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资源ID:63730445
资源大小:2.89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面面 对对 动动 荡荡 的的 社社 会会,要要 么么 兼兼 济济 天天 下下,要要 么么 独独 善善 其其 身身,没没 有有 第第 三三 条条 路路可可 走走。而而 在在 文文 学学 的的 世世 界界 里里,兼兼 济济 天天 下下 和和 独独 善善 其其 身身 都都 闪闪 烁烁 着着 耀耀 眼眼 的的 光光芒,给 我 们 以 美 的 享 受,并 带 来 启 发。芒,给 我 们 以 美 的 享 受,并 带 来 启 发。东东 汉汉 末末 年年 直直 到到 东东 晋晋,社社 会会 动动 荡荡,曹曹 操操 奋奋 发发 有有 为为 建建 功功 立立 业业,陶陶 渊渊 明明远远 离离 官官 场场 归归 隐隐 田田 园园,他他 们们 的的 生生 命命 气气 质质 流流 出出 的的 一一 首首 首首 诗诗 歌歌,感感 染染 着着 我我们,让 我 们 沉 思 着。们,让 我 们 沉 思 着。今今 天天,我我 们们 一一 起起 走走 进进 短短 歌歌 行行 与与 归归 园园 田田 居居(其其 一一)的的 对对 比比阅 读。阅 读。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文朗读原文朗读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原文朗读原文朗读短歌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一边饮酒一边歌唱,(我)一边饮酒一边歌唱,人生在世,能有多少岁月!人生在世,能有多少岁月!就像早晨的露水,可悲的就像早晨的露水,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甚多。是逝去的日子甚多。(宴会上的歌声)慷慨激(宴会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忘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忘却。却。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的忧愁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的忧愁呢?只有酒了。呢?只有酒了。走进课文走进课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青的是你衣服交领的颜青青的是你衣服交领的颜色,悠悠的是我内心连绵色,悠悠的是我内心连绵不断的思绪。不断的思绪。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思到如今。沉思到如今。阳光下的鹿群悠悠欢鸣,阳光下的鹿群悠悠欢鸣,在原野上欢快地吃着艾蒿在原野上欢快地吃着艾蒿haohao。我也有俊秀杰出的宾客,我也有俊秀杰出的宾客,敲着瑟吹着笙。敲着瑟吹着笙。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有学识的人)皎洁明(有学识的人)皎洁明亮像月亮,什么时候我亮像月亮,什么时候我才可以得到呢?才可以得到呢?忧愁从心头蔓延开来,忧愁从心头蔓延开来,久久不能消失。久久不能消失。(远方的宾客)远方的宾客)越过纵越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前横交错的小路,屈驾前来探望。来探望。久别重逢在宴会上畅谈,久别重逢在宴会上畅谈,心中想起的是往日的恩心中想起的是往日的恩情。情。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乌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乌鹊向南飞去。鹊向南飞去。环绕树木飞翔三周,哪一环绕树木飞翔三周,哪一个枝头才是栖身之所?个枝头才是栖身之所?高山永远不会满足自身的高山永远不会满足自身的高度,大海也永远不会满高度,大海也永远不会满足自己的深度。足自己的深度。(我愿像)周公多次吐出(我愿像)周公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希望天下的口中的食物,希望天下的贤才俊杰可以真心归顺于贤才俊杰可以真心归顺于我。我。走进课文走进课文归归 园园 田田 居居(其其 一一)少少无无适适俗俗韵韵,性性本本爱爱丘丘山山。误误落落尘尘网网中中,一一去去三三十十年年。羁羁鸟鸟恋恋旧旧林林,池池鱼鱼思思故故渊渊。开开荒荒南南野野际际,守守拙拙归归园园田田。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的风物。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耕种田园。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方方宅宅十十余余亩亩,草草屋屋八八九九间间。榆榆柳柳荫荫后后檐檐,桃桃李李罗罗堂堂前前。暧暧暧暧远远人人村村,依依依依墟墟里里烟烟。狗狗吠吠深深巷巷中中,鸡鸡鸣鸣桑桑树树颠颠。户户庭庭无无尘尘杂杂,虚虚室室有有余余闲闲。久久在在樊樊笼笼里里,复复得得返返自自然然。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啼唤。