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解析版063523.pdf
-
资源ID:63649648
资源大小:2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解析版063523.pdf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2020 全国卷文综地理解析版 一、选择题(11 小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传统的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 1),据此完成 13 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C)A.耕地面积增加 B.防止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从大别山区半务工半务农的农民,到长江中下游的村村冒烟,再到黄土高原的治沟造地,我国一直重视农村问题。我国还有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元,这一大部分人主要就是分布在农村,而且是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所以要想脱贫,就得先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本身就关注水土流失,同时淤地也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所以 AB 两项都不选。治沟造地是在传统的打坝淤地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所以更重视改善人居环境。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B)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一曲信天游唱出黄土高原地区的多少沟壑纵横,农民种地不下沟,下沟下半天,道路阻且险。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 沟造地,不仅是治沟,还要修路,叫田水路林村模式,田是造田,水是修渠,路是修路,林是还林,村是宜居。路在第三位,修路之后,不仅方便了人,耕作机械也可以到田,方便了田间耕作。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C)居住用地紧张 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 农业生产精细耕作 A.B.C.D.治沟的地方,就要有沟的样子,坡耕地比例要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 层以上)和多层(7 层或以下),图 2 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 46 题。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 II 的是(B)A.B.C.D.材料中重点强调了 8 个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所有做题都从这 8 个字上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 来考虑,至于其他是不是符合生活习惯,有没有人喜欢这么住等等的,都不考虑,这是做题的前提。本地冬季风为东北风,夏季风为西南风,片区 II 位于整个小区的西南部,主要考虑通风问题,使风能吹到片区 I,次要考虑挡风问题,有片区 I在东北面罩着。AD 两个区别不大,C 太自由奔放,B 有面向西南的通道,利于通风。5.相对居住片区 II,居住片区 I 的建筑布局宜(A)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主 以多层建筑为主 A.B.C.D.上题考通风,这题就考挡风,片区 I 在东北,要为片区 II 遮挡冬季风,楼就要盖的高,盖的密,效果才更好。这两个片区关系真好,一个专门为你遮风挡寒,一个专门为你通风送爽。进一步,我们可以不可以理解为,二区是高级住宅区,在冬季风的下风向,夏季风的上风向,而且楼层低,密度小;一区是低级住宅区,在冬季风的上风向,夏季风的下风向,而且楼层高,密度大。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D)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B.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挡冬季风,挡就是避开,所以选 D。同时两个出入口一个在西,一个在南,正好都是在冬季东北风的背风面。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地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 3 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 78 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 7.参照图 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B)降水充沛并季节分配均匀 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人工岛足够长 人工岛足够宽 A.B.C.D.木桶的短板原理大家都知道,人工岛要有地下淡水,不受周围咸水的压迫,就要有足够的面积来抵御咸水的压力,参照图 3,跟长相比,宽就是短板,所以要足够宽。不仅长宽上不能有短板,季节上也不能有,不能有的季节降水多,有的季节降水就很少,降水少的时候地下淡水没有降水补给,就会被咸水给吃掉,一旦被吃掉,再想恢复就很难,所以降水要充沛,而且降水季节分配要均匀,这样才能淡水压过咸水。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D)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B.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地下淡水埋藏并不深,开采也不难,水质再差也比咸水强,吃要是不能吃,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5 生产上用还是可以的,但就是不用,因为,岛屿面积还是太小了,地下淡水的储量太有限了,一旦使用,就会造成海水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嗯,等我们什么时候把岛吹填的大一些,也不用象海南岛那么大,就崇明岛那么大吧,在南海吹出十来个的时候,我们再用吧。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成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 911 题。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前几年是地理怕小明,英语怕李华,现在小明是不太怕了,怕的是东北,东北更怕长白山。正是地理高考看东北,东北高考看长白啊。从长白山的磷累积量,到长白山阴阳坡,再到长白岳桦林带,短短几年,考了三次,长白山已经是高考的明星山了。再放到大东北,去年刚考了东北林场小火车,今年又来一个东北平原某城市,就算是东北师大来命题,也不能把全国卷变成东北卷吧。目前,林线快速上升了,树都是新生的,以前没有,所以是幼树。10.推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C)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 米,说明冬季升温幅度大,高温天数变多;而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结实线下面的岳桦依然像原来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而结实线之上的岳桦依然没有能力多活上几天去开花结实,上下的生长季基本稳定。桔在淮南为桔,到淮北则为枳,不是不能活,只是不能骄傲的活。那么,结实线之上的岳桦还叫岳桦吗?或许叫岳不桦。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D)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全球变暖,温度继续升高,但岳桦却停止了继续向上攀登的脚步。