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的体会 [社区康复训练室的构建的几点体会] .docx
康复训练的体会 社区康复训练室的构建的几点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207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脑卒中的发病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许多脑卒中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过急性期的抢救和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便回到家中等待自然复原,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学问,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加,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康复训练越早,患者的功能复原越好。 社区康复训练室的基础设施要求。康复训练室的分类:按治疗病种分类:有偏瘫康复训练室、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室及综合训练室等;按训练项目分类:有运动训练室(PT训练室)、作业训练室(OT训练室)。训练室的要求、器械的选择及布局:基本要求:训练室要宽敞光明,有空调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地面要防滑;康复器械的选择:依据训练间的大小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和财力状况、康复的主要病种及所开展的训练项目,选择系统的康复训练器械;康复器械的布局:应按治疗程序来布局,同时要保证3050m2的空间,以便于轮椅移动。运动训练室:房屋面积:可依据病床及门诊量而定。PT训练室面积一般应在200m2,每小时训练18人次,每日可训练150人次;PT训练所需基本的康复器械:PT训练器械多达几十种,我们可以依据治疗的主要对象及详细条件进行最佳选择。急性期患者所需的器械主要有:训练台、倾斜台、站立架、多用组合箱、肋木、肩梯、平行杠等;复原期患者所需的器械主要有:肩关节旋转、前臂内外旋及腕关节掌屈运动器、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阶梯、姿态镜、铁哑铃、砂袋及功率自行车等。作业训练室:作业训练室最好在运动训练室隔壁并要求有宁静的环境。4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OT训练室面积应为100m2,每小时训练10人次,每日可训练80人次;OT训练所需的基本康复器械:有砂磨台、升降桌、手指机能训练台、滚筒、木钉盘、铁棍插盘、套圈、粘木、训练球、分指板等。综合康复训练室:面积应为50200m2,训练项目为PT、OT训练。 康复医务人员业务素养要求:由康复医师依据患者的状况,制定出训练安排,把PT(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及语言训练,甚至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每个患者由一名康复人员全面负责,自始至终进行系统的康复。 资金投入要求:开展康复工作须要投入资金、进行康复人员培训、购置规范的康复设备等,若想一步到位,需购置成套设备,改建康复场地,投入太大,社区医院难以承受。所以,对患者常常用到、必不行少的设备,择优购置,这样既能开展工作,又削减了资金投入。对部分简洁的设备,我们则依据须要,自行设计制作,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将木制插件改造成各种棋子,协作特制的棋盘,以增加训练的消遣性,这种方法对患者智能的复原也有帮助。另外,像矫正镜、沙袋、保持腰带、手指训练桌等,均可自制,以节约资金。 有关探讨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回到家后约73.5%有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的愿望。可见康复治疗需求特别大,但我国还没有真正能够形成有广泛性和有组织性的社区康复治疗服务网络,不能持续住院期间的系统康复治疗。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成为患者训练和治疗的主要场所,合理地构建社区康复训练室,利用现代康复器械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炼,充分发挥康复器械的作用,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复原,使之以最佳状态回来社会。 参考文献 1卓大宏,王茂斌,戴红.新崛起的康复医学.济南:山东友情出版社,2001:128. 2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