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发言稿范文.docx
-
资源ID:634114
资源大小:16.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发言稿范文.docx
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发言稿范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发言稿范文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 x 学院 x 级 xx 专业的 xx。各位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汇报我的学习心得。人生第一课有人说,价值观就像盐,只有融入菜肴里才能被吸收。其实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把思想装进他人的脑袋,传递知识容易,真正走心难。思政课是我们大学里的第一课,我也时常思考思政课程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意义。我想,这门课传授我们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关涉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多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那么思政课就恰好为我们青年学生提供人生的行动指南。我看到的思政课从“点名课”到“网红课”很大一部分同学中学的政治课模式就是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好不容易走进大学,如果还是相近的模式、同样的内容,自然就生出抵触。这也让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慢慢变成同学们眼中的“点名课” 。但随着高校的思政课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思政课开始打破传统走出教室,与专业、实践、生活相结合,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更实了也更活了。从清华大学的“因材施教法”到浙江大学的“情景式教学法” ,到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方法改革,再到刚才丁茜老师分享的华师学生积极参与的开放式课堂,思政课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如边演边讲、做视频讲、请学生讲等,都有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尤其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思政课老师们更加有意识地去设计思政课,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青年人, “大道理”成了“座右铭” ,深入浅出,效果自然大不一样。一些学校的思政课还成了“网红课” ,主讲的老师也成了“网红” 。比如说复旦大学的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授课“零差评”的王易教授,再比如我们地大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绿茶小王子”高农老师等等。很幸运修过高农老师的毛概课,一瓶绿茶,一个 U 盘,一本讲义外加一身西装,这“四件套”的标配,是高农老师留给我最为深刻直观的印象。这“一瓶绿茶进课堂”+“讲中国故事”的特色,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绿茶王子” 。他的魅力在于把一门常人眼中枯燥的“毛概”课上到了“极致”在高农老师的课上,图文并茂的PPT、中英文双语讲解书本知识,穿插历史典故和事例,播放视频资料,不时提出几个问题与同学们讨论,已成为其课堂标配。对外语学院的学生,老师采用双语教学,学生们听得懂,而且学生们还能在课上学到地道的政治语汇,所以学习劲头很足;教国际学院的学生时,老师会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留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教偏文学科的学生,老师则穿插古诗词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生们会产生很高的共鸣。其实在我们学校像高农老师这样大胆创新、寓教于乐、风格鲜明且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思政老师还有很多。在一些座谈和交流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同学对思政课程的体验和建议,其中,授课注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侯志军老师,让同学们拍摄历史原型微电影来走近人物事迹的孙文沛老师,通过课堂求职测验、情景模拟,帮助同学们熟练掌握求职技巧的仇华忠老师以及刚刚精彩分享的高翔莲老师、龚一鸣老师等等多位老师的授课,均被同学们热情点赞,也被大家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老师”和“最受学生欢迎课程” 。从“点名课”到“网红课” ,我们看到了学校各界的共同努力,更看到了思政课程开拓创新的坚定不移。我期待的思政课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在和同学们的日常交流中,我也了解到大家对于思政课程的真切期望和点滴建议。比如,是否可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习历史与了解现实结合起来,运用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接受度,促使大学生由知识接受向行为实践的模式发展转变;是否也可以创新教学形式,积极引进运用慕课、微信等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活起来,鼓励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发表意见、观点,参与讨论,教师在其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课业成绩评价机制方面,是否可以重理论同时也注重实践,通过科学分数配比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为相结合的视野中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减少因侧重理论考查带来的改革前后分数差距悬殊的情况。如何学习思政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实践思政在思政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能够看到学校的积极推进,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在立德树人协同阵地的“课程思政”方面,我同样看到了学校和学院的积极探索。我学习的很多专业课程都和生态环境相关,在课上老师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和时代背景和我们探讨为什么学、如何去学,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职业情怀。作为学生代表,我了解并参与了环境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部分工作。周建伟老师也拿环境学院作为案例进行了介绍,从去年审批成功以来,学院在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初步构建了“4+N”美丽中国课程思政体系,目前 4 本环境地球科学类课程思政书籍已完成定稿并准备印发同学,编写过程何书记也特意为系列教材编写了序言。其他专业课程书籍结合课程思政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逐步实现课程思政进课堂、进考卷。从习总书记对思政教育的指示要求,到学校党委发布地大思政 50 条 ,再到环境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思政教育不止在思政课堂,也不只局限于思政老师。这个时代涌现出众多的道德榜样和杰出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他们其实都是一个个难得的思政课老师。在思政课堂和专职思政课老师之外,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和职工也均是思政教育的载体,老师们在同学们面前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思政课的一部分,而每一节专业课、基础课也都是思政教育的协同阵地。同时,作为学生,学习思政也不能局限在思政课堂里,掌握知识点、考高分不是学习思政的最终目的,真正认同并将这些理论用于以后的实践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加入青马工程精英班和大学生乡村振兴学校、开展暑期短期支教及社会实践、积极助力参与学院“张国旗班”行动计划, 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我更加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博大壮美,触摸到祖国伟大复兴路上的有力脉搏,而思政学习让我明白这种博大和力量从何而来。也非常感谢何书记的提醒,让我反思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扎实根本才能更好地学习实践,不能本末倒置、顾此失彼。思政教育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学习也应落实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扎实理论,主动实践,接受教育也不断自育,我们每个人,都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传递者和践行者。作为学生代表,听了刚才各位老师的分享我也有很多思考,也想借此机会占用各位老师一分钟时间汇报下我的学习心得。骆郁廷教授讲到总书记在提出“八个统一”前面向广大思政课教师做了充分的意见征集,让我认识到党和国家提出的每一项政策都是有所利、有所依的,我们青年现阶段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很容易陷入认识局限在书面的局限,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主动提高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去认识问题,又能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去总结分享;同样,丁茜老师让我看到了华师同学自发参与课堂、有很多自己的文化成果,我也想到了我们地大的许多优秀作品呈现,从多地巡演的原创话剧大地之光 ,到马晓晨独立创作的地大专属地质恋歌地大人 ,再到众多取得优异成果的社会实践、公益实践,都是学生自主参与思政教育、承担思政教育载体功能的体现。同时作为学生会的媒体工作者,我们也在加快学生会媒体平台作为同学们思想引领阵地的发展和巩固,探索以“图文漫画”“vlog 微视频” “小 SU 视角”等同学们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形式向同学们渗透传递主流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我们坚信,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坚强推进下,我们的思政教育必将不断迈上新的高地。再次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为我们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也将扎根祖国广袤大地,奉献青春,践行理想,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