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泵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附孔ΦH工艺装备设计 .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此套设计有全套CAD 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 522192623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 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案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 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理论学问,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学问,独立地分 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 高了结构设计才能,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所学的学问所限,考虑的不够全面,设计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期望各位老 师多加指教,提出您珍贵的建议;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 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均需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以下是泵体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和粗糙度;1. 泵体底面的粗糙度为 12.5 m;左端面粗糙度为 3.2 m;右端面粗糙度为12.5 m;两侧的凸台表面粗超度 Ra12.5 m;底面两个 9 的通孔粗超度为 25m,底面两个 20 深度为 2mm的孔粗超度为 12.5 m;2. 孔 60H7,粗糙度为 63.2 m,对于左端面的垂直度为 0.02 ;3. 孔 15H7,粗糙度为 3.2 m,对于 60H7 的同轴度为 0.02 ;依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纳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1.2 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2 挑选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2.1 挑选毛坯该零件材料为 HT200,零件结构比较简洁,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为使零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保证零件工作牢靠,故采纳机器铸造成形,以提高生产效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依据铸件的材料和铸造方法确定毛坯铸件典型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表,然后查 取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表得;左端面的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 1.4mm,右端面的单 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 1.4mm;底面的加工余量为 1.4mm;两侧凸台的单边加工余量 为 1.4mm; 60H7 的孔的单面余量查表得 0.7mm;2.3 确定毛坯尺寸 毛坯尺寸为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加工余量值;2.4 设计毛坯(1)确定圆角半径需要加工的和不需要加工的过度表面处圆角半径为R3R5;(2)确定拔模斜度查表得:拔模斜度为 5°(3)确定分模位置挑选在主视图中距左端面 28mm处的平面为分模面;3 挑选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3.1 定位基准的挑选R=2mm;其余的圆角半径为粗基准的挑选:按基准的挑选原就,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 工表面作粗基准;如零件有如干不加工表面时,就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 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左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精基准的挑选: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精确便利,依据“ 基准重名师归纳总结 合” 原就和“ 基准统一” 原就,挑选 60H7 孔为精基准;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挑选( 1)泵体的底面 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需进行粗铣;( 2)泵体的右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需进行粗铣;( 3)泵体两侧的凸台 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需进行粗铣;( 4) 60H7 的孔 公差等级为 IT7 ,内表面粗糙度为 Ra3.2 ,由于改孔在铸造是已经铸出来了,所以需要先进行粗镗,再进行半精镗,可达到 7 级精度;( 5)泵体的左 端面 表面粗糙度 为 Ra3.2 , 且要 与孔 60H7 的轴 线保证0.02 的垂直度,需先进行粗铣,再进行半精铣;( 6) 15H7 的孔 公差等级为 IT7 ,内表面粗糙度为 Ra3.2 ,与孔 60H7 要满意 0.02 的同轴度,所以要以孔 60H7 为定位基准,需先钻,再粗铰,然后进行精铰可达到要求;( 7) 22 的孔 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只需锪钻就能达到要求;( 8)底座上两个 9 的孔 表面粗糙度为 Ra25,只需钻即可;( 9)底座上两个 20 的孔 表面粗糙度为 Ra12.5 ,需用平底锪钻;( 10 )6 个 M6T14 的螺纹孔( 11 )3 个 M4T10 的螺纹孔( 12 )2 个 G1/8 的螺纹通孔先钻孔,再用丝锥攻螺纹;先钻孔,再用丝锥攻螺纹;先钻孔,再用丝锥攻螺纹;( 13 )7° 的斜面表面粗超度为Ra12.5 ,只需用车床粗车就可以;( 14 )1X45 ° 倒角表面粗超度为Ra12.5 ,只需用车床粗车就可以;3.3 制定工艺路线工序 1:粗铣泵体底面 工序 2:粗铣泵体的右端面 工序 3:粗铣泵体两侧的凸台 工序 4:粗镗 - 半精镗 60H7 的孔 工序 5:粗铣 - 半精铣泵体的左端面 工序 6:钻 - 粗铰 - 精铰 15H7 的孔 工序 7:钻 22 的孔名师归纳总结 工序 8:钻底座上两个 9 的孔第 4 页,共 12 页工序 9:钻底座上两个 20 的孔工序 10 :丝锥功6 个 M6T14 的螺纹孔工序 11 :丝锥功3 个 M4T10 的螺纹孔-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序 