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刘长卿一生遭受两次贬谪(),他像一只“绕树三匝”,却不知“何枝”可以栖()息的乌鹊,孤寂落寞。(2)“朝()奏”“夕贬”的韩愈,回望秦岭,云遮雾锁;眼前蓝关,大雪拥塞,他慷慨悲叹“好收吾骨瘴()江边”。(3)槲()叶随风飘落,枳()花明丽可爱,山野的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却无法抑制温庭筠思乡的愁绪。2.杜甫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 () A.芒种 B.霜降 C.白露 D.小满 3.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经常成为古诗词中的主题,“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这两句就出自一首望月怀思诗。请问,这两句诗出自哪里? () A.杜甫月夜忆舍弟 B.张九龄望月怀远 C.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苏轼水调歌头 4.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B.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际 C.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D.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 5.古诗词默写。(1)“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再是一个一般的星体,在诗人笔下它往往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隐逸情趣;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旷达情怀 (2)长沙过贾谊宅中,“,”两句描绘出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语双关,既写出关山险恶,又写出诗人自己前途渺茫,表达了对亲人的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的角度写边塞的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7.普天之下的月亮明明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家乡明”?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9.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12.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长沙过贾谊宅,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际! 1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生气的质问。14.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的意思。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思相同。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诗人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诗人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16.赏析“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拥”字的表达效果。 1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和“路八千”都包含着显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1.(1)zhéq(2)zhozhàng(3)húzh 2.解析 C从“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得知当时的节气正值“白露”。 3.B 4.解析 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5.(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实力。“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和“雁声”写出所闻,是从“听觉”的角度写边塞的凄凉景象;“断人行”(禁止人行走),写出所见,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环境的。由此可知第一、二空的答案。“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写的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常寄书尚且经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思亲之情凄楚哀伤。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是用家书难以收到反映斗争的残酷。由此可知后两空的答案。答案 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普天之下明明只有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家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幻觉,偏要说得那么确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会让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他对家乡的浓浓思念。8.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9.示例: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踪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10.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思乡之情。11.“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出行之早。12.内容上:点明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旁边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家乡”相照应。13.D 14.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剧烈控诉。15.解析 D诗人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一联中坦陈心志,不辞苍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并无屈服之意。16.“拥”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17.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改变的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无奈怨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