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做古诗鉴赏选择题 学案.docx
-
资源ID:63376773
资源大小:24.3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做古诗鉴赏选择题 学案.docx
古诗鉴赏:如何做选择题?一、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I、卷I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的第1小题(试卷序号为第14题)都是选择题, 是4选1 ,即从几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项。2017年以前分值5分,2018年以后分值3分,这道题难度有所降低。解答诗歌鉴赏选择题,一般采取以下四个步骤:步骤一:通读诗歌从标题、诗人、正文到注释入手,全面通读诗歌,力求做到读懂诗歌。详见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步骤二:审清题干首先要明断赏析指向。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4题“对 这首诗的赏析”;有的是针对诗歌局部,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H第14题“本诗尾联用了 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其次要明确操作指向。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 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还是选择两项?有的题干中出现“最恰当”的字眼往往要注意选 项的优中选优。步骤三:逐一比对逐一将选项与相 关诗句对照,聚焦比 对,找出选项中确实 切根据。比对点选项诗句说明诠释诗句全国新课标卷n 第14题D项:诗人豪 情勃发,他在砚台中 磨出的浓黑墨汁,也 映射着烛光纵横飞 溅。颈联:端溪石池 浓作墨,烛光相射飞 纵横。诠释诗歌第五、 六句。概括诗意全国新课标卷I 第14题A项:弯弓射 鸿、麻衣冲风、饮酒 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 头苦闷与抑郁的方 式。前四句:鸦翎羽 箭山桑弓,仰天射落 衔芦鸿。麻衣黑肥冲 北风,带酒日晚歌田 中。正确。理解意图全国新课标卷n 第14题B项:中原地 域辽阔,人才济济, 豪杰辈出,即使卓越 如苏氏兄弟,也不敢 自居第一。尾联:单于假设问 君家世,莫道中朝第 一人。用典的目的是告 诫苏辙,学习李揆, 小心谨慎,以免被扣 留。判断手法全国新课标卷I 第14题C项:诗中形 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李贺野歌与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正确,都用的是 比照手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相同,较为常 见。综合分析全国新课标卷I 第14题D项:本诗前 半描写场景,后半感 事抒怀,描写与抒情 紧密关联,脉络清晰。李贺野歌正确。比拟赏析全国新课标卷m 第14题D项:这首诗 的语言质朴无华,平 白如话,与白居易的 观刈麦一诗相近。王建精卫词 与白居易观刈麦正确。步骤四:精准排误通过选项与相关诗句的比对,找出诗歌赏析的错误项。这样依据排除法,就能确定符 合要求的答案。设误点选项例如精准排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全国新课标卷I第14题 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 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 沉,气概仍然豪迈。“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 的命运”错。“屈穷”在诗中 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屈: 不伸。穷:困。意象意境概括不当北京卷第13题A项: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 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 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 发奋的基调。“昂扬发奋”错。“登高 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 群物秋,风飘大荒寒J奠定 了全诗阴暗压抑的基调。表达技巧张冠李戴北京卷第10题C项:三、 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 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 动,借静衬动。.“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错。“飞燕”“落花”是动景, 但本诗书写对象是柳,应改 为“以动衬静”。此外,三、 四句是写柳,五、六句既写 了雨天,也写了晴天。主题情感分析不当天津卷第14题A项: 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 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 行,因此立志躬耕,这表达 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 定。“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 否认”错。诗人只是意识到 “忧道不忧贫”不易实践, 难以做到,才转而想要立志 于长期耕作,可见他内心充 满矛盾,并未持“否认”的 观点。答题例如答题例如(2022年)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唠千声随意移, 始知锁向金笼听,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 公庭事简人皆散,山花红紫树高低。不及林间自在啼。山花红紫树高低。不及林间自在啼。一声初听下高笼。如在千岩万壑中。A.B.C.D.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那么在笼中饲养。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异,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4 .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C【解析】c项“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意为: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 唱。作者认为画眉鸟在“金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异的,后者更好听。【答题步骤】通读诗歌;审清题干;逐一比对;精准排误。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欧诗托物言志,通过比照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 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比照“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 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解析】此题要求比拟两首诗画眉鸟所起的作用。欧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间的啼叫声,才知道笼中 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 描写,通过比照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 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表达主题并不是画眉,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对画眉啼叫声的感 受,“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听到画眉的叫声都不一样了,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 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比照“公 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脱俗、淡泊名利的人物 形象。二、解题指津1 ,读懂诗歌大意。读懂诗歌大意是做古代诗歌阅读题最基础的要求。这里的“读懂”,只 是要求在阅读全诗的过程中,能明白诗歌写的大体内容(意象)是什么就可以了。选择题一般 都具有考点覆盖面广的特点,只有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出准确判断。2,认真阅读选项。认真阅读选项的内容,是完成判断任务的前提条件。特别是选项中 进行分析的内容,必须字字审读清楚。选项的设误点往往“藏”在分析局部。3.仔细比对差异。将选项涉及的内容一一在原诗句中标注,然后与选项的表述进行细心的比对,发现差异。分析从原诗句相关内容中是否可以得出选项的分析与理解(结论),如 果能够得出,那么选项的分析理解判断是正确的,否那么就是错误的。三、即学即练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 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 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鞋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 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绣衣)官服。 (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 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铜鞋陌)代指襄阳。(诗意赏析1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诗人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 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正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俳恻, 寄意遥深,感人心肺。开头两句,点出李正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真意挚,依依难舍。“登天” 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 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得极其沉郁,这开头无疑已定下了全词的 感情基调。“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 薄酒足矣。这“一杯”二字,不仅写出了友情之深,亦写尽了世态之薄。笔墨之力量如此, 那么这“一杯”也就不少了。.三、四句点出“中年”,是时词人45岁,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然而“多 病”,这一 “病''字,包含内容就多了,更何况“多病二词人正当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 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 不“病”。所以词人才用“还自叹”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 的朋友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一来主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 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最大的痛楚。五、六两句,巧妙地安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 蜀的故事。“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 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 “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 的阻挠,以至于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 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这里着一 “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 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 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七、八两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是双方的小结。自己废置无聊,而李 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为他毕竟还是有土有责的,和诗人自己只 能耕种以自适的“稼轩居士”不同,终究还是可以期望以“功名”的。然而词人之所以期 望于李的功名,不是铁马金戈,不是临刑的鬼头刀,而是如椽之笔!因为李正之是提刑, 他那红笔一勾,是要人命的,虽不能法外开恩,也要慎之又慎。所谓“况钟之笔,三起三 落”。在这六年前,词人也曾有过“按察之权”,而他当时却向皇帝上过论盗贼札子,他 就曾非常精辟地说过剿“贼”之害。能如此,那于国于民也就算是功名了。言来令人欲泪。过拍起首四句:“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诗末二句之意。“能”,这里读去声,“宁可”的意思。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 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以此换头,过渡到下阕,一 荡上阕愁闷的情绪。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山色”“赤壁矶”“铜鞋月不过这看似 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涵。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 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 惜,就要保护它。特别是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 的酸楚夹杂于胸中。总之,只因是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 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见 志。多么委婉而深厚有致。最后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是 彼此双方的互勉,仍以双双作结。(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蹈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赞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答案D (“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述有误。非回忆之景,而是 想象出的以后之景。)(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 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参考答案该评论“龙吟虎啸”中有“和缓”,意思是指词人豪放大气的词风中有温婉细腻的情 感抒发。“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的选取豪迈大气,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诸 葛表”“相如檄”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勉励,表达出“龙吟虎啸”的豪 放之风。“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和对 朋友浓浓的牵挂关切之意,表现出词人“和缓”的温情。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苏轼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单独殿余春。【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木芍药)牡丹花。 (殿)在最后。(诗意赏析这首诗写雨晴后散步所见之景。一、二句写雨晴。“雨过浮萍合”,说明先前的雨下得 不小,假设是毛毛细雨,就不致把浮萍冲散;也说明是初晴,否那么,浮萍早合,就不会引起 诗人的注意了。“过” “合”二字,恰切地写出了大雨初晴的景象。雨后青蛙叫得特欢,“蛙 声满四邻”的“满”字,是传神之笔。三、四句写春光已失,经过大雨的摧残,海棠花已落尽。苏轼在定惠院海棠诗中 就说过,海棠虽美,但转瞬就凋谢了: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海棠真一梦”, 就是写海棠花已“纷纷”落尽,像梦一样难寻其踪影。但其实不止“海棠真一梦”,苏轼在 黄州不止一次地感叹“人生如梦”,他的经历就是一场恶梦。因此,用梦来形容海棠的凋谢, 浸透了他这时特有的感受。梅子成熟于夏初,“梅子欲尝新”,也说明春天是一去不返了。五、六句写自己的孤独。“拄杖闲挑菜”,活画出了他那百无聊赖的神情。“秋千不见人”, 他在蝶恋花中写过:“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 情却被无情恼J佳人笑声渐失已令人烦恼,何况雨后秋千,根本不见佳人呢。最后两句以牡丹花(木芍药)在春末的单独开放,反衬百花凋零,春光已失。“殷勤木芍 药”,赞牡丹情意恳切深厚,就是伤百花的无情。“单独殿余春”,指花已尽。在后面称为“殿”, 说明牡丹已是最后的花,余春即残春,单独为残春之“殿”,五字三层,层层充满了“迟暮” 之感。(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句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B.海棠花已凋谢,如梦一样难觅踪影,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C.作者以“梅子欲尝新”暗示季节的更迭,“欲”在这里意为“快要”,而不是“想要” 的意思。.D.作者看似悠闲,实那么孤寂,这可以从“拄杖挑菜”的细节描写中看出。答 案B (“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错,应该是表达对春天易逝的 惜春伤春之情。)(2)尾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拟人。“殷勤”“单独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 赞美之情;比照。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梅子比照,表达了 “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保持春 光到最后的特点;借物抒情。借对木芍药的感激与赞扬,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伤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