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整理后)(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2012名词解释农业环境:指农业生物(主要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环境问题:广义,就是由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农业生态系统:一种经过人工驯化的特殊系统,是按照人类自身需要,用一定手段调节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及基因的数量和出现率。生物监测:也称生物学监测,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及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生物评价:也称生物学评价,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方法有: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生态农业: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吸收各种农业实践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功能的集约基因管理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生态规划:利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制定的综合规划,目的在于科学地利用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以至于破坏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气温垂直递减率;表示大气实际温度每升高单位温度降低的数值。急性伤害: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几小时至12天内)植物就出现明显伤害症状,一般易于发现慢性伤害: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经长时间接触(几十天)后,植物逐渐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表现生长不够茂盛,生育不良,受伤害症状不明显或逐渐显现出来。往往不易被人们注意。剂量:把污染物浓度和接触时间的联合作用,称为剂量。植物抗性指数:把紫苜蓿的抗性指数定位1.0,其他植物受到SO2伤害的浓度除以紫苜蓿的受害浓度,即为植物的抗性指数。水体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状况,使其丧失或减弱了对人类的使用价值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和半封闭性水体中,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异常增值,使水质恶化的过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指经过适当处理的废水有控制的投配到土地表层,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净功能,达到预先设计的处理效果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污染物逐渐积累,改变土壤成分的组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具有限制性和可再生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和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农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作物及农林产品的害虫、螨类、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提高这些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以及用来控制和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农药残留: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 、畜产品、水产品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固体废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的城市垃圾进行生物稳定作用的过程。固体废物的减量化: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发生量。资源化: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使固体废弃物获得新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废物资源的利用率。#第一章1.什么是农业环境?其特点是什么?答:农业环境;指农业生物(主要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特点:A范围广阔,差异明显 (改变了原来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种群的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的单调 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进流出的开放系统)B不稳定性 C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和恢复。(农业环境质量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才能捕捉其发生变化的踪迹)农业环境的保护以预防为主。 2.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生态破坏 农业环境污染 人口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 生态破坏: 1水土流失严重 2 土地沙漠化 3 农业资源衰减(耕地面积减少 近海渔业环境衰减 草原退化 土壤肥力下降)4 湖泊面积减少,调蓄能力锐减 5 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 农业环境的污染: 受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受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3.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答: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CO2浓度与农作物:CO2浓度的增加,将增大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气候带和农业带的移动:气候带和农业带有向两极的倾向。气候带的移动在高纬度地区表现得更加显著。无霜期延长夏季干旱化的影响:中纬度地区的生产量因夏季干旱将减少10%30%。对热带地区农业的影响: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减少危害半沙漠地区农作物,由于增加了热应力,会危害热带湿润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将有所增加对生物造成影响。酸雨对植物的影响:酸性的降雨和雾对植物的可见伤害发生在叶片和花瓣上酸性对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二章2. .生态平衡的标志主要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答:标志A通过生态系统边界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要相对平衡B从整体上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应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相对稳定。D.生态环境的协调。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火山喷发等和人为因素:物种改变,环境因素,信息系统的破坏。3.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什么叫生态农业,其特点和理论基础是什么?