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64145265
资源大小:31.6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6篇)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诞生,中共党员,中学学历,河北沧州人,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老师。自1978年从教,到1989年退休,再到鲐背之年,91岁高龄的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学生燃烧了40多年,被乡亲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他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20_年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辅导学生1000余名,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全部积蓄。20_年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嘉奖资助了132个孩子。荣获全国德育教化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老师等称号。三尺讲台,一间教室,一间图书室,几十个留守儿童,这就是卜陈留守儿童之家,也是九十一岁退休老师叶连平的家。从教二十一载,退休后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是退而不休,不顾年高体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义务辅导学生二十载,用学问变更农村孩子的命运,被人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6年前,镇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门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他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为了让“小树”强壮成长,叶连平不光教书,还要育人。他常常带孩子们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周边的省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院、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叶连平和孩子们的踪迹。为了把节约的钱用到孩子身上,叶老师异样节俭。他的家还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没有装潢、没有卫生间、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他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老伴不理解,埋怨说家里的煤炉漏气封不紧,买个新的20块钱不到都不给买。他说,该花的钱绝不小气,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花。留守儿童每次外出,参观经费全由叶连平来出。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购买桌椅文具,孩子们在他家吃、用、住,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省吃俭用资助困难学生,零零碎碎花了近30万元。为了孩子们学习,他把从牙缝里挤出的钱,20_年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嘉奖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到目前为止,他已捐款7万元,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全部积蓄。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嘉奖资助了132个孩子。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 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差,叶连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头萦绕。20_年,他自掏腰包在自己家里开设留守儿童之家,从今他30平方米的老屋成了孩子们华蜜的家。这些留守儿童来自周边村庄,父母大多在外做生意,都由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可他们没有文化,对功课帮不上一点忙。于是这些孩子一放学总爱往他家跑,喜爱在叶连平家做作业,有些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问他,他都耐性地一一解答。很快,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十个。不少孩子英语成果很差。因为年轻时曾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做过勤杂工,英语很好,于是叶连平确定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义务为孩子辅导英语。这一辅导就是十九年,他分文不收,连用电、用水、稿纸、图书等相关学习资料,都由叶老师自掏腰包购买。每次上课,孩子们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他们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离得很远,为便利孩子学习,叶连平就让他们免费食宿在自己家里。江明月和妹妹都是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又很拮据,叶连平就主动把她接到自己的留守儿童之家,不仅免费补课,而且免费供应吃住。在叶连平的细心辅导下,江明月20_年被南京理工高校录用。此后不久,叶连平又将江明月的妹妹江敏接到家中,为她免费“开小灶”补课并供应食宿。两年后,江敏考上了和县重点中学。姐妹俩每每谈起这些经验都很激烈:“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老师。叶连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贫瘠乡村教化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20年来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花光30余万元积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他重教书,更重育人。20_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嘉奖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他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孩子教化倾其全部。叶连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的补丁棉衣。