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疗法在初中心理课堂的应用研究.docx
-
资源ID:63418778
资源大小:23.5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题申报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疗法在初中心理课堂的应用研究.docx
课题编号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立项课题申 报表学段 初中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名 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疗法在初中心理课堂的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卓秀芳负责人单位 尤溪一中文公分校职务、职称中学一级教师通讯地址及 尤溪一中文公分校成果形式论文、案例分析报告完成时间2021.06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2019年3月选中获奖,并有优秀论文发表于CN杂志。同时,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也是多年的研究合作伙伴, 共同完成了多项县级心理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彼此之间的默契与合作精神是进行课题研究的重 要条件。申报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名:年 月日(公章)县(市、区)教研部门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名:年 月日 (公章)专家组推荐意见:推荐立项O ;提交管理小组评审O ;评审不予通过O负责人签名:年 月日市教科所意见:经审核,同意立项O;评审不予通过O年 月日(公章)课题组成员(不超过12人,注意顺序)课 题 负 责 人姓名卓秀芳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0. 04行政职务专业技术 职务中学一级研究专长学习心理辅导“雨中人”绘画最后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主要成员姓名出生 年月工作单位专业技术 职务研究专长黄明珠1970. 06尤溪七中中一房树人绘画黄丽玲1982. 06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二心理情景剧陈益珍1977. 02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一青春期心理辅导林秀清1979.04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一树木人格画陈晓霞1976. 09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一箱庭疗法杨玉珠1966. 08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高人际交往心理吴月珍1978. 04尤溪一中文公分校中一学习心理辅导一.课题负责人主持,核心成员参与,己完成多项县级心理小课题的研究与结题工作:1 .高三女生考试焦虑心理的成因及缓解策略的研究.遵循心理开展规律平稳度过第二逆反期的策略研究2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七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研究.巧用归因策略提升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其中两项课题,被评为县级优秀小课题,课题负责人被评为县级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二二.课题负责人心理学科论文成果:1 .已发表的心理学科CN论文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发表于华夏教师2015. 07期;他人评价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展的影响发表于教育艺术2016. 02期;如何运用积极归因提升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发表于当代教研论丛2016. 10期;如何在初中心理课堂中提高学生提供的积极性发表于当代教研论丛2018. 05期.获奖论文心窗假设开,阳光就会照进来一一浅谈缓解高三理科女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策略省级二等奖;巧设活动情境,开启心灵对话一一浅谈游戏活动在七年级心理课堂的运用省级二等奖;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省级一等奖。多篇心理学科论文在县级论文评审中获得一等奖。三.心理辅导经验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县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志愿者,参与个别心理辅导工作,整理撰写的心理辅导案例,为本次课题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珍贵的资源。其中,合理定位,遇见更好的自己获得三明市中小学校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四.屡次开设县级心理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课题设计论证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供,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灵魂。提供的实现和深入,源于之前的活动体验或一节课 带来的感受。在心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课堂提供环节有以下表现:游离状态、低效提供、 形式提供、选择性提供(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带着价值判断对要提供的内容进行筛选)。1 .游离状态:学生在心理课堂的提供环节中,经常出现“局部参与,局部旁观”的状态。 由于各种原因(如:活动设计本身的特点、课堂气氛的创设、学生个人原因等)局部学生不愿 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似乎课堂活动完全与他无关。之后的活动提供,更是不知所以然, 不知道从何说起。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提供是优秀学生的一种展示,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把 心理课的提供理解为和其他学科课堂一样的知识问答,缺乏提供的勇气和底气。2 .低效提供:参加活动的学生,也可能仅仅停留在游戏互动的层面,抱着“好玩”的心态 “玩游戏”,活动结束之后的提供环节却进入了集体沉默的状态,走向心灵的路被“堵”上了, 提供无法持续深入的进行。3 .形式提供:提供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课堂的“问答”任务,对游戏活动后的问题设 置进行简单的回应。4 .选择性提供: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有选择的提供,或者担忧内心真实的局部不被认可不 被接受,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不愿意真诚的坦露内心的感受。