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教学设计-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64522294
资源大小:12.6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8-2《登高》教学设计-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感受诗歌沉郁悲凉的意境。2 .知人论世,根据写作背景领悟诗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3 .体会诗歌圆熟的创作技巧,赏析名句的多重意蕴。4 .通过比较,辨析意象“浊酒”的多重含义。教学重点L体会诗歌圆熟的创作技巧,赏析名句的多重意蕴。5 .通过比较,辨析意象“浊酒”的多重含义。教学难点赏析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多重意蕴。教法学法:诵读法意向分析法知人论世考点关联:名句赏析意象辨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登山望远,登楼远眺,这 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现象,登上高处不仅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象,也有置身 景中的诸多感慨。远处既有曾经漂泊的足迹,也有故乡和亲人,身世之悲和 漂泊之感在登高中油然而生。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而言,登高带 来的感慨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味诗情三、品读诗句,鉴赏意境、技巧和情感L首联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明确:用了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描绘了一幅萧瑟冷 淡的三峡秋景图,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苦闷之情。2 .“鸟飞回”三字有很强的暗示性,不仅是眼前实景,更是诗人自身的 写照,请具体分析。明确:鸟在秋风中盘旋,找不到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也是当时诗人自身 境况的影射,在夔州寄居,飘零半生,无人赏识,有家难回。天地虽然广阔, 但没有自己的栖身之所。3 .颔联用“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写出的是壮阔的三峡秋景,抒发 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 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的感怆。4 .颔联被后世誉为千古名句,请你具体分析其妙处。明确:(1)对仗极为工整,却无斧凿之痕,自然巧妙。(2)视听结合,写出了夔州秋景的萧索和悲凉。(3)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大自然的生命周期在轮回中没有穷尽,而 自己却青春流逝,壮志难酬,个人在大自然中显得何其渺小短暂。5 .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悲”之深重的?写作背景提示: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 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 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明确:(1)万里,写出离家之远;(2)秋季,写出悲伤之季节;(3) 常作客,写出漂泊之久;(4)百年,写出年龄之大;(5)多病,写出身体 之衰弱;(6)独登台,写出自己之孤独。6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 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 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 绝,令人哀悸。7 .“浊酒”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联系学过的诗句分析其含义。明确:浊酒是一种粗糙劣质的酒,与清酒相对,清酒是优质的酒。(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 秋来风景异:这浊酒是边塞将士的酒,是思乡的酒。(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浊酒是四处漂泊游子的酒, 是困顿的酒。(3)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 杨慎临江仙滚 滚长江东逝水):这浊酒是内心欢喜的酒,因为相逢而不在于酒之好坏。(4)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宋代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 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这浊酒是豁达的酒。(5) 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宋代 陆游杂感):这 浊酒是解愁的酒。(6)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 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这浊酒是忧国忧民的酒。四、总结意境:沉郁悲凉技巧:七律之冠情感:悲愁深重五、作业比较鉴赏:与登岳阳楼相比,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明确:登高主要抒发的是个人的身世之悲、困顿之苦,登岳阳楼既有 登楼的喜悦,也有登楼的感伤,尾联还有直接抒发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忧国 忧民之情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