答:特点:a目标不同(收获更多农产品)b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c结构和稳定性不同d调控因素不同(人力、自然力)e开放性不同(较其他生态系统大)f管理体制不同g生产效益高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取了各种农业实践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点:多样性、综合性、生产高效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理论基础:生物和环境的协调进化原理生物之间链锁式的互相制约原理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的再生原理结构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理4. 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如何保护?答:关系:1古代农业来源于生物多样性2现代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度开发土地减少野生生境、农田系统生命支持功能退化3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自然淘汰、人类干预。保护措施: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离体保护(1)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与保存(2)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d保护区外围地带的保护5. 生物检测与生物评价的特点,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生物评价:也称生物学评价,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方法有: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特点:a综合性、真实性b长期性c灵敏性低d简单易行6. 生态学在农业环境学中的应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愈来愈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研究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问题,以便使其在解决我国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对农业生态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探讨旧农业模式向新农业模式转变的规律;把化学生态学向农业的渗透研究领域,对揭示和利用生物间相互关系,建立合理生物群体结构,减少农业化学用品使用量产生更重要的作用;农业生物多样性规律的揭示和利用,应加强研究不同作物构成的多样性和品种生态型多样性;我国农业生态学有关计算机系统分析和相应软件研究的自主创新性、系统集成度、稳定性和广适性尚待加强;加强农业景观水平能流与物流的研究。第三章2. 大气污染有哪些影响因素?A气象因素:风和湍流温度层结与大气稳定度降水雾B地理因素:山区地形海陆城市热岛效应C植物因素D污染物的综合效应(拮抗、协同)E工业布局的影响3.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的一般规律?答:1大气污染物侵入植物体的途径:存在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液体、固体形态的污染物,主要以气体及气溶胶状态与植物发生联系,气体以及一般小于1微米的物质,能通过植物叶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而大于1微米的物质,一般不能通过气孔直接进入,它们只能吸附在植物器官表面,在具备一定条件(如水分溶解渗透)时,也可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因此,植物气孔是污染物入侵植物组织的最主要途径。2植物受害基本类型:可见危害和不可见危害3大气污染对植物产生危害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在阈值以上才会对植物产生危害,成正相关)植物种类(敏感、抗性中等、抗性强)污染物的作用时段(白天气孔张开,大气污染物侵入容易,春夏季,植物生命活动旺盛,易侵入)气象条件(高湿高光强,气孔开放度大,易侵入)田间管理(氮过多,抗性差,易侵入。钾、钙、硅供应充足,可提高抗性。营养期受污染,可增施追肥,降低减产损失)4. 比较SO2和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不同之处?答:SO2对植物危害的机制:SO2对植物的危害,一般是先从气孔附近的细胞开始,逐渐扩展到海绵组织,再发展到栅栏组织,表现为细胞内叶绿体的破坏,组织失水并坏死。在外表体现出许多褐色斑点,并在叶脉间逐渐发展,由小至大。双子叶植物受SO2危害后,植物叶片上叶脉间出现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并逐渐呈棕褐色坏死。受害症状首先在功能叶片上表现出来。单子叶植物叶片上有点状或条状伤斑。组织脱水坏死且功能叶易受伤害。针叶树叶部的急性伤害在当年生针叶上表现为浅橘红色叶尖坏死,在受伤的叶尖和正常的绿色部分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氟对植物的影响:受害症状表现在叶缘和叶尖部位。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有:1抑制光合作用2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抑制3导致生理活性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5. 简述大气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机理?答:危害机制:大部分氟化物通过叶片进入体内,首先氟化物水解形成氟离子,穿过细胞间隙进入导管,随蒸腾流流向叶缘和叶尖,流动过程中与Ca2+、Mg2+等离子相遇,形成难溶性物质(CaF2、MgF2)逐渐淀积在叶缘和叶尖位置。由此氟对植物产生以下不利影响: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植物开花结果导致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6. 怎样正确开展大气污染对农业生物危害的调查与鉴别?答:A现场调查研究 a 植物发生可见伤害的区域在地理上存在着某些分布特征:有明显的方向性植物伤害程度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关离污染源的远近b观察植物受害的基本状况c观察植物伤害表现的典型症状B污染源调查C基本资料调查收集:气象资料的收集农业生产情况D采样分析:植物叶片采样分析大气采样测定E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危害症状图谱(生物监测)7. 复合污染物的作用类型有哪些?答:加和作用 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协同作用(增效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拮抗作用(减效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8. 石灰水喷洒作物植株降低氟危害的机理是什么?答:植物叶片吸收了钙,可补充因氟在叶片中的积累形成难溶性的氟化钙而导致有效态离子不足所产生的危害。同时植物体内钙离子的增加又可以更有效地使氟离子转化为氟化钙降低氟的毒性,使得植物对氟的抗性明显增强。9. 如何有效的防治大气污染?答: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发展植物净化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第四章2.水体主要污染物主要分为几类?答:主要分为:化学污染物(1好氧污染物2重金属3非金属毒物4酸、碱、盐类5石油类)物理污染物(6热污染)生物污染物(7病原生物)3.水体自净作用的机理有几种?各是什么?答:机理有:物理净化,指由于稀释、扩散、吸附、沉淀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作用。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不溶解的物质沉淀下来或分解消失。生物净化,水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以及水草、鱼类等生物。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分解消除,这就是生物净化。4. 