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市场》知识点总结.docx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市场知识点总结1.劳动力需求 及影响因素2.需求弹性与 派生需求定理1.市场均衡及变动2.市场非均衡及影 响因素3.劳动力市场政策1.供给总里 ,概念与特征1 2.个人及市场劳 2.市场结构2一 一“ 3.家庭万动力供 3.效率工况和m给与周期性劳动 升竞赛力供给劳动力布场机劳动力供知识点:劳动力市场概论一、劳动力市场概念与特征()基本概念劳动力市场是进行劳动力交易的一种要素市场。宏观:各种局部性或单一性劳动力市场构成。微观:特定的劳动力供求双方在通过自由谈判达成劳动力使用权转让的合约时所处的 市场环境。(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 .特殊性不能脱离劳动者而存在。所有权并没有转移,转移的只是使用权。2 .多样性劳动力存在知识、技能和经验差异,不能替代或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市场价格不同。3 .不确定性大量雇佣合同是在无形市场达成。分散性和难以辨认性使劳动力供求双方匹配困难。4 .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劳动者能力很难通过学历、年龄、性别等可见要素衡量。5 .交易的延续性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被固定了下来。6 .交易条件的复杂性工作环境、条件等要素都影响交易最终完成。7 .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和地区性劳动力市场1 .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越稀缺,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就越高,劳动力供需受地域限制的可能性就越小, 形成全国性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2 .地区性劳动力市场>>通常是技能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劳动者。(二)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1 .外部市场组织外部,不受单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的影响,大量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参与 的市场。2 .内部市场组织内部存在的,由一系列规则和程序指导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调整形成的一种有序的 管理体系。(三)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1 .优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就业条件好、工资福利水平高、工作环境良好、工作保障性强。对供给者要求高。2 .次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就业不稳定、工资率较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三、效率工资和晋升竞赛(-)效率工资>>企业提供的一种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课堂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实行效率工资?>>理由:1 .高工资能吸引到优秀的、生产率更高的员工。2 .高工资有利于降低离职率,强化生产率。3 .高工资更容易让人产生公平感。课堂思考:企业高工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前提条件:劳动者期望与企业保持长期雇佣关系。(二)晋升竞赛>>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员工往往会在一家企业中工作相当长的时间,甚至终身就职于 一家企业,这时企业往往会为员工设计出若干个晋升层次,员工们为了能够获得每一次晋升 机会,会在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1 .晋升竞赛的特点(1)职位级别越高,对应的工资率也就越高。(2)员工晋升到更高职位,仅仅因为比其他人更有优势,优势是大还是小,不会影响 到被晋升后工资水平高低。(3)被晋升者将得到更高职位对应的报酬即工资水平上涨,而失败者将不会因为参加 竞赛而得到任何报酬。2 .设计要点(1)要想让晋升竞赛能够激发候选人的最大努力,必须使参与晋升竞赛的候选人之间 在知识、能力或经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比性。(2)要在参与晋升竞赛者当前的职位和拟晋升职位之间创造出一种合理的工资差距。课堂总结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特征1 .概念2 .特征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1 .全国性和地区性2 .外部和内部3 .优等和次等三、效率工资和晋升竞赛常见考点:1 .劳动力市场的七个特征;2 .效率工资与晋升竞赛的理解。【例题单选题】在劳动力交易中,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并没有转移。A.所有权B.使用权C.监督权D.转让权正确答案A考点提示劳动力市场交易特征的理解。答案解析在劳动力交易中,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所有权并没有转移。所以选择A。【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劳动力市场具备的特征的是()。A.特殊性B.单一性C.多样性D.不确定性正确答案B考点提示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答案解析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有:特殊性、多样性、不确定性、难以衡量性、交易的延续性、 交易条件的复杂性、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所以选择B。知识点:劳动力供给什么是劳动力供给?> >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go一、劳动力供给总量(1)质量> >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和训练程度。表现为知识、技能、经验等。(2)数量> >取浜以口总量、劳参率及平均周工作时间。人口总量> >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及净流入率三个因素。劳参率> >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16岁以上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劳参率(%)=(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16岁以上人口义100%平均周工作时间> >随企业经营波动及经济周期所处阶段发生变化。> .人口规模与人口构成(1)劳动年龄内人口:>>适龄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或在校人口>>家务劳动人口>>现役军人>>劳动年龄内其他人口(2)劳动年龄外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劳动年龄外其他人口> .劳参率> >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希望走出家庭,到劳动力市场上去寻找并实际从事工作的意 愿iWi低。> >一般将16岁以上的人口界定为劳动人口总量。> >劳参率()=(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16岁以上总人口 X 100%3.周平均工作时间> >对于劳动者来说,周工作时间选择有一定自主权。> >可以选择兼职和全职、可以选择休假或上班等。二、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一)个人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基本原理> >个人劳动力供给:特定工资或工资率下,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工作小时数量。课堂思考:工资率与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关系?> >工资率上升对于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1 .收入效应工资率提高,可以用较少工作时间获得同样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供给反而减少。>>案例:(按照每月工作30天标准)日工资由30元(每月900元)增长为45元(每月1350 元)。劳动者想获得900元底线收入,每月最低工作仅需工作20天。