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电子版资料及答案(标准版).docx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电子版资料及答案(标准版)1.某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数普查结果为: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0万/mm3,那么标准差反映的是()。A.抽样误差B.总体均数不同C.随机误差D.个体差异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D【解析】:A项,标准误反映的是抽样误差。B项,此处不涉及比拟,无法说明 总体均数间的差异。CD两项,引起数据变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个体 差异。标准差所反映的变异中理论上包含随机误差,但主要是个体差 异。2.医院内感染最多见的传播方式是()。人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特别是因为各种疾病的入院率不 同导致病例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上的系统差异。设计阶段宜尽量随机 选择研究对象或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可减少入院率偏倚。 或信函调查,易发生()o【答案】:D【解析】: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从而降低了应 答率,此种现象称为无应答偏倚。对于 或信函调查,调查对象很 容易产生无应答,从而造成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那么 可发生()o【答案】:c【解析】:检出症候偏倚也称暴露偏倚。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病症就医, 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 系统误差。如果在提供的病例中同时包括早、中、晚期病人,那么检出 病例中此类暴露的比例会趋于正常,偏倚因此可得到纠正。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信息偏倚是 ()o【答案】:E【解析】: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在信息过程中由于 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包括回忆偏倚、混杂 偏倚与调查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 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的系统误差称为回忆偏倚。 回忆偏倚的产生与调查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的间隔长短、事件的重要 性、被调查者的构成以及询问技术有关。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回忆误差 可能不一样,病例组的记忆可能较为准确,但也可能容易提供一些自 认为与疾病有关的暴露但实际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利用客观的记录资 料,以及选择不易为人们所忘记的重要指标做调查,并重视问卷的提 问方式和调查技巧,有助于减少回忆偏倚。9.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o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治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对【答案】:E【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 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它不仅在传染病的防 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 慢性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治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0.为比拟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最适合的流行病学研 究方法为()。A.生态学研究B.现况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社区试验研究【答案】:B【解析】:现况研究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期间对某一人群进行调查,所得到的频 率指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 究。根据题干信息,以比拟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为目的, 最适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为现况研究。11.(共用备选答案)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归纳观察现象,解释疾病分布,提出和验证假说,探索病因和流行 因素是()o【答案】:A【解析】: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 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 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三间分布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拟分析,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描述 性研究在揭示暴露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在人群或动物中进行实验,观察增加或消除某项因素后疾病发病率 的变化是()o【答案】:c【解析】:实验流行病学是指研究者将研究对象(人或动物)随机分配到试验组 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随访观察一段时间, 然后比拟和分析各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研究各项因素同疾病频率之间和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o【答案】:E【解析】: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流行的规 律、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事件的分布,从理论上探讨防治措施及 其效果的方法。12.(共用题干)某医院201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 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 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o0.1%A. 0.15%0.25%B. 40%60%【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 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医院感染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 病例数/(已报病例数十漏报病例数)X 100%。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 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30 + 20) X100% = 40%o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oA. 0.1%0.15%B. 0.2%0.25%C. 40%【答案】:D【解析】: 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包括已经上报 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加上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分母为全年住院患者总 数。