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即魏武帝。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鲁迅也称赞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比较诗人比较诗人陶渊明(365427),东晋伟大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衰落世族家庭,据说其曾祖是晋大司马陶侃。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因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毅然弃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此后一直躬耕隐居。性好山水田园,亦有“大济苍生”之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喜琴书,喜饮酒,自称五柳先生。不违己心,不慕富贵,不弃亲情。比较诗人比较诗人对比内容对比内容1.1.阅读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阅读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诗眼诗眼”。2.2.曹操的曹操的“忧忧”从何而来?从何而来?“忧忧”“”“归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唯有杜康。人生苦短,大业未成;人生苦短,大业未成;渴求贤才,完成大业。渴求贤才,完成大业。3.3.陶渊明陶渊明因何而因何而“归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原因:原因:长期的内因:长期的内因:性本爱丘山性本爱丘山,现实的外因:现实的外因:误落官场误落官场,未来的内因:未来的内因:思思恋田园恋田园。所以,打算。所以,打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补充】守拙:谦虚的说法。曾国藩家书有言:“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杨振宁说:“宁拙毋巧,宁朴毋华。”1.守拙,谓之勤。在读书上,曾国藩定了一个规矩:一本书,不理解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悟透一本书,绝不读下一本;不完成当天的学习目标,绝不睡觉。这一种苦学精神。文学家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坚持练字,洗黑一池塘水的王羲之,成了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数十年如一日,每日三小时练琴的郎朗,创造了自己的神话。守拙勤,看似慢,实则是最快的方法。因为扎扎实实,不留遗弊。2.守拙,谓之恒。“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间之事,无论难易,就怕“认真”二字。西方有一条“一万小时定律”:长时间专注于一个领域,持续付出一万小时的学习和积累,就能成就一个领域的专家。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飞上去的雄鹰,另一个是蜗牛。只要找准方向,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能登上人生巅峰。3.守拙,谓之慎。“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不管是聪明还是愚笨,守拙而慎,本质上是对心性与心志的要求,这是处世、立业的根基所在。反之,则会为急躁、急功近利而付出代价。一个小贩想赶在天黑前进城,就问路人何时能够抵达。路人看了看他满担的橘子,说:“如果慢慢走,关门前可以到达;如果走的快,就到不了。”走捷径、耍小聪明,就好像走平衡木,遇到悬崖时,或许能更快地跨过,但一步踏错,却是万劫不复。总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人若有大拙,必得之大巧。陶渊明的“守拙”指固守住愚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求进。如此,不仅会获得内心的宁静,抵达心中的梦想,不经意间自己也会成为一道风景。东坡曾做洗儿戏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东坡说自己“平生文字为吾累”,他因为诗文而名满天下,也因为诗文而无端惹出“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几至殒命,因此诗人才会发出儿子不必有世智辩聪的喟叹。对比内容对比内容4.4.何以解何以解“忧忧”?求得贤才求得贤才第一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一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运用比喻,典故。心念贤才,把贤才比作鸣鹿,定当礼乐相待)(运用比喻,典故。心念贤才,把贤才比作鸣鹿,定当礼乐相待)那些学识渊博的贤才啊!你们令我思虑连连。只为了你们,就让我倾慕思念。你们像那原野上吃着那些学识渊博的贤才啊!