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复习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资源ID:63732328
资源大小:3.47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复习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李李白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简介诗人简介李白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人诗人,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李白白结构图解结构图解文言知识全解文言知识全解2.2.3.3.4.4.1.1.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名句默写名句默写重要实词和虚词重要实词和虚词5.5.结构层次结构层次重要实词和虚词重要实词和虚词1l列缺霹雳l失向来之烟霞l对此欲倒东南倾l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l谢公宿处今尚在(“列”同“裂”,分裂)(古义:原来。今义:从来,一向)(副词,好像)(动词,侍奉,服侍)(副词,还)l烟涛微茫信难求l云霞明灭或可睹l势拔五岳掩赤城l我欲因之梦吴越(副词,确实、实在)(副词,有时)(动词,超出)(介词,依据)词类活用词类活用2l对此欲倒东南倾l云青青兮欲雨l虎鼓瑟兮鸾回车l古来万事东流水l栗深林兮惊层巅l使我不得开心颜(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名词用作动词,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弹奏)(名词作状语,向东)(动词的使动用法,栗,使战栗;使震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开,使舒展)文化知识文化知识3瀛洲: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五岳: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名句默写名句默写4l梦游天姆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夜飞度镜湖月。l梦游天姆吟留别中描写了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写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l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写登天姥山的所见所闻,只见太阳初升,耳际天鸡鸣叫。l2020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l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写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中传来的动物的咆叫、吟啸声的句子是: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抖动。l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写仙府的石门訇然打开后,呈现出“青冥浩荡不见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仙境气象。l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l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几多失意的深沉感慨。但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l2021北京卷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中“安能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结构层次结构层次4现实现实梦境梦境现实现实以“梦游梦游”为核心为核心,从自然环境起始,到社会环境结束,以写景始,以抒情终。第一段,用对比、夸张、衬衫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大,隐含向往之情,为梦游第一段,用对比、夸张、衬衫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大,隐含向往之情,为梦游的缘起。的缘起。第二段,开头两句与结尾四句是由现实到梦境,又由梦境回到现实的连接点。第二段,开头两句与结尾四句是由现实到梦境,又由梦境回到现实的连接点。中间部分集中渲染梦境,又可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次是写山景,诗人从时间、方位、感觉等方面绘声绘色地描绘天姥山的高俊、雄伟和奇特;深层次则是写仙境,从“列缺霹雳”起,景色大变,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天上宫阙和云中神仙即刻呈现在读者面前。现实现实梦境梦境现实现实第三段,写梦境破灭后的心情,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第三段,写梦境破灭后的心情,画龙点睛,揭示主题。全诗以记梦为由,借天姥山的高大险峻及有关传说,虚构了一个瑰丽的神仙世界,除此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写出诗人不满现实、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但是,诗人既不满足于现实,又无法改变现实,诗中竭力描绘自己在幻境中纵情山水的乐趣,正反映出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所以诗中又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避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