“我希望最终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站好最终一班岗……”叶连平用一生诠释了“初心”和“师德”的千斤重义。叶连平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殊荣。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5 叶连平老人一生酷爱教化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自办留守儿童之家,努力用学问变更农村孩子的命运。“我希望最终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朴实而又豪迈悲壮的话语,令人动容,更让人钦佩。90岁高龄的叶连平老人,一生酷爱教化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在每天1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渴了,抿嘴唇忍住。累了,扶桌角坚持。从不中途间断休息,这节“课”整整上了30年。每次站在三尺讲台上,都会精神矍铄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英语课。由于听力下降接近失聪,他只有戴着助听器上课,全力以赴大声讲课,生怕有学生听不到或听不清晰而跟不上进度,也尽量听清孩子们的每一句话。长期以往用坏了好几个助听器,而把助听器声音设置到最大带来响彻云霄、身心乏累的苦痛没人知道。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6 当朱婷最终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成功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但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逆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伤,在三大球项目里,全部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或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意,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旧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日,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成功,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旧昂首挺立!上个世纪八十年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坚韧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竞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始终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幻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坚韧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头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溢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快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非常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体无完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在经验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最终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行整理,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果,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折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傲慢,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念。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7 哪有什么恒久安逸的生活,只是有人始终在负重前行罢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句话都适用。在过去,战士们为了爱护我们的祖国不受外敌侵袭,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人曾为祖国受过伤,并牺牲在战场上,这些人都值得我们敬重!1950年,在朝鲜长津湖250高地上,发生了令我们非常伤心的一幕。敌军仗着自身武装力气强横,对处于250高地的我军战士进行了疯狂的攻击。敌军的数次攻击使我军驻250高地的志愿军战士死伤惨重,到最终就只剩下一名战士站在战场上。他望着前方来势汹汹的敌军,看着躺在地上不知生死的战友,这时的他没有退缩,只想接着战斗,他要为战友们报仇。擦干脸上的泪水,端起手中的机枪,他朝着敌军奔去,大喊道:“就算我死,也要把你们一起拉下去!”听着这名战士如此嘹亮的喊叫声,敌军被吓得一愣,他们停止了向前的步伐,转而往那名战士所在处扔手榴弹。随着几声巨响,这名战士也躺在了战场上。幸好,他活了下来,可他却生不如死!这名战士就是朱彦夫。幼年贫苦,长大后为国奋斗朱彦夫诞生于1933年,诞生在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父母共育有7个孩子,可家中只有几分薄田,朱彦夫的父母只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被饿死,其他的什么都保证不了。可就算是只管几个孩子的吃食,这也是一项特别难完成的任务。为了能养活孩子,父母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天黑后才回来。长此以往,父母的身体都有些病痛。更不幸的是,本就贫苦的生活还遇上了邪恶的日寇。日寇攻进了朱彦夫一家所在的村子,幸好父母刚好将他们藏了起来,他们七兄妹才胜利躲开了日寇的搜查。可在之后的日子里,日寇时常造访张家泉村,村子里的食物都被抢光了。1943年某天,父亲为爱护自家的粮食不被抢走,被日寇活活打死。被抢走食物的朱彦夫一家生活变得非常困难。祸不单行,这年村子又遇上了饥荒,朱彦夫的4位兄弟姐妹都因饥饿或疾病接连死去。家中长辈也只剩了母亲一人,为了养活孩子,她只能在不种地时带着孩子上街乞讨。村子里的村民们在看到朱彦夫的母亲时,即使自家也很难,可也会分一点食物出来,这让朱彦夫家特别感谢。沂源县于1944年解放。解放后,朱彦夫家分到了土地,且种植得到的粮食都能自己拿着,因此朱彦夫家的生活变好了很多。看着在街道上走来走去的八路军战士们,朱彦夫的脑海中涌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加入八路军。某天,朱彦夫拉住了一名在街道上的八路军战士,他说:“我也想加入八路军,可以吗?”八路军战士见朱彦夫年纪不大,便说:“可以是可以,但是战场上很危急,稍有不慎小命可能就没有了,你确定要现在加入吗?还是等你长大一点再加入吧。”说完,这位战士摸了摸朱彦夫的头就走了。