你们令我思虑连连。只为了你们,就让我倾慕思念。你们像那原野上吃着蒿草的呦呦欢叫的群鹿。如果你们到来,我把你们当作尊贵的嘉宾,礼乐相迎。蒿草的呦呦欢叫的群鹿。如果你们到来,我把你们当作尊贵的嘉宾,礼乐相迎。第二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第二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运用比喻。思慕贤才,把贤才比作明月,定当盛情款待)(运用比喻。思慕贤才,把贤才比作明月,定当盛情款待)你们像那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我可以摘到呢?一想到这儿,我不禁忧从中来,无法断绝。来吧!你们像那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我可以摘到呢?一想到这儿,我不禁忧从中来,无法断绝。来吧!请你们穿过田间小路,劳驾你们来看望我、投奔我,我与你们定像久别重逢,开怀畅饮,我一定会请你们穿过田间小路,劳驾你们来看望我、投奔我,我与你们定像久别重逢,开怀畅饮,我一定会念着你的情谊。念着你的情谊。第三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三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劝告贤才,把贤才比作乌鹊,渴望共建功业)(劝告贤才,把贤才比作乌鹊,渴望共建功业)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乌鹊南飞。天下的贤才啊,你们像眼前的乌鹊一样,绕着树林飞啊飞,犹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乌鹊南飞。天下的贤才啊,你们像眼前的乌鹊一样,绕着树林飞啊飞,犹豫不定,你们要选哪个栖息的枝头呢?到我这里来吧!我这像高山大海,人才多益善,永不满足。豫不定,你们要选哪个栖息的枝头呢?到我这里来吧!我这像高山大海,人才多益善,永不满足。我要像周公一样热切地迎接你们,都来归顺我吧,为了天下,让我们一起共建功业!我要像周公一样热切地迎接你们,都来归顺我吧,为了天下,让我们一起共建功业!【小结】短歌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渴望贤才、建功立业的宏愿。【小结】短歌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渴望贤才、建功立业的宏愿。【补充】求贤令【补充】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见于三国志见于三国志魏志魏志武帝纪第一武帝纪第一对比内容对比内容5.5.“归归”往何处?往何处?田园之中田园之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个地方宁静幽美、充满诗情画意:有八九间草屋,可以栖身;有十余亩粮田,足这个地方宁静幽美、充满诗情画意:有八九间草屋,可以栖身;有十余亩粮田,足以饱腹。屋后有榆柳掩映,堂前见桃李罗列,风景优美。远处有村庄,若隐若现;以饱腹。屋后有榆柳掩映,堂前见桃李罗列,风景优美。远处有村庄,若隐若现;近处见炊烟,袅袅升起。深巷中有狗叫,一片宁静;桑树上鸡在鸣,满眼生机。近处见炊烟,袅袅升起。深巷中有狗叫,一片宁静;桑树上鸡在鸣,满眼生机。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再也不用处理官场上的繁杂琐事,家里有的是空闲,更多的是精神上重返自然的轻再也不用处理官场上的繁杂琐事,家里有的是空闲,更多的是精神上重返自然的轻松欢快。松欢快。【小结】归园田居(其一)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的自由喜【小结】归园田居(其一)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的自由喜悦之情。悦之情。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歌”、“行行”、“吟吟”三种载体三种载体。特点: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特点: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长短不限。比较两首古体诗的异同:短歌行显得质朴刚健,归园田居(其一)则是平淡舒缓。1.从形式上看:短歌行:四言古诗,“二二”节奏,匀称整齐,铿锵有力,古朴庄重。归园田居(其一):五言古诗,“二二一”和“二一二”节奏两种节奏交替出现,自由灵活,舒缓自如。2.从押韵上看:短歌行的韵脚分别是“何”“多”,“忘”“康”,“心”“今”,“苹”“笙”,“掇”“绝”,“存”“恩”,“飞”“依”,“深”“心”,一共8次换韵,语音形式上错落有致,便于表达跌宕起伏、深沉委曲之情。归园田居(其一)的韵脚分别是“山、年、渊、田、间、前、烟、颠、闲、然”,一韵到底,“an”韵声音明朗饱满,有一种轻松欢快的喜悦之感。