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式 课件44张.pptx

    • 资源ID:63724695       资源大小:604.61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式 课件44张.pptx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主语主语 谓语谓语 宾语宾语 定语定语 状语状语 补语补语(主谓宾定状补)(主谓宾定状补)词性:词性:名词名词 动词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 副词副词 介词介词 数数量词量词 等等相对于句子结构而言相对于句子结构而言对于某个词自身对于某个词自身属性属性而言而言成成分分口口诀诀主谓宾定状补,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谓前状语、谓后补。(定语)(定语)主主+【状语】【状语】谓谓补补+(定语)(定语)宾宾例:饥饿的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十个面包。例:饥饿的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十个面包。例:例:(饥饿的饥饿的)他他【狼吞虎咽地狼吞虎咽地】吃吃完了完了(十个十个)面包。面包。2.2.设题方式设题方式:通过翻译考查句式通过翻译考查句式1 1 1 1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和用法和用法和用法 (B B B B级)级)级)级)古古代代汉汉语语和和现现代代汉汉语语的的句句法法大大致致相相同同,由由于于语语言言的的发发展展和和演演变变,也也存存在在一一些些差差异异。掌掌握握有有别别于于现现代代汉汉语语的的常常见见文文言言句句式式,是是文文言言文文阅阅读读所所必必需需的的能能力力。这这里里主主要要掌握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四种。文言句式文言句式1 1判断句判断句2 2被动句被动句3 3倒装句倒装句4.4.省略句省略句5固定句式固定句式(1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2 2)宾语前置(重点)宾语前置(重点)(3 3)定语后置)定语后置(4 4)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倒装句式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为(定)主(状)谓(定)宾(补)(定)主(状)谓(定)宾(补),但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种倒装形式:(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2)状语后置)状语后置(3)定语后置)定语后置(4)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倒装句倒装句特点:特点:以现代汉语语法顺序为标准,以现代汉语语法顺序为标准,判断古文中的句子变化。判断古文中的句子变化。方法:方法:划分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必须)。(必须)1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主谓倒装(谓语前置)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如:“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不仁哉!梁惠王也不仁哉!梁惠王也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主谓倒装。1 1恐年岁之不吾与恐年岁之不吾与2 2秦人不暇自哀秦人不暇自哀3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 4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5 5何以解忧何以解忧?6 6何为其然也何为其然也7 7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无情郎安在哉?无情郎安在哉?8 8奚以知其然也?奚以知其然也?9 9而又何羡乎?而又何羡乎?1010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何知?1111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1212彼且恶乎待哉!彼且恶乎待哉!131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414何陋之有?何陋之有?1515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1616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翻译下面的句子,并给句子分类,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面的句子,并给句子分类,归纳句式特点。1 1恐年岁之不吾与恐年岁之不吾与2 2秦人不暇自哀秦人不暇自哀3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 4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5 5何以解忧何以解忧?6 6何为其然也何为其然也7 7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无情郎安在哉?无情郎安在哉?8 8奚以知其然也?奚以知其然也?9 9而又何羡乎?而又何羡乎?1010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何知?1111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1212彼且恶乎待哉!彼且恶乎待哉!1 1恐年岁之恐年岁之不不吾吾与与2 2秦人秦人不不暇暇自自哀哀3 3背负青天而背负青天而莫莫之之夭阏夭阏者者4 4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谁与与归归?5 5何何以以解忧解忧?6 6何何为为其然也其然也7 7而今而今安安在在哉?哉?无情郎无情郎安安在在哉?哉?8 8奚奚以以知其然也?知其然也?9 9而又而又何何羡羡乎?乎?1010之二虫又之二虫又何何知知?1111彼且彼且奚奚适适也?也?1212彼且彼且恶乎恶乎待待哉!哉!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否定句中,若否定句中,若代词作宾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语,宾语提前。2.疑问句中,若疑问句中,若疑问代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否定词:不、毋、未、否定词:不、毋、未、莫、弗、非、否、无莫、弗、非、否、无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何、谁、孰、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胡、曷、恶、安、焉、奚131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414何陋之有?何陋之有?1515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1616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用用“之之”或或“是是”作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宾语提前的标志1.否定句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2.疑问句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3.谓语前用助词谓语前用助词“之之”“是是”作提宾标志,作提宾标志,宾语提前。宾语提前。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小结小结3.3.谓语前助词谓语前助词“之之”“”“是是”作标志,作标志,把宾语提把宾语提前前1313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不知,惑之之不解不解1414何陋何陋之之有?有?1515无乃无乃尔尔是是过过与?与?1616唯才唯才是是举、唯利举、唯利是是图图提醒:提醒:介词介词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以、与、于、为以、与、于、为”)1 1、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 A、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B B、童子何知?、童子何知?C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疑问代词有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安、焉、奚”等。等。2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不同的是:()A A、城中皆城中皆不不之觉之觉B B、时人、时人莫莫之许也之许也C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D、未未之多见也之多见也C莫莫我肯顾我肯顾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未之有也之有也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名词)之前,但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名词)之前,但文言语句中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定语放在中心词(名词)之后(名词)之后。