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30+20) /20000 X100% = 0.25%o.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A. SS总=55组间+SS配伍SS总=SS组间+SS误差B. SS总=SS组间+ SS配伍+ SS误差SS总=55组间+ SS组内C. SS总=55组间一SS组内【答案】:C【解析】: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区组,将 总变异分成了组间(处理组间)变异、组内变异(误差)、区组间(配 伍)变异三局部,所以55总=55组间+ SS配伍+ SS误差。13 .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oA.气体在肺泡中分压越小,越易吸收B.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越易吸收C.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不易吸收D.通气/血流比值越大,越易吸收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E【解析】:A项,气体的浓度(分压)差越大,吸收的速率越快。B项,气态物 质由肺泡气进入血液的速度与由血液返回肺泡气的速度到达动态平 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mg/L)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mg/L)之 比称为血/气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越大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越高,越容易被吸收,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也越长。C项,当一种物 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到达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 比值称为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越小,越不易吸收。D项, 通气/血流比值是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 成人安静状态为0.84,无论比值增大还是减小,都阻碍了有效的气体 交换。A.注射、输液、输血传播B.接触传播C.医疗器械传播D.空气飞沫传播E.不洁药物传播【答案】:D【解析】: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传播微生物气溶胶的过程,一般通过飞沫、 飞沫核和尘埃三种方式进行。国内外调查说明,病原体经空气传播是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途径之一。3.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倚不包括()。A.失访偏倚B.无应答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偏倚.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o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答案】:E【解析】:统计资料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是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得某项指标数量大小,其变量值是定 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定性资料,亦称分类 资料,就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其观察值是定性的, 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分类资料(包括二项分类、 多项分类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亦称等级资料)。A项,定量变量 的频数分布资料属于数值变量资料,定性变量的频数分布资料属于分 类变量资料,频数分布只是一种资料描述的方法,不是统计资料的类 型之一。B项,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皆属于分类变量资料。C项,正态分布资料是数据分布特征的表述,不属于统计资料的类型之一。D项,等级资料属于分类变量资料的一局部。15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A.统计描述和区间估计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C.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答案】:D【解析】: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局部。统计描述是运用统计指 标如平均数、标准差、率等,以及统计图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 分布规律进行客观地说明和表达,不涉及样本推论总体;统计推断 那么是在一定的可信程度或概率保证下,根据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特 征,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局部,其中,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 和区间估计。”.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一组较为复杂的酶系B.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主要由NADPH提供电子D.催化作用具有很高的专一性E.主要的氧化反响类型是羟化反响【答案】:D【解析】:D项,细胞色素P450酶系(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体内生物转 化I相反响最重要的酶系。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不高。由于进入机体的 外源化合物具有多样性,但机体对外源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酶种类有 限,因此,生物转化酶的催化专一性不强是共同的特点。18.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包括()oA.老年人群B.血液透析患者C.医务工作者D.静脉内注射吸毒者E.同性恋人群【答案】:A【解析】:A项,HBV的人群易感性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降低,故老年人不属于 HBV感染的高危人群。BCDE四项,HBV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 触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血液 透析患者、静脉内注射吸毒者、同性恋人群、医务人员、性工作者、 犯人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19 .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那么不包括()0A.应充分利用预测可靠性研究的结果B.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C.多个遗传学终点D.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E.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答案】:B【解析】: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试验组合的原那么为:应包括多个遗传学终 点,还没有一种试验能同时测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和 DNA损伤等;试验指示生物包括假设干进化阶段的物种,包括原核生 物和真核生物;应包括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一般认为,体外试验 检测受试物本身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体内试验可确定受试物能否在体 内显示其遗传毒性;应充分利用预测可靠性研究的结果。