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省级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63270670       资源大小:961.55KB        全文页数:19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省级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案.docx

    XX省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案(试行)xx省防治艾滋病局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尤其是牙科操作器械、胸腹腔穿刺针、内窥镜等,必须清除器械外表 残留的血渍,并规范消毒,防止交叉感染。(6)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 理。(7)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定期对辖区各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的 预防医源性传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严格依法对违 法行为进行处分。3 .严格献血员筛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 血清抗HCV和HCV RNA,严格筛选献血员。16个州(市)血液中心/血站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艾滋病 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做好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 量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有效降低血液剩余风险度。公安、卫生健 康等部门要经常性地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和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血浆)活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 染控制的培训和管理,加强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平安防护。4 .预防注射吸毒传播对注射吸毒者,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结合当地实 际情况,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整合,通过对社区和戒毒所内的第六章 介入诊疗科医院感染的防控介入诊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在X线的监视指导下将导管选择 性或超选择性插管至病变的血管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拍片,栓塞等到达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因 此它的实施过程同外科手术室的管理一样,需要有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 制度,以防止各种感染性事件的发生。由于介入治疗过程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及患者被感染的几率呈现出一种较高 的态势。对一组501次介入治疗手术调查显示,手术实施者的皮损发生率为0. 6%, 术者皮肤被血液污染的发生率为3. 0%,操作时间超过2小时者其手套破损发生 率23虬在英格兰进行的两组调查资料显示,介入治疗中的血液喷溅污染发生率 达6. 7%8. 7%,且随着操作时间的XX和更换导管次数的增加而增加。HBV、HCV、 HIV均是经血源性传播的病原体,了解患者病毒感染状况,对介入诊疗过程中医 务人员感染的防制十分重要;但另一方面,医源性传播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第一节风险因素一、患者方面因素明确患者自身的病毒感染状况,对预防介入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感染事件的 发生十分重要。对HBV、HCV、HIV阳性的患者,手术实施中必须按照标准的消毒 隔离制度严格执行,预防可能的医源性感染事件出现。急诊手术随时联系开展, 但必须依照传染病手术流程的既定要求执行,防止可能的交叉感染事件发生。二、医务人员因素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完成穿刺、插管、注射药物、造影及栓塞等 一系列技术操作,而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金属导丝、针头或者其他锐器很有可能对 手术实施者造成伤害,从而导致术者被感染。(-)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往往与工作任务重,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技术操作不熟练, 针刺伤的认识缺乏,未按正确操作流程进行等因素有关。其中对针刺伤的认识不 足是导致其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二)锐器伤介入诊疗术前的备皮过程中被污染的刀片划伤,介入诊疗过程中被污染的导 管或导丝刺伤,术后撤除加压绷带时被污染的剪刀划伤等。(三)其他风险因素带有HCV病原体的血液直接污染医务人员皮肤伤口。接触了污染的敷料或 HCV患者的其他物品。介入过程中,频繁接触到HCV患者的血液、胃液、痰液、 胸水、腹水等。三、介入诊疗室器械介入诊疗手术必须在装有X线和DSA的机房内进行手术或操作,且手术的过 程中随时需要拍片、透视,人员流动性较大,给无菌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X线 机及DSA机需要干燥,再加上机房里设有地下电缆,所以介入手术室的地面不宜 大面积冲洗消毒,房间不宜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这些都给消毒灭菌措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四、介入手术用材料严格管理介入诊疗用各种导管及器材,做到专人专管。各类导管、导丝、管 鞘、穿刺针、一次性手术包、注射器等定位放置,标识清楚,摆放有序,置于阴 凉干燥处,防止高温潮湿及污染。介入手术中所用到的物品、器材尽量一次性备 齐,减少介入手术中不必要的走动,手术台上备用的各类导管导丝分别放置在多 层次的手术巾内,便于取放,同时防止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增加污染机会。 严格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防止污染环境。