蚓无蚓无爪牙爪牙之之利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劝学劝学)蚯蚓没有蚯蚓没有锋利锋利的的爪牙爪牙,强劲强劲的的筋骨筋骨。蚓蚓 无无 利利 之之 爪牙爪牙,强强 之之 筋骨筋骨。世事世事之之为吾累为吾累者者众也。众也。石石之之铿然有声铿然有声者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马马之之千里千里者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蚓无蚓无爪牙爪牙之之利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劝学劝学)人马人马烧溺死烧溺死者者甚众甚众客客有吹洞箫有吹洞箫者者。有有琴琴一张一张,有,有棋棋一局一局,而常置而常置酒酒一壶。一壶。我持白璧我持白璧一双一双,欲献项王;玉斗,欲献项王;玉斗一双一双,欲与亚父,欲与亚父定语后置定语后置1 1、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4 4、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数(量)词 2 2、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3 3、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 +者者项羽项羽兵兵四十万,沛公四十万,沛公兵兵十万。十万。铸以为铸以为金人金人十二。十二。他已经走了。他已经走了。咱们淘金湾见。咱们淘金湾见。主语主语+状语状语谓语谓语+宾语宾语多是多是介词介词+宾语宾语1 1俟我于城隅俟我于城隅2 2亦自缢于庭树亦自缢于庭树3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4 4游于赤壁之下游于赤壁之下5 5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6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7 7翱翔(于)蓬蒿之间翱翔(于)蓬蒿之间8 8、访风景于崇阿。、访风景于崇阿。9 9、覆之以掌、覆之以掌 促织促织1010肇赐余以嘉名肇赐余以嘉名1111忽奔走以先后兮忽奔走以先后兮1212相与枕藉乎舟中。相与枕藉乎舟中。13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形)动(形)+于于+宾语宾语动(形)动(形)+以以+宾语宾语动(形)动(形)+乎乎+宾语宾语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谓语(可能带宾语)谓语(可能带宾语)+以、于、乎以、于、乎+宾语(名词、名词性短语)宾语(名词、名词性短语)(1 1)斧斤以时入山林)斧斤以时入山林 (2 2)王好战,请以战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在文言文中,是不是所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都要后置呢?在文言文中,是不是所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都要后置呢?提醒注意: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提醒注意:文言文中状语后置常省略了介词,常省略了介词,阅读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介词,并调好语序。阅读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介词,并调好语序。状语后置不过是文言中习惯状语后置不过是文言中习惯的表达方式,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但并不是所有的的介宾短语作状语都要后置的。介宾短语作状语都要后置的。1 1、读书轩中。、读书轩中。2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3 3、晋军函陵,秦军、晋军函陵,秦军氾氾南。南。例例1 1中中“读书读书”后省略了后省略了“于于”,译,译:在在轩中轩中读书读书例例2“2“战战”后省略了后省略了“于于”,译:将军,译:将军在在黄河北面黄河北面作战作战,我我在在黄河南面黄河南面作战作战。例例3“3“军军”后也省略了后也省略了“于于”,译,译:晋国晋国在在函陵函陵驻军驻军,秦国,秦国在在氾氾南南驻驻军军.判判断断句句1 1、用、用“者者”“”“也也”表判断表判断 者,者,也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也也 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者也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 2、用动词、用动词“为为”、“是是”表判断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注意:注意:“是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3 3、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耳耳”表肯表肯定定“非非”表否定判断表否定判断今公子有急,此今公子有急,此乃乃臣效命之秋也。臣效命之秋也。是是乃乃狼也。狼也。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梁父即即楚将项燕。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此亡秦之续耳耳。六国破灭,六国破灭,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4、直接直接表判断表判断荀卿,赵人。荀卿,赵人。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秦,虎狼之国。臣本布衣。臣本布衣。1 1、用、用“者者”或或“也也”表判断表判断2 2、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为为”是是“等表判断。等表判断。3 3、用否定副词、用否定副词“非非”、“莫莫”、“无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等表示否定的判断。4 4、直接判断、直接判断判判断断句句小结: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几种形式:1、用介词、用介词“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表示被动,动,“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君幸君幸于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于时,学于余。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翻译下面句子: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受制制于于人人。2、用、用“为为”“”“为为所所”(“为为”引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为所”表示表示被动。被动。而身死国灭,而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天下笑。吾属今吾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注意下面句子: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重重为为乡党乡党所所笑。笑。wiwi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于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引进动作的主动者)。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欺于于王而负赵。王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翻译下面句子:我确实担心我确实担心被被(秦秦)王欺骗而有负赵国王欺骗而有负赵国 予犹记周公之予犹记周公之被被逮逮风流总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城陷而虏城陷而虏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 5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1、用介词、用介词“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 2、用、用“为为”“”“为为所所”(“为为”引出动作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主动者)“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于于”引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动作的主动者)。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5 5、动词、动词本身本身表被动。表被动。“见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见”的的形式很相近,但它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不表被动,它,它放在动词前,表放在动词前,表示示“对自己怎么样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可译为“我我”。