20 .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B.控制家庭内传播C.阻断母婴传播D.接种乙肝疫苗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答案】:D【解析】: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卫 生部自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 式纳入计划免疫,以此来保护易感人群。21 .关于散点图表达正确的选项是()oA.可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B,可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关关系C,可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D.可直观表示出各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A项,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般用线图。B项,散点图用于表示两变 量间的相关关系,一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之前要先作散点图。C项, 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或直条图。D项,直观地表示各指标 数值大小用直条图。22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四苗防六病”针对的疾病不包括()。A.结核病B.百日咳C.白喉D.麻疹E.乙型脑炎【答案】:E【解析】:ABCD三项,“四苗防六病”是指: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 及及时加强免疫接种,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E项,乙型脑炎的预防不是“四苗防六病” 的范畴。23.(共用备选答案)A.己烯雌酚B.2-蔡胺C.黄曲霉毒素B1D.碑及其化合物E.双氯甲醛孕妇服药引起女儿阴道癌的是()o【答案】:A【解析】:己烯雌酚能经胎盘致癌即致癌物由母血经胎盘进入胚胎,造成胚胎期 接触,引发后代肿瘤,是第一个被证明的人类经胎盘致癌物。引起肝癌的间接致癌物是()o【答案】:C【解析】: 本身不具有致癌性,需先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然 后作用于细胞DNA大分子发挥致癌作用,称为间接致癌物(前致癌 物)。黄曲霉毒素分为B和G两大类,天然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 (AFB1)较为多见,黄曲霉毒素B1属于间接致癌物,能引起肝癌。激素样作用的致癌物是()o【答案】:A【解析】:激素稳态机制紊乱可改变内分泌系统平衡及细胞正常分化,具有此类 作用的化学物常起促长剂作用。如雌、雄激素和类固醇激素都可增加 癌症风险性。雌二醇和己烯雌酚可引起激素样作用,可诱发动物 和人肿瘤发生。引起膀胱癌的间接致癌物是()。【答案】:B【解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需先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然 后作用于细胞DNA大分子发挥致癌作用,称为间接致癌物(前致癌 物)。2-蔡胺属于间接致癌物,能引起膀胱癌。引起皮肤癌的是()。【答案】:D【解析】:在长期接触碑及其化合物的人群研究中常常会发现皮肤癌。2017年 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答案】:A【解析】:现况调查中并不涉及对病人的随访过程,因而不存在失访偏倚。常见 的偏倚有: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测量偏 倚等。4.对慢性毒性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应()oA.补充新的动物,处理死亡动物B.随机地将这些动物做病理检查C.只对化验指标异常的死亡动物进行病理检查D.不做病理检查E.都应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答案】:E【解析】:整理参考,碑和无机碑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24.(共用题干)某学者对一工厂接触CS2的333名工人及造纸厂333名无接触的工人 进行调查并随访5年,其中接触CS2工人中心肌梗死发生25例,无 CS2接触的工人有7例发生心肌梗死。(1)该研究为()。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理论性研究E,实验性研究【答案】:c【解析】:比拟两组之间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从而探讨CS2和心肌梗死之间的 因果联系,这种研究方法为队列研究。RR为()o1.00A. 0.080.02B. 0.203.57【答案】:E【解析】:RR =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25方33) / (加33) 3.57oAR为()oA. 0.050.12B. 0.180.92C. 2.57【答案】:A【解析】:AR为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AR= (25/533-33) 0.05 o25.(共用题干)某研究者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得到吸烟者的发病率为48.310万人年,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为4.49/10万人年。(1)该研究所得的RR值为()oA. 10.76B. 0.1043.84C. 0.91E.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相对危险度(RR)为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之比。RR= (48.3VL0 万人年)/ (4.49/10万人年)仁10.76。该研究所得的AR值为()o10.80A. 0.1043.84B. 0.91E.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特异危险度(AR)为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 率之差。AR= (48.33/10 万人年)一(4.49/10 万人年)=43.84/10 万 人年。26.外来化学物对免疫功能毒作用不包括()。A.免疫抑制反响B.变态反响C.增强机体抗病能力D.降低机体抵抗力E.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外来化学物对免疫功能的毒作用包括:免疫抑制、过敏反响(变态反 应)和自身免疫反响(自身免疫病)。对于机体而言,机体抵抗力是 免疫功能强弱的综合反响指标,如果出现免疫抑制,那么会表现为机体 抵抗力下降。C项,外来化学物的免疫功能毒作用不会增加机体抗病 能力。27.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oA.数值变量B.计数资料C.分类资料D.分类变量E.以上均不是【答案】:A【解析】:A项,数值变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 法测得某项指标数量大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 般有度量衡单位。BC两项,计数资料,亦称分类资料,就是将观察 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分类资料(包括二项分类、多项分类资料)和 有序分类资料(亦称等级资料)。D项,分类变量一般通过计数获得 资料,而不是通过定量方法测定指标量的大小。28.当四格表的四个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假设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 那么其相应的理论频数()o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答案】:C【解析】:x 2检验中,从样本中观察到的频数称为实际频数,用符号A表示, 在无效假设H0成立的前提下,各个格子的期望频数称为理论频数, 用符号T表示。