优化活动设计,细化活动引导,推进课堂提供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 懈的追求。除了游戏活动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让学生 放下防御心理,在提供环节畅所欲言呢?绘画疗法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技术,在个案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的优 势也表现明显:1.活动准备简洁、易实现:一支笔、一张纸即可;2.绘画参与者的条件不受限 制,不受年龄、能力、绘画水平等因素的限制:3.技术应用不受地点、环境的限制;4.没有明 确的指向性目标,能让绘画者放下内心的防御机制,将潜在的心灵信息落于笔端纸面;5.提供 时,有话可说,画面作品即是提供之源,让绘画者在描述作品中实现内心的提供。6.绘画过程 本身具有疗愈的功能。绘画疗法的这些优势,恰恰符合心理课堂的需求。如能将绘画疗法与心 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放下心理防御,在绘画中表达潜意识的情绪、情感,消除用语言 表达自我的焦虑,在绘画中和绘画后获得自我的成长,为此,学生在心理课堂上的积极性得以 提升,人人参与,人人提供。绘画疗法这一技术对于使用者有比拟高的专业要求,要求使用者具备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知识,还需要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必须是经过专业的绘画心理分析训练。但是,绘 画疗法有各种细化的类别,操作的难易程度不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课程主题选择恰当 的绘画形式和内容,将绘画作为一个载体,翻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拓启学生的提供之源,是可 以实现的。这也是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二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外的绘画分析技术的开展是从开始评价儿童的成熟度和智力测验,到后来的树木人格 画,再到家庭动态图及学校动态图,从研究到应用己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且越来越多 地被运用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治疗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和哈默在20世纪40年代 和60年代提出的房子一树一人绘画投射测验,被许多国家引进并加以推广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专业博士,广州医科大学陈灿锐老师,专门研究荣格自性理论和曼 陀罗绘画疗法,被誉为国内“曼陀罗绘画第一人”,他的著作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疗法 中提到.曼陀罗绘画技术的优势:当来访者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或感觉无话可说时,使用曼陀罗 绘画技术可以化解困境;来访者用曼陀罗绘画进行象征性表达,而象征背后意味着无意识层面 的工作,因此透过象征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内心;曼陀罗作品可以被保存下来,来访者的内心 在咨询的间隔或咨询结束后都可以再现,往往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曼陀罗绘画以投射机制为基 础,可以减少防御。国内权威绘画心理领域专家严虎博士主编的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是绘画疗法最 好的诠释,收录了近千幅图画,分门别类的整理出对应的特征,使用者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根 据需要方便快捷的找到满意的答案。其内容涵盖了家庭、学校等团体和个体,是目前全面和权 威的诠释绘画心理分析的指导从另。三 .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内容、目标、创新点.核心概念的界定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的 一支重耍力量。它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 特征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等三方面内容。积极心理学思想,对我国学校的心理健 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拓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 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近年来,年轻的心理科学迅速开展,心理学家不断地将绘画与心理学连结起来,形成一门 新的艺术治疗技术一一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简称为绘画疗法)。绘画心理分析与绘画心理治 疗是相互承接的两个局部:通过绘画分析,洞悉画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通过绘画自身以 及绘画与其他心理疗法的有效融合,有针对性地促进画者心理成长,协助画者解决心理问题。 通过这门技术,人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内心世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主观世界以生动而丰富的 绘画形式外化成清晰可见的图像,帮助人们释放情绪、改善心理、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促进 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等。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在分析心理学中, 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1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从知识与技能、环境与条件、情境与心理建设等方面研究绘画分析引入心理健康教 育课堂的基础准备。(2)围绕心理课程主题与课堂教学目标,以及班情学情等特点,结合绘画分析技术的优势 功能,识别课程类型与绘画疗法的匹配度,对单元课程进行归类,择选出适用心理绘画的课型 与主题。(3)比拟不同类型绘画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适用性,比拟自由绘画和规定绘画在心 理课中的适用指数。(4)经典主题绘画(房树人绘画、雨中人绘画、树木人格画)在心理课中的应用,经典 主题绘画的操作程序和指导语已经很成熟了,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实例,本课题研究侧重于绘画 之前的积极引导、绘画过程的积极关注和绘画分析的积极解释。(5)引导学生提供绘画过程(如绘画时的心情和想法),提供绘画作品,让课堂提供环节 的心理能量流动起来。(6)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如何实现对绘画作品中的消极元素和创伤局部作出积极的引 导和解释,以实现对学生的开展性指导。(7)对绘画作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分析:同一主题绘画中学生呈现的作品的差异化, 对个别辅导的个性化提示;同一作者不同时间在相同主题绘画中的差异化呈现,对个体心理动 态开展的提示。