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方案(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二十七单元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苏教.ppt

    • 资源ID:64368895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方案(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二十七单元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苏教.ppt

    第二十七单元PART 09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考试说明第二十七单元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2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及应用。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1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考点互动探究知识梳理考点一乙醇和乙酸加成氧化考点互动探究取代加成OH取代CHO或COOH或COO或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_乙酸_2.乙醇和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考点互动探究C2H6OCH3CH2OHOHC2H4O2CH3COOHCOOH考点互动探究(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乙醇(写化学方程式)名称俗名色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乙醇_无色有特殊香味液体_乙酸_无色_气味液体_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醋酸(冰醋酸)有刺激性易溶于水易挥发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乙酸考点互动探究乙酸(写化学方程式)CH3COOHOH=CH3COOH2O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考点互动探究3乙酸乙酯的制取(1)反应原理及断键部位(2)实验装置分析长导管的作用是_,长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_,若插入液面以下,应使用防倒吸装置。试管液体中应加入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图9271 导气兼冷凝倒吸防止暴沸考点互动探究(3)实验步骤分析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先加入_,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_,最后加入_,注意不能向浓硫酸中加入乙醇或乙酸,防止液体溅出伤人。浓硫酸的作用是_。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_;_;_。加热:刚开始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乙酸过度挥发,并使二者_,反应末大火加热的目的中_。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产物_。乙醇浓硫酸乙酸催化剂和吸水剂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分离得到酯充分反应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出来乙酸乙酯考点互动探究对点自测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3)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4)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5)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6)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7)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8)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同()答案 (1)(2)(3)(4)(5)(6)(7)(8)考点互动探究解析(1)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2)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3)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4)乙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如乙醇与乙酸发生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考点互动探究2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水、乙醇、乙酸的三个烧杯中,产生气体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_。答案 H2O、CH3CH2OH和CH3COOH都含有羟基,但羟基的活动性不同,其活动性顺序为CH3COOHH2OCH3CH2OH考点互动探究题组训练题组一乙酸和乙醇的性质及应用12016潍坊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答案 D解析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A项正确;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B项正确;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氧化成乙酸,C项正确;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D项错误。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C解析 两种有机物都含有羧基,都能与金属钠、NaOH和乙醇反应,苯甲酸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而山梨酸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2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金属钠 B氢氧化钠C溴水 D乙醇考点互动探究规律小结1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HC2H5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OH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与Na2CO3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与NaHCO3反应水解不反应不反应考点互动探究规律小结2.(1)要注意通过典型常见有机物对比结构、反应试剂或反应条件,分析官能团在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形成化学键种类;(2)在定性认识烷烃(取代)、乙烯(加成、氧化、加聚)、苯(取代)、乙醇(与Na反应、催化氧化、酯化)、乙酸(酸性、酯化)、乙酸乙酯(酸性、碱性水解)性质时,也要适当从定量视角认识官能团反应(分子组成变化、分子量变化、结构变化),定量理解反应物、产物比例关系(以醇的取代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出现几率最多)。根据特征数字推断官能团: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1 mol 加成时需1 mol H2;1 mol CC完全加成时需2 mol H2;1 mol CHO加成时需1 mol H2;1 mol苯环加成时需3 mol H2。考点互动探究规律小结1 mol CHO完全反应时生成 2 mol Ag或 1 mol Cu2O。与银氨溶液反应,若 1 mol有机物生成 2 mol Ag,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 4 mol Ag,则含有两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2 mol OH或 2 mol 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 1 mol H2。与金属钠反应,若 1 mol有机物生成 0.5 mol H2,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即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或一个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1 mol 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1 mol CO2。与碳酸钠反应,若 1 mol有机物生成 0.5 mol 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若 1 mol有机物生成 1 mol 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考点互动探究规律小结1 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 1mol 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42,1 mol 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84。1 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42,则生成 1 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84 时,则生成 2 mol乙酸。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 84,则含有两个OH。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 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有机物与Cl2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 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考点互动探究题组二乙酸乙酯的制取1如图9272所示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结晶、过滤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蒸馏答案 D解析 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是分液;甲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乙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D项正确。考点互动探究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图9273(1)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_。(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填“甲”“乙”或“丙”)(3)试管B中的液体能和生成物中混有的杂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考点互动探究答案(1)CH3CH2OH、CH3COOH、浓硫酸 (2)丙(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解析(1)甲、乙、丙均为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故A试管中盛的液态物质有乙醇、乙酸和浓硫酸;(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能用丙,因为丙装置中的导管插入B中的液体了,易造成倒吸现象;(3)试管B中的液体为饱和Na2CO3溶液,能和混在生成物中的乙酸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考点互动探究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和_。