对比诗风对比诗风短歌行要读出短歌行要读出“忧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慢(沉郁悲壮气沉声低)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慢(苍劲悲凉气沉声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慢(惆怅轻柔气徐声柔)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慢(深沉悠长气徐声柔)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慢(深情舒缓气舒声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快(轻快高昂气满声高)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慢(沉郁悲壮气沉声低)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契阔/谈,心念/旧恩。慢(深沉悠长气徐声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慢(沉郁悲壮气缓声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快(深沉悠长气徐声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快(慷慨激昂气满声高)而归园田居(其一)要读出“悠”,语气要平缓,读出摆脱官场的轻松感。短歌行是四言诗,质朴刚健,读起来铿锵有力归园田居是五言诗,读起来平淡舒缓。比较语言比较语言四言诗“2/2”的节奏单纯、同质,气势铿锵,适合言志,所以满腔壮志的曹操尤其喜爱这种形式,并且他的四言诗突破了诗经“雅润”(刘勰文心雕龙)的本色,而在句法、词汇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但是既能有独立意志而又有能力贯彻这份意志的古代文人,可能只有曹操。所以四言诗在曹操之后文人较少写作(豪放派词中,才又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等四言佳句)。补充:短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长歌”、“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这首诗诗句都是四字句,就成为“短歌”。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除了在歌声、曲调的长短上有区别外,还有另一个区别,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汉末五言诗应运而生。钟嵘在诗品序里说,“(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诗“2/2/1”或“2/1/2”的句式节奏富于变化,在表达情感上的适用度更强。陶渊明归隐之后心情的喜悦、惬意是很私人化的感受,用五言诗表达就更加流畅、细腻。之后更多的古代文人多愁善感,所以更喜爱使用五言及七言来表达自己曲折委婉的情绪。1 1、两首诗都运用了、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短歌行反复地表达渴慕贤才之:短歌行反复地表达渴慕贤才之“忧忧”,“忧思难忘忧思难忘”“”“何以何以解忧解忧”“”“忧从中来忧从中来”。归园田居(其一)直接表达自己。归园田居(其一)直接表达自己“性本爱丘山性本爱丘山”。2 2、也都用了、也都用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短歌行:短歌行借典故抒情借典故抒情,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引用了诗经的句子,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引用了诗经的句子,还借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而归园田居(其一)侧重还借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而归园田居(其一)侧重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对乡村生活图景的描写中,对乡村生活图景的描写中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 3、两首诗都运用了、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比喻,归园田居(其一)的比喻,内容具体,态度明确。用,归园田居(其一)的比喻,内容具体,态度明确。用“尘网、樊尘网、樊笼笼”比喻禁锢身心、压抑个性的官场,用比喻禁锢身心、压抑个性的官场,用“羁鸟羁鸟”“”“池鱼池鱼”比喻身在官场受到束缚的自己;比喻身在官场受到束缚的自己;短歌行的比喻与短歌行的比喻与“兴起兴起”合用,叫合用,叫比兴比兴,使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立体。,使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立体。“明明如月,何时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用以明月比喻贤才,用“可掇可掇”暗指贤才为自己所用。暗指贤才为自己所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何枝可依?”由自然之景写起,又比喻对贤才的劝告。