五、环境因素介入手术室有条件时应设感染性手术间,无条件时应遵循先做无菌手术,后 做感染手术的原那么,对丙型肝炎(HCV)病毒携带者或其他传染病者,最后或单 独时段进行,遵守标准预防,并做好登记。第二节防控措施一、完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制度、实施标准预防、加强培训防护、持续质 量改进。(一)遵守操作规范,预防针刺伤及其他意外伤害医务人员应主动增强锐器伤的防护意识,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性。工作中 规范操作行为,遵守污染的锐利处理流程,以防伤害到自身或者其他操作人员。介入时防止手和其他部位被锐器所伤,禁止用双手重新回套针帽,禁止运输或传 递未盖帽的针头和刀片。使用后针头立即丢入锐器收集盒中,污染的刀片应用持 物钳夹取,放入指定容器内,最大限度的减少被刺伤的机会。假设不慎发生锐器伤 应立即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二)强化标准预防观念,加强职业平安防护意识充分了解HBV、HCV、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知识,正确树立预防的观 念,结合介入诊疗工作中存在的传播因素,在介入过程中正确贯彻其预防措施。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尽量防止在工作中损伤皮肤和黏 膜,强调接触带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血液、体液,就有被感染的危险性。(三)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管理参加介入治疗涉及到内、外科室,人员复杂,无菌观念及个人防护意识参差 不齐,因此所有进入介入室医务人员均应参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其 中血源性疾病的职业防护应作为必修课,外科手、锐器伤防护处理流程的实践操 作,应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此外,健全介入诊疗科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消 毒隔离制度等。每月由专人进行卫生学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反响和分析。二、术前感染防控措施(一)标准预防具体措施1 .对有可能发生体液暴露的感染HCV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时,应准备一次性无 菌中单,手术衣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等,手术者必须穿抗湿防护服和鞋套,戴防护 面罩。2 .对无菌手术台上方的影像增强器和铅屏风设备均应罩以无菌机套,摄片 定位时手术区加铺无菌单,严防无菌区被污染。3 .尽量减少室内物品储存,假设明确是HCV感染患者,将手术间内本次手术不 需要的物品转移至手术室外的区域。手术间外应配备一名巡回护士,以便传递短 缺物品。4 .执行严格的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及脱手套后均要认真洗 手或卫生手消毒。(二)加强无菌物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由医院统一采购,包装应符合要求,有灭菌方法、批号、有效期 标识。通过常规监测等方式对院内灭菌医疗用品加强管理,确保物品有效灭菌, 专人保管。三、术中感染防控措施(一)无菌技术是介入手术中感染防控的关键环节1 .长期置入人体的支架,引流管,弹簧圈等应在使用前翻开包装,防止长 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2 .手术人员接触植入物,进行植入操作时要更换手套,并清洗手套上的滑 石粉,安放过程中防止植入物被污染。3 .术中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谈话。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参观者 通过摄像系统观看手术。(二)预防职业暴露1 .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手套污染时要及时更换,必要 时戴双层手套,及时清理血渍,术中患者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及 时更换擦拭器械的纱垫,降低血液暴露的风险。2 .对患者使用过的导丝、针头等,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防止锐器伤。如有 意外划伤时,假设戴着手套,应立即脱掉手套,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并在 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血液。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检 查和追踪检测。3、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 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 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 围裙、鞋套。四、术后感染防控措施(一)物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1. 手术结束后,将铅衣应放到指定位置,假设铅衣被血液污染时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软毛刷清洗,再用XX擦洗后紫外线照射。2. HCV患者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装入双层黄色包装袋中,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收回,进行清洗、消毒、灭菌。3. 一次性手术器械、植入物(支架、起搏器等)的外包装信息,使用后将 条码应贴于病历便于追溯。(二)终末处理患者术中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及其他医疗废物密闭包装后送医用垃圾站统 一燃烧处理,严防污物外溢和回收,并做好交接登记。五、术后环境终末消毒(一)物体外表消毒人员按照相应隔离标准做好自我防护,对介入诊疗室进行终末消毒处 理。明确被HCV病原体污染的物体外表,应按先清洁后消毒的原那么进行。消毒器 械台,导管床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注意擦拭顺序为从污染较轻的外表到较 重的外表,保存30分钟后再使用清洁抹布清除残留物。(二)地面地面被HCV患者血液、分泌物、体液污染,量小于10ml时,可用XX擦拭干 净,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量大于10ml时,先将污染物用干纸吸附,再使 用含氯消毒剂覆盖消毒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洁消毒程序进行处理。(三)空气物表、地面清洁后,可进行空气的消毒。在无人状态下,可使用紫外线灯对 空气进行45-60分钟照射消毒。