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doc

    • 资源ID:63477235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doc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p 【摘要】:p :指出了薇甘菊为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在广东与海南等地均有发生,因缺少天敌,导致其大量繁殖,对生态平衡形成严重影响。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危害性,重点阐述了其生物防治措施并进行了分析p ,以便优化薇甘菊的防治策略。【关键词】:p :薇甘菊;有害生物;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_)13-0023-021 引言薇甘菊属藤本植物,属于外来恶性杂草,入侵到某个地区之后,较难将其彻底根除,需尽早发现,在其还没有扩散之前进行清除,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尽早对薇甘菊这种有害生物进行发现,则需要充分掌握其生物学特征以及其传播途径,只有如此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做出防治措施。2 薇甘菊的生物学特征不同种群的薇甘菊其染色体类型不同,有的种群为二倍体,有的为四倍体。薇甘菊的花期为5 d左右,花开后在5 d内完成授粉,在一周后种子会完全成熟,在成熟后种子会自行散布开始全新传播,可以理解为,薇甘菊的生命周期较短,开花结实量大,这也是其能够快速分布的主要原因。薇甘菊的开花周期虽然较短,但是其幼苗生产周期却较为缓慢,在一个月内仅能够生长11 cm。在苗龄的逐步增长后,生长速度也会随之提升,在此阶段中,茎节比较容易生出根,可进行无性繁殖,根在土壤中吸取营养,这种营养的快速吸收会促使其更快的生长。据相关研究结果,薇甘菊的种子最适合在2530 的温度下萌发,光照有利其萌芽。3 薇甘菊的传播途径薇甘菊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人为传播。主要由人及交通工具携带进行传播,其特点在于整个传播扩散的速度较快,传播距离较远;自然传播。随着水流、风力等自然条件进行传播,其特点在于扩散速度相对较慢,传播范围有限。4 薇甘菊的危害性薇甘菊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能力较强,在适宜环境中,种子落地便能萌芽与生长,并在此领域内进行继续扩散。薇甘菊的入侵对象主要为水保护林、农田、海岸坦途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整个裸露地,同时还能够依附于其他植物上缠绕生长,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会覆盖整个树木,吸收树木内部营养,阻碍树木的光合作用以及水分与营养的吸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使地区内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薇甘菊在同一物种的竞争环境中,会向环境内散发化感物质,经由雨淋或根系分泌以及枯枝的分解作用于其他植物,进而影响到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继而为自身赢取到更好的生存条件1。相关研究显示,薇甘菊挥发油对多种植物与真菌以及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5 薇甘菊的生物防治及分析p 5.1 营林措施薇甘菊为阳性植物,营造不利于薇甘菊生长繁殖的群落环境,取得抑制其危害的近期效应,在造林时合理搭配种植一些阔叶树,提高郁闭度,使其不利于薇甘菊的生长繁殖。如适当搭配种植幌伞枫、血桐等可抑制薇甘菊的生长树种,阻止薇甘菊入侵或生长繁殖。营林措施防除薇甘菊需要加强林间管理,需要不断发现加大薇甘菊抗性树种的选育工作,提高物种的多样性。5.2 利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田野菟丝子是我国农作物的一种重要杂草,一年生茎寄生植物,幼苗成丝状、有根,长至10 cm左右顶端开始寻找寄主,与寄主接触后产生吸器,与土相连部分逐渐断开而营寄生生活,田野菟丝子寄生后生长快,分枝多,能大量吸收寄主的养分迅速生长蔓延,导致寄主因营养不足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30 d左右,薇甘菊单株叶片数、地上茎长度和生物量开始减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vF/Fm也开始降低,经过约2个月时间,以上的几个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显著降低,田野菟丝子寄生可以严重影响薇甘菊茎叶生长及开花结实,可望成为根本上解决薇甘菊为害的一种生物控制技术2,目前对菟丝子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也已比较完善。虽然利用田野菟丝子能有效控制薇甘菊的危害,但田野菟丝子防除薇甘菊成本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如何降低防除成本、提高防效、维护生态平衡有待进一步研究。5.3 利用天敌防治薇甘菊利用紫红短须螨能够经由其虫卵的接触,在3个月之后促使薇甘菊的藤叶成片黄化卷曲,在6个月后薇甘菊的茎叶会黄花,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枯死。