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市场不断发力华东、中南占据我国钢结构市场半壁江山.docx
中国钢结构市场不断发力,华东、中南占据我国钢结构市场半壁江山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钢材具有高强度,轻自重的特点,逐渐在建筑行业大放光彩。加之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强度钢材和新品种的型钢不断被开发出来,以适应钢材在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筑业特别是钢结构建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建造了许多钢结构建筑项目,但同美国、英国、日本和瑞典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国家发展和应用钢结构建筑已有上百年历史,美国等国家建筑业用钢材已占国家钢材产量的50%以上,成为推动冶金等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我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我国钢产量比例还很低。在欧美国家,钢结构建筑已占到全部建筑总量的65%左右,在日本则达到50%,即使在韩国也占到了20%。而在我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意识等因素的制约 ,远远低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给建筑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契机,我国每年都要兴建大量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住宅等项目,市场需求旺盛,这为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钢结构正以其优越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取代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市场前景看好。 2018年我国钢结构市场规模6819.73亿元,同比2017年的5906.22亿元增长了15.47%,近几年我国钢结构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011-2018年中国钢结构市场规模情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钢材产量逐年提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 我国钢铁产量仍居全球第一,为9.283亿吨,同比增长6.6%,我占全世界钢材产量的51.3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材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钢材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在钢材产量迅速提高的同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来空白的H型钢和彩涂薄钢板国内也已经能够生产,钢材品种规格的齐全、数量的保证和供应的便捷,都为我国较快速地发展建筑钢结构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钢结构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地新建和转产了一大批专业从事钢结构加工、制作和安装的企业,生产能力已达数百万吨,远远超过了当前钢结构建筑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这为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施工基础。 2008年前后,在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大量钢结构场馆、机场、车站和高层建筑相继落成,其中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建筑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均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而在这些建筑建设的需求拉动下,我国钢结构需求显著增加,随后钢结构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达7005万吨,需求量6315万吨。2011-2018年中国钢结构需求量 在区域分布上,规模较大的钢结构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长三角或近长三角地区以及天津、北京等京津唐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入逐步加大,为钢结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南、西南、西北正逐步成为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新兴区域。未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逐渐凸显,一些在东部沿海区域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提前布局的企业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2018年中国钢结构产能区域分布 目前,钢结构体系在我国民用建筑结构体系中占比仅为 5%,且钢结构建筑仅集中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空间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中,钢结构在普通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多高层公共建筑以及低层、多层及高层住宅中的应用非常少。2018 年高层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占比分别为30.5%和25.5%,而塔桅及住宅占比仅3.8%。近几年钢结构在公路、桥梁有较大发展,但在居住类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依然偏低,随着钢结构住宅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居住类钢结构建筑有望进一步发展。我国钢结构发展不平衡,从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区域分布看得出,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还是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前沿阵地;北部则以北京为代表,城市的特殊性质,在轻钢结构住宅领域的发展后劲不可小觑。轻钢结构建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萧山、东莞和无锡等大中城市,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分布较少,华东和中南地区的钢结构市场规模占比达到了60%。我国各区域钢结构市场规模占比:% 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缓慢,有些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钢结构的建筑对于城市未来的建设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以其建造时间短和安全性能高就足以代表一种特有的建筑产生。随之国力的不断在壮大,还需要我们国家来大力支持和推进钢结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