2 .创新点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绘画疗法引入心理课堂。绘画疗法在个 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已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与心理课堂的对接仍在开展之 中。学生习惯了心理课堂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的形式,绘画疗法的引入,新形式带来的新鲜感能 激起学生的课堂兴趣,这种没有明确指向性目标的形式,能让学生放下心理防御,积极主动的 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绘画作品,将作为一个载体,唤醒学生提供的意愿,打破课堂的沉默, 再加上教师积极的引导和解释,拉近了成长主体(学生)和引导者(教师)之间的关系,推动 了学生在课堂的成长。二是将积极心理学与绘画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心理积极的层面,关注学生的开展 性指导。重视绘画前的积极引导,为学生创设平安、自由、舒适的心理气氛,让学生放下心理 防御;绘画过程中,教师给予积极关注,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绘画细节;绘画完成后,引导 学生进行自由的提供,并根据学生的提供情况和绘画作品作出积极的分析和解释。四.研究主要思路、方法和步骤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为导向,以绘画疗法的理论背景为基础,以绘画疗法的技术操作为指 导,结合心理课程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开展研究。绘画疗法本身也有难易之分,曼陀罗绘画 的操作对引导者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因此,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理论积累, 视课题研究的进展或可能进行少量的开放性尝试。结合本次课题研究的成员构成情况及绘画疗 法在本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情况,在具体课例的操作中,将更多的采用经典主题绘画,如房树 人绘画、雨中人绘画、树木人格画等,穿插局部自由绘画。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一一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认真研读陈灿锐博士的著作心灵之镜:曼陀罗绘 画疗法,积累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绘画心理领域专家严虎博士主编的绘画分析与心理治 疗手册将作为本次课题研究技术操作的指南,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需全篇通读,分章节分主题 精读。并学习相关文献中关于“绘画疗法”的理论论述和辅导案例分析。2 .实施阶段一一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对待心理课的积极性,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细化分 析,归纳出课堂上学生提供受限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在课堂实操中,引入绘画疗法,实现绘画 心理分析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对接来推动课堂提供的深入进行。3 .整理阶段一一整理过程性材料、课例和绘画作品分析案例汇总4 .总结阶段一一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教学课例分析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心理学论著、心理杂志)、中国知网等整理与课 题研究有关的理论资料,为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课题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支持。2 .问卷调查法:通过随机抽样问卷,了解本校学生对待心理课的积极性,侧重了解决定学 生在心理课上参与提供的因素,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细化分析,归纳出课堂上阻碍提供的具体原 因有哪些。3 .心理投射技术:在心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绘画疗法,让学生的潜意识在绘画过程中 悄然流露,将个人的情绪、情感呈现于笔端纸面,借助于绘画作品这一载体,开启学生在课堂 上的提供之源。4 .比拟法:通过比拟不同绘画形式在课堂的应用效果,探寻自由绘画与规定绘画与不同课 程主题教学的匹配度,为课堂教学中绘画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5 .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反思研究尚存问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五.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主要承当人运用绘画疗法的课堂教学实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1.4课题组成员绘画疗法与课堂辅导图文分析2021.4课题组成员绘画作品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报告2021. 5课题组成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疗法在初中 心理课中的应用论文2021.6课题组成员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 .提供,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灵魂。学生在提供环节的局限性和被动性,让心理课 堂的教学效果受限。绘画疗法进驻课堂,让心理课堂的体验载体变得更加丰富,同样的主题绘 画,不同的个体有不一样的呈现,个性化的提供在丰富的体验源头里荡漾开来,心理能量在分 享中流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解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这与当前学校重视学 生的开展性指导在方向上是一致的,这是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2 .本校的心理辅导团队建设相对成熟,在心理辅导技术和个案辅导经验上,为课题研究累 积了珍贵的资源。课题负责人及核心成员接受过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集中培训,为课题研究的 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3 .课题组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都是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线教师,具有国家级心 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经验丰富、资质专业,多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在县、市、省级论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