第R行第C列格子的理论频数Tij = ninj/n,式中ni 是第i行的合计数,nj是第j列的合计数,n为总例数。因此,当四 格表的周边合计数ni和nj不变时,不管实际频数怎么变化,其相应 的理论频数不变。29 .关于x 2检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ox 2检验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资料A. x 2检验只可检验两个率的差异比拟x 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B. x 2检验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E.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ABC三项,x 2检验适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用于比拟两个或多个率 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或用于比拟总体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 异。D项,正态分布的资料不适合用x 2检验进行分析。30 .(共用备选答案)A.氯乙烯B.苯C.己烯雌酚D.石棉E.4-氨基联苯引起膀胱癌的间接致癌物是()o【答案】:E【解析】: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 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引起白血病的间接致癌物是()。【答案】:B【解析】:苯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慢性中毒可导致再生障碍性 贫血和白血病。引起肝血管肉瘤的间接致癌物是()o【答案】:A【解析】: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又称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 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它是血管源性恶性肿 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引起胸膜间皮瘤的固体致癌物是人类确定的致癌物()o 慢性毒性试验中对于死亡的动物应及时进行大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 检查。对于存活动物,在试验结束时应对主要脏器做肉眼观察,疑有 病变者需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5.队列研究属于()0A.实验性研究B.相关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分析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答案】:D【解析】:A项,实验性研究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BC两项,描 述性研究包括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等。D项,队列 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的内容。E项,理论性研究 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 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制措施的效应。6.(共用备选答案)【答案】:D【解析】:胸膜间皮瘤是由环境、生物和遗传因素引起的肿瘤。石棉已被国际癌 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为胸膜间皮瘤的致癌物。31.关于样本例数的估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oA.样本例数需借助查表或公式而得B.指标不同,选择样本含量公式也不同C.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4个D.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3个E.两个总体参数间的参数、总体标准差和检验水准,检验效能为影响 样本含量的因素【答案】:D【解析】:CDE三项,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验水准(I 型错误概率)a;检验效能(1B);欲比拟的总体参数间的差 值6;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冗。对于有限总体,计算样本量时还 与有限总体的观察单位数N有关。AB两项,不同设计类型的研究计 算样本含量的公式不同,率与均数的样本例数计算公式也是不同的, 样本例数估计过程中计算Z a 、Z 8可借助查表得知。因而,样本例 数需借助查表或公式而得,指标不同,选择样本含量公式也不同。32.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0A.弱有机酸在消化道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胃B.胃中pH极低(pH约为2.0),弱有机酸以未离解形式存在C.在胃中弱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故易吸收D.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可阻碍弱有机酸在胃内吸收E.弱有机酸在小肠也有局部吸收,因小肠具有较大的外表积【答案】:C【解析】:胃液为酸性,pH约为2,弱酸性物质(如苯甲酸)主要呈非解离状态, 易于在胃内吸收;而弱碱性物质大局部呈解离状态,难以被吸收。而 小肠内的pH到达6以上,弱碱性物质(如苯胺)主要以非解离态存 在,易于吸收,而弱酸性物质往往不易吸收。但由于小肠的外表积很 大血流又可不断地将吸收的弱酸性物质由小肠固有层移除,从而保持 一定的浓度梯度,因此,弱有机酸也可在小肠吸收相当数量。C项, 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越高越有利于吸收,并且弱有机酸之所以 易在胃中吸收主要原因是其在胃中呈非解离状态。33 .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 ()o6 =0.01A. B =0.05B =0.10B. B =0.20B =0.25【答案】:D【解析】:n型错误(B)出现的概率,即出现假阴性错误的概率。b水平由研 究者自行确定,一般常将8定为0.20或0.10。1B称把握度,把握 度要求越高,那么所需样本量就越大。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B =0.20。34 .关于等级相关,正确的选项是()oA.等级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两变量间的关联密切程度和关联方向B.等级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C.等级相关系数大于相关系数D.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大于未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A项,等级相关即秩相关,用于描述两变量间的关联密切程度和关联 方向。BC两项,等级相关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大小关系。 D项,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小于未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35 .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A.观察对象失访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答案】:E【解析】:终点事件亦称失效事件或死亡事件,泛指实施某种干预(或随访观察) 后出现具有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如肝癌患者手术后的死亡、膀胱 癌患者术后复发、安放宫内节育器者发生不良反响而停用、戒烟后的 青少年复吸等,均可作为终点事件。