朱彦夫对战士觉得自己年纪太小不让自己加入八路军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他想着:“为什么我不能加入,年纪小不代表不能上战场啊,他这是偏见!战场上哪有那么多伤亡,确定是在骗我。”之后的某天,朱彦夫得知战场上战士们的伤亡状况后,内心霎时陷入迷茫。他想:“原来那位八路军说的是真的,战场上真的很危急,那我还要加入吗?还是在家陪母亲?”再后来,八路军走了,埋伏在旁边的国民党军队来到了村子,将村子上的粮食和牲畜洗劫一空。看着自己养了许久才长成的家禽被夺走,听着大家的哭泣声,朱彦夫握紧了拳头。1947年,他最终下定决心:他要参军。就算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也要参军,他要让曾帮助过他家的村民们,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都过上好日子。他先是与母亲说了这件事,他说:“娘,我想加入解放军,把那些坏人都赶跑。”可是母亲却说:“彦夫啊,你有这个想法娘很赞同,但是你的年纪还太小了。村子里去参军的人年纪都不小,你要么等过几年再去参军吧。”朱彦夫反对道:“娘,我不小了,我已经14岁了。我就想去参军,我就想让娘和村子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不用每天都担惊受怕的。”就算朱彦夫反对,母亲也不同意他参军,朱彦夫对此非常懊丧,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反对就放弃参军的想法。他认为既然母亲不同意,那他可以自己偷偷去。某天夜里,朱彦夫拿起早就打算好的包袱,轻轻推开门,朝着一支解放军队伍的驻扎地前进,不知走了多久,他最终走到了。来到解放军驻扎地后,他对一名解放军战士说:“同志你好,我想加入解放军,我想让村民们和我家人都过上和平的日子。”朱彦夫在说这句话时,眼神中散发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坚决,这让那名解放军战士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最终,他胜利加入了解放军部队。在简洁学习了一些文化学问后,他就跟着部队参与了孟良崮(gù)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朱彦夫勇往直前,不退缩,得到了部队战士们的赞扬,他们都说:“你这小战士不错,要再接再厉啊!”听着战士们的夸赞,朱彦夫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朱彦夫在后来又跟着部队进行过很多次战斗,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合起来差不多有上百场。他的身体也因此多处负伤,可他从没想过退缩。此时,朱彦夫年龄虽不大,可他早已熬炼出了钢铁一般的战斗意志。1949年,朱彦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这年他才16岁。看着敌人节节败退,朱彦夫心想:“敌人应当很快就能被击退了,我也可以回家了。不知道娘有没有生我的气,当时没跟她说就偷偷跑出来参军了,娘不会不理我了吧?”怀揣着对母亲的思念,朱彦夫在战斗时更加舍命,他想早日回家探望母亲,跟母亲说一声愧疚。可他没想到,国民党被击退后,朝鲜斗争又爆发了。为爱护我国疆土,我国派出了一批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当时,朱彦夫有些拿不定办法,可最终他还是觉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他毅然跟着志愿军队伍前往了朝鲜。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8 5月30日(后天)上午10:00,王娅先进事迹报告会将在国网天津电力举办,人民网天津频道将全程直播。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故事,带您重温“中国好人”“天津市道德模范”王娅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今年以来,国网天津电力仔细实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重要要求和新时代发展战略,将学习“中国好人”“天津市道德模范”王娅的强大精神动力落实到保持平安生产稳定局面、以优异成果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来,公司干部员工决战“1001工程”、攻坚“变革强企工程”,大力推动“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为深化学习王娅精神,弘扬榜样正能量,凝合争当“四个先锋”的磅礴力气,进一步激发广阔干部员工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壮志豪情,特聚焦基层一线,讲解并描述公司员工学习榜样、看齐榜样,在专业专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故事,打造一支电网铁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夏天的桃李杏,在暖风的怀抱里悠扬。皎洁的月亮,倒映清泉里放射明光,重庆车务段荣昌车站值班员徐前凯同志以青春的热血纵身救老人,令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提高,他充溢人性光辉的那一刻,我们不敢遗忘。见义勇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时代更是呼喊这种精神。徐前凯的英雄模范行为,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人心所向。我们当以实际行动向见义勇为的英雄学习,学习他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无私无畏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的责任担当,只要我们争相参加到关切爱惜他人的行列中,我们的家园定会变得更加漂亮,社会定会更加祥和安静。其实大多数英雄都是普一般通的的百姓,在那样特别的环境里,不惜冒着生命危急,凝心聚力去救素不相识的生疏人,与灾难事故作坚决的斗争,他们流血、受伤,甚至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他们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英勇行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过的:“只有为人民作出过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溢、暖和、长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徐前凯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铁路青年,用高尚品行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庄重承诺,用忠诚担当诠释了无悔青春的真正含义。为弘扬正气、激励先进,全国铁道团委确定授予徐前凯同志“铁路青年五四奖章”,令我们深深艳羡。所以我们作为当代的共青团员更要向向徐前凯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敬业爱岗、尽职的精神品质。我们都知道人做重要的是生命。比生命更宝贵的是什么?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人生要抓住和把握住什么?