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题B卷.pdf
-
资源ID:63552192
资源大小:1,022.6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题B卷.pdf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 页 共 12 页 省(市区)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21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周一练试题 B 卷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2、“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3、20 世纪 30 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 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 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 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 4、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A.系统性 B.等级性 C.制度化 D.专门化 5、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轶政治的教育为()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 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 6、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7、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8、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2 页 共 12 页 9、明代在城乡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10、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A.创新性 B.价值性 C.具体性 D.可行性 11、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 1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3、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14、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 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16、在研究“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研究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教师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研究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A.全面性 B.准确性 C.勤于积累 D.善于思索 1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18、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3 页 共 12 页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19、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20、下列相关系数值中,表明两个变量相关程度最高的数值是()A.0.90 B.0.10 C.0 D.50 2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A.实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得寸进尺 C.入乡随俗 D.吃小亏得大便宜 23、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24、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5、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26、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27、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4 页 共 12 页 C.事实评价 D.价值评价 28、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29、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30、将要解决的问题、要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是()A.因果分析 B.归纳分析 C.比较分析 D.系统分析 31、美国宪法修订案第 10 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32、埃里克森认为,6-12 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A.“胜任力“B.“忠诚”C.“希望”D.“意志”33、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34、1928 年 5 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35、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经圆满完成。这句话蕴藏着()A.负强化 B.替代强化 C.内在强化 D.外在强化 36、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A.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5 页 共 12 页 D.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3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8、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A.文雅教育 B.文体教育 C.职业教育 D.军体教育 39、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 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 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 D.便于学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 40、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学生代数成绩 C.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 D.教学模式与学生代数成绩 41、“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4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43、20 世纪 20 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A.教育立法独立 B.教育教学权独立 C.教育内容独立 D.教育督导独立 44、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45、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A.全结构式观察 B.准结构式观察 C.半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6 页 共 12 页 1、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2、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3、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简述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3、简述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4、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5、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1、某研究者欲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区初中开展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出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称。请回答:(1)该地区有三所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定点初中,共有 960 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 A 校 256名,B 校 360 名,C 校 344 名。现拟从中抽取 120 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采用何种取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写出步骤)(2)请按问卷指导语的要求,拟出一份问卷指导语。(3)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深层次问题,研究者还拟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调查,请按访谈调查的要求拟出一份访谈提纲(至少包含 5 个问题)。2、请分别阐述孔丘、荀况和韩愈的教师观,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侧重点的变化。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7 页 共 12 页 3、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 年班杜拉就曾谈到:“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8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A,解析:杜威强调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和契合,反对传统的远离儿童目前需要和理解能力的抽象、遥远的目的,主张教育应该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兴趣、需要,去促进其生长与发展。这是教育过程中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没有任何其他的外在目的。答案选 A 项。2、C 3、B,解析: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建议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科学研究,保证在教学大纲中有范围精确的各种系统知识;要求在学校中采取有助于培养主动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参加者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纠正了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问题。故本题选 B。4、C 5、C,解析: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前者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观教育。而美育则是联系二者的纽带。故本题选 C。