现阶段,介入诊疗已经在各家医院逐步开展,并被内、外科室广泛使用。介 入诊疗室具有同手术室一样的特殊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蔓 延,特别是医务人员被污染的利器刺伤后,面临血源性感染的风险。医务人员在 预防HCV病毒等其它血源性疾病引起的感染时,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那么,执行规 范的操作流程。总之,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感染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一 旦发生针刺伤或粘膜暴露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进行登记与报告。参考文献1 .姜文进.实用肿瘤介入诊疗学.XX: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 .肖书萍.介入治疗与护理.第2版.XX:中国XX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胡必杰,高晓东,索瑶,等.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 最正确实践.XX: XX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 .张一平.介入治疗及护理.第2版.XX: XX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肖书萍.介入治疗与护理.第2版.XX:中国XX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翟红岩李小宝)第七章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防控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内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内 镜按照消毒要求分为灭菌内镜和消毒内镜,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消毒内镜。消毒内 镜与人体的自然孔道接触,被患者体内的微生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污染,在使用 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内镜诊疗操作不当、清洗消毒不规范等原因容易 导致包括HCV在内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近年来有研究证实,HCV等血液传播性疾 病可以通过内镜传播。美国华盛顿州某医院发生了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爆发事件, 32名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发生严重胰腺或胆道感染性疾病。国内报道称 消化内镜合格率较低,肠镜合格率低于胃镜。因此,内镜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正确处理各种锐器、污染物及器械,加强感染防控意识及 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发生。第一节风险因素一、人员因素1 .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弱内镜检查患者主要为门诊患者,还有一些为急诊 患者,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不明确。内镜中心工作人员对内镜导致血源性 疾病传播这一点没有足够的重视,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医护人员进行内镜操作时不戴手套、口罩、用 戴手套的手接触其他外界物品、将使用完毕的内镜送清洗消毒间后不及时更换手 套、抽吸药液不铺无菌治疗巾、接触患者血液及其他体液后不及时进行手卫生措 施等。3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差医护人员给患者留置套管针 时,不按正规流程操作,导致针刺伤;处理锐器不规范而导致锐器伤;清洗消毒 人员清洗内镜时不佩戴护目镜及其他防护用品,使得血液及体液在清洗时飞溅到 眼睛内等。二、环境因素内镜中心的诊疗环境不合理,许多医院胃镜、肠镜和支气管镜诊疗都在同一 房间内,诊疗和清洗消毒均在狭小的房间内进行,设备不齐全且布局流程不符合 卫生要求,不能保证安静整洁,清洗消毒不方便以及资料管理系统不方便查阅、 患者诊疗时未合理分区等。另外,诊疗过程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如患者的血 液及体液污染床单位,不能保证一人一单,血液、体液意外喷溅等,假设不及时处 理会有疾病传播的风险。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1 .内镜清洗消毒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无菌意识淡薄,清洗过程中不及时 更换手套,清洗完后用同一无菌巾进行擦拭,共用活检钳等。2 .清洗时未使用流动水清洗,清洗时未用酶清洗剂浸泡,未用专用刷子和高 压水枪对内镜内部进行彻底清洗均可导致清洗不彻底,有机物残留,从而影响消 毒效果;清洗消毒后未充分干燥内通道,镜体未垂直悬挂等因素导致内镜内有水 分,潮湿环境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3 .内镜诊疗患者多而内镜数量缺乏,清洗消毒人员缩短消毒时间,导致消毒 不彻底。4 .清洗剂和消毒剂更换不及时,导致清洗剂和消毒剂浓度达不到要求,影响 清洗和消毒效果。5对于最新出现的一些新型内镜仍采用旧的清洗消毒方法不作改进,掌握不 了不同内镜的清洗要点导致清洗消毒不合格。四、麻醉药品患者在接受无痛胃肠镜诊疗前需要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假设操作不当会导 致医源性感染,如麻醉师操作过程中不戴手套、患者共用麻醉药品、注射器的共 用、未及时更换呼吸面罩以及注射器针头未正确放置等。六、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消毒剂浓度的监测,对清洗消毒后内镜及附件 消毒效果的监测,内镜保存环境的监测,医生操作流程和清洗消毒人员操作流程 的监管。第二节防控措施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1 .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医护人员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操作不当以及 清洗消毒人员对内镜清洗消毒不严会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应该提高工作人员对 医院感染的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 .