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膏方重在调.pptx
小儿膏方应用重在调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立意在于平调、缓图、长效,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天人相应”的思想曾产生重大的影响,人需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四时之气,春为发陈,夏为蕃秀,主疏泄也;秋为荣平,冬为闭藏,主收摄也。膏方施治,宜于秋冬,特别是冬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可见膏方适宜在冬季调理。膏方在儿科运用较广,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弱、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儿童。小儿膏方治疗重在“调”。调,说文解字提到:和也。意在和缓、协调;膏方的“调理”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就有提到“纯阳之体”之说,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云:“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家耳。”指的是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阳尚未耗散,成为后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充分体现了其生长发育旺盛、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吴氏亦运用阴阳理论,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稚”指幼嫩尚未成熟,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等特点,阐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在形体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才能趋向完善和成熟,概括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是由于小儿机体不够成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小儿的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儿科是哑科、儿童一般不会自述疼痛寒暖,若家长照料起居失慎,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伤乳食,及胎产禀赋等因素,导致小儿容易发病,形成了“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北宋钱乙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家,他的弟子将其学术建树收集整理编写成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书中将小儿病理特点概括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明代世医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万全在万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总括其源时谈到“有余为实,不足为虚”。小儿“肺、脾、肾”三脏多不足,其分布处于人体上、中、下三焦位子,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基于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体质,对于体虚者,膏方调理完全适宜。小儿膏方治疗如何“调”,陈述如下: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扶正就是使用提高机体体质的药物,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的运用。祛邪指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盛为主的疾病。结合前面提到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我们临床上较多见前来膏方应诊的患儿往往存在虚实夹杂,处在疾病缓解期、或带有病邪。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喉中有痰、晨起涕多、喉中不爽、食欲不振,属脾虚痰蕴,当以健脾化痰、益气培本;如哮喘,遇寒即发、痰鸣气促、平素乏力,面晄、纳差,属阳虚寒饮不化,当以温阳扶正祛寒化饮;又如小儿厌食,喂养失调、纳谷不馨、发稀形弱、大便干结,属脾虚夹滞,当以健脾助运,消滞和胃。在膏方调理过程中认识到“正”“邪”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疾病的转归发展,就要强调标本兼治的手段,即指不但消除了疾病表面的病征,而且根除了引发疾病的原因。一种病可能有多种表征,不同的病可能有相通的表征,同一个人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病,要从表征上准确判断病的本质,从现象看到本质,才是根本。近代名中医秦伯未老先生就曾说“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所以非标本兼治而不能取,兼有扶正祛邪、邪去则正安,正胜邪怯,正其治法。治疗时忌犯“虚虚实实之戒”,非纯补滥补、如在补益的同时,针对病邪,可以加入清热化痰化湿之品,清补并用、正邪同治。二、肺、脾、肾三脏调理 明代儿科名医万全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三有余、三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根据其理论及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膏方治疗时强调益肺气、运脾气、补肾气。肺为娇脏,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肺的输布、通调、宣肃、固卫之功能都是肺气功能的体现;又肺主皮毛,若卫外不固,最易受虚实两方面的致病影响而产生虚损的表现;此外又当兼顾肺阴,因为久咳痰喘均可耗伤肺阴,阴伤则津液亏耗、而生虚火,耗散肺气。所以用药时要注重益肺气、可兼调肺阴,因肺喜清肃凉润,小儿又脏器清灵,所以治以清补,拟方时较多用太子参、黄芪、白术、贝母等药,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药物。并且避免质厚味重之药,如人参、鹿茸、红花等等。幼科发挥提到:“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脾常不足”在生理上指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物质需求比成人更迫切,而脾主运化功能尚未健全,为适应不断生长的需要,脾胃须不断完善运化精微的能力;反映在病理上则指小儿若饮食不节,寒温失调等易引起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脾胃病。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儿科教授江育仁先生有“脾健贵在运”之说,运脾法体现了中医调整机体平衡统一,恢复脏腑功能协调,健运脾胃,充其后天之本的特色,他提出了以苍术为主要运脾药物,那么膏方治疗中加入苍术、并山楂、神曲、山药、谷麦芽、内金等,不仅起到健脾助运的效果,又可防止因膏剂较汤药滋腻而碍胃的弊端。如在补益药中,适当加入陈皮、佛手等理气畅中消导的药物,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肾主封藏,作强之官,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由肾精化生,肾气保证了儿童的健康功能。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机能的旺盛与衰减。又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小儿膏方治疗中重视补肾气,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天人合一、四时调摄的特点。