由自然之景写起,又比喻对贤才的劝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下归心”从自然写到周公,又用山高海深比喻广招贤才的博大胸怀,结合典故,表达唯才是举、从自然写到周公,又用山高海深比喻广招贤才的博大胸怀,结合典故,表达唯才是举、实现霸业的愿望。实现霸业的愿望。4 4、归园田居(其一)还运用、归园田居(其一)还运用白描、远近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写景手法白描、远近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写景手法,寥寥数笔,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短歌行运用就勾勒出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短歌行运用叠词叠词,富有音韵美,又表达了质朴,富有音韵美,又表达了质朴之情。之情。对比艺术手法对比艺术手法【补充】诗句中白描手法赏析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描也用于写人与叙事:(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如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贾岛寻隐者不遇。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曹操】公元155年,刚一出生的曹操就随父亲曹嵩,过继到当时非常有权势的宦官曹腾家中。由于桓灵二帝的昏庸无道,开销日益增大,国库亏了空,粮仓见了底,汉灵帝一拍脑门,就想出了个好法子卖官鬻y爵。主意虽然烂到极致,却有大把银子进了口袋。曹操的父亲曹嵩一咬牙拿出了“一亿钱”,买了个三公之一的太尉回来过瘾。曹嵩这次“大手笔”间接为曹操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为此时的曹操不只是宦官之后了,还是名公之子。少年时期的曹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纨绔子弟生活。但宦官家庭的出身也有弊端,那就是名声问题。全天下的士族子弟一言不合,便会指着你的鼻子开骂:“汝,阉人之后,本无遗德。”极好名声的曹操一改往日飞鹰走狗的玩乐态度,转而开始认真读书学习,并积极接触士族名流。太尉桥玄就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接触的名人。桥玄早就听闻曹操是个浪荡公子,一见面,他便以长者的口气问道:“臭小子,你平时在家都学些什么东西?”曹操一听,心中想道:“好家伙,考我!”想到此处,曹操应声而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但最喜孙子兵法。”桥玄接着问:“纸上谈兵,你会读,会用吗?当年孙膑能让魏惠王降阶相迎,你若能让老夫离座,就算你的本事。”曹操一听,转身便往门外走去。桥玄笑道:“孟德慢走,老夫不送!”曹操走到门槛处,突然脚下一绊,跌倒在地。桥玄大惊,连忙起身来扶,只见曹操从地上一跃而起,笑道:“公今离座矣!”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经此一事,桥玄看出了曹操的潜力,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大名士许劭。那句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便是许劭对曹操的评语。随着一众名士的称赞,曹操从“宦官之后”摇身一变为“清流名士”,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治世之路。年满20岁的曹操通过“举孝廉”的考核制度,正式C位出道。当官容易,当个好官却难。满怀救国救民理想的曹操,在其任内,以不畏豪强、依法办事的雷霆手腕惩治不法宦官。一时豪气虽然赢得了民心,但得罪了宦官集团。在豪强贵族的反扑下,曹操的仕途终以罢官告终。虽然之后为清除宦官、剿灭黄巾再度出山,可是朝廷的腐朽再一次地打击了曹操的决心,准备“称疾归乡”。34岁的曹操准备归隐,走到陈留的时候,从京都洛阳传来了一个惊天消息:董卓乱政,残暴无道,汉室江山,风雨飘摇。曹操早就看出了董卓不是个好东西,于是曹操就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成立了人生中的第一支军队,也第一个竖起了“讨董大旗”。于是各地举起“讨伐董卓”的旗帜。山东豪杰云集响应,诸侯兵锋直指洛阳,董卓终于害怕了。一把大火,把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化为灰烬,把都城迁徙到长安去。当诸侯大军赶到洛阳的时候,洛阳城已然成了一座死城!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面对着董卓的滔天罪行,曹操主张立刻追击、铲除国贼。可惜诸侯,心怀鬼胎,想的是发国难财。“讨董大军”内部瓦解。看着诸侯大军的瓦解,长安的董卓可乐坏了,却未曾料到他的心腹吕布会反水。董卓死在了亲信吕布的手上,这实在是个讽刺。董卓虽死,但其残余势力依旧不弱,长安城内也是风起云涌、不得安宁,而其中最为苦命的当属当时的天子汉献帝。此时的袁绍正忙着和公孙瓒争夺地盘,刘表在荆襄谈天说地吹大牛,吕布与袁术亦是打得不亦乐乎。