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中雏的饲养管理.docx
七彩山鸡中雏的饲养管理中雉又名青年雉,专指42120日龄的七彩山鸡。经过这段时向饲养的七彩 山鸡,可作商品肉用雉上市,或留作种雉。所以这个阶段的饲养关系到上市时间 的早迟、体重的轻重、外形的美观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也关系到种雉群种用 性能的优劣。(一)中雉的主要生理特点和要求(1)生长发育速度:中雉的生长发育最快,是骨骼和肌肉生长的重要阶段。 一般日增重1015克,肉用雉日增重可更大。一般3月龄公雉体重可达成年雉 的73%,母雉可达75%。(2)食欲旺盛:肉用雉因提早上市的需要应敞开饲喂,日粮粗蛋白含量需达 18%或18%以上,种用雉则需进行限制饲喂,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逐渐降到 15%16%,较低的蛋白水平会使其生长发育变慢,使其骨骼和生殖器官得以充 分发育,而不致使其生长过肥和浪费饲料。(3)敏感活跃:中雉性情活跃,羽翼丰满,喜飞好动,易逃逸,需要有较大 的生活空间和严密的防范设施。(4)对色彩、声音等敏感,受惊吓后会乱飞乱撞,易造成死亡。(5)雌雄外观区别逐渐明显,雄雉生长到5060日龄时,脸颊部开始裸露, 眼圈周围开始变红,颈、胸、腹、背及两翅的羽毛逐渐呈现不同色彩。至90日 龄左右,雄雉外观基本上呈现出成雉的艳丽色彩,且尾羽修长;雌雉在整个生长 过程中羽色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呈一身的麻褐色,尾羽较短。雌雄雉外观区别 明显,易于分群饲养。(二)中雉的饲养方式1 .立体笼养法以肉用为目的大批饲养的雉鸡,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良好效 果。与立体笼养育雏相比,育成期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适当降低,30日龄时脱温, 结合分群疏散密度,使饲养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025只,以后每两周左右疏散 一次,使密度减半,直至每平方米达到23只。肉用雏雉笼养时,应注意降低 光照强度,以减少啄癖。2 .网舍饲养法就是在网舍内平面饲养育成期雉鸡。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网舍。禽舍坐 北朝南,每幢长25米、宽5米,北墙高2. 5米,南墙高2米(也可不砌南墙)。 南面一侧建有与禽舍相连的运动场,运动场按长25米、宽3米、高2米的规格, 用木柱搭成,并罩上网(尼龙网或铁丝网)。每幢禽舍及其相连的运动场用尼龙网 平均分隔为5间。运动场天网及用于分隔的网,其网孔规格为2厘米X2厘米。 每间禽舍北侧留出高1. 7米、宽0. 6米的工作间,每间禽舍内用竹、木等制成 与禽舍大小相适应的栖架。这种规格的每间禽舍可饲养育成期雉鸡150200只。 这种网舍的禽舍部分如建有南墙,可用于饲养30日龄以上的雉鸡;如未建南墙, 只有在每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718c的情况下,才能用于饲养3060日龄的雉 鸡。如是饲养60日龄以上的雉鸡,或饲养育成期雉鸡期间温度不低于1718c 的地区或季节,则禽舍可以不建南墙,甚至东、西墙,或者干脆建成露天网室。 露天网室可设避风屏障和防雨小棚,防雨小棚下设栖架供栖息。