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测量施工方案.docx
某高层测量施工方案Z11 ZB Z15 Z17 Z12 ZU Z16 Z18 IL Z6 Z8 Z1: ±0.000以下施工测量i.io起始依据的校测对起始依据点(包括建筑红线桩点、水准点、控制桩网桩点)均应进 行校测。1.1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1)、将TDJ2E电子经纬仪架设在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上,经对中整平后, 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盘左盘右取中后,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平 面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各不少于两条,以此做为角度、距离的校核; 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2)、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允许误差为±2mm。3)、基础放线允许误差见下表。长度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 (B) <30±530<L (B) W60±1060<L (B) <90±1590<L (B)±204)、应用钢尺量距时,应考虑钢尺的尺长误差及温度改正。钢尺的尺长改正数 L= dL (式中 d为每米改正数,L为所量的距离) 钢尺的温度改正数ALtncdH-10)(式中a为钢尺的膨胀系数、t0为钢尺检 定时的温度、t为丈量时的温度)地下室墙柱平面控制线测量1.12.1 地下室墙柱平面控制线:(1) 首先,利用平面控制桩将控制轴线测放至地下室底板上,然后 利用计算出的各个墙柱轴线与控制线的关系利用经纬仪及钢尺 进行平面轴线的测放,同时测放出墙柱平面位置线、模板线及 500mm平面控制线。(2)所有的平面控制线测放完毕后,利用平面控制线进行复核,无 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12.2 地下室梁平面控制线:(1)地下室底板或顶板施工完毕后,首先在平面上测放出梁的平面位置 轴线,并做好明显标示;(2)然后,依据平面轴线,采用经纬仪在墙柱上(梁部位)引测出梁轴 线及立面控制线,支设模板时依据立面上控制线及轴线进行施工。1.13 标高控制测量1.13.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应联测标高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 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1.13.2 ±0.00米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 底抄平,并做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ll1,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 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同时应标明绝对 标高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传递高程所用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检 定值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标高传递方法见下图:钢尺S1.A塔尺1/ 地面H0. 一ww ww ww小局基准点0 b'= HO-Hl+a'-a+b公式HO -一首层标高基准点高程;、H1 待测楼层设计标高;弋a' -S2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a -Sl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b -S1水准仪的塔尺读数。b'-S2水准仪的塔尺读数;激光测量仪操作平台1.13.3 标高的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联测校 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0.000以上施工测量平面控制1.13.4 仪器设备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徐卡激光铅直仪、T2经纬仪(精度2 )与钢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1.13.5 平面控制方法:(1)主体结构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即利用激 光铅直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尺 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线进行投测。1.13.6 控制点的转移待首层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利用全站仪将轴线全部投测至首 层底板上(投测精度按照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执行),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 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内控点的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由业主按照成都 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委托有测绘资质单位验线。1.13.7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 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轴线交点或轴线的借线交 点)。(1) A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8个点,具体见下图:(1a)A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2) B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8个点,具体见下图:B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3) C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8个点,具体见下图:C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D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8个点,具体见下图:D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4) F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9个点,具体见下图:© <£>©F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E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7) G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9个点,具体见下图©©in段© ©CoG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1 编制依据4工程概况42 施工安排42.1 施测程序42.2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52.3 施测原则52.4 测量准备工作52.5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网原则62.6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62.7 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62.8 高程控制网测设72.9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7±0.000以下施工测量92.10 起始依据的校测92.11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92.12 地下室墙柱平面控制线测量9地下室墙柱平面控制线:92.12.1 地下室梁平面控制线:92.13 标高控制测量10高程控制点的联测102.13.1 ±0.00米以下标高的传递10标高的校测与精度要求113 ±0.000以上施工测量11(8) G单元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共设置9个点,具体见下图二儿X©H单元竖向引测点位图1.1.5 5内控点埋件的做法和埋设预埋铁件由100X100X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立12钢筋,内 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 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300mmX300mm的孔 洞,射击馆顶板为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因此应先在压型钢板上开洞,以便轴 线向上投测。1.1.6 6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架设在首层楼面轴线交点处(内控点),经严格的仪器对中、整平后,接通 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发射出激光束。