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其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防治?答: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NP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1引起水生生物种类的改变2水质碱化3水体产生有毒物质4感官恶化,不利观光防治措施:1预防性措施:a降低或消除废水中氮、磷的含量b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c防治水土流失d减少湖边农田化肥的使用量 2调节性措施:a改变水域的水温特征(改变水域的流动性,进行水交换)b化学方法(投加化学絮凝剂)c生物学方法(在湖泊的浅水区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并打捞清除;放养食藻类鱼种;放养底栖水生动物)d物理法(曝气、疏浚底泥)5.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污染的区别?答:1适度的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良好的,有助于提高渔业生产产量2水体污染则不同,通常一开始就与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和破坏有关3富营养化只有超过一定的适度范围后,才会构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富营养化的后果,引起水体污染。6. 污水为何可以农用,农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污水农用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物质2污水可作为农业用水的可靠水源3农业土壤具有极大的自净能力4污水农业利用是一条处置城市、工业午睡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应注意以下问题1控制污水源2进行污水农用的合理布局3加强监测管理4污水灌溉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7. 如何进行水污染对农业产生危害的调查鉴定?答:常见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受害作物的分布情况2观察作物受害状况3水污染原调查4采样分析:废水采样分析,土壤、作物采样分析。8.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哪些类型?与污灌的主要区别?答: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快速渗滤流出系统(RI)2慢速渗滤(SR)3地表漫流(OF)4湿地系统(CW)与污灌的区别:a对污水进行预处理b按要求的出水标准精心设计,有完整的工程系统c能全年连续运行(污灌按农作物需要进行灌溉)d种植的植物以有利于污水处理的植物为主(污灌以粮食蔬菜为主)第五章2. .土壤污染的危害及特点? 答:危害: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品质(农产品)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其他环境问题(参考:人类因土壤污染而遭受的危害主要有:(1)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2)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3)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 (4)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土壤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6)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7)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污染的重要原因)特点: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蓄积性和不可恢复性的(长期性的),其严重后果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容易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土壤污染很难治理,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3. 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答: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收到不良影响,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4.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有哪些?答:是土壤环境科学基础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基础为农牧生产服务为地方病、环境病服务 5. 哪些重金属元素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大,哪些又较轻,为什么?答:镉、铜、铅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大;砷在氧化条件下对作物的危害性较轻。氧化条件下,可溶性镉、铜、铅增多,对作物危害性增强;还原条件下,土壤中硫化物增加,可使镉、铜、铅这些亲硫元素生成难容的硫化物而降低毒性。砷在氧化条件下,大部分砷化物以砷酸形式存在,砷酸在土壤额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绝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固定;在还原条件下,砷酸转化为亚砷酸盐,对植物的毒性增强。6.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答:1排土、客土农业工程措施2施用化学改良剂3农用水分管理4生物改良措施5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6农业措施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特点: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无法被生物降解,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可转化为毒害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对食物链中某些生物产生毒害,或最终在人体内蓄积而危害健康。 治理方法及特点:包括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化学治理及农业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效果彻底、稳定,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生物治理实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破坏小,但是治理效果不理想;化学方法治理效果和费用都适中,但容易再度活化;农业治理方法易操作、费用低,但是周期长、效果不显著。 综上,根据不同的污染项目特点及对治理效果、周期及经费要求,应选择最适宜的治理方法.化学稳定化治理的方法往往存在不能确保治理效果长期稳定性的问题,但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分子键合修复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它将成为一种集治理效果好、费用低和治理周期短为一体的优选治理方法。(参考:土壤受污染后, 蓄积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能迁移到水、 空气 和植物中, 最终进入人体。土壤污染一旦形成, 就会造成长远的 影响, 而且难以消除。 因此, 我们应以 “预防为主” , 积极做好土壤 的保护工作。 土壤污染的防护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 的污染源, 同时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 消除土壤中的污染 物或控制污染物迁移转化, 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生物防治 土壤污染物质可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净 化土壤。 