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918-2020 两优887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湖南省).pdf
-
资源ID:63512438
资源大小:343.6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43∕T 1918-2020 两优887水稻栽培技术规程(湖南省).pdf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3/T 1 1 2020 9 8ICS 65.020.20CCS B 352020-12-29发布2021-03-29实施两优887水稻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ice cultivation of Liang You 887DB43/T 19182020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品种来源 1 4 特征特性 1 5 产地环境 2 6 栽培技术 2 7 档案管理 3 附录 A(资料性)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5 附录 B(规范性)田间管理档案 6 DB43/T 19182020 II DB43/T 1918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市农学会、常德市农业农村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常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德市老科协农业分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振华、邓正春、王朝晖、步洪凤、徐曼、吴仁明、张平喜、张忠武、郑文凯、杜登科、操成波、李丽华、陈志兵、曾祥林、邓家惠、王中美、李飞翔、夏梨芳、杜云、刘国平、杨才兵、朱一星、李杰、刘顺、江曲、段赞赞、蔡云、陈成、甘信斌、周娟、梅昌伟、秦佳婷。DB43/T 19182020 IV DB43/T 19182020 1 两优 887 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两优 887 水稻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两优 887 水稻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品种来源 两优 887 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 1892SR887 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一季稻品种,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 20190040)。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4 特征特性 4.1 农艺性状 在湖南省作一季稻栽培,全生育期 126.1d,比对照 C 两优 343 早熟 0.7d。株高 109.8 cm,每公顷有效穗 265.5 万穗,每穗总粒数 176.0 粒,结实率 81.1,千粒重 27.5g。4.2 抗性 叶瘟 4.7 级,穗瘟 6.4 级,穗瘟损失率 4.0 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 4.6,白叶枯病 6.0 级,稻曲病 5.5 级。4.3 品质 糙米率 78.7,精米率 68.9,整精米率 51.3,垩白粒率 25.0,垩白度 6.8,直链淀粉含量 15.5,胶稠度 72.0mm,粒长 6.5mm,长宽比 3.6,透明度 1 级,碱消值 6.7 级。4.4 产量 DB43/T 19182020 2 2017 年参加湖南省潇湘联合体一季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86t/hm2,比对照增产 2.9;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 9.62t/hm2,比对照增产 4.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9.24t/hm2,比对照增产 3.7。2018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90t/hm2,比对照增产 3.5。5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6 栽培技术 6.1 培育壮秧 6.1.1 苗床准备 苗床要求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 30t35t,施 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50kg。施肥后翻耕使土肥混匀,厢面整平。苗床与大田比例:抛秧 1:(1921)、机插秧 1:(90100)、手插秧 1:(67)。6.1.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标准。播种前晒种 1d2d,然后去杂过筛。每 10kg 干种用 25咪酰胺乳剂 100mL、4.2浸种灵 5mL、20吡虫啉 50g、清水 15kg 配成溶液,浸种 12h 消毒,捞出洗净后再浸种催芽,日浸夜露,直至露白。6.1.3 适时播种 手插秧 5 月 20 日至 25 日播种,大田用种 12.0kg/hm215.0kg/hm2;抛秧于 5 月 25 日至 30 日播种,大田用种 15.0kg/hm218.0kg/hm2;机插秧于 5 月 28 日至 6 月 3 日播种,大田用种 22.5kg/hm225.0kg/hm2;直播于 7 月 10 日前播种,大田用种 30.0kg/hm237.5kg/hm2。6.1.4 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湿灌溉为主。1 叶 1 心时喷施烯效唑,每公顷用 15烯效唑 1.2kg1.5kg 对水450kg 均匀喷施。在 2.5 叶期每公顷追施 1 次稀粪水 7.5t,或用 12的尿素液进行叶面追肥 1 次2 次。移栽前施 1 次“送嫁药”。6.2 施肥整田 整田前每公顷大田施商品有机肥 3t5t,尿素 120kg150kg,过磷酸钙 450kg600kg,氯化钾150kg225kg,或 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600kg。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施基肥后,旋耕至土肥混匀、田面平整。6.3 适时移栽 6.3.1 适期 机插秧秧龄 18d20d、苗高 8cm12cm,抛秧秧龄 25d27d、苗高 10cm15cm,手插秧秧龄 30d以内、苗高 15cm20cm 时移栽,移栽深度 1.8cm2.6cm。