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调研报告4篇.docx
信息化调研报告4篇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我办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通过召开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对我区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一、我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我办依据区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行租用新联通(原网通)裸光纤方式,统一构建起覆盖全区党政群机关,集数据、语音、视频等多业务综合传输网络体系。以区政务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为基础,以全面深化、拓展应用为核心,逐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目前内外政务网已覆盖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和副处级企事业共x个单位,以及主要道路(卡)口、重点部位(村街)共xx个点位。(一)统一构建信息网网络平台1、信息网是区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区政府信息发布的总平台,是对外宣扬、展示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沟通桥梁。目前网站已联接81个区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网站包括走进、动态、政务公报、热点问题、政民互动、网上办事、城市建设、政府选购、服务指南等十几个栏目。2、依托信息网网络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农村管理信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动力资源管理、邮件和短信六个应用系统。(1)行政许可服务网。为了便利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我办特殊在信息网上建立行政许可服务二级站点。企业和群众通过互联网访问许可服务中心服务网站,即可实现网上申报、网上下载表格、网上查询结果和网上行政投诉等业务。(2)农村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促进农村管理现代化,推动农村管理信息化,我办于xx月建立了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业发展、乡镇经济、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并录入,便利领导和群众了解农村的各方面状况。(3)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借助市农委在全市进行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机遇,我们依据区劳动局的实际业务工作需求,本着综合利用和整合资源的原则,开发了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此来实现对全区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该系统收录了具有区常住户口的劳动力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享受低保、技术专长和等级、就失业状况等相关信息,基本形成了辖区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区三级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框架,为下一步构建人口领域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新农合网络实行vpn设备接入方式,已连接家医院和xx个结报处及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x个单位,该系统具有网络化监督管理、网上结算、即结即报和实时数据交换等功能。市领导对新农合网络系统赐予了高度评价,参合农夫也感觉到了网络便利、快捷。现在无论是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还是区级领导,随时可以在网上监测各乡镇参合农夫的就医动态信息。(5)短信系统。为协作oa系统刚好有效传递信息,我办特地建立了短信系统。实现会议通知、公文下发等方面的手机短信同步提示,目前已累计发送短信4万余条。比如每年夏天用电高峰期,供电公司通过短信系统向重点企业刚好发布电力预警信息,区团委利用短信系统为团员青年就业供应信息帮助。(6)电子邮件系统。我办为全区党政各部门均开通了电子邮箱,用户达到多个。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即发即收,极大地便利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二)统一构建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1、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是党政群机关(含区人大、区政协)及其各部门和副处级企事业共116个单位的网络办公窗口。目前开设了领导讲话、工作动态、通知通告、近日要闻、工作探讨等9个栏目。2、依托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先后建立了办公自动化(oa)、社会应急指挥、行政审批三个应用系统。(1)办公自动化(oa)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文件收发和一般性材料网上传送等功能。目前,区五大机关及党政各部门的文件全部实现了网上接收与发送,xx个党政部门的xx个工作流程实现了网上办理。(2)社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应急信息受理、预案指挥、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建立起统一的应急处置平台,以实现应急联动各个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也便于实施统一的指挥调度。根据平战结合原则,该系统既支持处理一般事务又能刚好处置重大突发事务。指挥中心统一接警后,按部门职责通知处警。一期建立六个应急分中心:水务局、人防办、地震办、民政局、卫生局、消防中队。各应急分中心分别放置一台处警终端计算机。应急管理中心通过网络将处警单发送到所辖处警单位,同时启用三方通话功能。处警信息可通过联动指挥网传输到远程处警单位计算机终端,并发出提示音。处警完毕,处警单位需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信息反馈。(3)行政许可中心行政审批和效能监察系统。目前区行政许可中心服务大厅进驻xx个部门,共x个事项。网上审批和网上评议等业务通过此系统将得到实现。3、依托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完成市垂直专网接入目前,在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与市政务专网对接的基础上,完成了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信访办、法制办、审计局、统计局与市有关部门的联网。xx月区审计局与市审计局专网对接胜利,供应了两级审计部门的数据传输通道,审计项目实现了网上管理和限制,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实现了互联互通和共享,审计人员培训实现了网上教学。区审计局利用应用现场审计师系统(oa)对已有电子账的xx个单位进行了计算机审计。同时利用已建书目体系,还完成了国家书目体系原型试点工作。该体系可以通过市政务专网干脆检索市级、各区县的文件书目,也能为将来便利检索国家部委文件书目和建立我区书目体系奠定了基础。