如羊齿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 有较强的吸收土壤重金属 能力, 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 , 连种多年可使土壤镉含 量降低50%。 施加抑制剂 轻度污染的土壤, 施加某种抑制剂, 可改变污 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减少作物吸收, 如使用石灰可增加土 壤PH, 使铜、 锌、 汞、 镉等金属或氢氧化物沉淀。据实验, 施用石 灰后稻米含镉量可降低30%。碱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的镉形成 磷酸镉沉淀, 对消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增施有机肥 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胶体, 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砂性土壤, 能促 进土壤对土壤有毒物的吸附作用, 增加土壤容量, 提高土壤的自 净能力。 加强水浆管理 水稻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可影响水稻土中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淹水可明显抑制水稻对镉、 铜、 铅、 锌的吸 收, 落干将促进水稻的吸收。 客土、 深翻 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 若面积不大, 可用客 土换土法, 对换出土壤要妥善处理, 防止次生污染。亦可将污染 土壤翻到下层, 深埋程度以不污染作物而定)7. 土壤Cd、Cr、Pb、As、Hg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答:镉:由于土壤的强吸附作用,镉很少发生向下的再迁移而累积于土壤表层。在降水的影响下,土壤表层的镉的可溶态部分随水流动就可能发生水平迁移,进入界面土壤和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而造成次生污染。土壤中水溶性镉和非水溶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和碳酸盐的含量防止措施:严格控制灌溉水合农用污泥肥料等镉含量污染严重的农田可采用排图土客土方法改旱作为水作,改变氧化还原电位水田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砷:砷主要以正三价和正五价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水溶性砷,吸附态砷和难溶性砷。三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土壤中含硫量较高且在还原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难溶性As2S3。在土壤嫌气条件下,砷与汞相似,可经微生物的甲基化过程转化为二甲基砷(CH3)2AsH之类的化合物。由于土壤中砷主要以非水溶性形式存在,因而土壤中的砷,特别是排污进入土壤的砷,主要累积于土壤表层,难于向下移动防止措施:在受污染严重的地方改旱作为水作污染面积小的可采用翻耕、排土、客土的方法降低含量可加入Fe、Al等盐类吸附砷也可使用Mg2Al3使用P肥可降低毒害使用堆肥在旱作条件可以减低生物态在不严重的地方可以选种一些抗性作物汞:土壤中的汞有三种价态形式:Hg、Hg2+和Hg2+2。汞的3种价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价汞和有机汞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中可以被还原为零价的金属汞。土壤中金属汞的含量甚微,但可从土壤中挥发进入大气环境,而且会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其挥发的速度加快。土壤中的金属汞可被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防止措施:在受污染严重的地方改旱作为水作对已受汞污染的土壤,可施用石灰肥料使用P肥不宜使用堆肥铬:由于土壤中的铬多为难溶性化合物,其迁移能力一般较弱,而含铬废水中的铬进人土壤后,也多转变为难溶性铬,故通过污染进入土壤中的铬主要残留积累于土壤表层。铬在土壤中多以难溶性且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形式存在,因而铬的生物迁移作用较小,故铬对植物的危害不像Cd、Hg等重金属那么严重。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铬,绝大多数保留在根部,而转移到种子或果实中的铬则很少。防止措施:酸性土壤中毒性大,使用石灰调节pH实行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可使用磷酸氢钙小块农田可采用排土客土铅:植物吸收的铅是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铅。绝大多数积累于植物根部,转移到茎叶、种子中的很少植物除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以外,还可以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吸收污染空气中的铅防止措施:,可用客土法或种植某些非食用但可富集铅的植物例如苔藓,以消除或改善铅污染或提高土壤的pH值、施用钙、镁及磷肥等改良剂,以降低土壤中铅的活性,减少作物对铅的吸收总的方法:排土、客土农业工程措施施用化学改良剂农田水分管理生物改良措施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8.简述土壤环境行为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答:1土壤有机组分的缔合2土壤矿质胶体的吸附、解析3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污染物行为4土壤酸碱与环境行为5重金属污染与土壤微生物效应(具体内容过多,参见课本p113-p123)第六章2. 化肥在农业上的大量使用,将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答: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威胁近海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破坏土壤结构(A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B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 )3. 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降低蔬菜硝酸盐的积累?答:种类不同的差异:积累硝酸盐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一般是: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蔬菜不同器官部位的差异:根部和茎部较高,叶部次之,花或瓜果组织最低同类蔬菜不同品种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生长期的差异: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量通常随着生长而逐渐上升,至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随着成熟而减少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很低,腌制食品中含量多,且腌制初期含量最多。措施: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注意N、P、K的平衡使用控制施肥时间,在蔬菜收获期前23周内停止施肥蔬菜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施用氮抑制剂减少蔬菜贮存时间,提倡池新鲜蔬菜4. 论述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答: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农药主要是通过喷雾漂移和施于作物、水体、土壤表面后蒸腾,或者是农药厂的三废排放进入大气。大气中的农药主要是以气体或被大气中悬浮的微小粒吸附的两种形式存在。大气中农药的含量大小与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施药的剂型、药量、方式和施药时的气象条件有关。如果农药易挥发、剂型为粉剂、且施用量大,采用飞机喷洒或遇高温、大风等天气,大气中的农药量会明显增加。