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对接蓝黄战略,培养合格人才”专题培训班发言材料.docx
-
资源ID:63449830
资源大小:13.0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省高校“对接蓝黄战略,培养合格人才”专题培训班发言材料.docx
全省高校“对接蓝黄战略,培养合格人才”专题培训班发言材料威海职业学院纪委书记 周允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前面听取了几位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和讲座,收获很大, 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开展进行有 力结合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威海职业学院近年来坚持以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开展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 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根据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 区建设规划,威海职业学院对下一步学院的开展做出了新的 规划,建设具有海洋产业特色和综合教育培训服务能力的海 洋职业教育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开展做出新的贡献。在 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交流,请大家给予指导。一、学院基本情况威海职业学院现有在校生1.5万人,教职工1026人, 专任教师680人,兼职教师314人。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高 职教育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威海市“三大基地”以及蓝色经 济区与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设 置和调整专业,现有59个专业中机电、数控、船舶制造等 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比重到达80%以上,专业与课程建设更加 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开展的需求。学院形成以生产性实训为特 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09 年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几年,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在威海市就 业率达70%,有3万多名毕业生在威海就业,组织各类职工 培训近3万人次,为威海经济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支 持。二、学院近年来开展的经验学院近几年始终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地方经济发 展为宗旨,坚持内涵开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了以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实践教 学平台,带动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改 革,以“生产性实训I”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 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和大家一起交流。一是围绕地方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和调 整专业布局。我院牢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开展为宗旨 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山东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及蓝 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新一轮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对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社会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 专业;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 人才,就培养什么学生”、“区域经济开展的增长点在哪里, 办学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的办学理念,把专业建设紧紧贴 到经济开展的需求上去。聚焦于威海重点开展的五大高端产 业,调大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骨干专 业群的比重,形成了 “整体布局,骨干带动、梯次展开、整 体推进”的专业建设格局,大大提高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 产业开展的衔接度和吻合度。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学 院现有实训基地12个,实验、实训室132个,机房43个。 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价值总额1.6亿元。校内生产性教 学工厂具备真实的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气氛、 真实的企业文化,是实现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I、 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学院重点加强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 司、威海精密机床附件厂、松海大酒店、博正建筑咨询有限 公司4处学院独资教学工厂的建设。充分利用我院“五位一 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采用工学交替、工程导向、任务驱动 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三是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多元办学。围绕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院开展了 “校企合作年”活动,加大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 新的力度,探索多元办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通过“双向嵌入”形式,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实现校企资 源共享。把企业引进学校,按企业化运作模式经营,建设了 “威海东方模具”等3处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创 新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专班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依 托成长性强劲的企业,积极探索建设“二级学院”、“专班培 养”等模式,校企双方以“互惠双赢”为目的,与全国连锁 企业五十强一山东家家悦集团联手组建“家家悦工 商管理学院”,与央视动画商洽成立动画学院、与迪沙药业 洽谈成立迪沙医药科技学院等多个在谈工程。开设了 “大屋 专班” “富士康专班”、“喜旺专班”、“威高专班”等近10 个专班。创新了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 享”的具体运行机制。四是全力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围绕威海加快开展制造业和高新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利用威海市 职业技能实训中心,以学院“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条件为平 台,积极承当威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先后开展了威海 三盾焊接技术培训,富桥国际培训出国劳务人员培 训,高级技师培训等,实现年职工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 积极开展“金蓝领”技师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3 年来先后开展了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2万多人次。三、学院下一步的开展思路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威海海洋产业开展,学院将以区 域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加大海洋技术专业建设力度,提 高现有专业对于海洋经济服务程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使学院形成海洋产业特色,将学院建成具有综合教育培 训服务能力的海洋职业教育基地;整合现有相关专业,新建 港口物流、海洋资源利用等海洋产业专业,筹建海洋技术学 院;加大学院现有船舶类专业建设和开展,建设船舶工程学 院。通过集中建设海洋学院和船舶学院,提高其他专业海洋 产业技术服务能力,强化学院对于海洋产业开展的教育和人 才支持能力,更好服务于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威海海洋产业发 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三、学院下一步开展规划的具体措施一是突出特色,建设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根据蓝色 经济区和海洋产业开展要求,将学院现有各类制造服务专业 进行适当调整,针对蓝色经济区开展规划和海洋战略性新兴 产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的开展要求,增加 投入,加强面向海洋产业的现代制造、服务业相关专业、课 程、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强化海洋产业技术教学内容, 扩大教育培训规模,使学院凸显海洋产业特色,建成适应海 洋产业开展要求的海洋职业教育基地。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威海职业学院海洋技术学院。根 据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求,在发挥学院现有专业优势基础上, 整合相关专业,逐步培育新上海洋技术有关专业,形成海洋 产业相关优势专业群体,建设威海职业学院海洋技术学院, 更好地服务海洋产业开展。三是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威海职业学院船舶工程学院。为 服务威海船舶产业开展,威海职业学院拟在现有船舶工程系 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加快建设船舶工程学院。计 划投入1.03个亿,培养具有实际操作经验、能适应船舶工 业开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威海市船舶业开展提供人才 保障。充分利用我院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船舶行业人才培训 基地设备先进、人才密集的优势,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基地 优先对威海市船舶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理事单位 服务,使该基地除承当本校实训教学任务外,还可面向社会 承当各种形式的船舶修造业人才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工 作,并利用与企业合作成立的船艇研究所等平台,开展技术 研发与推广,不断扩大社会服务规模,提高社会服务成效, 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对山东省船舶业人才培训产生更大的 辐射、推动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