6、A 7、D 8、A 9、C 只有社学和私塾针对儿童,社学是国家建立,私塾属于私立。10、D,解析:本题选 D。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包括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11、C 12、A 13、C 14、D 15、D 1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首先,检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其次,检索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通过细读,掌握若干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观点。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表现为:(1)曲解引申,主观臆断。(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3)脱离实际,追赶时尚。这名研究生违反了检索的全面性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7、A 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18、A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19、B 20、D,解析:本题选 D。相关系数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称为相关系数,一般用 r 表示。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00 到+1.00 之间。21、C 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人的理性。22、B 23、B 24、A 25、D,解析: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故本题选 D。26、C 27、A 28、A 科尔伯格主张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判断)。29、B 3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1、C 32、A 33、B 34、D 35、C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圆满完成工作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是典型的内在强化,无需任何外在的奖励物。36、B 解析:教育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的合理存在的人的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9 页 共 12 页 活动。选项 C 是教师的学生管理,D 是小明的自学,A 虽然看似是父亲对小明的教育,但是,给予的是一种负向的影响,是基本的价值取向问题,因此,从选择最佳答案出发,答案选择 B。37、A 38、D 39、D,解析: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学习儒学的需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其实质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殖民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表现。答案选 D 项。40、D 教学模式的变化在引起学生成绩的变化。所以模式是自变量,成绩是因变量。41、D,解析:题于的含义是:“道德有时候是无效的,威势才是有效的。”只有法家主张法治,轻视德治,选项中只有韩非子属于法家。答案选 D 项。42、A 43、C 44、B 45、A 二、辨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参考答案:正确 人的成长是在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条件,而人的天性则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天性即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成的特性,是不可改变的;而教育的目的直接指向的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来确定,否则就会导致实际的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天性是不能够被压抑的,如果人的天性受到压抑和侵害,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就很难实现。所以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尊崇天性、顺应天性,通过天性教育,采取符合人天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才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2、答案:错误。我国学者的观点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尚未存在的社会这一点是错误的,现代教育就在为社会培养新人。3、答案:错误。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集体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因此,马卡连柯所谓的集体教育并不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集体主义教育”。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1、答案:课程的逻辑组织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的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传统教育”派主张根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现代教育”派强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背景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人们认为要把课程的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结合起来。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统一实质是在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一次为基础,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征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特征,编排成既区别于原有科学结构,又有别于学生的完全经验复制式的课程内容体系。2、答题要点:(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 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3、答案要点:(1)掌握知识是提高智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学生认识智力的发展;(2)掌握知识与提高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代表其智力水平的高低。(3)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防止重知轻能或轻知重能的倾向。因此,探索两者相互转化的过程与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4、答案:(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在教育研究中,什么情况下采取观察法,如何规避观察法的缺陷等,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5、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通过“水中打靶”实验,贾德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才是迁移发生的重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其主要观点包括:两种学习活动中的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但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学习课题里共同因素的概括化;迁移不是自动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0 页 共 12 页 发生的,它有赖于学习者对概括化了的结果两种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概括化”一般由教师指导,因此迁移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概括化了的结果原理和法则要为学生掌握。因此,学习者应用原理、法则的“心向”也影响迁移。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但应,原则的概括有着较大的年龄差异。同时,应注意到在对知识进行概括时,常会出现过度概括化,或者是由于错误的概括化造成学习定势,导致负迁移的产生。(2)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首先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用经典实验总结了“概括化”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原理、公式是产生迁移的关键这一观点;最后,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习者学习心向(定势)两个因素对迁移的影响作用。这些看法都是可取的。但是,它把迁移仅看成是概括化了的结果学生掌握现存的原理、公式,而不是概括的过程学生运用思维,自己去把握理论知识的观点,却是片面的。因为,这是一种只满足于新旧课题里共同要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学习者置于被动学习地位的迁移理论。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对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或概括,同时在进行概括过程中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概括化的经验只是影响迁移成功的条件之一,如果只抽取出两种情境中的基本原则,而忽略二者的差异,也无法正确地解决新问题。四、分析论述题(共 3 小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1、答案:(1)抽样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抽样步骤:确定每个学校的人数在三所学校总人数中的比例;根据每个学校所占比例确定每个学校的样本数量;从每所学校中整群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数量。将总体按照不同学校分为三类,A 校、B 校、C 校,根据已经确定的样本大小 120,按照三类学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抽取相应比例的样本,具体如下:A 校抽取的样本数为:120*(256/960)=32,B 校抽取的样本数为=120*(360/960)=45,C 校抽取的样本数为=120*(344/960)=43(2)问卷指导语 亲爱的同学: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阅读和填写这份问卷。这是一份匿名问卷,仅用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们的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您的家庭教育情况。您的填答对我们非常重要,并且我们将对您填写的内容严格保密,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每道题目,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业有成!