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
机密启用 刖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总分值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前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 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 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 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4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总分值不超过10分)(1)青青子衿,口口。纵我不往,口口口口口?(诗经子衿)(2) ,假设出其中;口口口,假设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杜甫望岳)(4)天接云涛连晓雾,口口口口口。(李清照渔家傲)(5)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6)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乎!(范仲淹岳阳楼记)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l zudo(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qiMxi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3)设计者和匠师们yin di zhi yi,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 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 辞别出去。(节选自儒林外史).以下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容许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主祭泰伯祠补南京国子监博士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A.B.C.D.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 原著,完成下表。(4分)“真儒”推荐表推荐任务推荐理 由1虞博士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 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2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22.挖苦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到达挖苦效果。(4分)机密启用前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总分值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前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 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得超过120分。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4分)1 .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总分值不超过10分)(1)青青子衿,口口口口。纵我不往,口口口口口?(诗经子衿)(2) 口口,假设出其中;口口口,假设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o (杜甫望岳)(4)天接云涛连晓雾,口口口口口口口。(李清照渔家傲)(5) 口口口?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6)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乎!(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1)悠悠我心子宁不嗣音(2)日月之行星汉灿烂(3)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星河欲转千帆舞(5)俗子胸襟谁识我(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i zudo(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 qian xi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3)设计者和匠师们yin di zhi yi,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ao wen jiao zi,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答案】(1)愧作(2)迁徙(3)因地制宜(4)咬文嚼字.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气氛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 本。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 承。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 使人受益匪浅。【答案】A.4.以下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 引领者。(“贡献者”与“参与者”互换位置)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成的。(在“容众对岭南传统文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易”前加上“之所以”)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答案】C.5 .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 分) 【答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6 .从题材看,以下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B.使至塞上(王维)C.黄鹤楼(崔颖)D.游山西村(陆游) 【答案】B.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9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 ,未能远 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肉食者鄙 (2)忠之属 也 (3)公I畿 之(4)惧有伏焉 【答案】(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类(3)驱车追赶(4)埋伏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2分)(2)彼竭我盈,故克之。(2分)【答案】(1)小恩小惠不能普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羯,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他们。【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 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威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假设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节选自资治通鉴)9,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B.贼众方盛/方七 百里C.侃从之/隶而从者D.假设峻攻垒/仿佛 假设有光*【答案】A.10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答案】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威惧其来攻11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以下问题。(5分)(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3 分)(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2 分)【答案】(1)有卓越的军事识见,谋虑周密,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谨慎而果断,能够认识到士气在作战中的重 要作用,从而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2) 李根:主张修筑白石垒,加强防御工事;孔坦:明断敌情,安定军心,指明作战方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 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 现了无处不在。”材料二: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 序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开掘关键节点;正厅里,L 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 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翻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 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 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 制作了 360。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 80余件文物。去年 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 “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翩翩起舞一 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材料三: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 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 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 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作为文 物修复的重要参考。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 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局部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 提高修复的精准度。材料四:如今,文物展品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早在考古开掘现场就已经形成了。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开掘现场的现代化 大棚,只见围绕6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排开多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 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开掘坑都设有 24 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星堆遗址开掘,无论是开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实验室 里,一件青铜器形状的白色硅胶套摆在桌上,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 3D 打印“防护服"。青铜尊器 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 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术用在考古开掘上还是第一次。此次考古还首次应用了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文物的物质构成。对开掘坑外表进行光谱扫描, 就可以预判文物的材质。比方青铜、象牙和丝织物的光谱表现就不一样,在肉眼看来只是黑色“土块”的物质,在 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下能一目了然。(上述材料均选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 改)12.以下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材料二使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介绍网上展厅和数字体验展,增强了可读性。B.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青铜神树的修复。C.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局部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古琴的修复。D.三星堆遗址的开掘技术已站在世界考古的前沿,如使用3D打印、高 光谱数据采集等。【答案】B.13 .数字化给博物馆的展览带来了哪些改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3 分)【答案】 由实物形式展览变成“云端”观展,突破空间限制,使博物馆无处不在; 能更生动、全面、深入地表达文物的文化内涵;文物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更具吸引力。14 .某地发现了一个宋窑遗址,其中局部珍稀瓷器已经破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地呈现在群众面 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4分)【答案】先用3D 扫描仪对这些瓷器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完整的瓷器,利用采集的数据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瓷器穿上后再提取;对破碎的瓷器,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其物质的构成,加上 之前扫描收集到的三维数据,对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进行虚拟修复,再进行实 物修复,恢复原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7分)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望北哨所石钟山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就写着“望北” O望北在她的心里 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 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 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 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 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假设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 寒, 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 时,就用短信交流,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幽默、幽默、刚 毅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 了,他们要在这年的 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 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 节,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那么,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 桑花,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 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 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 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 了冬天。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 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 为 “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每人一条。春节后,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思 勇和 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 然,她看 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那一定就是他了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远在望北哨所 等她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哨所时,一切都模糊了,似乎唯有那 条 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来越醒目。(有删 改)15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4分)【答案】“他”被分配到望北哨所,此地在“她”心中早有想象,如诗如画;“他”常在信中为“她”描述望北哨所,“她”从而知道此地具体情况;“她”在“他”寄来的众多信里,了解到望北哨所不同季节的风光;他们计划要在望北哨所,开启新婚旅行,“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还学会 了一首歌,歌词描绘了西藏风光。