定期组织内镜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坚持和完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 评,拿证上岗,加强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操 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必要时使用防水围 裙、护目镜、面罩等防护用品。二、加强医院环境管理1 .接受内镜诊疗的大多数患者的感染状态不明确,应做好标准预防措施。对 于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以与普通患者进行区分诊疗,如可以将感染性疾病 患者安排在上下午门诊的后面等,以降低交叉感染;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 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后,清洗消毒人员应及时更换手套、防护衣等隔离防护用品, 并对清洗槽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2 .内镜中心的建筑面积应与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相匹配,布局合理,应分 别设置诊疗区、候诊区、准备室和术后观察室、检查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 室、资料室、教学讨论室等;其中诊疗室的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nl2,内镜中心应 该有专门的清洗消毒室。3 .医护人员在进行内镜诊疗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人一弯盘、一人一口圈、一 人一手套,检查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实行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4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当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手卫 生规范认真落实手卫生,以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5 .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方法进行处置。三、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包括手工清洗和机器清洗,这两种清洗方法都符合 相关规定的要求。常规的清洗程序包括6个环节:初洗一酶洗一次洗一消毒一末 洗一干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导致消毒效果不合格。1 .使用后的内镜应当及时进行预处理,防止附着在器械上的血液及其他 体液凝固干结。在治疗室床侧用蘸有多酶洗液的纱布擦拭内镜外外表,吸取酶液, 反复送水送气至少10秒后送清洗消毒室。2 .清洗消毒人员对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足够重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 行操作,手工刷洗时应仔细认真确保清洗消毒程序规范。医院相关部门可以建立 内镜清洗消毒的监管体系,确保每条内镜的整个清洗效果流程都有据可查。3 .内镜用消毒剂应杀菌效果可靠、杀菌谱广、无毒、无腐蚀性、不致敏、性 能稳定、使用方便。确保消毒剂有效浓度符合要求,有效浓度不符合标准时及时 更换消毒剂;在对内镜进行消毒时应确保消毒时间。4 .清洗剂宜选用中性多酶洗液,水温控制在4(TC以下;多酶洗液的配置和 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多酶洗液应每镜一用一更换,清洗纱布应 当一次性使用。5 .可重复使用的活检钳具有紧密的螺旋和弹簧样的形状,人工清洗非常困 难,必须使用超声清洗。活检钳清洗灭菌的操作流程为手工洗涤一超声加酶清洗 一漂洗f干燥f关节处涂润滑油一灭菌,有效的清洗是成功灭菌的前提,如果残 留有机物可能会导致灭菌失败。6 .内镜在消毒程序完成后应再冲洗,为阻止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或传 播,用75%乙醇冲洗管腔并用高压气枪干燥,并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 体应垂直悬挂。7 .不同内镜材质、形状和结构不同,清洗消毒方式也应有所差异;特别对于 一些新型内镜,假设按照规范流程一成不变地进行清洗消毒容易导致某些部位清洗 消毒不彻底,最终导致消毒失败。因此,对于特殊的内镜清洗消毒地方法可进行 适当的改进以保证清洗消毒效果。8 .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冲洗槽等进行清洗消毒。四、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麻醉医生在进行静脉麻醉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不同患者之间不得共 用麻醉针剂;同一个注射针管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呼吸面罩和呼吸管路一人一 更换,并及时消毒;假设患者血液及其他体液溢出污染周围环境外表时,及时进行 消毒处理;针头和麻醉药品的玻璃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的要求处理。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对出所人员进行发动转介,使其接受清洁针具交换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服务措施,不共用注射器或戒毒。5.控制经性传播整合艾滋病防治工作,推XX全套,倡导社会群众实施平安的性 行为;对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侣者应定期进行检测和干预。催促 HCV感染者坚持使用平安套。(三)规范诊疗.丙肝病例会诊和转诊不具备丙肝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HCV抗体阳性 者,应通过会诊或建立有效转诊制度,使患者得到进一步诊治。并填 写转介通知单(见附件8),将患者有效转介至有丙肝诊疗能力的医 疗机构进行规范诊疗。1 .治疗管理(1)治疗目的丙肝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 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 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治疗对象HCV RNA阳性且没有药物禁忌症确实诊患者。(3)治疗方案的选择在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DAAs)在我国上市之前,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的治疗方案仍然是我省现阶段HCV感染者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现症感染同时五、加强质量控制.