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卷B卷 附答案.pdf
-
资源ID:63552110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卷B卷 附答案.pdf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 页 共 12 页 省(市区)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21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卷 B 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1966 年,受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苏联开始新一轮教育改革,矛头直指 1958 年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即()A.片面强调提高智力水平,忽视基础知识教案 B.片面强调基础知识教案,忽视提高智力水平 C.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教案,忽视理论知识教案 D.片面强调理论知识教案,忽视生产劳动教案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A.工读校 B.半日校 C.列宁学校 D.冬学 3、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A.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B.20 年代的教育改革 C.30 年代的教育改革 D.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5、“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 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 C.重视科举考试 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 7、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8、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2 页 共 12 页 9、学习单词 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 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A.顺应性迁移 B.低路迁移 C.水平迁移 D.特殊迁移 10、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11、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案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A.昆西制度 B.葛雷制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12、叶澜老师提出了“生态式”的教育,反对教育的农业模式、工业模式。有研究者基于此,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为序,按 2015 年、2014 年、2013 年的顺序查阅“生态式”教育的文献。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13、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普遍迁移 14、在小莉眼里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莉处于()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美国宪法修订案第 10 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16、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 4 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A.5 次 B.6 次 C.7 次 D.8 次 17、埃里克森认为,6-12 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A.“胜任力“B.“忠诚”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3 页 共 12 页 C.“希望”D.“意志”18、研究者在某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经测验得到:三年(一)班(25 人)的平均分是 85 分,三年(二)班(29 人)的平均分是 87 分。问三年级的平均分是()A.85 分 B.87 分 C.86 分 D.86.1 分 19、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国会比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A.中央教育审议会 B.临时教育审议会 C.学生管理局 D.教学局 20、学生在理解“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派生类学习 B.相关类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括学习 2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A.张之洞的劝学篇 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 22、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 1200 名学生合住的 200 间宿舍中随机抽取 15 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23、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24、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A.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 B.新大学运动 C.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 D.大学推广运动 25、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1922 年新学制 D.戊辰学制 26、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27、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A.科学取向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4 页 共 12 页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28、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轶政治的教育为()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 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 29、17 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A.大学自治 B.教授治校 C.科学教育 D.古典教育 3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A.陕北公学 B.延安大学 C.华北联合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生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3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赫尔巴特的研究处于()A.直觉观察时期 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D.教育研究的变革期 33、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34、我国 1958 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5、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36、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事实评价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5 页 共 12 页 D.价值评价 37、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A.全结构式观察 B.准结构式观察 C.半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38、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9、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 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 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 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 40、在问卷调查中,相对封闭式题目,开放式题目优点是()A.问卷回收率较高 B.对调查对象文化水平要求较低 C.利于数据处理 D.有利于研究复杂问题 41、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2、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 B.阅读教育文献 C.系统的需求分析 D.向局外人咨询 43、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44、为研究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情况,某研究者以新华文摘转载的教育类论文和篇目辑览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这些资料属于()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45、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性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6 页 共 12 页 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2、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孰能生巧”即可。3、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基本含义。2、简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3、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4、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5、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1、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2、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 年班杜拉就曾谈到:“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3、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体现出平等精神,请依据实例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7 页 共 12 页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8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C 2、D,解析: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冬学、夜校、雨校、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其中冬学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办的,故本题选 D。3、D 4、C 5、D,解析:题于的含义是:“道德有时候是无效的,威势才是有效的。”只有法家主张法治,轻视德治,选项中只有韩非子属于法家。答案选 D 项。6、B 7、D 8、B 9、A 10、C 11、B 1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3、B 14、B,解析:本题选 B。前运算阶段(27 岁)的儿童,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15、C 16、B,解析:本题选 B。过度学习属于复述策略之一,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研究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17、A 1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已知各组平均数和各组频数的基础上,求得的总的平均数就是加权平均数。