网舍饲养法为育成期雉鸡提供了较大运动空间,可以增加肉用雉的野味特征, 使种用雉鸡繁殖能力提高,是培育健康种群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要注意,30日 龄的雉鸡移到网舍内进行育成期饲养和管理,此时雉鸡的主翼羽已生长齐全,人 室后由于环境突变,易因突然起飞而拦死撞伤。所以在人网舍或网室之前,应采 取将主翼羽每隔两根剪掉3根的办法,以防止因环境突变引起雉鸡扑飞而撞死撞 伤。网舍饲养法还应在网室内或运动场上设沙池,供雉鸡自由采食和进行沙浴。3 .散养法雉鸡为野生珍禽,具有野性,善于捕食昆虫类动物,喜食谷粒、豆粒、杂草 种子和植物的幼嫩茎叶,具有较强的集群性、就巢性能,即使经过人工多代驯养 的美国七彩山鸡,也仍未丧失这些习性。因此,可以根据这些习性,充分利用森 林、薪炭林、休耕地、丘陵、山坡和牧场等资源条件,建设1 0002 000米0 笼网圈,散养雉鸡。笼网圈的高度为2. 3米。为防止雉鸡因受惊而飞逸,可断 羽断翅后再放养。断羽方法同网舍饲养法中对准备入网舍饲养的雉鸡的处理。断 翅应在雉鸡出壳之后立即进行。方法是用断喙器切去左或右侧翅膀最后一个关节。 断翅要注意防感染和止血。这种饲养方法可用于60日龄以后的雉鸡。如果雉鸡雏达30日龄,外界气温 不低于1718C,则雉鸡脱温后即可开始散养。放养密度为1米。1只。这种饲 养方法,管理比较省力,同时,雉鸡基本栖息在野外环境中,活动范围大,相互 干扰少,卫生条件好,又有足够的投给饲料和饮水,还能自由啄食天然动植物食 物,有利于陕速生长。这种饲养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散养的雉鸡具有野味特征,深 受消费者青睐。凡是有前述资源条件的地方,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尤其是昆虫资 源丰富的地方更理想。如其他资源条件具备,也可人工养殖昆虫投喂。(三)中雉的饲养管理1 .科学饲喂随着消化机能的完善和食欲的增强,中雉觅食能力和采食饲料的种类都比雏 雉增强和增多,基本属杂食禽类,一般家禽能吃的它都能吃,植物的种子、蔬菜、 嫩草及虫卵等它都喜食。规模化饲养应按照这一阶段的营养标准配制出营养均衡 的全价料饲喂,也可用肉中鸡料加入少许鱼粉或酵母粉直接饲喂;农家小规模的 饲养还可以直接用稻谷、麦粒、碎玉米、碎黄豆、碎蚕豆等农副产品进行饲喂, 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必须要有3种或3种以上的农副产品混 合饲喂,并且事先参照营养标准制定出合理的比例,还要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 素。对肉用雉,每天应投喂少量小鱼、虾、蚯蚓或螺蛔等动物性饲料,以提高日 粮中蛋白质水平,加快中雉的生长,从而使其提早上市。一般肉用雉100日龄左 右即可上市。七彩山鸡的嗪囊小,容纳食物少,中雉仍然要求少喂多餐,切忌饲喂时间间 隔过短或过长,投喂量过大或过小,防止雉鸡忽饱忽饿。一般每只雉鸡每天需标 准配合饲料4580克,每天分34次喂。同时搭配20%30%青饲料,每天 分12次喂。每天的饲喂次数可随着Et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每天总次数不 能少于3次。在饲养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饲喂方法,必须同时充分供给饮水。特别 是在采用干粉饲料饲喂情况下,更应注意饮水供给。白天和晚上给饮水器内要加 满水,一旦无水,需要及时补给。2 .把握密度,合理分群雏雉转入中雉舍后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只为宜,2月龄降为8只,3月龄 降为5只。如果计入运动场的面积,则每平方米为3. 55只,雉鸡群以200 只以内为宜。11周龄时,疏散密度,每平方米34只,计人运动场则为1. 