是见义勇为、主持正义、坚持学习、信任科学、坚持真理、廉洁奉公。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品德是什么?仍旧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看来,人生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关键词是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特殊是那些在见义勇中牺牲了小我成就企业,公司荣誉的英雄,恒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永无至境的奋力争强。一件件舍身取义的善举,触动缄默的心脏。一幕幕见义勇为的场面,震撼着颤栗的灵魂,扬起风帆。无私的奉献,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典范。唱响一曲又一曲,划时代旋律的动感,一桩又一桩精彩的故事,绽放出漾情的花瓣。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呼唤,哪里就有她主动的回声。”连日来,盲人朱丽华的先进事迹感动嘉兴全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中,各级党组织纷纷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朱丽华坚守初心、身残志坚、乐于奉献、奋勉有为等品行和精神在社会各界特殊是党员中掀起一波又一波学习和热议的高潮。参与全省首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成为嘉兴第一个“勇吃螃蟹”的盲人;治疗脑瘫二十二例推拿疗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九十二例临床报告等论文相继刊发,推拿实践升华为理论;拿到全省首次向优秀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的“中医师”证书……“朱丽华虽然是盲人,但她不仅在生活中独立自强,还在盲人中医推拿技术上不断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令人感佩的成果,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们眼科支部的党员们。”市中医医院眼科党支部书记、眼科病区主任杜诚说,作为红船旁的健康卫士,就要不断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专业技术和服务管理上不断创新实践,为病人供应更好的治疗和服务,真正做好光明与希望的“守护者”。各类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及视网膜疾病常规及疑难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一项项学科技术不断创新、成熟;羊膜移植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微创摘除术视网膜静脉堵塞中医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探讨……一项项科研课题频频获奖。近些年,市中医医院眼科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20_年门诊量约18万人次,住院人数6700余人,住院总手术量达7400余台。目前已经成为“浙江省中医眼底病治疗建设基地”“浙江省中医临床眼底病医疗中心”“省市共建重点专科”“嘉兴市重点支撑学科”,还是嘉兴市唯一的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为了这个奋斗目标,朱丽华反复练习,揣摩每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就算手练得拉伤还打了石膏,双腿因为长时间站立而肿胀酸痛,也不松懈……几十年来,朱丽华坚持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推”出一片光明。昨晚,嘉兴市快速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会议室灯火通明,该公司党支部“每周夜讲堂”如期开讲,白天在工地上紧锣密鼓全力奋战的党员们,正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专题学习朱丽华的先进事迹。“朱丽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坚韧拼搏、不懈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作为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的党员建设者,要学习好朱丽华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围绕工程目标,为早日建成市区快速路环线而不懈奋斗。”该公司总经理刘江军说。记者了解到,自启动建设以来,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就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嘉通集团秉承市委、市政府“开局就要奔跑”和“早一天也好”的理念,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发扬坚决志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组建“快速路项目攻坚战队”、全面推行节点安排管理、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建立迁改过程定期协调机制、狠抓细微环节管控等措施,一举摘得一季度“红旗项目”,并形成高效运作、破难攻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公司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围绕“红船领航·匠心筑梦”党建品牌创建,与一期工程各标段党支部签订“党建引领、助力攻坚”党建结对大联建协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并通过开设“每周夜讲堂”,与沿线街道、社区共同发起“红色四方联盟”,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全力推动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建设。截至10月10日,一期工程桥梁钻孔灌注桩、地道立柱钻孔灌注桩及隔断桩施工完成率均超过60%。“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这样的我才不负红船旁共产党员的称谓!”朱丽华的党员宣言掷地有声,她心有大爱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我要为朱丽华点赞!我与她有缘相识在1986年10月,她20_年8月作为第一批加盟者加入了96345,此后经常放弃休息,参与96345志愿服务活动,到社区为群众推拿。三十多年过去了,她初心未变,心灵恒久这么美,钦佩她,向她学习。”市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党支部书记骆叶青表示,在嘉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20_年9月12日,我市依托“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成立了“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组织党员志愿者亮身份、展风采,搭建了为居民群众供应优质便捷服务的新平台。