总的平均数=(8525+8729)(25+29)86.1。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9、B 20、A 21、C 22、A 23、A 24、D 25、C 书上背的知识。26、B 27、A 28、C,解析: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前者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观教育。而美育则是联系二者的纽带。故本题选 C。29、C,解析: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典型,选择出与中世纪大学相对立的点即可,故本题选 C。30、D 31、D 3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培根、笛卡尔、康德、夸美纽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C。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3、C 34、A 1958 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35、A 36、A 37、A 38、A 39、D 40、D,ABC 均属于封闭式题目的优点。41、A 4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的研究结果是通过研究者对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实现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43、A 科尔伯格主张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判断)。4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等级。教育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D项的四次文献是干扰项。因此,问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45、A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9 页 共 12 页 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答案要点:错误。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等于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评分说明】本题考察了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师与学生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首先要回答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其次要说明教师专业化与取得教师资格证二者的区别,最后总结,写出对错即可。2、答案:错误。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具体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减缩性不用像动作技能那样一一出现,内部语言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的)。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案实际,将加里培林的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2)原型操作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3)原型内化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该题目认为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忽略了原型内化阶段,认为只要有外部的练习可以获得的观点是不对的。3、答题要点:错误。(1)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 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2)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如果将失败 归因于努力就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反而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理论的探索应尊重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按照“要素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3)以教学程序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协调为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调动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2、参考答案:从世界教育发展看,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其中,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学校教育对东方和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有:(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相适应,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身份而进入不同的学校;(3)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求;(4)与教育内容相适应,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5)教育方法上还比较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教学,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6)由于国家对知识的重视,知识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地位相对比较高。3、答案要点:20 世纪 30 年代,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布拉梅尔德。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所谓社会一致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并在行动上一致。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四年制学院的轮状课程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四个领域中的有关问题。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4、答题要点:(1)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 象,称之为“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 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 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第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的兴致兴趣会有 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5、参考答案:社会中心课程论也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其基本观点包括:(1)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2)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3)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传统的目的;(4)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社会中心课程论的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它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0 页 共 12 页 会需要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1、参考答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实践(1)晓庄学校:从 1926 年起,陶行知专注于乡村教育运动,成立乡村教育研究会,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培养乡村教师,为农民服务,他主张师范教育要下乡。其目标是培养“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2)山海工学团:30 年代初,陶行知从事普及教育运动,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创办自然科学园和儿童科学通讯学校,1932 年,在上海郊区创办山海工学团,以此来普及大众的教育,在国内及东南亚一带,影响很大。所谓工学团,即“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实行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生育六大训练。(3)“小先生制”: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推行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他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优点: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能使中华民族返老还童,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4)育才学校:1939 年 7 月,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苦心兴学。2、“生活教育”理论体系(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什么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由上可知,“生活即教育”主张包涵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二是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四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五是“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人共始终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 首先,“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在陶行知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的学校,生活是大众的教育,即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其次,“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进步的意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主张,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对象、内容和作用,让人民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的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结合陶行知的整个思想,“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将传统教育下相互割裂的“劳力”和“劳心”联接起来;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即“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再次,“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是指教人者先教自己,为教而学;“有学有教”即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只要有学识、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教别人;第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主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受教的地位,转变到自觉主动学习的地位。