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三套实验装置:图9274考点互动探究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是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实验步骤按选择的装置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边振荡试管边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 2 mL冰醋酸;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_、果糖_易溶双糖C、H、O_、麦芽糖_易溶多糖C、H、O_、纤维素_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_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_蛋白质C、H、O、N、S、P等 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知识梳理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不溶不溶考点互动探究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 葡萄糖银氨溶液 有银镜产生蔗糖产物为_与果糖淀粉遇碘单质(I2)变_色产物为_油脂酸性条件下,产物为_、_;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_、甘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_;灼烧有_的气味生成氨基酸葡萄糖蓝葡萄糖高级脂肪酸甘油高级脂肪酸盐黄烧焦羽毛考点互动探究3.淀粉水解实验(1)实验流程图9275考点互动探究(2)实验现象及结论。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图9276情况现象A现象B结论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未水解淀粉部分水解淀粉完全水解考点互动探究(2)油脂的用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用于生产_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种特殊的_,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肥皂蛋白质考点互动探究对点自测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2)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3)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5)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6)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7)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8)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考点互动探究答案(1)(2)(3)(4)(5)(6)(7)(8)解析(1)木质纤维遇碘水不显蓝色。(2)淀粉与纤维素属于多糖,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3)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4)单糖不能发生水解。(5)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6)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7)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8)植物油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考点互动探究2在物质和用途之间连线。答案 bcda考点互动探究题组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性质题组训练12016北京顺义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B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C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D石蜡油经分馏可以获得乙烯答案 A解析 液态油中不饱和键的含量较高,通过催化加氢不饱和键的含量降低,可制得人造脂肪,A项正确;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B项错误;糖类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等元素,二者组成元素不相同,C项错误;石蜡油经裂解可以获得乙烯,D项错误。考点互动探究22016福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 D解析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得不到氯乙烯,A项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项错误;甲烷中不存在碳碳单键,C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项正确。考点互动探究32016江苏泰州中学期末下列关于糖类物质的转化,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纤维素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之后被细胞利用D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是因为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答案 B解析 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项错误;人体内不能消化纤维素,C错;在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水解变为麦芽糖,D项错误。考点互动探究易错警示糖类、油脂性质的判断(1)符合通式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CH3COOHC2(H2O)2。(2)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因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3)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蛋白质的最终水解产物是各种氨基酸。(5)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油和脂肪都是酯,都能水解,油脂水解时的酸碱性不同,所得产物不同,但水解的产物中都有丙三醇。(6)酯、油脂和矿物油三者之间的区分: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是石油及石油的分馏产品的主要成分。动、植物油脂属于酯类,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考点互动探究题组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1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9277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考点互动探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答案 C解析 题中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项正确;因为I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不能有NaOH存在,B项正确;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C项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项正确。考点互动探究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图927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 D解析 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D项正确。考点互动探究易错警示淀粉水解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2)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12016江苏卷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9279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考例考法直击答案 C解析 两个苯环中间有一个碳原子,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为四面体结构,所以两个苯环一定不会处于同一平面,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B项错误;酸性条件下,酯基断开,但产物仍为一种,C项正确;X分子中1 mol酚酯基需要2 mol NaOH,羧基也会与NaOH反应,则1 mol X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D项错误。图9279考例考法直击22015全国卷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答案 A解析 1 mol该酯完全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即1 mol酯水解消耗2 mol H2O,根据酯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C18H26O52H2O羧酸2CH3CH2OH,由原子守恒可确定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考例考法直击32015福建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 B考例考法直击42015全国卷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 B解析 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则该物质属于羧酸类。符合条件的结构有CH3CH2CH2CH2COOH、CH3CH2CH(CH3)COOH、(CH3)2CHCH2COOH和(CH3)3CCOOH四种。考例考法直击52015海南卷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答案 B解析 淀粉、油脂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A、D项错误;石油裂解制丙烯,是碳链的断裂,不是取代反应,B项正确;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是“酸失羟基醇失氢”的取代反应,C项错误。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A解析 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项错误;C中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C项错误。教师备用习题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H2O的总质量为 27.2 g,若其中H2O的质量为 10.8 g,则CO的质量是()A2.1 gB2.6 gC3.8 gD5.1 g答案 A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方案(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二十七单元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苏教.ppt)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