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有直接污染间接污染两种, 直接污染农药是以浸种、拌种和封闭药的形式, 直接将农药施入土壤。其次是在喷雾时直接落到地面上或附着在作物上, 经风吹雨淋而落入土壤中。间接农药污染是大气中悬浮的农药颗粒或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农药经雨水溶解和淋失, 最后落到地面上, 或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将农药带入土壤。2目前大豆田长期使用高残效除草剂的地块, 导致玉米经济作物无法调茬, 大豆也表现根系发育受阻生长缓慢, 个别地块出现大量死苗现象, 导致减产、减收甚至失收。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水体被农药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来自土壤中农药的冲刷和农药厂的废液排放。水体中的农药一部分是以溶解状态存在,另一部分被吸附在悬浮颗粒上。水体被农药污染后,对水体中的生态系统乃至下游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农药对水质污染的顺序一般为(从大到小):田沟水、河水、海水、自来水、地下水。农药对植物的影响:田间施用的农药, 渗到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由于作物对农药的吸收富集和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使许多农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 其次是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单一施用, 人为地致使某类植物灭绝, 或是使其基因型发生突变, 从而影响到植物种群数量和多样性5.论述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答:农药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农药进入水体后,对各类水生生物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农药残存在土壤中,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它的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一是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二是害虫的再猖獗;三是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对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的影响: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农药对鸟类、兽类和其它一些高等动物均有一定程度的间接影响, 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和从环境中吸收。如DDT 、狄氏剂使鸟类卵壳变薄, 孵化时易被压碎, 引起小鸟死亡, 降低鸟类的生殖率等。很多农药都能在兽类体内积累。长期使用农药后,农业生态系统发生的总的改变是生物相的多样性降低和某些种类生物量的减少。有些杀虫剂可把昆虫相减少1/ 3, 除草剂也可把某些植物在小面积农田中彻底消除。这些影响均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生态平衡被打破。 6. 农药的残留和残毒有什么区别?答:农药残留是指农田使用农药后,在动植物体、土壤和环境中农药原药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志的数量。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农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超过限量,人、畜使用后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慢性中毒,就叫农药的残毒。简单说,农药残毒就是农药残留对人、畜的毒性。有农药残留不等于有残毒。7. 农业生产中,如何防治化肥和农药污染?答:防止化肥污染措施:适时、适量实用化肥做好N、K、P平衡施肥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走生态农业道路广泛、深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改进、革新施肥机具,推广深施、条施、穴施方法,并建立良好耕作制度开发化肥新品种,改进化肥的制造方法加强管理,防止水土流失。如何防止农药污染:现有农药的安全使用加强农药的管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究、推广生物防止方法8. 简述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降解和残留?答: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基本途径:1.有微生物参与的降解包括脱氯作用、脱烷基作用、换裂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解作用; 2.沿孔道挥发散失; 3.不溶于水,在土壤中存在与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水解)。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降解是土壤中农药净化的主要途径,是以土壤微生物与酶为主对农药的分解作用。该过程受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增加,农药在土壤中的分解能加速。根据分解作用的性质,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脱氯作用、脱烷基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水解作用。例如:DDT经过脱氯变成DDD再经过氧化变成氯苯乙酸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一旦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残留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残留的时间有长有短,数量有大有小,但有残留并不等于有残毒,只有当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积累到一定程度,与土壤的自净效应产生脱节、失调、危及农业环境生物,包括农药的靶生物与非靶环境生物的安全,间接危害人畜健康,才称其具有残留积累毒害。一般说来,土壤化学农药的残留积累毒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残留农药的转移产生的危害;残留农药对靶生物的直接毒害。第七章2. 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对农业环境的危害?答:特点资源与废物相对性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对农业的危害表现在对土壤的污染(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对水体的污染对空气的污染,产生火灾隐患(煤矸石)影响视觉卫生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答: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4. 沼气发酵的影响因素,发酵产物的农业利用。答:影响因素:厌氧条件;温度;酸碱度条件;搅拌;物料物质;有机质负荷;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有毒物质含量。产物的农业利用:培肥土壤,用作优质土壤;用作饲料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用作食用菌培养基;沼液防治病虫害;沼气保鲜,用于储存农产品,保鲜时间长,成本低,效果好。5. 了解粉煤灰的农业利用及存在的问题?答:以下几方面: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温,增强抗旱抗冻能力,促进作物早发早熟做肥料做农药和蚕药的载体贮灰场种植作物作填充料。存在的问题:高的PH值高的可溶性盐含量过量的水溶性硼和其他过量元素6. .按照来源划分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有哪些?答:可划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