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内网办公自动化(oa)系统未能得到真正运用。目前办公oa系统运用双轨制,在运用oa实现一般性文件网上收发的同时还存在纸制或电话的传达方式。(二)重硬件轻软件,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水平低。我区网络资源基础和电子政务应用虽处于全市区县前列,但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尤其在为社会供应网上在线服务等方面,与先进地区依旧存在很大差距,没能发挥硬件基础的最大效能。(三)缺乏按部就班的信息化培训和辅导。目前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培训时间短人员多,培训不能做到四平八稳。许多信息管理学问没能得到深化学习,培训的效果不志向。(四)各部门组织机构不健全。我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办下级机构不能独立设置,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多为兼职,给信息化向下一层推动带来了难度。三、今后建设方向从总体上看,我区政府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基本到位,但各项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一)以确保业务发展为前提,完善电子政务专网。我区的电子政务专网已经建成,随着各应用系统的跟进,首先要完成网络的全覆盖,其次依据各应用系统的需求,刚好完善存储、备份、平安机制、ca认证等系统建设,确保各应用系统的顺当实施。(二)从门户网站建设入手,逐步实现网上办事。网上办事,就是要以门户网站为枢纽,结合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以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服务为突破口,实现网上办事、网上服务,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三)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共享实力。以公文交换系统为基础,逐步推广网上办公。网上办公是要通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一套区级政府统一的综合办公业务系统,并从机关内部业务量最大的公文流转着手,统一公文交换,以达到规范格式、整合资源、节约经费的目的。(四)以四库建设为目标,逐步完善信息资源库。政府驾驭了绝大多数的信息资源,为满意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须要,为领导决策供应服务,政府信息资源库的规划和开发势在必行。资源库将依据国家确定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书目体系与交换体系,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四库建设。四、今后建设详细措施(一)加强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以人口基础数据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为切入点,逐步整合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口、空间地理基础数据资源,完善并建立各职能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资源共享。1、完善并建立人口相关职能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在人口基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劳动管理信息系统和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区教化师生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并建立安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2、完善并建立空间地理相关职能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在全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的应用系统建设;整合区规划局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建立全区统一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通过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资源整合主要包括网络资源整合和信息平台整合两部分。1、在区电子政务综合传输网络的基础上,整合视频监控(公安、城管)、公共卫生、新农合、城管、应急等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尤其是市垂直部门与区直部门的网络整合,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主动争取网络互联与资源共享。2、随着我区党政机关及部门的信息化应用进程不断加快,以平战结合、综合利用为原则,加大力度整合人民防空指挥平台、城市管理平台、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国防动员指挥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5大平台,既能保证资源共享,又能有效避开重复建设。(三)强化平安管理加强政务网(内网与外网)的网络审计、入侵检测,强化业务数据的平安统一存储备份。在日常维护中,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日常巡查与检测,做到主动发觉,刚好处理,确保系统网络平安、稳定、通畅。(四)抓紧信息化干部培训从人员管理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对各部门网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并建立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使其得到规范管理。强化机关各部门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加大信息化学问、计算机操作实力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努力建立一支信息化技能水平高的队伍。农业信息化调研报告信息化调研报告(2) | 返回书目摘要: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浛洸农业信息化的开呈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浛洸农业信息化建设。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选择”,并把大力推动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相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探讨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供应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实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觉,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学问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询问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夫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加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鸿沟等概念。