陈鹤琴“活教育”理论:1、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2、担任南京高师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授。1920 年,他以自己的长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儿童个案追踪观察研究。1923 年他在南京利用自己的住宅里办起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探索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体系。1925 年,该幼稚园扩建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学实验幼稚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幼稚教育实验中心。1940 年,他在江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幼稚师范学校,并附设小学和幼稚园,开展“活教育”实践。1941 年 1 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有全国影响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1943 年,“活教育”实验已形成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和婴儿园五个部门非幼儿教育体系,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课程与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造就了一所有崭新气息的新型学校。1945 年,陈鹤琴到上海任职,并在那里继续着他的“活教育”实验。2、“活教育”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2)“活教育”的课程论 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活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是活动课程。(3)“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共同特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都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都是建立在对近代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弊端的批判之上,批判传统的教育忽视儿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1 页 共 12 页 童的主体性,学校和课堂脱离了生活实际,对待“洋化教育”的全盘吸收。在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他们二人的思想中,不仅体现出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理论尝试,也积极融入了在办学实践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身体力行”的古老教学思想,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多观点对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发作用。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共通之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2、参考答案:(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他把强化分为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期待,但他的期待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待概念。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只是对行为结果的期待,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台勺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实施该活动。例如,学生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课。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均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首先是由 Bandura 在 1986 年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涵盖了动机,认知、元认知策略和行为三部分,也就是三部分的整合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Zimmerman(2000)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某些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自发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个人根据特定任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复杂过程”。Winne(1995)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和自我定向的过程”,即学习者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不依赖教师、家长或他人,灵活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过程。Endler、Koeorski 和Brown lee(2000)等人则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应包括目标设置、努力过程和策略,反馈和自我评价。我国学者周国韬(2001)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认知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进程、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Bandura 的自我调节三元交互系统中,三元指个人的、环境的和行为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行为。个人的因素包括目标、自我效能、认知反馈、策略的知识与价值知觉及情感;行为的因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环境的因素包括教室和教学的特征、学业成绩等。它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表现技巧的自我效能感和对学业目标的承诺等三个因素的重要性。Zimmerman(1989)进一步指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个人的、行为的和环境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所决定。(一)个人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以个人因素为首,它包括自我效能、学生的已有知识、元认知、学习目标和情感五个方面,其中又以自我效能最为关键。1.自我效能:社会认知论者认为自我效能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一个关键变量,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自我监控有关系,而且自我效能和任务坚持、任务选择、有效的学习活动、技巧获得及学业成绩等学习结果也有关系。2.学生的已有知识:它分为描述性知识和自我调节知识。描述性知识是指言语词汇等描述事实的知识。自我调节知识可以分为过程知识和条件知识,他们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前者比如知道学习策略的执行过程,后者比如知道何时、何地、用何种学习策略以及知道何种学习策略有效等。3.元认知:一般认为元认知有两重含义,一是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二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所作的调节。它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和元认知体验。4.学习目标:元认知知识与学习者的长期目标有关,达到长期目标的一个特别有效的策略是设定特定的、由易而难的短期目标。有研究表明,近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技巧。5.情感:自我效能感和情感能影响长期目标的设定和认知控制过程的使用。(二)行为因素 社会认知论者认为与自我调节学习有关的行为反应有三种类型:自我观察、自我评判和自我反应。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把获得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完成作业、完成实验等作为目标,并对过程进行观察、判断以及对目标的进展做出反应,这些过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彼此交互作用。比如听个人说话的录音带(自我观察)可判断自己的修辞技巧(自我判断),自我判断后会决定个人的继续自我教导练习(自我反应)。自我观察包括规则性、接近性和自我记录三个子过程,系统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能提供有关个人向自己目标前进过程中成败的信息,激励学生自我记录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自我判断指系统地将自己目前的表现和一个标准或目标作比较的反应,标准的形式、目标的特性、目标的重要性、表现的归因等过程会影响自我判断;自我反应指根据自我评估所做的判断,对内心产生的正负面情感的自我反应,它包括评估的奖励(对目标进展评估的自我反应,能激励行为的动机)和实际的奖励,实际的结果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基于学生实际成就给予的外在奖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正向的自我反应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并激励持续的努力工作。但是,负向的自我反应也未必减少自我效能和动机,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具有信心,认为目前的失败是方法不当,他们也可能会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2 页 共 12 页(三)环境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有经验指导、模仿学习、言语的说服、社会性援助和环境结构等。经验指导指一个人会从成功的事件中获得一些描述性和自我调节的知识,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能激励对未来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模仿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有效自我调节策略的示范能改善学习缺陷者的自我效能。言语的说服这种方式受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影响,其效果并不如前述的两种方法。社会性援助包括向教师、同伴、父母等求助,帮助的方式有身体示范、身体协助(用手帮忙)、文字信息等。环境结构指将学习任务从难改变到易,将学习情境从吵闹改变到安静,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具有影响。可见,不同心理学家对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解不同,但他们对自我调节学习本质的理解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提高学业愿望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认知、动机和情感意志、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运用有效的策略和反馈技术,实现预定目标的循环提高过程。3、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礼乐破坏,官学失去政权依托,是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学术下移”现象。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打破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有部分体现“平等精神”,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说、墨家的“兼爱”等思想。(1)孔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第一,播学于平民。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他的学生中贫贱者占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