16 .第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4 分)【答案】引用歌词,歌词描绘了西藏风光,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写出了望北、西藏在“她”心目中是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表现出“她”对望北的渴望与向往之情,对新 婚之旅的期待,对“他”的爱;歌词描绘的美景与下文望北哨所实际的条件艰苦的情况形成比照,突出并赞颂了 “他”的忠勇、正义、坚守岗位和爱国热情,有利于突出主题;想象中美好的地方,与下文成为“他”的牺牲埋骨之地,形成对照,更突出“她”的悲哀与思念之 情。17 .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 【答案】主人公是“他”。全文情节围绕“他”来展开;“望北哨所”贯穿全文,而“望北哨所”正是“他”所在之处;文章内容主要写“他”所在的望北哨所的环境与艰苦条件,“她”因为“他”而对望北产生渴望,及 最终“他”牺牲、埋骨此地;本文借助“他”与“她”的坚贞爱情故事,来歌颂“他'的忠勇、正义、坚守岗位和爱国情怀,表达作者对“他”及“他“这一类边防战士的赘美、崇敬之情。18 .“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5 分)【答案】我要走了。红绸是我们爱情、新婚、喜庆的象征,我把它留在你长眠的地方,让它代替我爱你;红绸是 成 功的象征,在这片你所热爱的、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上,你是成功的、令人敬佩的战士;红绸是忠勇、 正义的 象征,是生命的延续,我把它留在你用生命守护的山上,让它守护你,也替你坚守岗位,陪你一起 继续守护这 片土地、守护家国的责任;红绸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鲜艳,即使离得很远,我也能望到它, 也就能望到你。三、作文(50分)19 .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2022题。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拆 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喷? ”汤相公道: “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 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 告别了去。那两人还坐着,虞博士进来陪他。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 ”虞博士道:“他是我们 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而今弄穷了,在南京躲着, 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 ”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 ”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所以人都笑 他。”虞博士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 ”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不要 寻他做。他是个不应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恐怕坏了老师的名。我们这监里有多少考的起来的朋 友,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又好。”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 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辞别出去。(节选自儒林外 史)20 .以下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容许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主祭泰伯祠补南京国子监博士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A.B.C.D.B.【答案】D.21 .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完成下表。(4分)“真儒”推荐表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推荐任务推荐理由1虞博士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白,可见 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2【答案】例如一:庄绍光在他应征被召到朝廷时,朝中权臣拉帮结派,他断然拒绝了朝臣笼络,决不与小人为伍,可见他是不贪图名利、不屈节于权贵的真儒。例如二:杜少卿他在皇上征辟时装病拒绝出仕,坚决拒绝了汪盐商请他作陪王知县,可见他是藐视功名、 不屑富贵的真儒。22 .挖苦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 刻画到达挖苦效果。(4分)【答案】例如:周进。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在到省城参观贡院时,一头撞去号板,醒来后又哭又滚,口吐鲜血, 直到众人借钱才不哭。作品通过周进从撞号板,哭了又哭到不哭的一连串动作,反映出周进内心世界的 微 妙变化,把一个对科举抱有幻想而又备受压抑、走投无路而又欲罢不能的老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刻 画了出 来,让读者在对周进滑稽的举动感到好笑的之余,又为其感到悲哀,在人物喜悲的矛盾中辛辣 地挖苦了科举制度的罪恶。(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ao wen jiao zi,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气氛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 起了书本。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 匪浅。4.以下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与“参与者”互换位置)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 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 众对并加上标点还并加上标点还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从题材看,以下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B.使至塞上(王维)C.黄鹤楼(崔颖)D.游山西村(陆游)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9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 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两羯。彼羯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 测也,惧有俅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肉食者鄙 (2)忠之属也(3)公将驰之 (4)惧有伏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2分)(2)彼竭我盈,故克之。(2分)【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万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 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日:“不然。假设峻攻垒,必须 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 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9.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节选自资治通 鉴)A.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C.侃从之/隶而从者D.假设峻攻垒/仿佛假设有光 10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以下问题。(5分)(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3分)(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材料一:“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 “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 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材料二: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 三星堆文化内涵。序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开掘关键节点;正厅里,L型 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翻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一 一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 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 360。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 80余件 文物。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 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素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 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材料三: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 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 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 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 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作为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 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局部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 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材料四:如今,文物展品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早在考古开掘现场就已经形成了。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 开掘现场的现代化大棚,只见围绕6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排开多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 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开掘坑都设有24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 研究的珍贵资料。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星堆遗址开掘,无论是开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 沿。在实验室里,一件青铜器形状的白色硅胶套摆在桌上,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护 服”。青铜尊器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 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术用在考古开掘上还是 第一次。此次考古还首次应用了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文物的物质构成。对开掘坑表 面进行光谱扫描,就可以预判文物的材质。比方青铜、象牙和丝织物的光谱表现就不一样,在肉 眼看来只是黑色“土块”的物质,在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下能一目了然。(上述材料均选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 删改).以下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材料二使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介绍网上展厅和数字体验展,增强了可读性。B.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青铜神树的修复。C.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局部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古琴的修复。D.三星堆遗址的开掘技术已站在世界考古的前沿,如使用3D打印、高光谱数据采集等。13 .数字化给博物馆的展览带来了哪些改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某地发现了一个宋窑遗址,其中局部珍稀瓷器已经破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 地呈现在群众面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望北哨所石钟山(17 分)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就写着“望北” 0望北在 她的心 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 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 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 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让她有种时光 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混 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假设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 不多,消息又闭塞,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 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就用短信交流,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 了以前的样子:幽默、幽默、刚毅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他 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 会了一首歌: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 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 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那么,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看到了一 片又一片的格桑花,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 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 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 人似乎死过了一回。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 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 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 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 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每人一条。春节后,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 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 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那一定就是他 了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 远在望北哨所等她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哨所时,一切都模糊了,似 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 来越醒目。(有删改).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4分)14 .第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4分).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15 . “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 答。(5分)三、作文(50分)16 .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2022题。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 用,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