三、浛洸农业信息化开呈现状调查及分析1、调研背景和目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呈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须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需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需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需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英德市浛洸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旺盛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浛洸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英德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非常突出,素有“未有英德,先有浛洸”之说。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古镇,我们此次调研就是要对英德市浛洸镇的农业信息化发呈现状绽开调研,详细调研当地网络铺设状况,电脑普及状况,“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开展状况,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等状况,并做出我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服务农业信息化。2、调研概况(1)调研对象: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英德市科技局、浛洸镇政府农药店,菜市场,电脑城,浛洸一中周边农村的养殖户、种植户(蚕桑基地,沙糖桔园等)以及散户。(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纳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这两种调研方法。本次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问卷编制了13道题,其中单选8道,多选5道。数据采纳电脑软件excel处理。访谈人数 7人 ,采纳笔记及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的内容。(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依据农业信息化开展的步骤,从以下三个方面绽开调研:a.硬件设施:调查当地网络铺设状况,电脑普及状况,有线电视普及状况;b.服务平台:了解“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手机短信服务开展状况;c.村民信息化意识:调研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的状况。3、调查结果及分析(一)、硬件设施图1 村庄网络铺设状况在访谈中笔者得知,英德市对浛洸镇有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但鉴于当地地区实际状况,出现两种局面:镇区硬件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村则将资金应用到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上,无法投入资金进行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图1的数据是从被调查者中得出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浛洸镇大部分的村庄是没有铺设网络的。而从某村的支书口中得知,他们村的网络也是刚刚建好的。图2 村民电脑配置状况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该镇只有27%的村民家配置了电脑,而大部分的村民家目前还没有电脑,由此看出,该镇的电脑普及率不高。图3 村民运用电脑的状况从图3得出,在拥有电脑的村民家庭中,电脑的主要运用者是他们的子女,村民本身运用电脑的频率比较低,其缘由是农夫不懂相关的电脑操作技术。而虽然有部分农夫懂得运用电脑,但是主要用来消遣或是看新闻,只有10%的农户会用于获得农业信息,由此可知,农夫的农业信息化意识还比较低。笔者从访谈中得知,有些村民家有电视也很少关注农业信息,更何况是没有电脑呢。(二)、服务平台图4 村民有无听过“信息大篷车”服务平台从图4得出,绝大部分的农夫从来没有了解过信息大篷车,由此说明虽然信息大篷车深化农村开展活动,但是宣扬力度还不够。也可能是,村民忙于自身的农活,并没有这种意识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也不知道了解多一点信息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会有好处。虽然有部分的村民听过“信息大篷车”,但是也只是听过而已,在后面问到“信息大篷车”来过几次时,没有人答得上来。而对于“信息大篷车”供应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在所被调查者中,甚少人知道。图5 村民有无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图5显示,85.40%的农夫并没有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由此可见,“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的宣扬力度不够,并没有在农夫群体中形成效应。图6 “信息直通车”供应的服务图6显示,信息直通车在供应服务的内容方面主要是有关的农业科技信息,在供应产品销售途径等方面略显不够。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浛洸镇有相当一部分农夫不了解电脑最基本的操作,例如:开关电脑。这方面也是与浛洸镇村民电脑的拥有量有关。(三)、村民信息化意识图7 村民获得农业信息的渠道从图7可以看出,村民获得农业信息的渠道许多。其中有线电视所占比例最高,有21.70%,乡亲们相互传达这种途径占15%,图书报刊杂志占11.7%,别人示范占13.3%。村政府宣扬占8.3%,而选项其他占了15%,从问卷中了解到主要是农科站、技术站。以上这些是比较传统取得农业信息的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通信用到了农业信息方面,从图中得知,这种途径也占到了14.7%,从中反映出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此外,图中显示没有获得信息途径的村民还有存在,占0.3%。从采访中,笔者得知的确有些村民是信息封锁型的,对外界不闻不问,只管自己的农活,问及他缘由,他则说外面的世界太乱了。而有些村民选择跟公司合作的,其主要信息来源是公司,他们只负责养,价格技术方面的信息主要靠公司传达。图8 镇上有无农业信息培训中心图8显示村民对镇上的农业信息培训中心不了解,73%的被调查者中不知道有农业信息培训中心这回事,由此可知,村民对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从访谈某村的一位村支书中得知,政府每年都有技术培训的,村委或居委向农夫宣扬什么时候有培训活动,一年都有十次八次。但是参与的人比较少,村民没什么爱好去听,即使是给他们发补助,他们也不情愿去听。支书还说,村民不想参与的缘由是村民没什么文化,学不进去,现场指导会比较好点。村民对农业信息方面的意识还是很不足的,而这种不足的缘由又是根本性的,看来,普及义务教化对将来农村的发展是很至关重要的。图9 村民参与农业信息方面培训的状况从图9可以得知,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村民接受农业信息方面的培训。上面已经提到,参与农业信息培训的村民所占比例少的缘由,一方面是农夫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则是村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够,在被调查的村民中,有60%以上的村民的文化水平在小学水平下,甚至是文盲的。