制定相关制度医院相关部门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操作规范,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医院感 染防控意识确保内镜平安使用。1 .加强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监测医院应对整个清洗消毒流程进行监控,控 制可以影响清洗消毒效果的各个关键参数,包括每条内镜对应的洗刷人员、初洗 的洗刷步骤、清洗剂配置浓度和浸泡时间、消毒剂有效浓度和消毒时间、水质情 况等。2 .加强内镜消毒效果和保存环境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清洗消毒 后和使用前的内镜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确保内镜平安使用,另外需要对内镜中心 环境外表以及内镜保存室外表进行监测以反映污染状况。参考文献.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gov/banshi/2005-08/02/content 19238. htm.卫健委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卫医 发(2004) 100号).:nhfpc. gov/yzygj/s3593/200804/e961396c839445ebb59bc76728db a7ca. shtml(刘运喜孔金艳)第八章妇产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有研究说明孕产妇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率0. 39%,接近普通人群 的平均水平,感染HCV的母亲将HCV传播给其婴儿的效率是4-8%,但对于合并 感染HIV和HCV的母亲,传播效率可到达17-25%。同时,产科的孕产妇和妇科 的患者经常要接受穿刺、手术等与血液接触的操作,阴道内诊检查频繁,如果预 防措施缺乏,很容易为HCV的传播提供途径。在医院规律产检的孕妇均接受HCV 筛查,接受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也常规进行HCV筛查,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筛查出 HCV的传染源或潜在传染源,提醒医务人员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加强接触隔离, 也可以尽早发现HCV患者,尽早合理干预,减少HCV带来的伤害,维护患者健康, 是预防丙型肝炎医院感染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举措。但是,由于妇产科急 症患者多,如护理人员对未进行HCV筛查的患者实施静脉穿刺或取血,各种急诊 手术也需在无HCV筛查结果的前提下进行,助产人员进行急诊助产操作等,这些 环节均增加丙型肝炎医院感染的风险。第一节风险因素一、人员因素1 .医护人员对于丙型肝炎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不能采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2 .人员配置:医护人员配置缺乏,使工作忙碌时疏于防范,增加医院感染 的风险。辅助人员配置缺乏,导致地面和物体外表、手术设备和设施等不能及时 有效清洁消毒。3 .手术、操作和缝合多,助产人员接触孕产妇血液、体液的机会多,如锐 器伤防护意识不够,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尤其为无HCV筛查的孕妇提供助产 操作,不能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时。锐器处理不当还增加保洁人员感染风险。4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够,如阴道内诊是妇 产科门急诊常进行的侵入性检查,如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好,也可增加HCV 传播的风险。二、设施、设备因素1 .医院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次性防护用品不当或缺乏,导致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风险增加。2 .产科:一间分娩室放置2张以上产床时床间距不能满足规定,导致血液、 体液喷溅时增加其他孕产妇医院感染的风险。产程过程中产妇因疼痛等原因身体 扭动和体位变化多而迅速,如果医院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次性无针接头等防护 耗材,那么进行静脉输液等操作时医护人员针刺伤的风险增加。3 .妇科:妇科门诊和急诊各种阴道检查和操作较多,如阴道内诊检查常需 用窥阴器,宫颈Leep需要使用Leep刀,阴道超声检查需要将超声探头置入患者 阴道内,妇科诊察床那么易体液喷溅等,这些环节如隔离措施不当增加患者间感染 风险增加。三、器械物品因素.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是血源性疾病爆发的常见原因,无菌物品的管理之间关 系到医院感染的传播,尤其是HCV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器械和物品管理不严, 不能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不能规范进行可复用物品的处理会直接增 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四、环境因素助产接生过程中,有创操作多、接生时需要切开和缝合的操作多,使助产医 护人员医疗锐器伤风险增加;分娩时血液、体液喷溅明显,如不能进行有效终末 消毒,那么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妇科患者多需要接受手术、穿刺等介入治疗操作, 需要相对洁净环境,也因有血液、体液的暴露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尤其对于诊 察床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清洁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加。五、胎儿和婴儿感染对HCV感染的孕妇进行不规范的宫内有创操作时,那么增加子代感染的风险。第二节防控措施一、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HCV医院感染防护意识1 .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应据各省市的规定根据工作量等情况合理 配置妇产科医护人员和医疗辅助人员,足够的医护人员是完成医疗任务,维护医 患健康的保障,充足的医疗辅助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完成环境设施及设备的清洁、 消毒与处理。2 .