>>结论:越涨工资,越没动力多挣钱。2 .替代效应>>当工资率上涨时,单位时间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劳动者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宁愿牺牲闲暇,增加劳动量以多获得工资收入。> >结论:越涨工资,越想多挣钱。> >最终决定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力量对比。> >工资率上升J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供给时间减少。J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供给时间增加。(二)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L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2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常见)0 >市场总供给小时数(2)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弹性)0 >市场总供给小时数原因:工资变动,劳动力适应新经济刺激有一段时滞;封闭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则即使工资率提高也不可能再增加劳 动力供给了。(3)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无限弹性)原因:欠发达国家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形。工资率0市场总真给小时数3 .劳动力供给弹性(1)劳动力供给数量随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 (2)通常,工资率上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增加,供给弹性为正数。结果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外>1富有弹性30%/20%=1.5<1缺乏弹性20%/30%=0. 67二1单位弹性30%/30%=1.0=0无弹性0/20%=0OO无限弹性30%/0 = °°三、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一)家庭生产理论1 .以家庭为单位来分析劳动力供给问题2 .家庭的可能时间分配主要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家庭生产时间3 .涉及三个问题:(1)家庭需要消费什么样的家庭物品。(2)家庭希望怎样来生产这些家庭物品。>>时间密集型还是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决定市场工作和家庭生产时间比例。(3)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分配各自在劳动力市场工作、家庭生产方面的时间。(比较优 势原理)(-)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1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家庭中主要收入获得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之后,其他成员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 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这一现象反映收入效应(工资率下降,增加劳动时间)2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本来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在某种可行工资率水平下寻找工作比较悲观,停止寻 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这一现象反映替代效应。经济衰退时期丈夫失业,其产生的替代效应就是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给减少。3.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大多数研究结论是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比较强,并且占据着主动地位。(三)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1.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规律阶段刚成年年龄增长一定阶段之后晚年劳动力供给很低不断提高保持水平不再增长下降2 .女性劳参率变化> >总体趋势:稳定上升。原因:> >相对工资率上升;> >市场工作的偏好和态度发生了变化:> >家庭生产生活的生产率提高;> >出生率下降;> >离婚率上升;> >工作机会增加。3 .老年人劳参率变化明显下降,决定因素: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明显压过替代效应,加上健康状况下降,都导致对闲暇时间的需求强烈。>>养老金增加强化了收入效应,降低了退休成本。课堂总结一、劳动力供给总量1 .数量(人口、劳参率与平均周工作时间)2 .质量(知识、技能与经验)二、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1 .个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曲线2 .劳动力供给弹性三、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1 .家庭生产理论2 .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附加、灰心丧气)3 .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1)规律(2)女性(3)老年常见考点:1 .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影响因素;2 .劳参率的计算;3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理解;4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理解;5 .附加与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例题单选题】某城市共有350万人,其中不足16岁人口有80万,就业人口 200万人,失 业人口 20万人,则该市的劳动力参与率为()。A. 57. 1%B. 62. 8%C.81.5%D. 85. 7%正确答案cI1考点提示劳参率的计算。答案解析劳动力参与率为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比,16岁以上的总人口为潜 在的劳动力人口,实际劳动力人口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总和,所以此题是220+270X 100% =81. 5%.【例题单选题】如果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2000元/月上升到2500元/月,其劳动 力供给总时间上升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A. 0.4B. 0. 25C. 0.2D. 0. 1正确答案C考点提示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答案解析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外=5%4- (2500-2000) /2000 =0.2。【例题单选题(2016)】某地区医院护士当前的工资率为每小时40元,劳动力总供给时间为 4万小时,若工资率提高到每小时50元,则他们的劳动力总供给时间会上升到5. 2万小时,则该地 区医院护士的劳动力供给是().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单位弹性的D.无弹性的正确答案B考点提示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I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 时)/(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0.3) / (0.25) =1.2。当工时变动的百 分比超过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时,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这种情况被称为劳动力供 给曲线富有弹性。【例题单选题】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B.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C.劳动力供给人数减少D.