安婀珍蝶也是控制薇甘菊的有效天敌,印度尼西亚为防治飞机草和薇甘菊的为害曾经进行过多次天敌引进,进行生物防治,并对安婀珍蝶进行了58种取食植物测试,证明安婀珍蝶只取食飞机草和薇甘菊;不仅在室内饲养成功,积累了一套饲养方法,而且在田间进行了多次散放。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于20_1年12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引进该天敌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安婀珍蝶对薇甘菊的嗜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供试植物,且仅能在薇甘菊、飞机草上完成世代3。但引进天敌风险需要深入、详细研究,以免引进后爆发、扩散成灾,威胁本地的原有生态。目前研究的天敌防治还有蓟马(Lio-thripsmikaniae)、椿象(Teleonemiasp.)、灯蛾、小蓑蛾、绵蚜、桑粉介壳虫、象鼻虫等。5.4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薇甘菊薇甘菊柄锈菌是一种短生活周期和单主寄生锈菌,能感染叶柄、茎和叶片,造成植物组织产生溃疡、坏死,从而引起植物生长受阻、矮化、枯萎或死亡。薇甘菊柄锈菌能否作为生防潜力菌用于薇甘菊的生物防治,取决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致病力及安全性,只有能够在当地建立种群和自然传播扩散,才能达到控制薇甘菊的目的。还有尾胞菌、炭疽病菌、豆荚大茎点菌等也可用于防治薇甘菊。但易引起另一种生态威胁,至今仍未找到有效和安全防治方法。5.5 大力开展薇甘菊利用研究5.5.1 修复土壤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虽然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其作为改变土壤养分,吸附重金属以恢复立地条件的一种植物是值得开发的。对土壤环境污染较严重地区的薇甘菊中8種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b含量很高,很明显薇甘菊吸附了大量土壤中的重金属Pb,有望在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垃圾渗滤液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发挥作用,或者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物种来监测土壤环境的变化4。在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可生长于海滩附近甚至海水中,根据其对高盐的适应性,可能用于盐碱地的复垦。5.5.2 生物农药开发因薇甘菊侵入我国后,发现其病虫害较少,生长繁殖迅速,具有驱虫、 抑菌以及化感作用, 这就为驱虫剂、 除草剂、 杀菌剂等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已有研究表明 , 薇甘菊甲醇 、 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 玉米大斑病菌等菌丝生长有着极强的抑制作用;薇甘菊具有的驱虫作用, 为利用其开发成杀虫剂提供了可行的条件。5.5.3 其它开发羊、牛会取食薇甘菊,因此也可进一步开发为饲料;薇甘菊各部位富含精油,单萜类及倍半萜类物质为薇甘菊精油的主要物质,其中倍半萜烯类化合物鸡屎藤内酯可有效提高老鼠的抗癌能力, 可作为未来抗癌药物开发的主要原料。在原产地薇甘菊一直被民间广泛用作植物药,茎叶煎煮过后用来治疗创伤、 痢疾、 癌症、 霍乱等疾病5,由此可见,薇甘菊也可开发为中药。6 结论薇甘菊具有快速传播与扩散特点,能够迅速覆盖裸露地及依附于其他植物进行生长与扩散。生物防治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宜加强真菌、天敌昆虫的引进或筛选,深入进行生态安全的研究,为薇甘菊的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与此同时, 开展资化利用将其变废为宝也是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参考文献】:p :1张国云.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_,8(1):4950.2邓 雄,冯惠玲,叶万辉,等.寄生植物菟丝子防治外来种薇甘菊研究初探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_3,11(2):117122.3李丽英,彭统序,刘文惠,等.薇甘菊的天敌安婀珍蝶J.昆虫天敌,20_1,24(2):4951.4王丙涛,孟令兵,林燕奎,等.薇甘菊中多元素分析p 及富集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2021,24(增刊):98.5Lentz D L,Clark A M,Hufford C D, et al.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Honduran Medicinal plantsJ.Ethnopharmacology,1998,63(3):253263.第 5 页 共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doc)为本站会员(Wo****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