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docx
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一、督查时间:20xx年10月8日二、督查对象:医护人员现场查看6名医师、护士执行 情况,询问24名患者的反响情况。三、督查组织者:产科四、督查标准:评审标准督查表格五、总结分析:(1)督查内容:“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核实患者身份”是 医疗十大安全目标的主要内容,是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治疗的 前提,是医疗安全的有效保障。现总结如下:8月医师9月医师(2)、存在问题:1 .未正确实施“腕带使用和查对流程”2 .局部医护人员在给药、换药等操作前采用:询问患者姓 名、年龄2项方式进行识别。(具体情况见督查表)(3)、原因分析:1 .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对查对制度不能高度认识。2 .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还未改变,护理人员习惯按照以前的护理操作标准核对病人,新的流程进行更改后还未形成新 的习惯。3 .局部医师认为熟悉患者姓名,无需采用询问患者姓名、 年龄、查看腕带的发生识别患者身份。4 .轮科医师缺乏“查对制度”的学习与培训。(4)、整改措施:1 .制定各项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操作流程,统 一标准。2 .组织全科人员(包括轮科医师)进行“查对制度、患者 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的学习和培训,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 用和严格执行。3 .加强宣教,向产妇解释腕带的作用,让产妇参与到安 全查对制度工作中来。4 .主任、护士长加强“查对制度”落实的督查工作,定期 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进入员工绩效考评,与奖金挂钩。(5)、效果追踪:1 .查对制度的落实有很大改善,通过跟随局部医护人员 操作及询问患者及家属反响的信息是: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 作时均能够严格查对,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查看床头卡、腕带、 询问患者姓名、年龄),局部医师在换药、拆线、诊疗前不能 完全执行。2 .询问医护人员基本知晓查对制度及流程,知晓至少同 时使用姓名、年龄2项以上的工程核实患者身份。3 .未发现因“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引发的不良事件。查 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护理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制度,是护理临床工作 的重点之一,是防止过失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前辈护理人 员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包 括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因此,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坚决 认真贯彻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实施的正确与否,严密程度如何 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工作中查对制度的掌握 执行与落实与否,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护理安 全与核心制度落实密切相关,是医院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 制度的有效执行是确保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最正确 措施。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在临床护理中是一刻也不能少的。有了好的制度不等于落实,关键看是否形成习惯是否流于 形式。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而查对制度不仅能保护 患者,也能保护我们护士自己。因此护士要经常提醒和强调查 对工作的重要性,经常查对落实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催促大 家严格遵守。使护士增强查对意识,责任心及自觉性,工作中 养成多查、多问、多观察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刚上岗的年轻护 士,让每一个护士都能自觉自愿认真贯彻执行查对制度是防止 过失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护士长期在一个科室工作,易对一些 常用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在大脑中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记 忆,当再次出现与此相似的药物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是这种习惯式用法及 剂量,易形成一种不良的定势思维,很容易造成习惯性印象错 误,通过两人核对打破不良的定势思维,减少了过失的发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 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注意防范和解决 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病房的安全管 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1存在的问题:1.1 医生开具处方后,未与医嘱进行查对就直接划价。科 室大处方制度执行不力,医生每天早晨忙于处置病员、开处方, 病员急于等着输液,总务护士急于等处方划价取药,因此,处 方开具后,未与医嘱进行查对就忙于划价,划价后电脑所显示 内容未与处方进行认真核对就忙于取药,就造成了所取药物与 医嘱、与电脑所显示内容不相符。1.2 医生开具医嘱、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识别药名、剂量,凭经验猜测执行。1.3 护士处置、转抄医嘱后,未及时查对。专业(或管床) 护士转抄医嘱后,未进行双人核对就执行。1.4 输液贴转抄后未有效查对。摆药护士按照医嘱书写输 液贴,书写毕后未将输液贴内容与医嘱认真核对就执行。1.5 输液贴与药物未认真核对。配药时,配药护士注意力 不集中,或讲与工作无关的话,或边配药边交涉其它工作,或 习惯性经验办事,未认真将输液贴内容与药物核对就配置,有 可能导致药物与医嘱不相符,或药物质量把关不严,或药物剂 量计算有误等隐患。1.6 执行医嘱后签名不及时(或不规范)。或由于工作忙、 或由于其它事件干扰、或由于执行者安全意识冷淡等原因,医 嘱执行后未及时签字,或签字潦草难以识别。1.7 加药时未按要求带执行单。加药时,不带医嘱单,而 且有时输液贴书写又不规范,药物未写全,导致查对环节脱节。1.8 每班医嘱查对流于形式,查对后签名不规范。局部护 士对每班医嘱的查对重点不在医嘱执行情况(用法、药物剂量 等)的查对上,而是执行者是否签名,或查对后由别人代签名, 失去应有的法律效力。2原因分析2.1 工作责任心欠缺。这主要表现在进入临床护理工作较 长的护理人员身上,她们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 也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往往喜欢凭经验、主观臆断办事, 总认为自己这么多年、或一直这么做都没有什么事发生,参杂 着侥幸心理,缺乏主动查对意识。2.2 工作能力欠缺。这主要表现在刚进入临床工作的低年 资护士身上。一方面,她们对核心制度内涵的领悟不深,对其 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她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 足,不懂得该怎样有效执行护理核心制度。2.3 医护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医生工作的随意性、计划性 差等原因,导致护理工作人为的忙乱,不利于查对制度的有效 执行。2.4 安全意识薄弱。护理工作的瞬间性、连续性、应急性、 终端性、被动型及机械性决定了护理查对制度对防范医疗、护 理过失的重要性意义。护理人员忽视护理工作这一特殊性,法 律意思冷淡,有章不循,随意简化程序,导致防范过失的最末 端环节失控。3对策3.1 全员强化安全教育。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在医护履行的诊疗、护理活动中,难以容下任何不安全因素, 即便是未给病员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的缺陷,病员也会寻求法律 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生纠纷,均会给医患双方的身心 带来极大的创伤。因此,护士只有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相关法 律法规,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有效落实查对制度,才能有效保护医患的利益。3.2 严格带教管理。新进入临床护理人员或实习护生,她 们对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但由于她们涉世不深、多方面知 识的缺乏,导致她们刚进入临床显得无助与茫然,科室对带教 工作的管理、带教老师履职与否,直接关系到她们今后的开展。 因此,带教工作中,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严谨的工作态度 及工作作风,将影响着她们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临床带教工作 中,指定品行兼优、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任带教老师,落实好 一对一的带教计划,督导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心领悟护理 核心制度的实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提高。3.3 医护有效配合。人性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推行电 子病历,医护分工明确,营造团队协作精神,规避因管理因素 导致不利查对制度的执行。如:在电子病历未完全实施的条件 下,每位医生在病员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开具长期医嘱及 处方,一方面防止了人为的忙乱,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工作秩序 为更有效的落实医嘱查对制度赢得了时间。3.4 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工作特点, 推行医嘱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如总务护士与专业护士认真核 对处方与医嘱后才划价,划价后电脑桌面内容与处方核对无误 后才保存;医嘱转抄后、规范书写输液贴后、药物摆好后经两 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输液、加药时,带上医嘱执行单,核对 无误后签字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