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pptx
-
资源ID:63723632
资源大小:26.53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pptx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程目标:掌握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课程目标:掌握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一、政治上一、政治上1 1、政权更迭、民族融合、区域开发、政权更迭、民族融合、区域开发三三国国西西晋晋北方:北方:南方:南方:五胡五胡十六国十六国北魏北魏东魏东魏北齐北齐西魏西魏北周北周东晋东晋宋宋齐齐梁梁陈陈隋隋北朝北朝 南朝南朝北周北周(1 1)三国时期()三国时期(220220年年280280年)年)蜀国蜀国赵云赵云吴国吴国陆逊陆逊魏国魏国张辽张辽 东汉末年,逐渐形成了曹操、东汉末年,逐渐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鼎足之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鼎足之势。势。220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定都洛阳国号魏;221221年刘备称帝,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229年孙权称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帝,定都建业史称东史称东吴。此后数十年,蜀汉诸葛亮、吴。此后数十年,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曹魏未能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实权逐渐被司马懿家族掌握,后期实权逐渐被司马懿家族掌握,263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灭蜀汉。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灭蜀汉。266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国号晋,史称西晋。280280年,西晋年,西晋灭吴,天下归晋。灭吴,天下归晋。(2 2)西晋时期()西晋时期(280280年年316316年)年)司司马马炎炎 西晋政权的建立依赖于世家大西晋政权的建立依赖于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政权,内部政治黑族的支持,因此政权,内部政治黑暗,而西晋面临的外部局势是西北暗,而西晋面临的外部局势是西北大量少数民族的内迁主要有匈奴、大量少数民族的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受到官府鲜卑、羯、氐、羌,他们受到官府和汉族地主的压迫。晋武帝司马炎和汉族地主的压迫。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承者晋惠帝天生弱智,引死后,继承者晋惠帝天生弱智,引起了一批皇族展开对中央政权的争起了一批皇族展开对中央政权的争夺,并演化为长达夺,并演化为长达1616年的内战,史年的内战,史称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内迁的少数民族。内迁的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316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史称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中国北方历史进入。中国北方历史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了五胡十六国时期。(3 3)五胡十六国和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和东晋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北方:五胡十六国(304304年年439439年)年)匈匈 奴奴 鲜鲜 卑卑 羯羯 前赵、北凉、夏前赵、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后赵后赵 氐氐 羌羌 汉汉 成汉、前秦、后凉成汉、前秦、后凉 后秦后秦 前凉、北燕、西凉前凉、北燕、西凉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15个,加上个,加上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多数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他们大都学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多数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他们大都学习汉族文化典章制度,推动了民族融合。习汉族文化典章制度,推动了民族融合。4 4世纪下半叶,前秦在苻坚领导世纪下半叶,前秦在苻坚领导下统一北方,并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肥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北下统一北方,并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肥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建国后,历经三代君主的经营,于方再度混乱。北魏建国后,历经三代君主的经营,于439439年统一北方。年统一北方。南方:东晋(南方:东晋(317317年年420420年)年)317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东晋,定都建康立东晋,定都建康。东晋。东晋是典型的士族门阀政治,产生了王导、是典型的士族门阀政治,产生了王导、桓温、谢安等世家大族。内部存在诸桓温、谢安等世家大族。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世家大族与民众矛盾;南北多矛盾,世家大族与民众矛盾;南北世家大族矛盾;皇帝与世家大族矛盾,世家大族矛盾;皇帝与世家大族矛盾,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东晋曾多次北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东晋曾多次北伐,但内部不团结,少有建树。伐,但内部不团结,少有建树。司司马马睿睿(4 4)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北朝(北方:北朝(439439年年581581年)年)4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439年统一北方,年统一北方,。但北。但北魏迫于北部柔然压力,一直不能全力南征。后期内魏迫于北部柔然压力,一直不能全力南征。后期内部动乱,两名皇族被军阀拥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部动乱,两名皇族被军阀拥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政权表面由拓跋氏后裔掌权,实际上分别由权臣两政权表面由拓跋氏后裔掌权,实际上分别由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数年后分别篡夺政权,建立北高欢和宇文泰控制,数年后分别篡夺政权,建立北齐和北周。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北周武齐和北周。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北周武帝时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帝时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81581年北周重臣杨坚代年北周重臣杨坚代周称帝,并改国号为隋,即隋文帝周称帝,并改国号为隋,即隋文帝北北魏魏孝孝文文帝帝拓拓跋跋宏宏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的门阀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的门阀军事势力,称军事势力,称“关陇集团关陇集团”,西魏、北周、隋、唐,西魏、北周、隋、唐四代开国皇帝均出自这个集团。而其实力强大的原四代开国皇帝均出自这个集团。而其实力强大的原因之一是推行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因之一是推行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原因:原因:A A、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 B B、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C C、严重的社会危机、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政治上:政治上:A A、迁都洛阳,贵族死后不得归葬旧都平城、迁都洛阳,贵族死后不得归葬旧都平城 B B、改革官制,百官分九品,每品分正从、改革官制,百官分九品,每品分正从 C C、仿照汉族建立士族阶层、仿照汉族建立士族阶层经济上:均田制、租调制经济上:均田制、租调制文化上:禁胡语、改汉姓文化上:禁胡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尊孔子穿汉服、通汉婚、尊孔子影响:推动了民族融合影响:推动了民族融合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 加速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加速统治集团内部腐败 削弱了北魏军事力量削弱了北魏军事力量南方:南朝(南方:南朝(420420年年589589年)年)420420年,出身低微的士族武将刘裕年,出身低微的士族武将刘裕篡夺东晋皇位,改国号为宋。