图10 村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从图10可以看出浛洸镇村民对农业信息的各方面都有需求。其中对于天气预报方面的信息居高,占了24.19%,说明村民比较关注天气方面的信息。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信息位居其二,占了20.97%,看来价格还是很受村民关注的。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被调查者当中有9.68%的村民希望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可知这些村民有放弃务农的准备,主要缘由可能是庄稼收成不好或者是市场不乐观。笔者在访谈中获知,部分村民不懂得如何种植,只是盲目地去种植,这样收成自然不好,再加上天灾,有时一年下来成本回收不了。四、结论与建议:农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工程,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英德市浛洸镇农业信息化各方面较为落后的状况,为帮助浛洸镇加强当地人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使他们相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尽自己有限的实力赐予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硬件设施硬件环境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有了最基本的设施,其他一切工作才能开展。针对电脑拥有量低的特点,建议各村委免费为村民铺设网络,免费开放公用电脑,并让专业技术人员教予村民最基本的电脑操作。2、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宣扬力度鉴于村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一些服务平台不是很了解,参加的主动性不高。我们赐予的建议是村委干部要加强这方面的宣扬力度,可以通过广播、走访村民、派发宣扬单等方式,让村民了解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在村务公告栏里粘贴最新的农业资讯。3、开展农业信息培训,提高农夫信息化意识村民信息化意识不高,是阻碍浛洸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村委、相关的农业、种养业询问公司应多给农夫组织一些专业培训、发放农业种植小册子等等。最主要的是要争取逐步转变农夫那种“靠天种养,靠自己摸索”的传统观念。4、提高村民的基础文化水平据笔者了解,浛洸的大部分种养业专业户是文盲。识率低肯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资讯的沟通。所以,政府应当进一步地提高整个镇的教化教学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师来完善我们的教化事业,以教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5、激励青年一代加入农业生产中我们在调研中发觉,目前的农夫大部分都是五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在几十年的种植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种植方式,很难接受簇新的资讯,而青年一代基本上都放弃农业生产,选择外出务工。其实,青年一代的学问水平高,驾驭了相关的技能,应当激励其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让本地的农业走向科技化、信息化、规模化。以上只是我们对于此次调研所反应的一些状况的建议,望能赐予浛洸农业信息化发展有所帮助。五、结束语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仅仅靠硬件的建设,服务平台的建设就能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对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假如人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即使硬件服务平台建设得再好,还是利用不起来。农业信息化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须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探究。参考文献:1 俞守华,区晶莹,易雅馨,刘华. 广州农业信息化发呈现状及对策j. 农业网络信息,XX,(5).2 叶赛,俞守华,谈大军,邓继忠. 广东省农业信息化问题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XX,(4).3 石达祺.上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分析d.南京农业高校,XX,14.船舶业和信息化调研报告信息化调研报告(3) | 返回书目船舶产业已成为我市增加财政收入、吸纳人员就业、延长上下游产业、带动服务业发展和促进渔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修造船管理模式的转变,特殊是数化造船的趋势,对船舶产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化在船舶行业的推广与我市船舶产业发展的速度并不协调,全市在应用现代造船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的企业还不多,干脆影响我市船舶产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与船舶产业融合,提高产业效能,打造中国一流的现代化修造船基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市船舶产业信息化现状XX年,全市船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35.5%,占全省55%。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为365万载重吨,占全省48.8%,占全国份额8.4%;新接订单914万载重吨,占全省88.3%,占全国份额35.2%。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信息化总体水平有了肯定提升。在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据抽样调查(下同),船舶企业信息化投入覆盖率达到100%。不论企业性质为私营还是国有控股,还是企业规模大小,每家企业都对信息化应用投入资金,其中XX年信息化投入最多为扬帆集团,达到380万。在组织、人员保证方面,中型以上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专业部门,小型企业有负责信息化专职人员。在设立了信息化专业部门企业中,由副总以上级别的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在信息化基础设备方面,全部企业计算机普及率为100%,在涉及企业核心部门和岗位都配置和运用计算机,internet接入率为100%,大中型企业为100m接入,小型企业为2-10m接入。在软件工具或独立软件应用方面,主要强调个人实力或局部实力的提升,典型的如cad应用、物资管理系统或者财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大部分企业已经推广应用,完成了从最早的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之间的转换,一些大企业已将其作为标准配置。在企业级系统应用方面,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者erp(企业资源安排)等企业级管理系统,已在宏洲船舶修造、龙山船厂等一些较大的船厂起先应用。