵强同意了。王森千得浑身是劲,同学们刮目相看。孙翠芳发觉王森自个儿淘气捣蛋,但挺喜爱管管别人,于是又让他当了纪律委员,王森更是判若两人,过去总要晃荡到老师上讲台时才摇摇摆摆进教室,如今第一个进课堂,监督课堂纪律有板有眼。 上学期末,王森被评为“班级进步最快奖”,孙翠芳特地把奖状和奖品送到他家里,爷爷奶奶热泪盈眶:“从来没想到他还能得奖!以前老师来家里,都是来告状的!” 问题:请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师生互动的心理机制和师生交往的艺术。 答:(1)这个案例说明:一个老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丢失学习的信念。所谓老师的期望是指老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将来学业成果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料。它通过老师的话语、示意、行动等表现出米,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困难的效应。老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老师。老师的期望有主动和消极的差别,老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主动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老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依据期望实行的行动是否适当。这个案例就说明白这一点。(13分) (2)师生交往还是一门艺术。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除了遵循理解、敬重、宽容、同等原则之外,还要学会一些师生交往的技巧。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看法的转变、学习成果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将一个任务交给一个实力较弱的学生,信任他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事实上就包含了一种期盼和信任。又如,在所谓的“差生”身上找到闪光点,加以激励,就像这个事例中的老师那样,同样蕴含了一种期盼,学生便会在这种期盼中,努力超越自己,把老师的期盼内化,最终达到与老师期盼的一样。反之,假如老师卑视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就会使他的学习成果每况愈下,越来越差。(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