今年,该站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进一步挖掘党员志愿者资源,扩大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者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为民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市已有近万名党员本着“奉献社会”的理念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并组建了卫生医疗、水电安装、居家养老等18支特色服务分队,建立了68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志愿者特性特征的服务功能区域与服务站点。自成立以来,该站已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中大型活动640多次,参加党员18万多人次,服务居民46万多人次,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品牌”等100多项荣誉。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上世纪80年头,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志气和信念。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呈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头成果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坚韧的意志证明白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今日,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女排精神”依旧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成功不行或缺的精神力气。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实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接着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决自信、敢于成功,坚韧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将来。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2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终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线哨所”。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引导各项政策落实的那根针。基层干部的“百宝箱”内常备这几样“珍宝”,工作干起来方能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常备记事本,民情民意一条不落。基层任务纷繁困难,除了完成所在部门的日常与迎检各项工作外,基层干部还涉及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等多个领域工作,忙起来就难免记住了这位群众反映的,又遗忘那位群众所建议的。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民情民意不仅要耳闻入心,更要用笔登记来。基层干部当备好记事本,仔细登记群众诉求,确保群众所需所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也要常翻一翻,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工作进度,查找工作差距,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推动。常备千层底,踏遍基层每个角落。时代楷模黄文秀说:“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直至生命的最终一刻,她都走在去往贫困户家中的路上。基层干部要像黄文秀一样,为自己纳一双千层底,主动到“村头巷尾”走一走、到“田间地头”干一干、在“泥巴凳子”摆一摆,以“一竿子插究竟”的作风深化最困难、工作最薄弱的地方,收集沾满“泥土芳香”的“第一手资料”,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好口碑镌刻在百坭的山水之间,一步一履访民情,一言一行解民忧。常备心情收集器,面带笑容担当作为。面对基层工作中的“拦路虎”,有人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有人自暴自弃、松劲泄气,更有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基层干部当常为心情做做“大扫除”,清除负面心情,面带微笑服务群众,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乐观,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主动面对工作中的“辛酸苦辣”。信任在回忆起基层工作的时候,脑海中定会出现多数暖和、感动的瞬间,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这些荣誉给了我更多前行的动力,也引领了方向,我不是一个人在行动,我的身后有许多的同行者,荣誉是属于全部人的。面对荣誉,周秀芳说。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老师。古稀之年远赴贵州、湖南支教,将先进教学阅历送进大山深处;她是爱心搬运工,汇聚长三角上万市民爱心,在湖南溆浦捐建29所希望小学,让400多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3400余万元;她是扶贫带头人,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溆浦、延边产业脱贫,还在延边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在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了希望之灯,也为扶贫协作搭建了爱心之桥。周老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实至名归!北斗溪镇政府干部刘万强兴奋地说。周秀芳刚来溆浦的时候,刘万强就在当地乡政府上班,那时便常常和周老师联系,对周秀芳在溆浦的事迹特别了解,所以听到这个好消息,他一点也不意外。周秀芳始终挂念的贺俊杰同学现在已经读初中一年级了,得知周奶奶又获奖了,他兴奋得跳了起来。贺俊杰的眼睛以前患有斜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眼睛始终没有得到治疗。20xx年底,周秀芳将怀化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的5000元奖金,捐给了贺俊杰用于治疗眼睛。周秀芳老师是值得人人学习的道德标杆。溆浦县委宣扬部副部长龚剑锋说。