船舶修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如扬帆、欧华已起先应用精度放样等信息技术实施精度造船,造船周期从3个月缩短到48天,实现大部分段无余量制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竞争力。二、市船舶产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市船舶产业信息化有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企业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船舶企业数化设计与数化管理的集成度较弱,在数化设计阶段产生的大量有效信息目前一般都不能高效地自动导入后续的管理系统,造成后续管理系统因为缺乏刚好、精确的设计数据源,而无法发挥更强的管理效果。由于对信息化整体架构考虑不足,因此企业间、企业内、系统间不能有效地协同工作,不能快速地、柔性应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改变需求。2、成本管理较为粗放。目前船舶行业在成本设计、统计、监控、分析方面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精确地即时反应船舶产品的实际发生成本。企业仍旧处于追逐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的阶段,整个造船管理模式还在不断变革、改进和提高,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和标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无法完全照搬国外阅历和现成软件,这也是管理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难点。3、缺乏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虽然大多数船舶企业都在主动实施与应用信息化,但各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可以参考和借鉴,不能做到行业间的相互协作与促进。各企业往往过于强调各自的特性,无法统一口径。4、自主创新不足。目前我市应用于船舶产品设计和管理的大型核心软件基本是以引进国外系统为主,缺乏自主创新,不但购置价格昂贵,而且维护升级费用也很高。如扬帆集团购置国外设计软件、erp系统、三维管系方案系统化了1000多万人民币,而且系统还需不断升级付费。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人才紧缺,从事核心技术探讨开发、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的人才严峻不足。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实力有待提高。市内高校数量少,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培育信息化人才的有效机制。三、市推动船舶产业和信息化融合的对策措施1、应用数化设计技术,实现船舶产品绿色设计。通过船舶产品数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完善数化设计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船舶产品数化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在计算机中建立船舶产品全数化信息模型,使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作业能在同一数据库中进行,优化各个设计环节,削减产品生产的往复过程,提高整个制造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品率,节约资源。同时在设计中还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工艺设计、回收处理设计等各个方面。2、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实现船舶产品绿色制造。通过开展虚拟制造技术、仿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探讨,建立船舶产品虚拟制造的装配系统和应用环境,探讨与开发船舶产品装配可行性校验、产品建立工艺编制及可行性校验、产品运行维护功能性校验、产品舱段及整船的虚拟装配和漫游、cad实体数据的转换接口等技术,实现船舶三维cad模型在虚拟制造系统中的动态再现和漫游性检查,使船东、设计师和建立师能够较早地在虚拟环境下对船舶设计布置的合理性以及分段/总段的整体吊装、设备、装备的系统模块安装等生产过程的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和平安性进行虚拟仿真,检查船舶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从而优化船舶制造模型,预料产品的可制造性,避开产品装配、安装过程中的干涉,削减船坞/船台、码头施工过程中的返工。3、应用船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提高信息资源的集成应用。通过对船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探讨,应用船舶产品工作流管理、任务流管理、产品结构配置、数据与文档管理、设计变更与版本管理、产品bom管理、与cax的接口等技术,构建企业级的船舶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依据船舶产品设计和建立的特别性,在不同阶段按不同的组织方式(系统、托盘等)管理设计资源,实现与cax系统的信息集成,对各设计阶段产生的船体bom、舾装bom、涂装bom等加工和工艺信息进行统一动态管理,为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刚好供应正确的信息,实现船舶产品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4、应用资源配置优化技术,提高造船企业制造资源配置管理水平突破造船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变动因素多,壳、舾、涂一体化制造的安排管理难度大等难点,通过研发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造船企业制造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在保证船舶产品开工、上船台/船坞、下水、交船的四大节点下,以安排为导向的造船企业劳动力负荷、制造场地设备资源负荷s曲线为基础,依据产品动态bom表、船台/坞搭载网络图,以及人力、设备、场地等实力,编制生产技术打算安排、造船大/中日程安排,各级月度、周安排及其负荷安排、托盘集配安排等,实现船舶建立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使造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协调从以现场调度型为主的模式提高到网络安排型管理模式,提高造船企业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实力。5、应用供应链技术,提高造船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研发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能实现设计、选购、配送、制造并行模式的造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对造船企业中物流的各个环节实行合理有效的安排、组织、限制和调整,提高造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采纳条形码技术,实现材料和设备等船舶制造物资全过程跟踪、限制和管理,变二次领料为一次配送,使造船企业由传统的领料型生产转变为配料型生产,建立按流通量限制的生产物资管理与集配体系,实现造船制造物流的通畅性、准时性和为生产现场服务的高效性。6、应用造船产品成本管理技术,加强成本管理限制。