DB43/T 19182020 3 6.3.2 密度 株行距 20cm26.7cm,插植 20 万穴/hm2左右,每穴插秧苗 5 株6 株,基本苗 100 万株/hm2110万株/hm2。6.4 肥水管理 6.4.1 管水 1cm2cm 浅水移栽,4cm5cm 水深返青,2cm3cm 薄水促蘖,够苗晒田,晒田后复水,保持足水抽穗、干湿壮籽,收获前 5d7d 断水为宜。6.4.2 追肥 移栽后 5d7d 施分蘖肥,施尿素 60kg/hm275kg/hm2、氯化钾 60kg/hm2;晒田复水后施穗肥,施尿素 75kg/hm290kg/hm2、氯化钾 70kg/hm280kg/hm2。6.5 病虫草害防治 6.5.1 防治原则 实行以预防为主及农业、物理、生物、生态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农药防治应符合 NY/T 393的规定。6.5.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采取壮秧培育,田间培管等措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根据病害预报和田间实际发病情况及时防治,以减少病害损失。稻瘟病在苗期、孕穗期、破口期应以预防为主,大发生期及时用药防治。多雨天气应注意防治稻曲病。病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6.5.3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在清除田埂杂草,实行稻鸭、稻渔等共生技术,利用昆虫天敌、昆虫性信息素、诱蛾杀虫灯及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治外,虫害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农药防治。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6.5.4 草害防治 在适宜时期进行化学除草,整个稻田均要喷施到除草剂,药液喷施均匀。草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6.6 适时收获 在谷粒黄熟 90以上时进行收割。收割以后及时烘干或晒干,清除杂草杂质,放入仓库中贮藏,保持阴凉通风。7 档案管理 7.1 生产操作档案 对主要农事活动应逐项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 B.1。DB43/T 19182020 4 7.2 投入品使用档案 对主要投入品的品名、种类、来源,使用日期、用量、方法、效果等应逐项如实登记。记载内容见附录 B.2。7.3 物候期记载档案 对主要物候期应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 B.3。DB43/T 19182020 5 附 录 A(资料性)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表 A.1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 治 对 象 农 药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使用 次数 安全间 隔期(d)稻瘟病 40稻瘟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1 500 倍液喷雾 2 28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喷雾 2 21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5 000 倍液6 000 倍液喷雾 2 21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喷雾 1 21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喷雾 2 15 纹枯病 稻曲病 30苯醚甲丙环唑悬浮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喷雾 2 15 43戊唑醇悬浮剂 3 000 倍液5 000 倍液喷雾 2 28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5 000 倍液6 000 倍液喷雾 2 21 24噻呋酰胺悬浮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喷雾 2 15 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喷雾 1 14 二化螟 20氯虫苯甲酰胺可湿性粉剂 3 000 倍液5 000 倍液喷雾 2 15 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喷雾 2 12 BT 乳剂 3 000 倍液5 000 倍液喷雾 1 12 稻纵卷叶螟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 000 倍液5 000 倍液喷雾 2 15 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喷雾 2 7 3甲维盐乳剂 1 500 倍液2 000 倍液喷雾 2 14 稻飞虱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喷雾 1 14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喷雾 1 14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喷雾 1 14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1 500 倍液喷雾 1 14 秧田草害 36水旱灵乳油 350 倍液450 倍液喷雾 1 无 大田草害 35丁苄可湿性粉剂 1 200g/hm2拌 250 倍细土撒施 12 35 2.5稻杰油悬浮剂 600mL/hm2900mL/hm2喷雾防治 1 30 注:用无人机喷药防治病虫时,用药量为人工喷药的 40左右。DB43/T 19182020 6 附 录 B(规范性)田间管理档案 表 B.1 农事活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品 种 序号 土壤种类、肥力、前茬作物 操作日期(年-月-日)操作内容与方法 完成情况及效果 记载人 1 2 表 B.2 投入品使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品种 序号 品名 种类 来源 使用日期(年-月-日)用量 方法 效果 记载人 1 2 表 B.3 物候期记载表 面积(hm2)品种 育苗期(年-月-日)移栽期(年-月-日)始穗期(年-月-日)收割期(年-月-日)记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