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防溺水应急预案.docx
中学防溺水应急预案根据关于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和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要求, 为切实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职责,预防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 生,做好学生溺水事故教育工作,特制订学校学生防溺水应 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上级平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原那么,加强对学校师生员 工的平安教育和法纪教育,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 平安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 素养和能力,创立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平安教育培训,培养师生的社会平安责任感, 使学生逐步形成平安意识,掌握必要的平安行为的知识和技 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平安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 大限度地预防平安事故发生和减少平安事件对学生造成的 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三)工作措施1 .学校成立以校长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生 防溺水工作。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平安副校长成员:各年级主任班主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通过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提高认识,从保平安、 保持稳定、保开展的大局出发,狠抓防溺水的教育管理工作。(2)发挥镇委、居委会、学校联动功能,彻查各中小学 学生上放学路途池塘、沟渠,在显眼位置插好警示牌。(3)认真分析本单位防溺水教育管理的现状以及中小学 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汛防溺水常识的教育和管理,切实 增强中小学生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班主任要将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有教育计 划,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应;3 .教导处要将防溺水教育家访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家长,落实家长家庭教育和校外监护责任,特别是落实在暑 假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监 管的责任,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且做到有家访宣传、联 系记录,有家长反应资料。4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预*机制。班主任要利用校讯通、 微信等媒介建立高温天气和预防溺水通报预警制度,及时通 报警示。5建立健全学生平安信息通报机制。各班要加强管理, 严格纪律,要认真落实课堂点名制度和因故缺勤学生的情况 查询工作。对于学生缺勤原因不清的,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一 定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查明原因;对于缺勤原因特殊的, 一定要向学校领导汇报。要加强学生外出管理,严格学生请 假制度,明确外出事由、地点和返校时间,实行外出请假和 销假制度,做好缺课学生登记和家长联系工作。要加强中午 午休时段在校时段的管理,防止学生到危险水域嬉水游泳。6 .建立学校周边协作联动机制。一要加强水域排查。协 调有关部门或、村委会等基层政府或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有安 全隐患的水域开展排查,在河边、湖边、水塘边等有平安隐 患的水域设立平安警示牌,并建立巡查监督制度;二要加强 平安巡查。加强与镇、村委会的联系,安排具体教师组成巡 查队或担任义务平安监督管理员和平安巡视员,在上放学等 重点时段和重点地段开展平安巡视工作,严防学生溺水等事 故发生;三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监护。组织学校教 师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 也能得到有效监管。7 .建立原因调查研判机制。对每一起学生溺水事故,学 校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总结 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措施,提高预防效果。(四)平安教育L根据平安教育“每日一重点”和“每月一主题”的工 作要求,各班要在防溺水教育全面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 活动。上一堂“防溺水”平安专题教育课;每次节假日前均 集中开展一次“防溺水”平安教育;组织一次“防溺水”手 抄报活动;发放“防溺水”平安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一次 预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2 .要求学生家长(法定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加强对 未成年人的监管,防止发生溺水事故。3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提 高预防溺水意识,使其自觉远离危险地区。做到“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 师带着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平安 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会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 施救。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止、报告;会基本的自护、 自救方法。4 .同时,各班主任放学前要提醒学生。在每周放学前利 用2-3分钟时间进行平安教育警示,提醒学生回家途中不 私自下水玩水。5 ,扎实抓好缺勤学生的追踪告知工作,课前查学生到校, 课后进行平安教育,课间进行平安巡视,对缺勤的学生要通 过多种渠道及时摸清情况,严防学生因缺勤而发生溺水事故;6 .通过班级平安员检查事故苗头,反应相关信息,让学生互相监督和提醒。(五)畅通信息、及时上报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班主任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 具体说明溺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不得迟报或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