36.完全随机设计5组均数比拟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H1)是:5个总 体均数()oA.相同B.至少有2个相同C.各不相同D.至少有2个不同E.至少有3个相同【答案】:D【解析】:完全随机设计5组均数比拟方差分析零假设为:5个总体均数全部相 等;备择假设为:5个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即至少有2个不同。 37.某地肝癌患者1618例,其中一月内死亡400人,第二、三月死亡 520人,第四、五、六月死亡600人,那么肝癌的半年生存率算法为()oA. 1- (0.25X0.43X0.86)D. (0.75X0.57X0.14) R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生存率是从观察起点至某时刻多个时段生存概率的累计结果,称累计生存概率。生存率(P) =plXp2Xp3,p = l q, q =某阶段死亡数/某阶段初始观察例数,那么pl = l 400/1618 = 0.75, p2 = l 520/(1618-400) =0.57, p3 = 1-600/ (1618-400-520) =0.14。因此半年生存率38.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oA.病例组为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未患某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确诊患病的病例C.病例组为可疑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确诊患病的病例D.病例组为未患某病的人,对照组是确诊患病的病例E.病例组与对照组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答案】:A【解析】: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 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 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 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拟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 例,从而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39.关于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的选项是()。A.化学致癌机理有两个较重要的学说,即体细胞突变学说和非突变学说B.细胞突变是体细胞生长异常形成肿瘤的原因C.体细胞DNA突变就可以引起癌症D.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E.化学致癌至少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阶段【答案】:C【解析】:化学致癌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说明,目前有两种学派。一种是遗 传机制学派,认为致癌因素引起细胞基因的改变或染色体重排,导致 癌变。体细胞突变学说属于此学派。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环境致癌 因素通过体细胞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而DNA修复功能缺陷进一 步促进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癌变,因此仅有体细胞DNA突变 不一定会引起癌症。另一种是表观遗传机制学派,认为癌症的发生是 由可逆的、可遗传的、非DNA改变的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失常引起的 (非突变学说)。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包括引发、促长和进 展三个阶段。40 .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A. ADILD0B. NOAELLOAELC. MA【答案】:B【解析】:致死剂量(上限指标)包括:LD100 (绝对致死剂量)、LD50 (半数致 死剂量)、LD01 (最小致死剂量)、LD0 (最大非致死剂量)。A项,ADI 为每日允许摄入量。C项,NOAEL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D项, LOAEL为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E项,MA不属于毒理学指标。41 .气象因素对毒物的毒性会造成影响,高温对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除了( )oA.经皮肤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B.经呼吸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c.经胃肠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D.随尿液排泄化合物或其代谢物减少E.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易于在机体内潴留【答案】:C【解析】:AB两项,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高温环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 循环加快,呼吸加速,机体排汗增加,因此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化合 物的速度增加。C项,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速度减慢,影响化学 毒物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和量。DE两项,高温时尿量减少,排出的 代谢物也减少,延长了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42.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调查D.动物实验E.实验性研究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用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易发生()o【答案】:A【解析】:用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时,由于病人对医院以及医院对病人都具有选 择性,因而研究对象往往不能代表总体,从而产生了选择偏倚。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o【答案】:E【解析】:实验性研究在研究中随机分组,平行比拟,因此能够较好地控制研究 中的偏倚和混杂,且为前瞻性研究,研究中能随访从处理到效应的全 过程,论证强度高,故实验性研究是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43.生殖发育的过程是指()。A.体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B.性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C.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 育、分娩和哺乳过程D.胎儿发育的过程E.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的过程【答案】:C【解析】: 生殖发育过程是完整连续的过程,为实验设计方便,可将生命周期这 一完整过程分成以下6个阶段:从交配前到受孕(成年雄性和雌性 生殖功能、配子的发育和成熟、交配行为、受精);从受孕到着床 (成年雌性生殖功能、着床前发育、着床);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成 年雌性生殖功能、胚体发育、主要器官形成);从硬腭闭合到妊娠 终止(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发育和生长、器官发育和生长); 从出生到断奶(成年雌性生殖功能、幼仔对宫外生活的适应性、断奶 前发育和生长);从断奶到性成熟(断奶后发育和生长、独立生活 的适应能力、到达性成熟)。