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学习《论“三农”工作》心得体会.docx
学习论“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第1篇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 农”工作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三农”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广大驻村干部要情系“三农”, 以百姓心为心,听民意、量民情、解民忧,“解”好“民之难 题”,答好乡村振兴的“时代问卷”保持对“三农”工作的热情,在“拉家常”中听民意, 解“民之所盼之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群众呼声是驻村工作的“第一信号”,驻村干部要保持对“三 农”工作的热情,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和群众聊生活、话家 常,做到清内幕、明状况,收集群众诉求、知晓群众所思所 想和开展意愿。驻村干部要学会倾听群众的家常话、牢骚话、 苦水话,真正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特别是对群众的“急 难愁盼”问题,要认真倾听,详细建立诉求清单,细化实化 工作措施,找寻“带富致富方法”,找准驻村工作的努力方 向,帮助群众解决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把工作做到群 众的心坎上。怀揣对“三农”工作的真情,在“铁脚板”中量民情, 解“民之所思”之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 深情。练就一双“铁脚板”,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 作态度。驻村干部要怀揣对“三农”工作的真情,在基层发扬“铁脚板”精神,练好“铁脚 板”功夫,下田间,走地头,访农户,在“零距离"中访民 情,做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功课”。驻村干部 要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走,多“接地气”、多沾“泥土味”, 同群众干在一起、打成一片,真正将“民之所思"化为“我 之所行”,用“铁脚板”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饱含对“三农"工作的深情,在“知冷暖”中解民忧, 解“民之,所需”之题。驻村贵在驻心,身入更要心入。乡 村振兴的征程已全面开启,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要饱含对“三农”工作的深情,结合村情实际,定期开展入 户走访活动,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到百姓家中坐一坐,第一 时间了解掌握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脱贫群众等 特殊群体和其他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迫切需求,把群众的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驻村干部要时时处处站在群众立场,替 群众着想,以民之所需为“靶向”,把群众一件件民生小事 当作“头等大事”来办,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擦亮“为民坐标 ”,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第2篇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 论“三农”工作一书,收录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 稿61篇,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 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如何下好这一盘大棋,正如今年全 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所引用的三个围棋术语,我们要守住“本 手”、激发“妙手”、防止“俗手”,从而在牢牢稳住“三农” 这块压舱石的基础上,下好突破困局、谋划开展的“问计之 手”,答好乡村振兴这张“时代之卷”守住乡村振兴“本手”,稳住农业“基本盘”。“本手” 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 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这一子,虽 未薪露头角,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两个百年交汇、两个 大局交织,和平安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是应 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重要一年,“稳”字背后有千钓 就是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稳步伐、稳节奏、 提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广大干部切不可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要以守住“本 手”的坚定态度,求好不求快、谋定而后动,方能秀得实、 扎得稳乡村产能根基,为乡村振兴大局提供坚实支撑。激发乡村振兴“妙手”,摆好改革“创新阵”。“妙手” 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在大多数围棋对弈中并不常 见,要想下出真正的“妙手”,必须在平日的经验积累和训 练基础上,勇于突破常规思路,才可能完成。农业农村现代 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其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 新,“三农”工作要勇于激发更多“妙手按照高质量开展要 求,将产业基础的“势能”转化为快速开展的“动能",为 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创新因子”我们要既埋头深耕“一亩三 分地”,又抬头放眼产业大市场,调优结构、让“生态底色” 越发鲜亮,调好方式、让“数字变革”增添动能,调顺体系、 让“链条升级"接二连三,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 "良性互动中,不断深化乡村改革,展现乡村经济强大的活 力和韧性,让“三农”开展的舞台更加宽广。防止乡村振兴“俗手”,锤炼三农“金石功”。“俗手” 是围棋对弈中貌似合理,外表上与正常下法所差无几,而从 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实际上是错着,对对手更加有利。 乡村振兴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既要谋得一时,更 要普惠万世。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开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牢 牢把握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开展主线,坚持立 足当地资源禀赋,在开展中因地制宜“留白增绿”,让乡村 全面振兴既有“金色”价值,更具“绿色”颜值。我们要坚 决防止破坏乡村生态的“俗手”积极推进高污染、能耗大产 业升级迭代,从而将落实绿色开展的政治责任扛起来,以久 久为功锤炼“金石之功”方能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 惠的民生福祉,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可持续 开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