研发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造船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快速、合理的目标成本分解和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船舶产品成本项目库,对设计、选购、制造过程中工、料、费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并应用有效的核算手段,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与限制,变事后核算为事先限制,实现从目标、限制到核算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提高造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7、应用信息集成技术,实现造船企业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加强船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设计院所、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整合,大力推动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异地协同网络等先进技术,达到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高度集成,逐步实现区域性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的数化无缝连接,有安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起面对整个造船过程的信息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壳、舾、涂一体化。8、完善船舶产业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船舶产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在重点园区和船舶骨干企业建立船舶产业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加强面对船舶行业的区域性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船舶企业在科研开发、人才培育、技术支撑、信息沟通和投融资方面的合作和沟通。邀请全国范围内该行业信息化专业知名人事和主要船舶行业信息化负责人组成专家委员会,我市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对我市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看法和建议;编制并发布市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年度询问(评价)报告;对国内外船舶行业信息化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探讨,为我市船舶行业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船舶行业信息产业发展项目供应决策询问和评估服务。9、加大财政政策支持。设立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技改或补助资金的资金,并赐予相关税收、产业实惠政策。同时,为提升自主研发实力,争创品牌效益,占据标准制高点,与国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沟通,争取筹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等。10、加快培育船舶产业信息化人才。构筑信息化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主动引进国内外学有所成的信息技术人才来创业,形成支持船舶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出台留住人才、集聚人才的政策,优化充分发挥信息化人才作用的环境。建立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励学问、技术和才能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加强对中学级管理人员、it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努力形成一支复合型的船舶产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队伍。畜牧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信息化调研报告(4) | 返回书目科学技术从来没有以今日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又将人们推动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特殊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国际化的竞争,迫切地要求我们用高科技的手段改造现有的畜牧业,全面推动畜牧业信息化是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推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把畜牧信息刚好、精确地传递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什么是畜牧信息化畜牧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经济运行效率、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畜牧企业竞争力,在畜牧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畜牧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畜牧信息化的现状我国目前畜牧信息化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供应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峻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峻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畜牧业网络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复建设、小而散,而真正能为用户供应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并不多。畜产品市场动荡不定,需求与供应之间,始终处于周期性的波动之中,常常出现“买难”、“卖难”的现象。建立畜牧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依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精确、刚好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例如,美国建立了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许多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刚好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探讨所、高校、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料和生产决策。转变了政府职能,避开了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加速推动畜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畜牧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畜牧信息网络体系,并使畜牧信息网络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大户及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