44.以下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o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B.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C.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D.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检测指标依据E.确定受试物的最低致死剂量【答案】:E【解析】: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目的包括:探讨在亚慢性染毒条件下,受试 物的毒作用性质、特点及靶器官,为慢性毒性试验筛选适宜观察指标; 研究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剂量-反响关系,基本确定其观察到有害 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估计长期接触受试 物的危险性,为制定其平安限量标准提供参考资料。E项,确定受试 物的最低致死剂量属于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45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C.控制混杂偏倚D.控制选择偏倚E,控制信息偏倚【答案】:C【解析】: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 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用以分层的因素是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 分层分析,可以判断该因素是否起混杂作用,如果起混杂作用,通过 分层分析可以加以控制,故分层分析的目的是控制混杂偏倚。46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配比的目的,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A.使两组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B.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控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D.在病例数很少时可使用配比方法进行研究E.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答案】:B【解析】: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 行比拟时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因素与疾病的 关系。47.外来化合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以下哪种蛋白结合?()A.白蛋白B.血红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铜蓝蛋白【答案】:A【解析】:吸收入血的化学毒物可与各种血浆蛋白结合。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 丰富的蛋白质,结合能力最强,可与血液中呈离子态的酸性、碱性及 中性物质结合。C项,转铁蛋白(一种B球蛋白)能与铁结合。D项, 八脂蛋白和B-脂蛋白可与多种脂溶性物质结合。E项,铜蓝蛋白可 与铜结合。48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描述其集中 趋势用()o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E.标准差【答案】:D【解析】:对于两端不确定的数据以及不呈正态分布的数据,描述其集中趋势一 般用中位数。4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易患因素中以哪种因素占重要地 位?()A.脂质代谢异常B.家族史C.糖尿病D.饮食习惯E.缺乏体力活动【答案】:A【解析】:A项,脂质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直接因素,长期的脂 质代谢异常可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CDE四项,家族史、糖尿病、 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间接影 响因素。50.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指标为()oA.平均数B.相对数C.中位数D.变异系数E.决定系数【答案】:B【解析】:B项,描述定性变量的数据特征既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达 其频率分布,也可以计算相对数指标。相对数包括:频率型指标、强 度型指标、相比照。ACD三项,平均数、中位数和变异系数均用于描 述计量资料。E项,决定系数是指线性回归中的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均 平方和之比,反映了回归贡献的相对程度。51.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答案】:E【解析】:排泄是指化学毒物经由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是经肾脏排 泄、经粪便排泄以及经肺排泄等。AD两项,属于代谢过程。B项, 属于吸收过程。C项,属于分布过程。52.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除外()0A.生长缓慢B.致畸作用C.功能不全或异常D.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E.母体死亡【答案】:E【解析】:发育毒性指在出生前后暴露,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 响,包括在胚期和胎期诱发或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显示的影响。 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结构异常、生长缓慢、功能缺 陷。53.亚慢性毒性试验用两种物种进行时,一般选择()oA.大鼠和小鼠B.狗和猴C.大鼠和狗D.小鼠和兔E.大鼠和兔【答案】:C【解析】:亚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要求选择两个动物物种。通常啮齿类动物为大 鼠,非啮齿类动物为犬。每组大鼠不少于20只,犬不少于68只。54.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oA.医疗保健人员B.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C.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和卫生防疫人员D.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店职工E.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旅店职工【答案】:C【解析】: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皆为 疫情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 染病病人,应依法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55.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答案】:B【解析】:由于调查者事先知道了分组情况,调查过程中为了到达预期的实验目 的,可能有倾向的引导调查对象,从而产生了调查偏倚,是信息偏倚 的一种。进行配比研究可减少()o【答案】:c【解析】:配比研究通过按照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匹配,有效的防止了混杂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毒物种类B.接触剂量C.进入途径和方式D.接触时间E,物种与个体差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