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监控结合妇产科医务人员工作特点开展医务人 员有关职业防护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及时识别风险,真正 落实标准预防,规范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做好应急演练。如在进行阴道内诊时 应戴一次性医用手套,并在操作后注意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为无 HCV筛查的产妇接生时需要穿防水隔离衣,口罩,防水一次性手术帽,防护目镜, 穿防护胶鞋,接触患者体液和血液时需戴一次性防护手套。3 .防止锐器伤手术时采用托盘传递手术刀、缝合针等锐利器械;进行手 术缝合时防止直接使用手指直接接触缝合针,应正确使用持针器和镶子进行缝 合;使用后的穿刺针、刀片、缝合针等锐器直接投入锐器盒;怀疑手套破损时应 更换新手套后再行操作或手术;医护人员皮肤有破损时应戴两层无菌手套;任何 急诊手术时均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加强接触隔离的防控措施,尤其应防止医护 人员医疗锐器伤。二、提供合理HCV医院感染防护设备,规范职业暴露后处理1 .医院提供充足的医护人员标准预防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用品,包括 防水隔离衣,口罩,一次性手术帽,防护目镜,穿防护胶鞋,一次性防护手套等,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平安注 射。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手卫生用品,包括洗手设施和用品、干手设施和用品 等。产房、妇科诊室等因需进行较多侵袭性操作,需提供充足的光源,减少锐器 伤。2 .产科:建议在产房中使用的静脉输液等使用无针接头等一次性耗材,减 少静脉穿刺操作时造成针刺伤,尽可能减少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 者划伤的机会,降低医疗锐器伤的风险。根据各省市要求合理安排产床间距,减 少产床间患者体液和血液喷溅。可以采用一次性集液带收集产妇的羊水和血液,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集液带要求既能收集液体,同时底层有防水层,减少对产床 的污染。3 .妇科:对患者进行阴道操作和检查时,诊察床使用一次性防水垫,并且 每个患者之间更换。阴道内诊时采用一次性窥阴器或高压蒸汽灭菌后的金属窥阴 器。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时适用覆盖法,并每个患者之间更换。阴道镜和Leep刀 的金属局部采用高压蒸汽灭菌,Leep刀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保证一人一更 换。诊察床以外的环境可疑有体液喷溅时应按照规定进行物体外表消毒。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即刻进行应急处理。暴露的皮肤和黏膜应用大量的水冲 洗;如果发生医疗锐器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往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流动水冲洗, 皮肤清洗液和流动水清洗,然后用皮肤消毒剂(碘制剂或酒精等)消毒伤口,必 要时进行包扎或外科处理,如需继续临床活动戴手套进行;伤口处理完毕后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或相关主管部门并接受监测、预防治疗和健康随访。三、加强医疗物品及器械的管理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应满足相应国家要求,进行医疗机构统一的 出入库管理。所有无菌物品都应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超出效期的可重复使用物 品应根据物品特性重新处理,灭菌后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作为医疗废物处 理。四、加强医疗环境管理医疗机构在改扩建时应考虑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保证满足分区和隔离的需 要,不同省市对于产床的室内占地面积都有相应要求,医院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保 持产床间的间隔距离,减少血液和体液的喷溅对其他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装饰装 修尽可能选用光滑无死角、易清洁消毒的设计和材质;日常管理中应保持产房区 域物体外表、地面清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一个产 妇生产完毕产床单元按终末消毒处理。工作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设备或装置收集患者血液和体液,如密闭的吸引装 置,集液袋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有接触过患者体液或血液的物品应一次性 使用或进行规范的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手术台、产床、人工流 产手术台、妇科诊察床以及地面等因易被患者体液和血液喷溅,应在使用后及时 清除可见污染,然后使用不低于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明显血迹或羊 水污染时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位产妇使用后的物品及时更换, 一次性床单或中单等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机构应每季度进行产房环境的卫生学监测,监测方法和结果应满足医院 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对H类环境的要求,物品外表平均菌落数WScfu/cn?,空 气平均菌落数W4.0cfu/平皿(15min),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WlOcfu/cnA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Scfu/cn?,怀疑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时应增加目标微生物的检测。五、胎儿和婴儿感染对HCV高载量的孕妇,应防止羊膜腔穿刺和脐带血穿刺等宫内有创操作,减 少胎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阴道分娩产妇应尽可能缩短分娩时间(产程),产程 中防止使用有创操作如人工破膜、胎儿头皮血穿刺,缩短破膜与胎儿娩出的时间 间隔,尽量减少阴道检查,减少产道损伤,防止新生儿皮肤和粘膜损伤,脐带表 面消毒后断脐;新生儿有创操作如注射等操作前,应先清洁皮肤减少以皮肤外表 病毒载量,再进行严格皮肤消毒后进行。