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docx
精品_精品资料_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 很多化学反应 ,统称为细胞代谢 .2、活化能:分子从 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应的 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加催化剂:通过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来加快反应速度. 同无机催化相比, 酶能更显著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5、酶的概念:酶是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 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少数是 RNA.6、酶的特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顺 :酶在最相宜的温度和 PH条件下,活性最高. 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 )酶浓度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图 1图 2(2) ) 底物浓度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头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 之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 所示.(3) ) pH 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头反应速度随着pH值上升而加快,达到最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 pH 值上升而下降. 反应速率最大时的 pH 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 pH值.如图 3 所示.图 3图 4(4)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头反应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才能.如图 4 所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8、试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 )试验分析: 1 号与 2 号比较自变量为 水浴加热 ,1 号与 3 号、4 号比较自变量为3 号加入三氯化铁、 4 号加入肝脏研磨液 即催化剂种类 3+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 )试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 )掌握变量: 自变量(试验中人为掌握转变的变量)因变量 (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高得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无关变量 (除自变量外,试验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4) )对比试验 :除一个因素 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试验.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 高能磷酸化合物 ,中文名称叫做 三磷酸腺苷2、结构简式 :A-P PP 其中 A 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ATP和 ADP之间的相互转化4、ADP转化为 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 呼吸作用.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5、ATP的功能:(1)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供应能量(即直接能源)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6、ATP的利用: ATP 中的能量用于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各种能量.(如下图)7、吸能反应 总是与 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 由 ATP水解供应能量8、放能反应 总是与 ATP的合成 相联系, 释放的能量贮存在 ATP中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细胞呼吸概念: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 主要场所:线粒体总反应式: C6 H12O6 +6O2酶6CO 2 +6H2O +大量能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3、无氧呼吸:(1) 场所:细胞质基质(2) 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其次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 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酶(3) 无氧呼吸反应式: C6 H12O62C2H5OH+2C2O+少量能量(如大部分植物,酵母菌等)酶(4) )无氧呼吸: C6H12O62C3H6O3 乳酸+ 少量能量(如动物、人、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胚等)留意:(1) )微生物的 无氧呼吸 也叫发酵,生成 乳酸的叫乳酸发酵 ,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2)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一部分用于生成 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 小部分用于生成 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试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 单细胞真菌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 都能生存,属于 兼性厌氧菌 .CO2 的检测方法: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的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 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 灰绿色 .( 2)试验过程:如下图留意:图中装置甲探究 有氧呼吸 (A 瓶的作用 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装置乙探究 无氧呼吸6、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 O2 的浓度、含水量、 CO2 的浓度留意:温度通过影响呼吸作用有 关酶的活性 来影响细胞呼吸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捕捉光能的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取 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取 蓝紫光).留意:( 1)叶绿素对 绿光的吸取量 最少( 2)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 ,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试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 1)试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中,可以用来 提取色素.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 层析液中,且他们在 层析液 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就慢.留意:研磨时加入 二氧化硅作用是有助于研磨得充分 ,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试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育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由于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色素带中 最宽的是叶绿素 a, 最窄的是胡萝卜素3、捕捉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的结构: (如图) 外膜叶绿体结构 内膜, 基质: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 DNA 基粒(由类囊体膜构成) :含有色素和酶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 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明 只有植物的绿叶在阳光下才能更新空气、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白 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 放出氧.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0 世纪 30 岁月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纳同位素标记法 讨论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20 世纪 40 岁月美国科学家卡尔文采纳 同位素标记法 讨论探明白 CO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5、光合作用的过程:光(1) )总反应式: CO2+H2O叶绿体(CH2O)+O2(其中,(CH2 O)表示糖类).(2) )过程图解:依据是否需要 光能,可将其分为 光反应 和暗反应两个阶段:(3) 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强度 :曲线解读:在 肯定范畴 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 加,但光照强度达到肯定 时, 光合作用的强度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变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 )、CO2 浓度曲线解读:在 肯定范畴 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 CO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肯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注: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分的CO2)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注: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存有机物.( 4)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 气孔会关闭 ,削减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 CO2 进入叶片内, 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留意: 生产上应适时浇灌,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7、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 虽然细胞内没有 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 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 2)、自养生物:能够把 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来维护自身的生命活动的生物.(例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3)、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 现成的有机物 来维护自身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