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人员、车辆出入管理规定及车辆伤害的应急措施 (2)27697.docx
-
资源ID:63368884
资源大小:13.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施工现场人员、车辆出入管理规定及车辆伤害的应急措施 (2)27697.docx
施工现场人员、车辆出入管理规定及车辆伤害的应急措施 (一)承包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设备首次进入现场前必须由监理单位核验职称证书、岗位证书、施工设备合格证、年检证、准用证书及体检证明,并报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备案、批准后,方可进入现场; (二)禁止与本工程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特殊情况应由建设(项目管理)、监理或承包单位人员陪同进入; (三)出入口由承包单位派人,并在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的监督下负责守卫,严格监督检查所有人员、车辆的出入,并办理登记手续。 (四)除本工程材料、设备运输的车辆外,其他任何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五)运送物资材料出场的车辆必须出示有关负责人签发的出场单,并由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核验出场材料是否与出场单一致。 (六)出场须自行清理、清洗轮胎,避免造成城市道路污染。因车辆污染城市路面所产生的责任由车辆驾驶人或使用人承担。 (七)当施工现场发生车辆伤害事件时,按以下程序组织救援: 1、应急措施原则 a. 抢救伤者要及时,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b. 抢救方法得当,避免二次伤害; c. 实施现场急救与送医院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d. 送现场最近的医院救治的原则; 2、现场急救措施 2.1 收集信息和事故评价 a. 保持通讯畅通,信息及时沟通,随时掌握现场事态发展状况; b. 确定事故类型、伤害形式和范围; c. 确定人员伤害情况; d. 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电话咨询、气象预报); e. 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 f. 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 2.2 救护救援应急分队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并和事发现场抢险小组一起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2.3 针对伤者的受伤情况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2.4 与医院或急救中心及时取得联系,转送伤者,使伤者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减少伤亡。 2.5 为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组实施警戒工作保证抢险道路畅通。 3、人员自救及救治方法 3.1 外伤止血:由于事故可能引起出血,出血量大(达到总血量的 40%),就有生命危险。现场抢救时,首先采取紧急止血措施,然后再采取其他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和止血带止血。 3.2 包扎: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作用,有利于转送和进一步治疗。常用方法有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尼龙网包扎自粘贴包扎。 3.3 骨折固定:为了使断骨不在加重,避免加重断骨对周围组织的伤害,减轻伤员的痛苦并便于搬运,常用夹板的方法来固定。搬运时应注意: a. 下肢骨折需用担架; b. 脊柱骨折,用门板或硬板担架,使伤者面向上。由 3-4 人分别用手托起头、胸、骨盆、腿部,动作一致平放在担架上,用布带将伤员绑在担架上,以防移动。 内容总结(1)施工现场人员、车辆出入管理规定及车辆伤害的应急措施 (一)承包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设备首次进入现场前必须由监理单位核验职称证书、岗位证书、施工设备合格证、年检证、准用证书及体检证明,并报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备案、批准后,方可进入现场(2)(二)禁止与本工程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特殊情况应由建设(项目管理)、监理或承包单位人员陪同进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