(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通过旋转仪器望远镜,使激光束在接受靶上成同心圆,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 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1.1.7 7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允许误差(mm)总高(H)H<30m530m<H<60m1060m<IK90m1590m<H120m20120nlHW 150m25150m<H301.1.8 8楼层平面控制待本施工段所有内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 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各条轴线的测放。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进行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门窗洞口等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 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 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主控轴线、细部轴线,墙体 边线、门窗洞口边线等。1.1.9 9悬挑构件平面控制悬挑构件包括悬挑梁、装饰悬挑板、飘窗板等。悬挑构件待顶板模板支设完 毕后,在模板上测放出构件外围控制线;然后依据线坠与下层悬挑构件边缘大角 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另悬挑构件两侧与结构墙体相交处距离相交点 30cm处测放出控制线,依此来控制悬挑构件两侧位置,确保上下垂直。1.15 高程控制1.15.1 建筑物内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首先从场区水准控制点将场区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的位置,检查校核合 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每施工段不得少于 3个点,以便于相互之间进行校核。1.15.2 标高的竖向传递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消除误差的积累及结构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都用钢 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直接进行量取或用悬掉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 法进行,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每施工段至少投测3 个点。高程传递,利用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和钢尺测量的方法进行引测,当 超过钢尺长度时,可分段向上传递标高。框架柱垂直度测量,利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引出的轴线上,对柱子进行 测量校正。1.15.3 楼层标高控制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 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 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1.15.4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每层允许误差(mm):±3高度(H) I«30ni允许误差(mm) : ±530m<H<60m 允许误差(mm) :± 1060m<H<90m 允许误差(mm) :± 15H >90m 允许误差(nrn) : ±20测量成果的验收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1.16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墙柱两侧30cm处的外墙面上各弹 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下层柱子支模的控制线。下 一层支柱子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柱角与上一层柱 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铅直度。1.17 装修工程测量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修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 时弹在墙、柱、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1.18 地面面层测量: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50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1.19 门窗洞口测量: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在外墙面上的窗洞口两侧各30cm处弹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根据首层外墙上的+1. 000m线用 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室内门、窗洞口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水平 控制线由1.000m线向上量出,保证相邻门窗的相对位置正确。1.20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 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1.21 外墙面施工测量:外墙面装修用铅垂线在建筑物四角吊出铅垂钢丝并固定牢固,以控制墙 面垂直度、平整度。水平线(室内、室外)每31Tl两端高差应小于± 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 允许误差为土 3mm o电梯安装测量:在地下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基准,及 时量测电梯井净空尺寸,并测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地上部分采用激光铅直 仪进行投测,在电梯井四角偏离井壁1m处单独设置四个激光投测点,逐层进 行投测,以此保证电梯井的铅直度。厕浴间等需要设置流水坡度的房间应单独设置坡度的控制线。沉降观测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中的要求,需进行沉降观测;此项工作应委 托有资质的沉降监测单位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应配合监测工作,互通信息,及时 收集沉降资料。1.2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由设计单位及监测单位确定,施工单位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避开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等;4、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5、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1.23 沉降观测工作要求(指定专业测量队完成)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1.24 观测周期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 降观测点的初始值;2、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1)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两层观测一次;2)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 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3、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1)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2)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3)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4)交工前观测一次。4、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Imm/lOOd)为 止。1.25 沉降资料的提交1、沉降观降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 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 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 荷载-沉降量曲线图。3、沉降观测工作完成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 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 沉降量曲线图。