4 2. 5只,并按雄、雌分别组群饲养,每群100150只。由于中雉生长速度快, 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出现大小强弱不均的现象,在采食时强雉吃得快而多。而弱雉 吃的少,甚至强雉会将弱雉啄伤、啄死。所以在饲养中雉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 合理的分群,及时把弱雉挑选出来加强饲养。由于雄雉体格大而壮,与雌雉差别 大,所以七彩山鸡多雌雄分开饲养。刚转入育成网舍的雉鸡常聚挤在墙角下,特别是晚间气温低的情况下,雉鸡 常聚堆取暖。为避免压死雉鸡,在铺垫褥草时,应顺墙角下铺成坡形,坡度30。 左右,并将垫草踩实,这样使雉鸡钻不到草底下,在垫草上又站立不稳,挤靠取 暖时不易成堆。同时,在转群后23天内,夜班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聚堆要 及时赶开。3 .选育后备种雉,进行限制饲喂种用雉一般在3月龄的中雉中进行初选,建立后备种雉群。对公雉要求体型 大、体质健壮、雄性强、羽毛丰满、羽色鲜艳;对雌雉则要求体型适中、发育良 好、胸宽深、腹大柔软、颈和腿粗壮而短、羽毛紧凑,两趾骨之间和胸骨末端与 耻骨之间距离较宽,肛门松弛。后备种雉的限制饲喂一般从质量人手,即按前面 所述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也可通过适当减少精料的用量来增加青饲料的 比例。饲喂不宜过饱,避免长得过肥而降低繁殖性能,如公雉交配能力降低,母 雉产蛋期推迟难产等现象。4.设置栖架和沙池设置栖架和沙池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空间,扩大七彩山鸡的活动范围,满足 其飞翔的习性。转入中雉舍后,就应在中雉舍内外设置栖架,一般室内设置2 组,室外网内设置2组,栖架按照有关要求制作,每组长3米。为了供中雉沙浴 和觅食,在网栏内应要设置沙池。沙池一般大小为2米X5米,沙的厚度为58 厘米,也可将网栏的整个地面全部铺上35厘米厚的细沙。如果室外没有网栏, 可在室内分散地设置若干个小沙池,或在整个地面铺上细沙。5 .保持安定的生活环境中雉和雏雉一样,需要安定的生活环境。饲养员进出要谨慎,推关门动作要 轻,衣着鞋帽要相对稳定,以长期着灰白色衣服为好,外人不得进出舍或在附近 走动,不可喧哗或制造异常声音,雉舍周围最好没有声源。为了稳妥起见,防止 环境突变而引起扑飞,导致撞伤、撞死,可将其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以适 当减弱其飞翔能力。6 .温度和湿度育成期雉鸡在3060日龄,虽已脱温,但若环境温度低于17 2,仍不能适 应,需要加温,尤其是在阴雨天等;如温度高于182,则不必供暖加温。保持 相对湿度在50%55%。7 .防止啄癖中雉食欲旺盛,好斗性强,最易发生啄羽、啄肛,所以需要进行第2次断喙 和加强饲养管理。第2次断喙一般在5050日龄进行,方法同于第1次。如果 第2次断喙后,喙又长长,应及时再次进行断喙。加强饲养管理主要要求做到以 下几点:光照不能强,除有时敞开饲喂需要晚上喂食外,夜间一般不需要照明。不能突然加入新雉群。饮水器、食槽放置均匀,饮水、食料充足,不能造成雉有饥饿。日粮结构合理,并可少量加入生石膏、芒硝等含硫物。室内饲养密度不能大,中雉的活动范围不能小。雉舍通风良好,温、湿度不能过高。搞好环境卫生,体表不能有羽虱。此外,雉舍内或网栏内也可设置一些板块状障碍物,供雉群个体之间追逐时 躲避,减少啄羽、啄肛的发生。8 .驱赶驯化在网舍饲养条件下,在转群后1周内,将鸡关在房舍内,定时喂饲,喂后把 雉鸡赶到垫草上休息,以免雉鸡站在地面上受凉。在晴天中午,可将雉鸡赶到网 室自由活动,下午以前赶回房舍。