现代资料表明补肾温阳中药可通过上调调节性T细胞数量,降低哮喘小鼠的炎症反应,提示我们补肾药物对提高机体的免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治疗用药时以填精固本为基础,如加入巴戟天、补骨脂、黄精、枸杞子等药,结合前益肺、运脾药的共同使用,起到膏方治疗“肺、脾、肾”三脏共同调治的作用。三、阳气的重要性 谈到阳气,首先要讲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就是“阴阳”,这里提到阴阳,与我们前面讲述的膏方治疗强调标本兼治是统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生动形象地根据天体之所以能正常存在健康运行,并且光明爽朗、万物化生,全仰赖于太阳有规律的运动不息和光辉照耀,以此来比喻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无论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和成年人有显著地差别,他们的机体即有发育未成熟的一面,又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中医儿科徐氏流派主要继承发扬者徐小圃、徐仲才先生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认为“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是抗病主力,而在儿科尤为重要。”儿童往往多存在“气阳不足、气阳式微”。另一方面,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理论的进步,药物的研制不断推陈出新,在疾病诊治上运用抗生素的情况越来越多,根据临床的一些观察,反复运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药物对人体阳气有所攻伐,易导致阳气虚损的表现。徐小圃、徐仲才在临床实践中倡导“温阳九法”,即温潜法以温肾潜阳,温解法以助阳解表,温培法以温肾健脾,温清法以温阳清热,温泻法以扶正泻浊,温化法以温阳化湿,温和法以扶正理脏,温滋法以潜阳育阴,温固法以温阳固涩。以上各法亦可以灵活运用到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例如寒饮郁肺证的咳嗽、寒证哮喘、肾气不固型遗尿、气阳不足型汗证等均可运用温法,起到温阳扶正的作用,亦符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方法,以此拓展大家的诊疗思路,进一步发挥中医流派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徐氏温阳理论中又较多运用到附子,附子一味走而不守,若与其他药物配伍得当,确能起到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改善机体功能的作用。配合药物如磁石起到纳气温摄的作用,久嗽常用;龙骨收敛固涩,久泻、多汗等每加用之;生牡蛎补阴敛汗,故自汗、盗汗多选。这在膏方调理中均可灵活运用。四、儿童服用膏方的适应症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膏方同样适用于小儿,有虚证的小儿是可以进补的,但以调补为主。适应症:1.4周岁以上体虚的小儿。2.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包括(经常感冒咳嗽,或多次罹患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3.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患儿。4.形瘦面黄,食欲不振,身材矮小,大便溏薄的的患儿。5.过敏性疾病、汗证、遗尿和生长发育迟缓的患儿。6.急性病或慢性病后体质虚弱,如患过急性传染病、肾脏病、心肌炎之后的患儿。五、膏方组成的特点 1.按照膏方中药物的作用可分为滋补药、对症药、健脾药和辅料四部分:滋补药有益气、补血、养阴或温阳等功能,常用的有人参、黄芪、熟地、麦冬、枫斗、虫草、胎盘、鹿茸等;对症药是针对患者当时主要病症的药物,兼顾祛病和滋补;健脾消导药用陈皮、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白术等健脾药,加强吸收,达到补而不滞的功效;辅料主要包括调味的糖类以及收膏的胶类等。2.按照药物的性质可分为三部分,即饮片、胶类及糖类 饮片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中药,一般需辨证施治,根据个人情况而不同,胶类一方面供制作过程中收膏用,另一方面具有滋补作用,如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肺,鹿角胶可温肾助阳、生精补髓、活血散结等;糖类主要为了改善口感,另外可补中缓急,冰糖、饴糖。六、药物运用特点及注意点1.药性甘平,重在调肺脾 儿童脏器清灵,不能滥补,也并非单纯“进补”,而需要根据患儿体质辨证用药,用药宜性味平和、防治膏剂过于滋腻,补而不进。如药物中多用太子参、茯苓、白术、山楂、莲子等以调肺脾两脏,起到益气健脾的功效。同时中医认为脾为“土”,肺为“金”,培土生金即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小儿多见的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2.脾肾双调,意在平阴阳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之健康贵在保持“阴平阳秘”,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脾运化水液,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肾主水液代谢,又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和制约。小儿膏方调理中往往多用芡实、山药、枸杞、黄精等药,不仅药物性味平和,且能起到调补脾肾,调和阴阳的作用。3.补中有消,贵在畅气机 小儿脾运为健,气机通调方可畅达全身,又因小儿肺脾肾三脏全赖气的运化输布,故调畅气机尤为重要。在膏方开方时往往补益药中,适当加入陈皮、佛手等理气畅中消导的药物,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又可防止因膏剂较汤药滋腻而碍胃的弊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以患儿刚来膏方就诊时就需要膏方进补,若遇舌苔厚腻、纳谷欠馨者,可适当先予以“开路药”,即消导之法,防治运用补益剂而出现闭门留寇的现象。4.养血活血,旨在通脉络 血是运行于脉中,环流周身,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脉具有运行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血虚全身濡养失司,容易出现面黄、皮肤干燥、毛发枯燥等症状,在小儿往往有厌食、形体消瘦、夜寐不安的表现。所以调理时要重视养血活血,旨在通脉络、调养全身。如用药时可加入当归、赤芍、熟地、丹参等。5.膏方服药注意点:1.药物剂量方面,因膏方需服用1个月左右,故药物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0-15倍,一般用量偏小,补益药的用量还需根据个体“虚”的情况进行调整。2.膏方一般含有参类药,需忌食生萝卜。3.膏方服用前若遇舌苔厚腻、纳谷欠馨者,可适当先予以“开路药”,即消导之法,防治运用补益剂而出现闭门留寇的现象。4.膏方一般在冬至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一年服用2月左右,通常连续吃膏方3年以上效果较佳。初服第一周每日一次,空腹为宜,适应后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有的孩子服用膏方后可能出现口干、便结等,可采用减半用量、延长服用时间等办法来解决。5.膏方服用中遇发热、腹泻、咳喘发作宜停服,缓解后继续服用。6.膏方处方时,切记平调,防“性早熟”。用药时忌犯“虚虚实实之戒”,非纯补滥补、如在补益的同时,针对病邪,可以加入清热化痰化湿之品,清补并用、正邪同治。膏方针对患儿不同的体质类型和疾病的性质,经辨证后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体用药,通过“调”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目的。膏方要充分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和君、臣、佐、使的得当配伍;做到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