而曹操却与众不同,他做了一件改变天下走向的大事:各诸侯抢地盘,曹操却偏要抢名声、抢皇帝、抢忠义。曹操从虎狼口中,成功把汉献帝接了出来。他把汉献帝接到了许县,并将这里定为汉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从无家可归的流浪天子,到锦衣玉食的大汉皇帝,汉献帝终于找回了做皇帝的尊严。曹操一面大兴土木,为皇帝建造崭新的宫殿,一面整理朝纲,使皇帝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为了感激曹操的勤王之功,汉献帝发布了他继位以来第一道符合自己意志的诏书:封曹操为大将军(全国军队总司令,地位在三公之上)。曹操的地位因拥立天子而直线上升,但有的人却不乐意了。当天子的诏书到达河北时,冀州牧袁绍气得拍案而起。为了安抚袁绍,曹操把大将军之位让了出来,并谦卑地写信求和,以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随着中原群雄的不断覆灭,袁曹两大势力终于到了一决雌雄的时刻。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曹操一统北方。北方的再次一统,使曹操看到了天下归一的希望。公元208年,53岁的已是汉丞相的曹操尽起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荆州。临行前,他写下了传唱千古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同年,曹操亲率83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来孙权和刘备,一统天下。11月15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在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非常高兴,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高唱短歌行。曹操一生匡朝廷、救天子、扶汉室、定天下。从一腔孤胆的热血青年,到世人眼中的乱世豪杰。曹操,史称“魏武帝”。但这个封号,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后所追谥,曹操终其一生,并未称帝。这恰恰是他对底线的坚守。他初心未改,他始终如一。跃马扬鞭,逐鹿中原,建功立业,是表;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是里。对于家国的坚守,更是曹操的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终究是做到了这一点。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视察。这位督邮平时经常欺压老百姓,陶渊明早就很讨厌他了。只见督邮挺着大肚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其他的官员就低声下气紧紧地跟在后面。按照当时做官的规矩,陶渊明这样的小官见到督邮必须穿着干净的官服,弯腰跪在地上迎接。可是陶渊明不愿意这样做,他穿着普通的衣服,把腰板挺得直直的,看着督邮走进来。督邮一看陶渊明竟然不穿官服,也不下跪,很生气:“陶渊明,你好大的胆子,见到本官居然不下跪?”督邮以为这样一吓唬,陶渊明就会跪地求饶。谁知道陶渊明冷笑了几声,接着说:“大人,我每天辛辛苦苦的每个月只能拿到五斗大米的俸禄,这五斗大米也只是刚够我全家人吃饱。但是如果我向你这种搜刮老百姓血汗钱的人下跪,那我不就成了坏蛋吗?大人,我就算辞官挨饿,也不会向你这样的人弯腰下跪的!”说完,陶渊明大笑着走了出去。督邮呢,他站在门口被气得老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后来,陶渊明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彭泽。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做官了。他在小山村里,开垦了一块地,每天扛着锄头,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归园田居被认为是陶渊明的“明志”之作:实际上陶渊明的前半生,与“俗世”牵绊很深。归隐田园,也并非其天性风骨使然,更多还是为形势所迫。陶渊明年轻时,一则家境贫苦,二则也曾有跻身庙堂的远大抱负。他在杂诗中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qinhsyunzh,展开翅膀,远远地去飞)。年轻时陶渊明也曾胸怀大志,因此,他曾多番投身官场。然而时局混乱,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与其终日如履薄冰,还得穿戴规矩去拜见督邮“乡里小儿”,不如远离官场,“复得返自然”,图个清净自在。【陶渊明辞官的原因】1.政治因素是陶渊明归隐的重要原因。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晋宋之际,做官的时间基本是在东晋,朝廷征召他为“著作佐郎”,陶渊明未就职。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但立国九十多年并不安宁。