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docx
课题名称齐桓晋文之事课时2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学科语文授课年级高一学习目标1 .了解孟子及写作背景。2 .理解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 .感知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难点:感知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导入新课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有过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 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的 文化乃至政治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和孟子。 上一节课刚学完有关孔子的论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选自孟子的文章, 来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他们的思辨能力。温故知新,用所学知 识引入新课目标导学一:作者风采材料一:1儒家学派重要代表孟子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贡献: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拟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其思想核心 就是“民本思想”。孟子的基本思想:(1)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 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 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教师过渡:相信大家以 前对孟子也有过一定 的了解了,下面我们一 起来再来回顾一下与 孟子有关的内容。教师点拨:教师点拨补 充相关背景知识。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即 主张薄税轻敛。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 人伦”。(3)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 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优以天下”。(4)性善: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异,但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 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目标导学二:背景透视材料二:保民而王,仁政治国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争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 人,属于儒家学派。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把孔子侧重于 道德修养的“仁”,开展为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保民而王”,行王道,制民产,省刑 薄赋,申孝悌之义。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他屡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收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 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目标导学三:文体常识孟子教师点拨:阅读文章前 对题目进行解读,有利 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文 章内容。教师点拨:阅读文章前 对题目进行解读,有利 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文 章内容。材料三:儒家的经典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 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 饱满,说理深刻透彻。目标导学四:文题解读题目中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齐桓晋文之事”,指齐桓公、晋文公用 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本文记录了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次关于“王道” 问题的谈话。材料四:“王道”与“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但凡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 胜利。目标导学五:课文研读(一)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自行正音1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挑选学生分角色朗读,同时找出表达齐宣王和孟子观点的句 子。(二)小组讨论,划分课文层次本文共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开头至“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缺乏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二局部(“王说,日”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第三局部(“抑王兴甲兵,危土臣”至“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 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第四局部:(“王日:吾情,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 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三)品读文本,合作探究1、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明确: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 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 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道”。教师点拨:梳理课文 层次有助于我们整体 把握课文内容。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你怎么理解?明确: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主张“仁 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 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 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3、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明确:(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 生兴趣。(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3)借此翻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4、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明确:(1) “彼恶知之”,先好言抚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3) “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 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5、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 “穿” “看” “听” 等方面去发问?明确:(1)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之前,孟子两次发出诘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 ”,这是齐宣王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扭转僵局,孟子不等齐 宣王回答,就调转笔锋,另辟蹊径,提出“大欲”的问题。(2)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成就霸业,但为了舒缓气氛,迎合齐宣王,就欲擒故纵,故 意以口体目耳之娱来揣度连用五个句子构成排比,用筛除法,巧妙地引出立志兴国、图霸天下这 个“大欲”,使齐宣王因受到恭维而在心理上感到快慰。这样既把孟子的议论推进了一步,又抓 住了齐宣王的心理,使论辩得以顺利进行,形成文章的顿挫。6、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明确: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这就必须做到“制民之产”发 展生产,“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 的“虐民”政策。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比照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 能够知礼义。最后论说“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一一使百姓有养有教。(二)重难点探究1、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2、理解孟子迂回曲折的辩论艺术。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假设所为”那么“大欲”不能实现。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七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目标导学六:合作探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呢?目标导学七:写作特点.掌握心理,因势利导。1 .巧设比喻,说理生动。2 .先破后立,水到渠成。教师引导:了解孟子的 政治主张,感受孟子的 辩论艺术是学习本篇 文章的重点。中心、为 目的的。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集中阐述了 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 课堂小结 实行“王道”,“保民而王”。板书设计(流程)齐桓晋文之事牛羊之喻:心怀仁术折枝之喻:能行王道缘木求鱼、邹楚之喻:应行王道治国良策:王道乐图课堂训练1.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呢?作业设计课时讲练通4页文本研读第2题至第5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