如:如:1 1、府吏、府吏见见丁宁(丁宁(我我)2 2、生孩六月,慈父、生孩六月,慈父见见背(背(我我)1 1、诚请、诚请见见教。教。2 2、望、望见见谅。谅。3 3、请勿、请勿见见笑。笑。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诚挚地请求教导我我。希望原谅希望原谅我。我。请不要讥笑请不要讥笑我我。温温馨馨提提示示 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凝固短语凝固短语凝固短语凝固短语”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凝固结构凝固结构凝固结构凝固结构”“”“”“”“固定结固定结固定结固定结构构构构”“”“”“”“习惯用法习惯用法习惯用法习惯用法”“”“”“”“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固定句式”等。等。等。等。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1 1)表示疑问:)表示疑问:1 1、何以、何以?(根据什么?(根据什么?凭什么?凭什么?)?)例:王曰:例:王曰:“何以知之?何以知之?”2 2、孰与、孰与?(与?(与相比,哪个相比,哪个?)?)例:公之视廉将军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孰与秦王秦王?3 3、奈何、奈何?(?(怎么办?怎么办?为什么?)为什么?)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4 4、何何如如?(“怎怎么么、怎怎么么样样、怎怎么么办办”)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5 5、何所、何所?(?(“所所的是什么?的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 2)表示反问:)表示反问:1 1、不亦、不亦乎?(不是乎?(不是吗?)吗?)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2、何、何为?(为?(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 3、何、何之有?(有什么之有?(有什么呢?)呢?)例:孔子云: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4 4、庸、庸乎(乎(“难道难道吗吗”)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 5、宁有、宁有乎(乎(“难道是难道是吗?)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 6、何、何哉(也)?(可译为哉(也)?(可译为“怎么能怎么能呢呢?”)例:何可胜道也哉?例:何可胜道也哉?7 7、顾、顾哉?(可译为哉?(可译为“难道难道吗?吗?”)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 8、独、独耶(乎、哉)?(可译为耶(乎、哉)?(可译为“难道难道吗?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3 3)表示感叹:)表示感叹:1 1、何其、何其也!(怎么那么也!(怎么那么啊!)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 2、一何、一何 (何等、多么、为什么(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那么)例:吏呼一何怒!例:吏呼一何怒!3 3、直、直耳!(耳!(“只不过只不过罢了罢了”)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4 4)表揣度:)表揣度:1 1、得无、得无乎(耶)?(该不是乎(耶)?(该不是吗?)吗?)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 2、其其欤?(不是欤?(不是吗?)吗?)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 3、无乃、无乃乎?(恐怕乎?(恐怕(只怕只怕)吧?)吧?)例:无乃尔是过与。例:无乃尔是过与。4 4、.庶几庶几欤?(欤?(或许或许吧?)吧?)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5 5)表示选择:)表示选择:其其,其,其也?(是也?(是呢,还是呢,还是呢?)呢?)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文言文的固定格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6 6)表陈述)表陈述1 1、有以(、有以(“有可以用来有可以用来的的”)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2 2、无以(、无以(“没有什么用来没有什么用来的的”)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 3、有所、有所“有有的的(人、东西、事情人、东西、事情)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4 4、无所、无所“没有没有的的(人、东西、事情人、东西、事情)”)”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5 5、比及、比及 (“等到等到.的时候的时候”)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年,可使足民。”7 7)表被动)表被动1 1、见、见于于(可译为(可译为“被被”)2 2、为、为所所(可译为(可译为“被被”)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 8)表转折)表转折1 1、然而(、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这样,那么”)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2 2、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如此”)9 9)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1“唯唯是是(“是是”起宾语起宾语前置作用)前置作用)例:唯命是从例:唯命是从2 2何何之有(之有(“之之”起宾语起宾语前置作用)前置作用)例:夫晋,何厌之有?例:夫晋,何厌之有?1010)其它)其它1 1、得以(、得以(“能够能够”)2 2、俄而(、俄而(“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3 3、而况(、而况(“何况,况且何况,况且”)4 4、而已(、而已(“罢了罢了”)例: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例: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 5、何乃(、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例:何乃太区区例:何乃太区区6 6、既而(、既而(“随后,不久随后,不久”)7 7、以、以为为 (“把把当作当作(看作看作)”“)”“拿拿.作为作为”“”“认为认为是是”)例: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8 8、可得(、可得(“可以,可能。可以,可能。”)9 9、乃尔(居然如此,、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竟然如此,这样”。)。)例:何其相似乃尔。例:何其相似乃尔。1010、向使(、向使(“假如,如果假如,如果”)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1111、且夫(、且夫(“再说,而且再说,而且”)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212、所谓(、所谓(“所说的,所认为所说的,所认为”)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13、往往(、往往(“处处,到处;常常处处,到处;常常”)例: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例: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414、未尝(、未尝(“从来没有,不曾从来没有,不曾”)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1515、所以、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方式,相当于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方式,相当于“用来用来的的”工具工具(方法方式方法方式)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译为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译为“的原因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所以.者(者(“的原因的原因”)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616、以故、以故/以是以是/是故(是故(“因此因此”“”“所以所以”)例:以故荆轲逐秦王。例:以故荆轲逐秦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式 课件44张.ppt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