在溆浦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宣扬周秀芳事迹,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强大正能量磁场,推动文明社会建设。如今,溆浦成立了好人工作室,并成立宣讲团,开展模范道德人物事迹展,加大好人宣扬,共享传递好人故事,淳化乡风民情,掀起了学习榜样的新风尚。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4 朱丽华诞生在中医世家。两次意外让她失去了光明,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幻想,最终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停步。在她重拾生活的希望成为一名医者时,她经常会思索偶像张海迪的一句话: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1989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洪灾侵袭了嘉兴,当时朱丽华在市福利院工作,茫茫的黑暗中,天灾显得特别恐怖。洪水退去后,朱丽华依旧手足无措,福利院里狼藉一片,一屋子老弱病残,困难重重。朱丽华急在心里,但一点忙也帮不上。这时候,子弟兵们来了,苦活累活他们抢着干。经过多天的抗洪救灾,有些军人不慎受伤,院长就请朱丽华为他们治疗。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这些军人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他们在家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入伍之后成了人民的守护者。治疗结束后,被问到诊费是多少,朱丽华赶忙摆手,我也没有其他本事,就只能治伤疗伤,缓解你们的病痛。不能让军人们受着伤干活。那段时间,朱丽华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为军人们治疗,自己忙不过来,便花钱请诊所的盲人帮忙为他们推拿,每天累得像散了架。军人们离开了,市福利院复原了往日的安静。然而,对军人们的敬重,却深深留在了朱丽华的心里。原来,在本职工作之外,我还可以用双手为社会作出贡献。朱丽华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是我幻想的传递,我要坚持一辈子。初心,在最起先的时候,往往简洁朴实。但是,它会渐渐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贫困学子、残疾人、困难家庭……对于来求助的人,她来者不拒,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慢慢地,朱丽华这三个字成了一张公益名片。有人说她傻,有钱不赚,受助人也不肯定回报她。她却不在意,我不须要他们来回报我,他们只要回报社会就好了。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28年前,“八十年头新雷锋”、“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感动了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当时年仅26岁的嘉兴盲人朱丽华,正是在她的精神激励下,自强不息,在黑暗世界里创建了一份光明的事业。然而,朱丽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有一天见到张海迪,零距离倾听她的训诲。昨天,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参与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嘉兴赛区的活动后,晚上7时40分,抽空在嘉兴国际奥林匹克酒店12楼,与朱丽华坐在了一起。两个诞生于上世纪50年头、年龄仅相差2岁的女性,一见面,都显得非常激烈。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精神饱满地望着身旁的朱丽华,谈人生、谈学医、谈心得,时而细声细语,时而开怀大笑。第一次现场听到张海迪的声音,朱丽华脑海里马上出现1983年听广播的情景。“您的声音和故事,很快变更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朱丽华动情地说,由于意外事故,一个对将来充溢向往的少女,五彩缤纷的世界从今变成了无法抹去的黑色,是张海迪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她挑战自己,战胜困难。20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朱丽华靠着坚韧的毅力,仔细学习钻研按摩技术,自学成才取得大专文凭,成为一名中医师,并且热心传帮带其他盲人从事推拿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她将推拿诊所办得红红火火,还解决了10多名盲人的就业问题。从事推拿工作至今,她累计治疗的患者已达17万余人,有百余患儿在她手下奇妙站立起来。听了朱丽华的经验,张海迪非常快乐,并回忆起自己15岁时,随父母学习针灸和行医的经验,她意味深长地说:“盲人心里应当有个太阳,恒久乐观面对生活。”朱丽华也感慨地说:“你的精神感染了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说话间,两人都快乐地笑了。当了解到朱丽华如今不仅是嘉兴市盲人协会主席,还是市政协委员,并先后获得嘉兴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等各种荣誉时,张海迪连连赞扬。谈话很快就超过半小时。作别张海迪,走出门外的朱丽华仍显得非常激烈:“这半小时将是我人生的一大财宝,我将恒久珍藏,接着努力,多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气。” 2023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6 与孔子对话的习惯,维吾尔族女孩希尔娜依·麦麦提已经保持了6年。每天早操前,她都要面对校内里一尊3米高的孔子像鞠躬三次,仔细地朗诵一段爱国誓词。周而复始的仪式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已起先影响希尔娜依的学习生活。有一次,远赴几千公里以外参与夏令营时,她参观了幻想中的孔庙和孔子像,也发觉了她所生活的乡村以外更大的世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希尔娜依快小学毕业了,她最大的愿望是考进疆内初中班,走出农村到大城市接受教化。连续多年超过80%的疆内初中班录用率,让这所小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到开学季,周边村子、乡镇甚至县城的维吾尔族老百姓纷纷带着孩子在校门口等待入学报名,尽管旁边有免费的公立小学,但一些人宁愿掏一些学费也要让孩子上这所小学。20xx年,库尔班·尼亚孜拿出积蓄在家乡前进镇(原依麻木镇)办学,镇里99.5%的人口是维吾尔族,绝大多数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办学初期有不少质疑声甚至各种阻扰,但库尔班·尼亚孜坚持了下来。他坚信: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20xx年年底,库尔班·尼亚孜成为全国100名改革先锋之一,获得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荣誉称号。一路走来,库尔班·尼亚孜和他的这所小学经验了不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