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I1正确答案A考点提示J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I1答案解析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例题单选题】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率上升的()效应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下降。A.收入B.替代C.规模D.产出正确答案A考点提示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答案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下降。知识点:劳动力需求一、劳动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一)劳动力需求的性质与劳动力需求曲线1.劳动力需求的性质 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 行业或市场层面的劳动力需求。需求的分类: 直接需求:能够直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商品所产生的需求。例如:食物、服饰等。 间接需求(派生需求):由于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延伸出对产品生产要素的需求。例如:雾霾严重时期,口罩需求量剧增,延伸出纱布、棉花的需求。2.劳动力需求曲线在劳动力市场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数量会随着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1 劳动力数里(-)工资率变化对长期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1)规模效应工资率上升f成本上升f缩减生产规模f劳动力需求下降(2)替代效应工资率上升f增加资本需求,减少劳动力需求结论: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需求减少。(三)产品需求与资本价格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1 .产品需求变化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需求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会导致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或市场的总体劳动力需求量增加。2 .资本价格变化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资本价格】:资本市场上一个重要的均衡机制是价格机制。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不 会白白的向企业供应资本,而必须为资本使用权的转让支付一定的报酬,即资本价格。也就是“用钱的成本”。(1)规模效应资本价格下降,企业总生产成本会随之下降,刺激扩大规模,引起劳动力市场需求 增加。(2)替代效应资本价格下降,倾向于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减少劳动力需求。二、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 比。n =劳动力需求变动%/工资率变动外=(AL/L) / (AW/W)(1)需求富有弹性、I n I >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大 于1%«结果:工资总量相对下降。(2)需求缺乏弹性。I n I <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小 于1%»结果:工资总量相对上升。(3)单位弹性。I n I =1,工资总量不变。(-)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四条因素”:曩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产品价格变动1%所引起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价格对产品的销量影响就越大,导致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 变化就较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大。【案例】:要素替代的难易度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替代越容易,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高。【案例】资本、设备等越容易替代劳动力,则劳动力需求的量变动越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弹性越大,这种要素的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变动也较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引起供应量的变化就越大,成本越高,工资率变动就 越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大。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工资率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越大,劳动力需 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高。(三)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一种劳动力工资率变化1%所引起的另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1 .如果两种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是正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促使另一种 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说明两者是总替代关系。2 .如果两种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是负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促使另一种 劳动力的就业量减少,说明两者是总互补关系。简易判断方法:同类型变化(如果都是增加或减少),则一定是总替代关系;反之,一升一降(或一降一升),则一定是总互补关系。课堂总结一、劳动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1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及劳动力需求曲线2 .工资率变化对长期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1)规模效应(2)替代效应3 .产品需求与资本价格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二、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1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2 .派生需求定理3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常见考点:1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理解;2 .工资率变化对需求的影响:(1)规模效应(2)替代效应3 .产品需求与资本价格对需求的影响:4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理解;5 .派生需求定理的四条因素的理解;6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的理解。【例题多选题】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A.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B.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率C.要素替代的难易度D.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E.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正确答案ACDE考点提示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I1答案解析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素替代的 难易度、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例题单选题(2016)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o A.