宋朝篡夺东晋皇位,改国号为宋。宋朝后期大权旁落在萧道成手中,于后期大权旁落在萧道成手中,于479479年篡位,改国号为齐。年篡位,改国号为齐。501501年齐朝皇年齐朝皇室萧衍举兵叛乱,建立梁朝。室萧衍举兵叛乱,建立梁朝。557557年年梁朝权臣陈霸先篡位夺权,国号陈。梁朝权臣陈霸先篡位夺权,国号陈。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589589年隋灭陈,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统一全国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2 2、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中央官制的三省体制开始形成、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中央官制的三省体制开始形成3 3、士族门阀政治成为时代特征、士族门阀政治成为时代特征4 4、选官制度上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上实行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中正”一职,对当地人物的一职,对当地人物的出身门第和德才出身门第和德才进行评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成为受官依据。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成为受官依据。上品无寒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下品无世族二、经济上二、经济上1 1、农业、农业(1 1)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屯田制屯田制三国曹魏时期;三国曹魏时期;多用于军队;封多用于军队;封建土地国有制建土地国有制占田制占田制西晋颁布的土地制度,是在屯田制破坏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最主西晋颁布的土地制度,是在屯田制破坏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最主要是保护世族特权,确认和保护他们已经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要是保护世族特权,确认和保护他们已经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均田制均田制北魏到唐中期;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中期;封建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2 2)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租调制)(租调制)内容:与均田制配合,授田农民每户每年纳粟为租,纳帛为调内容:与均田制配合,授田农民每户每年纳粟为租,纳帛为调特点:以定额田租代替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人头税特点:以定额田租代替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人头税2 2、工商业、工商业(1 1)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2 2)出现了草市)出现了草市,并对其行政管理,并对其行政管理(3 3)发明灌钢法)发明灌钢法3 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炒钢法炒钢法四、思想文化上四、思想文化上1 1、思想、思想(1 1)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他们主张)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他们主张政治上应当政治上应当“无为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社会风气上崇尚“清清谈谈”。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阮籍阮籍(2 2)佛教(外来传入后本土化)、道教(本土宗教)兴起,儒学受到挑战)佛教(外来传入后本土化)、道教(本土宗教)兴起,儒学受到挑战2 2、文学、文学(1 1)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具有)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具有“世积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又以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的时代特征,又以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其所特有的慷概悲凉的风貌。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其所特有的慷概悲凉的风貌。煮豆持作羹,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煎何太急?(2 2)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桃花源记桃花源记(3 3)南朝骈文:)南朝骈文:寒寒暑暑难难适适汝汝专专自自慎慎夙夙夜夜戒戒护护勿勿我我为为念念恐恐欲欲知知之之聊聊书书所所睹睹临临涂涂草草蹙蹙辞辞意意不不周周(4 4)南北朝民歌)南北朝民歌3 3、艺术、艺术(1 1)书法: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均已完备;南朝)书法: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均已完备;南朝书法秀美,北朝书法雄健;东晋王羲之以行书、草书渐长,被称为书圣书法秀美,北朝书法雄健;东晋王羲之以行书、草书渐长,被称为书圣(2 2)绘画:文人画出现;出现知名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绘画:文人画出现;出现知名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顾恺之洛神赋图顾恺之洛神赋图(3 3)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石窟莫高石窟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第莫高窟第9696窟,建于初唐。此窟外的窟,建于初唐。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45米,依靠山崖而建,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单单从从外外表表看看你你或或许许还还不不觉觉得得够够震震撼撼,但但内内部部还还藏藏着着一一尊尊依依山山而而建建的的大大佛佛,足足够够震震撼撼 这尊巨型弥勒佛像,高这尊巨型弥勒佛像,高35.535.5米,是米,是敦煌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敦煌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称为“北大像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62米)和荣县大佛(米)和荣县大佛(36.6736.67米),如果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从造像样式上看,该像为弥勒国之冠。从造像样式上看,该像为弥勒倚坐佛像。在佛教信仰中,弥勒佛是释倚坐佛像。在佛教信仰中,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他将于五十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他将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根据大乘佛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根据大乘佛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祥和、富足的美妙世界。这个洞窟的营祥和、富足的美妙世界。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济繁荣的象征。4 4、科技、科技(1 1)南朝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南朝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2 2)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3 3)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5 5、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续有印度、中亚高僧来华,传播佛教。