测量技术资料本工程测量技术资料的编制,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中的 规定进行整理,测量资料包括:工程测量成果通知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沉降观测资料。质量保证措施强光下应打伞遮护仪器,雨天及风力五级以上应停止室外仪器操作测量工作应做到步步有校核,以控制误差超限,并防止出现粗差。延长直线时应采用正倒镜法,且前视长度不应大于后视长度的3倍,以降低 或消除方向误差。标高竖向传递时应始终以首层或“接力层”的“建筑+500mm线”为起点, 并在传递至实测层后与下一层标高校对,以防因标高传递起点不同造成标高传递 错误。弹墨线时,应保证拉力均匀、线段长度适中、线形直顺,墨线本身宽度不大 于2mm,以防墨线不准。使用垂球吊点时,应稳定不晃动,以尽量消除对中误差。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做到“平、直、齐、准”;精密量距时,要使用标准拉 力计,并考虑钢尺的尺长改正,以防止量距误差超过限值。安全措施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带安全帽,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在基坑内测量时,应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范围之外的安全区域内操作。在高空进行测量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看管好随身工具物品,防止掉落。 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稳定位置,主机应有专人看护,并有防护措施。在交通道路上测量时,应设警示标志或安排专人警戒。6.1 平面控制11仪器设备116.1.1 平面控制方法: 11控制点的转移126.1.2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12内控点埋件的做法和埋设196.1.3 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19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196.1.4 楼层平面控制20悬挑构件平面控制206.2 高程控制20建筑物内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206.2.1 标高的竖向传递20楼层标高控制206.2.2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216.3 测量成果的验收216.4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216.5 装修工程测量216.6 地面面层测量:216.7 门窗洞口测量: 216.8 屋面测量:216.9 外墙面施工测量:226.10 电梯安装测量:227沉降观测227.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227.2 沉降观测工作要求(指定专业测量队完成)227.3 观测周期227.4 沉降资料的提交238测量技术资料239 质量保证措施24安全措施24编制依据*工程放线测量说明 0城市测量规范。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概况本工程地面以下为二层停车库,其中A、B、D、E、G、H均为33层住宅楼, C、F为26层住宅;建筑高度:。建筑层高:B2为3.9m; Bl为5.35m; FlF2为4.5m; F3F33为3.00m;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地上132112.19m2,地下31236.44 nA 总建筑面积 163348.63m2,其中A单元住宅楼16752.39 m2> B单元住宅楼16345.47m2> C单 元住宅楼12149.01m2> D单元住宅楼16828.4811?、E单元住宅楼20612.12n?、F 单元住宅楼10656.14H?、G单元住宅楼17388.12H?、H单元住宅楼21456.611?。±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5.00m平面定位引测依据:甲方提供的城市定位坐标点高程控制引测依据:甲方提供的城市高程控制点:施工安排施测程序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挂桩)弓网施工控制轴线桩(定位放线;T 验线门降水、护坡及土方开挖| <混凝土垫层标高抄加J惬旬J修坑标高抄测|«一T 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K放槽边线砌保魁卜飞监理报验T底板防水及保胪局放基础底边线-地下结神一蕨嘛一|地下结构地板上放线悦板施工标高控制|监理报验*呼放线监理报验T竖向结构施工 T建,5。线标高抄测横向结构施工力一根向结构标高控制|«T标高报1.1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 立测量小组,依据测绘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 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测量实施人员均持证上岗。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 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 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 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1.2 测量准备工作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 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 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土 0. 000米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 平面、立面、剖面尺寸、形状、构造,查看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 有无矛盾。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 十五条中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 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所有计量器具的检定, 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授权的检定部门进行。测量仪器的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1尼康C-100电子全站仪2mm+2ppm1台2TDJ2E电子经纬仪24台3DS3水准仪±2mm4台450m钢尺士 1mm4把55m卷尺若干6对讲机8部1.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网原则1、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2、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砖维护,外设平面1.5mX1.5m,高1m 的架子管围护,并挂写有“距离XX控制轴XXm控制线字样的标牌。其中XX数 值用红油漆标示。围护架子管需用白油漆打底,红油漆间隔涂环形带,达到美 观醒目的目的。控制桩埋设示意图:1.7 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保证施工竖向精度。2、高程控制网米用水准测法。3、测量等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量。4、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附合测法。5、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使用,并易于长期保留的地方, 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米,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米,施工期间应定期复测。高程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石专维护,外设平面1.5mX1.5m,高1m 的架子管围护,并挂写有“相对高程水准点XXX”字样的标牌。其中XX数值用 红油漆标示。围护架子管需用白油漆打底,红油漆间隔涂环形带,达到美观醒 目的目的。高程控制点的标志和埋设图:1500XXX工程相对高程水准点:YYY 施测人:_ 丫丫丫 一XXX工程相对高程水准点:YYY 施测人:_ 丫丫丫 一L、XXX工程 相对高程水准点:XXX 施测人:_ XXX -r8r8高程控制网测设依据“成都市测绘院测量成果通知单”采用DS3水准仪,对测绘院给定的 水准基点,用附合水准测量法,进行校验,合格后,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 技术要求,测设场区高程控制点,填写水准测量观测记录,并进行测量平差计 算。1.8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为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偶然中误差W±3mm,全中 误差W±6mm;仪器型号DS3,水准标尺为锢瓦双面钢尺,采用中丝读数方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闭合差为土 12mmLl/2(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