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评测练习.docx
-
资源ID:63290040
资源大小:16.2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评测练习.docx
咏怀古迹(其三)评测练习一、课内练习:1.以下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萧森(xiao)萧森(xiao)石砧(zhOn)边塞(sai)秋兴八首(xing)B.妃嫔(fei) 朔漠(su) 青冢(zhbng)群山万壑(he) C.单于(chan)环壬fl (pei) 王婿(qiang)载歌载舞(zdi) D.霜鬓(bin) 潦倒(liao)江渚(zh。) 不省人事(xing) 1 .解释词语群山万壑:去:紫台:朔漠:青冢:胡语:怨恨曲中论:2 .相关成语或名句积累(1)画图省识春风面,O千载琵琶作胡语,O(2)星垂平野阔,o(3) , 月是故乡明。(4) ,蓬门今始为君开。4、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5 .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这样写:“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 忆江南江北。想潮I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 哪几句诗从形象上的进一步丰富提高?6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 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二、课外阅读恨另I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 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7 .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答:8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 格。答: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传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鹤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9 .从内容上看,诗歌史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答:10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三、写作请你以“我心中的王昭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咏怀古迹(其三)评测练习 答案1. D(A.兴 xing, B.朔 shud, C.载 zdi)2、指由夔州到荆门山岭相接。离开。紫宫,皇帝宫廷。北方沙漠之地, 这里指匈奴。王昭君墓太平寰宇记:“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胡音, 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即怨思之情从弹琵琶的乐曲中表达出来,怨恨,就是怨 自己远嫁,愿汉朝无恩。.3 . (1)环佩空归月夜魂 清楚怨恨曲中论(2)月涌大江流(3)露从今夜白(4)花径 不曾缘客扫.C5.答案: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琼空归夜月魂。6 .不是。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热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 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故诗文与诗题是非常相配的。7 .岁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 £啬三族“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 “老”想呼应,写 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 “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 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 了诗人胸怀的广阔。9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后两联直抒“独宿”之情。首联写“独宿”的环境,通 过“清秋”“井梧”“蜡炬”等景物的勾画,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气氛。颔联写“独 宿”的所闻所见,长夜角声悲凉,月色无限美好,但无人共赏,独宿不寐,表现了 诗人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颈联和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独宿”时对国事的担忧和 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之情,并说明自己不愿在幕府中暂且得安的漂泊苦闷之感。10 .借景抒情。如首联,通过对“清秋”“井梧”“蜡炬”等景物的勾画,烘托 出诗人心境的抑郁悲凉,表现出诗人对国事充满忧虑、对漂泊生活深感苦闷之情。反衬。颔联以月色的无限美好反衬诗人独宿幕府时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 ,心J情o用典。尾联化用庄子逍遥游“鹘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一句。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