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代文明五稿公开课.docx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 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王璐 一、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它充分表达了新课标中“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 兴趣。”的要求。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有两个话题:早期文明发祥地、闻名世界的文化遗 产。两个话题共同阐释了 “人类文明的多元”。“早期文明发祥地”:教材中没有出现“四大文明古国”字眼,但教材第44 页“活动园”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的地图显示的仍是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位 置,旨在突出“人类早期文明位于大河流域”,这些早期文明为人类开展做出了 重大的贡献。然后教材第45页“活动园”以中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黄河流 域的半坡人为例说明“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之后由点到面, 依次呈现了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两河 流域文明,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以此说明人类文明史是世界人民共 同创造的。二、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早起文明区域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认识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开展的成 就和影响,涵养学生爱国情怀。3.知道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遗迹,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保护 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时教学PPT,相关图片、文献资料。学生准备:课前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相关资料,欣赏人类早期文字。四、教学过程(一)早期文明发祥地.图片导入:埃及金字塔和岩壁神庙、印度阿旃陀石窟和太阳神庙、古罗马露天剧场、雅 典神庙、土耳其以佛所遗址、长城、兵马俑、莫高窟。通过古代文明成就的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1 .教师出示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示意图,说一说你的发现。通过示意图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源于大河(二)活动一:挖掘遗址探文明.情境激趣,体验“考古”由半坡遗址的“小口尖底瓶”入手,从奇特的造型引发质疑、猜想。在视频资料 中验证猜想。感受古代匠人们的智慧.方法指导作为一名考古队员你觉得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想想我们刚刚对小口尖底瓶的探 究过程。大胆的猜想之后呢?(课件出示:小心求证)接下来,请每组的组长分 配组内任务,保护好考古现场及文物,选择一至两件文物进行探究。组员们大胆 猜想、小心求证。把组内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展板上。1 .小组探究食物探究(碳化稻、粟)总结:稻米在遇见先民们之前当了 150万年的野草,而 现在它提供了全球近50%人口的食物来源。工具探究(骨耙、骨镰、石墨盘)总结:工具的出现让先民们的粮食生产体系更 加完整,正如这组汇报的,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农业种植能完全实现无人化。 原始手工业探究(陶鹰鼎、猪纹陶钵)总结:陶器是时间的艺术,更是中国与世 界对话的窗口。六千年来他们深埋在底下,而现在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链接的 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房屋探究(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总结:先民们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建造 了独具特色的房屋,而现在的局部地区还在沿用这先民的智慧。饲养业探究(幼猪下颌骨)总结:这是来自6、7千年前的营养搭配啊!(三)大河流域赞文明除了黄河、长江流域,世界上其它地方是否也有这样的农业文明呢?欢迎大 家走进“世界微型博物馆”一探究竟。(出示课件:微型博物馆系列图片:古埃 及人取水灌溉的壁画、两河流域人种植谷物的印章、古印度人饲养动物的印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印章、壁画上人们的生活和行为,阅读书本46页的文字 资料思考后再交流反应。总结:有了文明的照耀,它们不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 生命。(四)探秘文字文明.先民们的种植蓄养技术、引渠灌溉技术是多么珍贵的生活经验啊!他们靠什么 把这些技术传承下去的呢?有了文字后从个体到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 想、经验一代代流传下来。1 .接下来的探秘我们还是从最熟悉的入手。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成熟文字, 这片甲骨文拓片,帮我们回忆起商人的一天!反应:这段甲骨文,记录了古人一天怎样的生活呢?2 .各小组解密拓片的内容,指名汇报。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谁来补充?你还猜出了什么?有补充的吗?3 .师:刚才我们像考古学家那样,进行了合理地想象,大胆地猜想,究竟猜对了 吗?我们来求证一下。(播放甲骨文解说视频).【定格在多个甲骨文上】看着这一个个有趣的甲骨文,你最想说的是一一 总结: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感转化成字符。 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九九乘法表。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在纸莎草上记录数学成就。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汉谟拉比法典。(为现代司法奠定了基础)(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回顾历史,展望世界,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 文明,我们倍感自豪,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增强文明自信,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这正是习近平主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播放习近平的话)板书设计早期文明发祥地源于大河灿烂文化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