12 :丝锥功 2 个 G1/8 的螺纹通孔 工序 13 :车 7° 的斜面 工序 14 :车 1X45 ° 倒角工序 15 :清洗;工序 16 :终检;4 工序设计4.1 挑选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名师归纳总结 工序号设备工艺装备第 5 页,共 12 页工序 1 X62 卧式铣床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2 X62 卧式铣床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3 X62 卧式铣床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4 X62 卧式铣床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5 镗床镗刀、内径千分尺、专用夹具工序 6 Z525 组合钻床麻花钻、铰刀、内径千分尺、专用夹具工序 7 Z525 组合钻床平底锪钻、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8 Z525 组合钻床麻花钻、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9 Z525 组合钻床带导柱直柄平底锪钻、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序 10 Z525 组合钻床麻花钻、细柄机用丝锥、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11 Z525 组合钻床 麻花钻、细柄机用丝锥、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12 Z525 组合钻床 麻花钻、机用丝锥、卡尺、专用夹具工序 13 车床 CA6140 车刀、卡尺、三爪卡盘工序 14 车床 CA6140 车刀、卡尺、三爪卡盘工序 15 清洗机工序 16 塞规、百分表、卡尺等4.2 确定工序尺寸(工序 6)由 表 2-28 可 查 得 , 孔 15mm 的 精 铰 余 量 Z 精 铰 =0.05mm ; 粗 铰 余 量Z 粗铰 =0.1mm,扩孔钻的余量 Z 钻 =0.85mm ;查表可依次确定各工步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IT7 ;粗铰: IT10 ;钻: IT12 ;依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钻: 0.15mm;0.015mm ;粗铰: 0.058mm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15 0.0015mm;粗铰 :14 . 95 0.0058,钻孔: 14 .85 00.15mm.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6)5.1 切削用量的运算(1)钻孔工步被吃刀量的确定 取 ap=14.85mm ;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 5-22 ,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 f=0.3mm/r;切削速度的运算 由表 5-22 ,按工件材料为 HT200 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v 可取为 22m/min ;由公式 n=1000v/ d 可求得该工序钻头转速 n=467.09r/min,参照表 4-9 所列 Z525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545r/min. 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 2 粗铰工步v=n d/1000=25.67m/min.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被吃刀量的确定取 ap=0.1mm;进给量的确定由表 5-31 ,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80mm/r; 切 削 速 度 的 计 算由 表5-31 , 切 削 速 度v 可 取 为2m/min ; 由 公 式n=1000v/ d 可求得该工序铰刀转速n=42.46 r/min,参照表4-9所列 Z525 型立第 6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97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 v=n d/1000=4.57m/min. 3 精铰工步被吃刀量的确定 取 ap=0.05mm;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 5-31 ,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 f=0.60mm/r;切削速度的运算 由表 5-31 ,切削速度 v 可取为 6m/min ;由公式 n=1000v/ d 可求得该工序铰刀转速 n=127.4 r/min, 参照表 4-9 所列 Z525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140r/min. 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v=n d/1000=6.594m/min. 5.2 基本时间 tm的运算( 1 ) 钻 孔 工 步 根 据 表 5-41, 钻 孔 的 基 本 时 间 可 由 公 式t j =L/fn=l+l 1+l 2/fn 求得;式中 l=38mm; l 2=3mm;l 1=D/2× cotkr+1 2=( 14.85mm/2 )× cot54 ° +1mm=5.33mm; f= 0.3mm/r; n= 545r/min;将上述结果 代 入 公 式 , 就 该 工 序 的 基 本 时 间 tj =38mm+1mm+5.33mm/0.3mm/r×545r/min=0.271min=16.27s;( 2)粗铰工步 依据表 5-41 ,可由公式 t j =L/fn=l+l 1+l 2/fn 求得该工序的 基 本 时 间 ;l 1、 l 2 由 表 按 kr=15°、ap=D-d/2=14.95mm-14.85mm/2=0.05mm 的 条 件 查 得 l1=0.37mm ; l 2=15mm ; 而 l=38mm ;f=0.80mm/r;n=97r/min. 将 上 述 结 果 代 入 公 式 , 就 该 工 序 基 本 时 间 t j =( 38mm+0.37mm+15mm)/ (0.80mm/r × 97r/min)=0.69min=41.4s;( 3)精铰工步 依据表 5-41 ,可由公式 tj =L/fn=l+l 1+l 2/fn 求得该工序的基 本时间;l 1、 l 2 由表 按 kr=15 ° 、 ap=D-d/2=15mm-14.95mm/2=0.025mm的条件查得 l 1=0.19mm; l 2=13mm;而 l=38mm; f=0.6mm/r; n=140r/min. 