(3)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1 您家里有几口人,您家里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您经常和孩子聊天吗?2 您对孩子的学习是如何看待的,您经常辅导孩子作业吗?3 您怎么给孩子制定规则的,都有哪些?4 如果孩子破坏了规则,您会如何做?5 您和您爱人发生冲突时,如何与孩子沟通这个问题?2、答案:(1)孔子的教师观: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以身作则 爱护学生 教学相长(2)荀况的教师观: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 当教师的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年高而有威信,具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善于讲解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以浅显的话语加以阐发。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至于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师生关系 首先,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其次,鼓励学生后来居上,勇于并最终超过自己的老师;最后,他片面强调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教师,主张师云亦云。(3)韩愈的教师观 教师的意义 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师说的内容 提出教师的任务。传道:传儒家仁义之道;授业:授儒家经籍之业;解惑:解学生道、业之惑。其中,传道是首要任务,是目的,授业与解惑只是过程与手段。提出教师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提出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一思想不仅说明教师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有教学相长的含义。其侧重点的变化 孔丘:教师的本职;荀况:提高教师的地位;韩愈:继续提高教师的地位。(1)孔丘:春秋末期,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政治上,王权衰落,权力下移,社会动荡;思想上,传统观念动摇,新思想在萌芽。(2)荀况:荀子抬高教师的地位和强调教师的作用,既与其性恶论有关,也反映了战国末期要求集权统一的趋势,从教育发展本身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3)韩愈:一是师道即君道,尊师即忠君,这是深层因素。二是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代国势日衰,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使儒家师道观日趋淡化。三是科举使文学的地位逐渐超过经学。3、参考答案:(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1 页 共 12 页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他把强化分为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期待,但他的期待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待概念。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只是对行为结果的期待,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台勺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实施该活动。例如,学生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课。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均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首先是由 Bandura 在 1986 年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涵盖了动机,认知、元认知策略和行为三部分,也就是三部分的整合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Zimmerman(2000)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某些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自发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个人根据特定任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复杂过程”。Winne(1995)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和自我定向的过程”,即学习者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不依赖教师、家长或他人,灵活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过程。Endler、Koeorski 和Brown lee(2000)等人则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应包括目标设置、努力过程和策略,反馈和自我评价。我国学者周国韬(2001)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认知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进程、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Bandura 的自我调节三元交互系统中,三元指个人的、环境的和行为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行为。个人的因素包括目标、自我效能、认知反馈、策略的知识与价值知觉及情感;行为的因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环境的因素包括教室和教学的特征、学业成绩等。它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表现技巧的自我效能感和对学业目标的承诺等三个因素的重要性。Zimmerman(1989)进一步指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个人的、行为的和环境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所决定。(一)个人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以个人因素为首,它包括自我效能、学生的已有知识、元认知、学习目标和情感五个方面,其中又以自我效能最为关键。1.自我效能:社会认知论者认为自我效能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一个关键变量,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自我监控有关系,而且自我效能和任务坚持、任务选择、有效的学习活动、技巧获得及学业成绩等学习结果也有关系。2.学生的已有知识:它分为描述性知识和自我调节知识。描述性知识是指言语词汇等描述事实的知识。自我调节知识可以分为过程知识和条件知识,他们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前者比如知道学习策略的执行过程,后者比如知道何时、何地、用何种学习策略以及知道何种学习策略有效等。3.元认知:一般认为元认知有两重含义,一是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二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所作的调节。它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和元认知体验。4.学习目标:元认知知识与学习者的长期目标有关,达到长期目标的一个特别有效的策略是设定特定的、由易而难的短期目标。有研究表明,近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技巧。5.情感:自我效能感和情感能影响长期目标的设定和认知控制过程的使用。(二)行为因素 社会认知论者认为与自我调节学习有关的行为反应有三种类型:自我观察、自我评判和自我反应。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把获得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完成作业、完成实验等作为目标,并对过程进行观察、判断以及对目标的进展做出反应,这些过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彼此交互作用。比如听个人说话的录音带(自我观察)可判断自己的修辞技巧(自我判断),自我判断后会决定个人的继续自我教导练习(自我反应)。自我观察包括规则性、接近性和自我记录三个子过程,系统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能提供有关个人向自己目标前进过程中成败的信息,激励学生自我记录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自我判断指系统地将自己目前的表现和一个标准或目标作比较的反应,标准的形式、目标的特性、目标的重要性、表现的归因等过程会影响自我判断;自我反应指根据自我评估所做的判断,对内心产生的正负面情感的自我反应,它包括评估的奖励(对目标进展评估的自我反应,能激励行为的动机)和实际的奖励,实际的结果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基于学生实际成就给予的外在奖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正向的自我反应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并激励持续的努力工作。但是,负向的自我反应也未必减少自我效能和动机,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具有信心,认为目前的失败是方法不当,他们也可能会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三)环境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有经验指导、模仿学习、言语的说服、社会性援助和环境结构等。经验指导指一个人会从成功的事件中获得一些描述性和自我调节的知识,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能激励对未来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模仿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有效自我调节策略的示范能改善学习缺陷者的自我效能。言语的说服这种方式受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影响,其效果并不如前述的两种方法。社会性援助包括向教师、同伴、父母等求助,帮助的方式有身体示范、身体协助(用手帮忙)、文字信息等。环境结构指将学习任务从难改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 12 页 共 12 页 到易,将学习情境从吵闹改变到安静,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具有影响。可见,不同心理学家对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解不同,但他们对自我调节学习本质的理解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提高学业愿望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认知、动机和情感意志、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运用有效的策略和反馈技术,实现预定目标的循环提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