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46生态环境保护.docx
-
资源ID:64510057
资源大小:38.8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46生态环境保护.docx
考点规范练46生态环境保护1.(2021河北卷)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区域相关 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 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 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 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 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2.(2021广东汕头模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大多在300-500 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多暴雨,天然植被存留少。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 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沙棘是适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具有发达的根系,种植 78年即可形成林茂草丰的灌木一草本群落。分析沙棘林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及表现。3.(2021河南焦作三模)湿地是水鸟迁徙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面积大小和质量高低决定了其生态承载 能力的大小。雁鸭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大多具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对湿地变化十分敏 感,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指示物种。京津冀地区湿地分布较广,类型多样,是东亚一澳大利亚鸟类迁 徙的重要通道与多数雁鸭类重要的停歇栖息地,近年来其面积的变化对雁鸭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 要影响。下图示意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湿地转出情况及天然湿地面积变化。2 8002 4002 0000019802000 20002015 19802015烝层圣境於长 o O50200 06 2 0 0118 4- - -2 000时段/年指出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湿地的变化特点,并说明湿地变化对雁鸭类迁徙产生的影响。4.(202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由陆生植物演化而来、完全生活在海洋中的高等 被子植物,海草的生长范围虽然只占海底总面积的0.1%,但却是全球最大的碳汇地之一,与红树林、 盐沼草等植被组成的海洋和滨海生态系统构成了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沿海开发、工农业发展、 大规模养殖和拖网捕捞等致使海草大量死亡。下图为海草碳汇的过程。分析海草退化的原因及可采取的保护措施。考点规范练46生态环境保护1.解析: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主要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两个 大角度归纳;其环境意义主要从“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等角度归纳。通过研究人类活动 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 护,同时也有利于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开发环境资源。通过研究青藏 高原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对三江源湿地的保护,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区域物种多样 性。答案:第一类研究主题: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环境意义:维持物种多 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类研究主题:人类活动(青藏铁路建设及运营)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环境 意义:减少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破坏,合理开发资源,实现人地协调发展。2 .解析:植被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主要从改善气候、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率、固定 沙丘、增加土壤肥力及增加生物多样性角度进行分析。答案:沙棘林通过林冠层和草被层截留降水,使林内空气湿度较高,改善林内小气候;林下的草被 层和沙棘林发达的根系起蓄水作用,增加林地土壤含水率;沙棘林枯枝落叶的分解可增加土壤肥 力;灌木一草本群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可增加生物多样性;茂盛的林冠层可降低暴雨对土壤的冲 刷或减缓径流速度,减轻水土流失;林茂草丰的灌木一草本群落,可有效降低风速,固定流沙,对沙 地起改良作用。3 .解析:从统计图中湿地的转出和天然湿地面积变化分析,19802015年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整 体缩小,尤其是2000年以后缩小严重;湿地转出类型复杂,主要用于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减小,湿 地破碎化程度加深。说明湿地变化对雁鸭类迁徙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湿地面积减小影响栖息地 面积、食物来源、迁徙距离等方面分析。湿地面积减小,承载迁徙鸟类能力减弱,雁鸭类停歇栖 息地范围缩小,食物补充不足;部分湿地消失,雁鸭类迁徙途中能够停歇的地点减少,体力耗损大; 湿地环境质量下降,受人类影响加大,威胁雁鸭类的迁徙、繁殖和生存。答案:特点:湿地面积整体缩小,尤其是2000年以后缩小严重;湿地转出类型复杂;湿地破碎化程 度加深。影响:湿地面积减小,雁鸭类停歇栖息地范围缩小,食物补充不足;部分湿地消失,雁鸭类迁徙途中 能够停歇的地点减少,体力耗损大;湿地环境质量下降,威胁雁鸭类的生存。4 .解析:海草退化的原因可以从海岸开发、工业、农业、养殖带来的污染对海草的影响分析;采 取的保护措施可以针对污染或破坏的源头、意识、法律层面入手。答案:原因:海岸开发(开垦、疏浚和建造海堤、矿场)向沿海排放大量污染物;工业生产废水和废 渣的排放,有毒物质进入海洋;农业生产使用化肥排入江河进入海洋,使海水富营养化;大规模养 殖和拖网捕捞使水质恶化和海草受损。措施:禁止沿海开发产生的金属污染物排入海洋;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减少农业化肥的使 用及农业污水排放;加大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