东晋立国仅五年,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就发生了王敦之乱,晋元帝甚至穿上朝服对王敦说道“你如果想当皇帝,早和我说啊,我把皇位让给你。何苦让百姓跟着受苦呢?”从二十岁起,初入仕途的陶渊明就看过太多的政治杀戮,亲眼见证了野心家的崛起和灭亡,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门阀政治之下,皇权疲软,权臣尾大不掉,时局动荡不安。看清了政治的本质,真不愿再趟这一趟浑水。2.家庭的因素决定了陶渊明不愿屈就低微的官职。魏晋是一个门阀掌控政治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家子弟从来不愿意去做那些事务繁琐、职位卑微的底层官员。陶渊明作为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后代,无疑身上是有着这种时代的习气的。世家子弟谢灵运在临川太守任上,整日游山玩水长期不关心境内的事务。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曹参军,负责管理马匹。车骑将军桓冲问王徽之:“在军中管理哪个部门?”王徽之想了想说“不知是什么部门,时常见人把马牵进牵出,我想不是骑曹,就是马曹吧!”桓冲再问“那你管理的马匹总数有多少?”王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这要问我手下饲马的人。我从来不去过问。”身为部门负责人,但是从不过问部门的事务,只是挂一个虚职,这样的情况在当时不仅不被视作不正常,还被认为是一种“风度”。像陶渊明这样的没落贵族,即便家道衰落了,但也倒驴不倒架,怎么会屈尊去逢迎一个官职比自己低,年龄比自己小的一个小小“督邮”。这种清高绝不是普通知识分子的清高,更是一种贵族身份的认同。即使这官不做了,也不能低头向乡里小儿,不然传出去,还怎么在贵族的圈子里混呢?加上,陶渊明是一个比较顾家的人,35岁时才有了长子,这小官不做也罢。3.个性因素决定了陶渊明无法适应官场的生活。陶渊明的本性是一个散漫、喜欢与自然亲近的人,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晋书隐逸传也记载他“素简贵,不私事上官”。所以,从他的本性上来看,他对官场上的迎来送往非常反感,尤其是在那些溜须拍马、曲意逢迎方面,陶渊明更是难以忍受。他把官场比作“樊笼”、“尘网”、“泥潭”,这些都能看出他在官场的难受、痛苦,这种痛苦正是违背了他的个性。总之,陶渊明的归隐主要原因当然是政治因素,但是和陶渊明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个性才使他在官场并不如意,在官场不如意,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才会进一步强化归隐的念头,这些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毕竟,在当时的时代,政治理想的无法实现还是他始终耿耿于怀的,除了出仕,再无别的路途可走,只剩下了归隐。出世出世oror入世入世【总结】进取与超脱,两种人生取向,一儒一道,本质上追求的都是精神与人生的圆满。作业:孔子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孔子眼中“中行”也就是符合“中庸之道”(此处指行事得体、端庄雅正,并非当代被庸俗化的“中庸”概念)的人,是最理想化的人。然而现实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做不到中庸,那就去做“狂者”或者“狷者”(狂者,志在兼济,锐意进取;狷者,独善其身,有所不为)因为狂者积极进取,不会自甘堕落;狷者清高自守,不会随波逐流。曹操和陶渊明分别是狂者和狷者两个群体的代表性人物,其短歌行与归园田居也可看作两种不同的人生宣言。结合孔子提出的两种概念,品读这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从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回答,不少于300字,不抄题提交时请注明题号):1、短歌行是一首招贤诗,同时也彰显着曹操以天下为己任的壮阔胸襟;归园田居则是一首归隐诗,流露着陶渊明摆脱尘俗鼎绊的渴望。假如二人生活在同一时代,陶渊明会响应曹操的征召,入朝为官吗?请结合两首诗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回答这一问题。可自行在网上查询与二人有关的资料,也可融入对二人其它诗作的分析。注意不要脱离文本进行空洞的分析。2、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分别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态度的形成都有充分的理由,没有好坏之分。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新冠疫情己经持续三年,社会活力受到极大抑制,种种乱象也出现在我们身边。面对这种情况,你更愿意秉持哪种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对你所秉持的态度进行详细阐述,并说明你秉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注意不要脱离文本进行空洞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