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声造影剂市场规模、市场格局及需求分析.docx
-
资源ID:63711639
资源大小:736.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超声造影剂市场规模、市场格局及需求分析.docx
中国超声造影剂市场规模、市场格局及需求分析一、超声造影剂行业概况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直径为几微米的气泡的液体。利用含有气泡的液体对超声波有强散射的特性,临床将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血管中用以增强血流的超声多普勒信号和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根据造影原理的不同,造影剂主要分为X射线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和超声造影剂。不同种类造影剂技术及应用领域二、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中国造影剂市场格局来看,2019年中国X射线造影剂市场占比83.6%,磁共振造影剂市场占比13.1%,超声造影剂市场占比3.3%。2019年国内造影剂市场格局(单位:%)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19年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43.2%。2012-2019年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需求方面,据统计,2019年中国超声造影剂需求总量为114.23万人份,其中国产超声造影剂需求量为2.5万人份,外资及进口产品需求量为111.73万人份。2014-2019年中国超声造影剂市场需求情况从产品市场价格来看,据统计,2019年国产超声造影剂均价为700元/人份,同比2018年下降17元/人份,外资及进口均价为480元/人份,同比下降16元/人份。2014-2019年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细分产品均价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三、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批准上市产品超声造影剂由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壁垒极高,全球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也是如此。2019年国内市场超声造影剂供给显著增加,通用的示卓安(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18年获批)在中国正式上市,厦门力卓的全氟化丙烷人血白蛋白获批上市,产品供给增加,两个外资产品应用领域基本相同,两个国产产品也应用领域基本相同,行业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中国超声造影剂行业批准上市产品及其批文四、多模态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分析传统的超声造影剂能够改变局部组织的声学特性,增强超声的背向散射和反射回声,提高诊断敏感性,但其单一的显像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同时满足对准确性、特异性、靶向性等的要求。多模态分子成像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技术,克服了单一显像方式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1、双模态超声造影剂超声成像具有实时、无创、无放射性等优点,已成为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技术。随着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超声成像在脏器的组织灌注、炎症检测及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但因其空间分辨率低,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基于超声成像的双模态造影剂,结合了两种成像模式的优点,能弥补传统单一医学成像方式的不足,提供多方面的诊断信息。2、三模态造影剂近年来,三模态超声分子探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三模态分子成像对造影剂的设计制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不仅可以在一次用药的情况下同时得到3种成像模式下的诊断结果,还可以减少不同造影剂之间的相互干扰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实现了不同成像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常见的三模态造影剂集三种成像模式于一体,不但能用于超声成像,还能同时应用于CT/MRI/荧光/光声成像。由于放射性核素存在辐射风险,目前,关于核素与超声的三模态造影剂研究报道较少。3、多模态造影剂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多模态造影剂是分子影像发展的趋势所在,携带药物或基因的多功能造影剂为疾病的靶向诊断与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无论是成像还是治疗,多模态造影剂的开发和应用均需大量的化学和生物医学知识及超声物理学的基础背景,这进一步强化了跨学科协作性。目前,大多数造影剂仍处于临床前阶段,造影剂材料的选择、尺寸,以及生物安全性、成像的时效性、可控性及造影剂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仍待深入研究,且多模态造影剂结构复杂,在人体内实现预期成像及治疗功能尚有一定难度。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和多模态造影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定会使分子影像领域产生更大的变化,推动多模态造影剂在分子影像领域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