将上述结 果 代 入 公 式 , 就 该 工 序 基 本 时 间 140r/min) =0.61min=36.7s;5.3 帮助时间 ft 的运算t j =( 38mm+0.19mm+13mm) / ( 0.6mm/r ×帮助时间ft 与jt 之间的关系为ft =( 0.15 0.2 )jt ,取ft =0.15jt ,就各工序的帮助时间分别为:工序 6 钻孔工步的帮助时间:工序 6 粗铰工步的帮助时间:工序 6 精铰工步的帮助时间:ft =0.15 × 16.27s=2.44s ft =0.15 × 41.4s=6.21s ft =0.15 × 36.7s=5.5s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4 其它时间的运算名师归纳总结 布置工作时间bt 是作业时间的2% 7%,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xt 是作业时间的第 8 页,共 12 页2% 4%, 这 里 都 取 3%, 就 各 工 序 的 其 它 时 间 (bt +xt ) 可 按 关 系 式 ( 3%+3%) ×(jt +ft )运算,分别是:工序 6 钻孔工步的其它时间:bt +xt =6%× ( 16.27s+2.44s)=1.12s 工序 6 粗铰工步的其它时间:bt +xt =6%× ( 41.4s+6.21s)=2.86s 工序 6 精铰工步的其它时间:bt +xt =6%× ( 36.7s+5.5s) =2.53s 5.5 单件时间djt的运算工序 6 的单件时间djt 为三个工步单件时间的和,其中钻孔工步djt钻=16.27s+2.44s+1.12s=19.83s 粗铰工步djt粗铰=41.4s+6.21s+2.86s=50.47s 精铰工步djt精铰=36.7s+5.5s+2.53s=44.73s 所以工序6 的单间时间djt =djt钻+djt粗铰+djt精铰=19.83s +50.47s +44.73s =115.03s-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 夹具设计6.1 定位方案工件以一端面和 60H7 孔为定位基准,采纳平面和短定位销组合定位方案,在定位平面及短定位销的圆柱面上定位,其中平面限制 X 和 Y 方向的转动以及 Z 方向的平移 3 个自由度,短圆柱销限制了 X 和 Y 方向上的平移 2 个自由度,共限制了5 个自由度;定位误差的运算: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一样,所以基准不重合误差 b为0;由于定位销与泵体 60 孔的协作为 H 7,所以定为基准孔与定位销间的最小间h 7隙 S为 0;查公差数值表的 IT7=0.03mm ;参考指导书表 8-13 的运算公式得总的定位误差 dw= T + T + S=0.03+0.03+0=0.06mm;6.2 夹紧机构依据生产纲领的要求,需要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故采纳液动夹紧方案;详细原理是采纳液压缸推动杠杆的一端,使杠杆的另一端压在工件的表面,可依据对液压回路的设计来调整压紧力的大小,其压紧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工件在钻孔过程中,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和震惊;其夹紧力的运算依据杠杆原理: F1*L1=F2*L2, F2 和 F3 是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 F3=F2, 就已知液压力,就可以求出压紧力;L1=76mm,L2=80mm;活塞底面有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面积为 256 m m ;设液压缸的入口 2压力为 390625Pa ;就液压力为100N,压紧力为95N;6.3 导向装置采纳可换钻套作为导向装置,孔径为 15mm;选用 JB/T 8045.2-1999,钻套高度 H=1 2.5 × d, 这里取 H=36mm,排削间隙 h0.30.7d, 这里取 h=10mm. 6.4 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在夹详细上的两侧设计座耳,用 T 形螺栓固定;由于 Z525 型立式钻床工作台槽宽 a=14H11 ,所以 T 形螺栓的直径 d 取 12 ,夹详细两侧座耳槽宽取 14;6.5 夹详细由于被加工零件的孔有同轴度要求,所以定位平面与定位圆柱销在安装时同轴度在 15 范畴内允差 0.02mm;夹具装配体三维成效图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定位短销的三维成效图7、设计体会在这次设计中,我明确设计目的,综合应用了所学专业学问 , 培育了自主将理 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锤炼了自己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和工序支配的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 一典型的工艺装备;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参考了很多文献,在猎取我所要的学问的同时又学到了 很多其它方面的学问;由于这次设计全部的图纸都是用电脑绘制,因此,我的制图 才能又有了肯定的提高,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运用了 Pro/ENGINEER 软件把我 , 所设计的专用夹具的三维模型做了出来,并做了运动过程的仿真;然而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 显现过很多的错误 ,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学习学问的积极 性 ; 经 过 这 次 课 程 设 计 , 我 对 自 己 更 有 了 信 心 ; 我 相 信 一 切 问 题 都 会 有 解 决 的 办 法,同时通过这次设计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在各个环节都赐予我理论的指导,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参考文献名师归纳总结 1 杨叔子 .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000.10 第 12 页,共 12 页2李云 . 机械制造及设备指导手册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 3薛源顺 . 机床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崇凯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5周开勤 . 机械零件手册M.高等训练出版社,1994 6大连组合机床讨论所. 组合机床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 7邹青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孟少农 .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9 9李庆寿 . 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0于骏一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顾崇衡 . 机械制造工艺学M.陕西科学出版社,1995 12赵家奇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 版 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13陶崇德 . 葛鸿翰 . 机床夹具设计. 其次版 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9 14黄健求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哈尔滨工业高校. 机床夹具设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