一些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陆续有印度、中亚高僧来华,传播佛教。一些中国名僧也西行取经,如名僧也西行取经,如6 6、盛产美男的时代、盛产美男的时代 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史书上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史书上用三个字形容潘安用三个字形容潘安“美、姿、仪美、姿、仪”。外貌又好,气质又好。世说新语外貌又好,气质又好。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就是“掷果盈车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这个典故的由来。可贵的是潘安还是个用情专一的人,可贵的是潘安还是个用情专一的人,对自己的妻子痴情得很,非但妻子在对自己的妻子痴情得很,非但妻子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妻子去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妻子去世后,他还念念不忘。世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一年后,他写了三首在妻子过世一年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诗是具有开创意义,在潘安的悼首诗是具有开创意义,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男子怀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男子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好。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但他的政治道路很坎坷甚至带有悲但他的政治道路很坎坷甚至带有悲剧色彩,早年不被重用,后期依附于剧色彩,早年不被重用,后期依附于当朝贾氏集团,仕途上终于有了起色,当朝贾氏集团,仕途上终于有了起色,但很不幸的被卷入到了但很不幸的被卷入到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将潘安处中,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将潘安处死,并株连三族。死,并株连三族。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兰陵王是北齐皇室、将领。人称兰陵王是北齐皇室、将领。人称“北齐战神北齐战神”、“面具下悲情美男子面具下悲情美男子”,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就戴面具上战场。但真实的历史,并此就戴面具上战场。但真实的历史,并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史书中真实记载北齐出现了装备史书中真实记载北齐出现了装备“铁面铁面”的军队,也就是头盔和铁护面一体的,的军队,也就是头盔和铁护面一体的,必须摘下头盔才能露出脸,并非后世所必须摘下头盔才能露出脸,并非后世所流传的面具。尽管如此,兰陵王的美貌流传的面具。尽管如此,兰陵王的美貌却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却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北齐书北齐书中说他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中说他旧唐书中说他“才武而面美才武而面美”。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但也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但也带来了厄运。当朝皇帝忌惮拥有兵权的带来了厄运。当朝皇帝忌惮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想把自己取而代之,兰陵王察觉兰陵王想把自己取而代之,兰陵王察觉皇上对他的敌意,便开始收受他人贿赂皇上对他的敌意,便开始收受他人贿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希望以此保全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后又称病对朝政退避三舍。但皇帝依然后又称病对朝政退避三舍。但皇帝依然不肯放过他,赐给他一杯毒酒。兰陵王不肯放过他,赐给他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说说完将毒酒一饮而尽,终年完将毒酒一饮而尽,终年3333岁。岁。4 4年后北年后北齐被北周灭国,皇帝被俘后也被赐死。齐被北周灭国,皇帝被俘后也被赐死。卫玠,西晋玄学家。卫玠年少时乘坐卫玠,西晋玄学家。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卫玠的舅舅本身就很英俊,但每次见到卫卫玠的舅舅本身就很英俊,但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卫玠的母亲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世貌丑陋。卫玠的母亲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世家大族之一的王氏,所以自己的仕途很顺家大族之一的王氏,所以自己的仕途很顺利,但他最喜欢研究文学。卫玠认为人无利,但他最喜欢研究文学。卫玠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卫玠喜怒容颜。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卫玠喜怒容颜。后中原战乱渐起,他便南迁,当他来到江后中原战乱渐起,他便南迁,当他来到江南,人们早已听说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南,人们早已听说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受不了劳累,最终重病而死,终年受不了劳累,最终重病而死,终年2727岁。岁。卫卫玠玠五、总结五、总结(1 1)局部统一出现)局部统一出现(2 2)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3 3)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南北经济趋于平衡(1 1)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2 2)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3 3)佛教、道教流行,文学科技得到发展)佛教、道教流行,文学科技得到发展(1 1)三省制逐渐形成,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三省制逐渐形成,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 九品中正制承接汉代察举制,为隋唐科举制准备了条件九品中正制承接汉代察举制,为隋唐科举制准备了条件(2 2)均田制、租调制为隋唐土地和赋税制度奠定了基础)均田制、租调制为隋唐土地和赋税制度奠定了基础(3 3)佛教、道教兴起为之后宋明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机遇)佛教、道教兴起为之后宋明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机遇六、当堂检测六、当堂检测1 1、(、(20162016年年江苏卷)江苏卷)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这里“水车水车”的使用()的使用()A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 C、标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2 2、(、(2018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2525)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了出来。这反映了当时(了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 A、皇权与士族特权相依仗、皇权与士族特权相依仗 B B、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 C C、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 D D、社会等级、社会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制度十分森严3 3、(、(20112011年年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2525)下图是依据隋书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食货志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意图。该图反映出()()A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于黄河流域B B河西走廊与岭南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 C黄河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 D长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