在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会下降B.在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C.在产品需求增加时,劳动力需求数量会下降D.资本的价格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不会产生影响正确答案A考点提示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的理解。I1答案解析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工资率、产品需求和资本价格,不包括劳动力 供给。【例题单选题】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2%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 数减少1%,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关系。A.互补B.总互补C.替代D.总替代正确答案B考点提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答案解析简易判断方法,同类型变化(如果都是增加或减少),则一定是总替代关系;反 之,一升一降(或一降一升),则一定是总互补关系。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一、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一)劳动力市场均衡均衡: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相等市场既不存在劳动力短缺,也不存在失业。工费率W均衡工奥率wo均衡就it里EO音劳动力数里E(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1 .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和需求量均降低。2,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上升,就业量下降。3 .劳动力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二、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一)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1 .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工资率(1)额外的福利及员工认为有价值的个性报酬因素(住院探望、体检等);(2)效率工资;(3)最低工资标准。2 .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佣量(1)随意解雇员工被视为对员工不公平,影响未来招募员工能力,同时可能会损害留用员工的生产率。(2)往往引起经济补偿。()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1 .劳动力并非可以零成本地自由流动劳动力流动成本: 寻找就业信息的成本; 离开原雇主失去的经济或非经济利益; 需要重新学习,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2 .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非常敏感工资水平不是唯一考虑因素,还有福利、交通、企业与家庭的距离等因素。工资刚性或黏性现象,使劳动力很不愿意接受工资水平的下降。三、劳动力市场政策(一)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1 .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法定准备金制度、贴现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2 .财政政策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手段:调整税率和政府支出水平。3 .收入政策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4 .人力政策针对结构性失业而提出。对劳动力重新培训与教育,从而缓和就业压力。5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实施引导、调节、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二)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1 .压缩效应最低工资立法,提高了原来工资率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的收入;缩小了收入差 里。2 .扩大效应最低工资立法,最低工资标准过高,企业不愿继续雇佣生产率水平低的劳动者,导致 这部分劳动者供给量增加,工资率会更低;扩大收入差距。课堂总结一、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1 .劳动力市场均衡2 .破坏与重建二、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1 .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2 .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三、劳动力市场政策1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3)收入政策(4)人力政策(5)产业政策2 .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1)压缩效应(2)扩大效应常见考点:1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解;2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3 .劳动力市场非均衡中供给方、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4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5 .最低工资立法产生的两种效应。【例题单选题(2015)如果在沿海地区就业的大量内地农村劳动力返还家乡,而沿海地区 的劳动力需求没有发生变化,则此时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会表现为()。A.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下降B.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上升C.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均下降D.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均上升I1正确答案A考点提示均衡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关系。答案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需求不变,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 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会导致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下降。【例题多选题】政府采取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有()。A.货币政策B.收入政策C.财政政策D.人力政策E.法律政策正确答案ABCD考点提示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答案解析政府采取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人力 政策、产业政策等。所以,选择ABCD。【例题单选题(2016)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某国的一些产业受到严重打击,裁员现象严重, 为此该国政府拿出专项财政拨款,建立了一些针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计划,政府采取的这种政 策称为()。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人力政策正确答案D考点提示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政策。所谓人力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训练 与教育,把非熟练的劳动力训练成技术熟练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劳动者,以缓和因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