降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这些外因,或许会影响岳桦生长的好坏,但影响自己长不长的,恐怕还是自己这个内因啊。结实线稳定,难以提供更多的生力军向上扩张。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葡萄喜光、耐旱,图 5 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 52N 附近,气候湿润。欧洲的葡萄,也是特别喜欢被考的东西,前面考过法国的葡萄,这次应该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7 德国的吧,考德国,也就德国在这次疫情中还算比较理性,对待疫情理性,对待中国也比较理性。不过,这题的难度也不小,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可是吃过葡萄也不会做葡萄的题。(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的降水特点。(8 分)习惯了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改梯田,或者修建鱼鳞坑和水平沟,这次突然变了,毫无征兆 360 度大转变,突然变成了顺向种植。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当地不怕水土流失,也就是降雨的强度小,但是这样也没有办法灌溉,所以降水的频率比较大,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不用再人为的引水灌溉,从材料中当地气候湿润,也可以推断出降水的这一特点。从材料中北纬 52 度和气候湿润两个信息,也基本可以判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直接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特征也是一个办法。(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 分)喜光,肯定是要种植在南坡,或者阳坡。梯田是横向种,顺坡是纵向种,横纵的区别,其实还是很大的。本地纬度高,葡萄生长季(夏季)昼长夜短,而且昼更长夜更短,也就是说太阳在东西两侧的时间更长,纵向种葡萄,可以使得太阳在东西两侧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光照,如图所示,图中葡萄种植在南坡,是南北向种植,拍摄时间应该是上午,太阳在东南方向,南北向的垄比较宽,葡萄的东侧一面都能受到阳光照射,所以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大,植株和垄接受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垄为什么也要接受阳光照射?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还是为了提高对光的反射率,使葡萄接受二次照射和多角度照射?)。另外,坡地比平地受到的太阳高度照射角度也更大,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光照和热量。(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 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8 终于又回到了水土流失的生态问题上,半干旱地区别看总降水量不多,但脾气不小,不下是不下,下就来个短时暴雨,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因为降水,所以需要引水灌溉,要灌溉垄就得和等高线平行,不能还是垂直,一浇水全部流到了下面,上面的葡萄浇不到。引水渠一般也是跟等高线平行的。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较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 6所示,某海拔 5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这是一组考察地貌形成过程的题,地貌形成过程已经连续考了好多年,一直是重点,比如贝加尔湖、美国某河流、河流阶地等。地貌形成过程最核心的点就是内外力的共同作用,而且内外力是一对矛盾力,当内力上升,外力就侵蚀;内力下沉,外力就沉积。反之亦对。外力侵蚀,内力就上升;外力沉积,内力就下沉。(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 分)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塬面面积不断减小,沟壑纵横。台地就相当于黄土高原,在流水的侵蚀切割下,起伏变大,面积变小。(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9 根据侵蚀程度,这是做题的前提,材料中说玄武岩喷出形成平坦的地表形态,那么,谁越不平坦,谁就被侵蚀的越强,形成的时间就应该越早。所以,尖顶山被侵蚀最严重,形成最早。每一个磨光了想钻营的脑袋,都是被世事不断侵蚀和打击的结果。平顶山,虽然平顶,但也是山,其周边也是被侵蚀掉的,但是还没有被侵蚀到形成尖顶山,所以形成时间其次。台地,是刚出生的宝宝,方方正正,平平坦坦,心中无沟壑,总以平和的心来面对世界,形成最晚。形成次序,3 分;三个的原因分析,一点 3 分,共 12 分。(2)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 分)做这道题,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材料中对三种地形的介绍,500 米的台地、700米的平顶山、900 米的尖顶山。这很重要。如果他们的海拔高度都是 500 米或者700 米 900 米,说明他们是同一时间形成的,因为玄武岩形成的地形是平的,然后不同的地方侵蚀的程度不同,侵蚀强的形成尖顶,侵蚀弱的形成平顶。他们的海拔不同,就说明他们不是同一时期形成的,再结合前面两个小题,尤其是第 2小题,知道尖顶山形成最早,台地形成最晚,平顶山在中间,这样来思考他们的形成过程,就应该是玄武岩最早喷发形成了 900 米的台地,然后被侵蚀形成了尖顶山,第二次喷发,玄武岩填满了原来被侵蚀出来的沟壑,形成了 700 米的台地,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0 然后被侵蚀成了平顶山,没等变尖的时候,第三次喷发又来了,不过一次不如一次,这次喷发只形成了 500 米的台地。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终究不如前浪。(二)选考题 43.地理选修 5:旅游地理(10 分)景泰蓝制作是北京市地方传统技艺,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北京市某企业依托其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景泰蓝制作技艺活动体验中心以及工厂店,在夏秋季节每周五、六 17 时至 22 时,举办“景泰蓝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前来观光和互动。简述举办“景泰蓝文化体验之旅”活动的旅游价值。旅游带来的旅游价值,其实是旅游的影响或意义,而不是游览价值。能带来什么影响呢?三大套话,社会、经济和生态。社会上促进就业,提高收入,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传承保护;经济上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综合产业,一业动而百业动,所以也带动吃住游购娱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图 8 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1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一道读图题,高原鼠兔和土壤全氮含量是一个抛物线型关系,过多过少都不好,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土壤肥力才最高,所以,即不可灭绝,也不可任由泛滥,该计划生育就计划生育,该鼓励生育就鼓励生育,这个应该比人口好调控,人一旦觉得压力大不想生了,再鼓励也没用,鼠兔应该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