目前的研究说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CV 母婴传播的风险,但临床对于有病症或病毒高载量的母亲是否母乳喂养仍有争 议,尤其母亲有乳头破裂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参考文献. Yeung CY, Lee HC, Chan WT, et al.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Current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s. World J Hepatol, 2014 , 6 (9) : 643-651 ISSN 1948-5182 (online)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 标准,2012. :/nhfpc. gov/ewebeditor/uploadfile/2Q14/10/2Q141Q29163321351. pdf2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健委令第48号,2006. : /nhfpc. gov/zhuzhan/wsbmgzl/200804/5a92cc5c37234062834ed79b b0329c3b. shtml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 :nhfpc. gov/zwgkzt/s9496/201204/54510/files/2c7560199b9d42d7b4fce28eedlb7be0.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8/files/5fe4afce5b87451 2a9780c724a4d5be0. pdf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7/files/25b6a8b518094e0 0bl50550fdfb0953e.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310. 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局部:管理 规范,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3/files/7el7ff65bo034c4 b8bbbf599b8677ec2.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310. 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局部:清洗 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4/files/5el7eb8dfdf243e d88a89862db0d03ed.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310. 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局部:清洗 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5/files/4388c3ae7c8c449 6879b64921252c431.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 :/nhfpc. gov/zwgkzt/s9496/200904/40116/files/3f2cl29ec8d74c labld40el6clebd321.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WS/T 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 :/nhfpc. gov/zwgkzt/s9496/201204/54511/files/8df30d0236d3421 c87492786c55c26e7.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 那么,2009. :nhfpc, gov/zwgkzt/pyl/200909/42930/fi/es/f3beee0e56424edlb 7f5do9380155e73.pdf(袁晓宁卢藜)第九章消毒供应中心(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upply Service Departmet, CSSD)是承当医院各 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护理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 应的部门。CSSD服务流程包括: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 装、灭菌、储存、发放。第一节风险因素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CSSD在处理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过程中,主要可能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是锐器伤、创口暴露和器械清洗、消 毒不彻底导致的器械相关感染。按照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WS 310三项行业标 准的管理要求,医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都 由CSSD负责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由于复用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都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污染,因此,CSSD工作人员在预处理、 回收、分类、清洗等环节,直接面对污染的器械,尤其是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 如果发生锐器伤、直接或间接接触操作人员手外表的破损创口都可能发生丙型肝 炎的感染。第二节防治措施针对CSSD工作流程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预防HCV感染,最重要的是在预处 理、回收、分类、清洗等环节,落实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锐器损伤。一、标准预防具体措施1 .做好手卫生:CSSD工作人员应保持手的清洁,在以下操作中进行洗手或 卫生手消毒:污染区穿脱隔离衣前后;摘脱手套后;污染操作后接触清洁物品前, 如设备、门把手、 、电脑等环境设施;离开污染操作区;各项清洁操作前; 进入清洁区前;环境卫生整理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发放和回收物品中。2 .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CSSD工作人员在各类操作活动中,

    注意事项

    本文(省级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