一周后,除阴、雨天外,将雉鸡赶到网室(运 动场)内活动,傍晚赶回房舍。如遇阵雨,及时把雉鸡赶回房舍,以免被雨灌死, 或因淋雨感冒。这样经常驱赶驯化雉鸡,可使之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在转群的 三周以后,不论白天、黑夜均应敞开鸡门,如遇风雨袭击,雉鸡就可以自己到室 内躲避,夜晚也会自己到室内休息,白天则可自由地在舍内、舍外活动、栖息。9 .卫生防疫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和免疫接种工作。雉舍、网栏内要勤扫、勤换沙,饮水 器、食槽等要勤洗、勤消毒,雉舍、网栏周围的杂草、灌木要及时铲除。要定期 灭鼠、灭蚊蝇等,杜绝病原的繁殖和传播。中雉一般在50日龄左右需再用新城 疫I系苗接种一次,并在此期前后注射禽霍乱菌苗一次。10 .日常管理育成期雉鸡除抓好前述各项定期及阶段性工作,以及日常的饲喂、供水工作 外,还要抓好以下工作:(1)通风:采用笼育方式饲养,要注意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因为饲养密度大, 且育成期的雉鸡较育雏期代谢量增大了,对通风换气要求更高了。(2)清洁:经常洗刷食槽和水槽,每天至少洗刷一次,并定期消毒。加强日 常的垫料管理,要勤翻、勤换、勤晒。经常保持地面干燥,要做到鸡体干净。(3)光照:如果预备作种用,则育成鸡的光照应按促进公、母提早或适时同 步达到性成熟来管理。也就是在11周将公、母分群饲养,开始相应的光照管理。肉用雉鸡,夜间普遍采用电灯照明。通宵开灯促使雉群采食均匀,饮水正常, 有助于雉群发育整齐。有的弱雉鸡如果限制给食,往往吃不饱,夜间开灯则可以 继续采食,而且基本可以照常睡眠。夜间开灯还能防止兽害,不会引起惊群不安。日常灯光管理有两种方式:一是保证夜间通宵照明,二是适当交叉关闭灯泡, 既保证雉鸡采食和饮水的照明,又避免了强光干扰雉鸡睡眠,防止引起啄癖,还 可节约用电。(4)多观察:要经常观察雉鸡的行动、精神状态、采食和粪便,以便及时发 现问题,尽早采取补救措施。11 .四季管理四季管理的重点是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雉鸡的体温比家禽高,为4042. 5,外覆羽毛,又无汗腺,很不耐热。(1)夏季:雉鸡的采食减少,生长也慢。因此必须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应 打开一切可以打开的门窗,使舍内空气尽量流通。在门窗上应加装铁丝网,以防 兽害。门窗应设遮荫设施,既有利于热气的散发,避免阳光直射,又能防御雷浑 雨。必要时可在屋顶喷水,或室内用井水喷雾降温。露天网室应有足够的遮荫树, 否则应搭荫棚。夏季中午气温较高,通常雉鸡采食量减少,可喂一些青料,早晚气温低,雉 鸡的食欲较强,所以应当提早清晨喂食时间,延长晚上给食时间,并要喂饱。夏 季喂湿料容易酸败,因此一定要拌一次喂一次,且不要拌得太湿,以手捏不黏手 为宜。饮水要充分供应,且要经常更换阴凉的新鲜水。(2)冬季:外界气温比较低,要做好雉鸡舍的保暖工作,最好室温不低于8to 通常雉鸡舍的北窗和西窗要关闭,避免冷风直接吹入。育成期雉鸡虽已脱温,但 3060日龄内体弱怕冷,如温度过低,应适当加温。为了保持地面温暖,也可 增加地面垫料。垫料厚度应在15厘米以上,挚样可减少地面寒气的影响。由于 湿冷比干冷对雉鸡影响更大,因此垫料要经常翻换。冬季由于气温低,雉鸡的热量消耗大,用料量应适当增加,特别要适当增添 高能量的饲料,补给维生素。喂料最好采用干粉料,以免湿料冻结,影响雉鸡的 采食。冬季日短夜长,晚上喂食时间应稍晚,并要喂足喂饱。必要时晚上可适当 加一些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