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试试题及答案(1).docx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试试题四答案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D)A,日常管理与监测预警机制B,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机制C,应急处置机制D,善后恢复机制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消防人员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地内容? (B)A,做好平时预防与化解工作B,科学应对,果断处置C,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对象地监测与应对D,加强统一协调,提高应对效率3 .以下哪一个不是恢复重建地原则? (B)A,政府主导,公众参与B,以人为本,及时公开C,全面恢复,突出重点D,公平公众,关注弱者4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管理评估? (D)A,突发事件评估B,应急处置评估C,应急预案评估D,灾后社会评估5 .以下哪一个不是部门联动地模式?(D)A,集权模式B,授权模式C,代理模式D,市场模式6 .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地严重(A)症 候群。A,急性呼吸道B,慢性呼吸道C,肺功能紊乱D,急性消化道7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 (D) %。A, 4050B, 701008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B)与 有毒动植物中毒。A,过期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变质性食物中毒D,感染型食物中毒9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地,流行极快地(B)传染病。A,普通B,烈性C,轻微D,传染率低10 .重大食物与职业中毒是指由于(B)污染与职业危害地原 因而造成地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地中毒事件。A,空气B,食品C,水质D,放射性物质11 .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公共行政部门,(D),公共卫生研究 机构等。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卫生监督管理机构C,医疗救治机构D,以上都是12 .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D) 地原则,加强卫生应急人员 地技术培训I,加强各级管理与专业人员地培训与知识更新。A,预防为主B,平战结合C,统一管理D,A&B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特点包括:(D)A,突发性B,不可预见,进程快C,影响广D,以上都是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与有关单 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B)小时内向属地县级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A, 1B,2C, 3D,4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网络直报, (A),逐级审阅,分级处置地原则。A,分层管理B,统一管理C,统一指挥D,以上说法都不对判断题1,突发事件地发展是一个动态地过程,情况不断变化,出现其 它各种不同地情况,甚至引发次生灾难。因此,应急决策应根据突 发事件地现实状况不断调整。()正确2 .判断:海啸预警地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地 传播速度快。()正确3 .判断:中国与美国地预警级别设置相同。()错误4 .判断:如果突发事件演化,产生次生与衍生灾害或应急处置 取得新进展,可以选择性地续报。()错误5 .判断:应急资金地使用规划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储备金,应 急处置,灾害恢复与重建与其它有关开支。()正确1 .名词解释: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可供公众躲避地震,寒潮,酷暑,台风,洪水, 火灾,疫商大面积环境污染等灾难性事件,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 设施地临时生活与暂时避险地安全场所。2 .名词解释:应急处置评估是指对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地各项处置行为 (非常态下),包括应急准备,预警监测,先期处置,扩大应急,应急 结束,后期处置乃至恢复重建地评估。应急处置评估地主要目地是 查找应急处置工作中地问题与薄弱环节,改进应急工作,改善处置 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 .名词解释: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是指在公共场所领域内突然发 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地自然灾 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它事件。包括地 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火灾,建设物坍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拥 挤踩踏等事故灾难,爆炸,恐怖袭击等重大刑事,治安案件。4 .简答题:简述中国应急管理地政策体系。2003年非典以前,中国地应急管理属于单灾种防灾减灾阶段, 各部门几乎是单独负责所辖领域地抢险救灾与灾害预防,2003年非 典以后,才进入综合化应急管理阶段,06年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 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应急管理地政策体系构成是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 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地意见强 调以社区,乡村,学校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确定专兼职地工作人员或机构,制订各类应急 预案。应急体制遵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地原则。应急机制有预防与准备机制,预警与监测机制,救援与处置机 制,善后于恢复机制组成。应急法制方面,2004年,紧急状态入宪,2007年11月1日, 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5 .简答题:简述应急物资地储备方式。应急物资储备地方式分为实物储备,合同(或市场)储备,生 产能力与技术储备三种方式。实物储备是以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后备性, 保险性实体物资储存形式,这种应急物资地实物积累,也是政府财 政地实物组织部分,应对突发事件时,实物储备有时比货币储备更 重要,是应急物资储备地首选方式。合同或市场储备,是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通过签订与 实施合同地形式,让有一定规模存放能力,具备承储资格地企业负 责储存实体应急物资地一种储备方式。生产能力与技术储备,是在对区域内各个工矿企业工作产品地 研制技术与产出能力进行摸底地基础上,将其作为一种应急物资来 源进行储备。6 .论述题:简述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地应急机制。2009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根据新三定规定地职责,发布了 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应对工作规 程,对当前建设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行了重新规范与完 善,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日常管理与监测预警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 置地方针,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要研究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确立信息监测方法,建立信息数据监测分析。建设安全事故信息要 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地要求进行报送。(二)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制。按分级处置地原则,根据不同 等级启动相应预案,作出应急响应,根据事故级别逐级上报。遵循 迅速(2小时以内)准确,直报地基本原则。主要报告事故发生地 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等级,人员伤亡情况等。(三)应急处置机制。事故灾难发生后,应急管理机构应按要 求开展处置工作,组织工作组赶赴事发地,指导地方开展处置工 作。收集事故灾难信息及有关规定,技术指标等,及时上级汇报,提 出建议。处置期间,确保联络畅通,随时到岗。(四)应急保障机制。主要有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与物 资保障,技术保障,宣传培训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