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三顾茅庐》(划重点+双减作业设计)-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解析版).docx
-
资源ID:64530667
资源大小:26.1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4课《三顾茅庐》(划重点+双减作业设计)-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第24课三顾茅庐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 令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他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 编者加的。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屯居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 去曹营前向刘备荐诸葛亮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 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两 人的荐语,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极大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大事;二顾茅庐 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资料接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 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 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 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字音字形字音:谒(y e ) 叱(Mi) 应诺(八”6) 侥幸(ji 6 0) 昼澳(qi八) 拱 手(g 6八g) 半晌(sk a八§) 侍立(sk i ) 纶巾a八)鹤整(ck a ng) 胄(zk du)涿郡(zMu o )字形:拜谒 失礼 傲慢 疏懒 愧赧 鄙贱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思贤如渴 箪食壶浆顿开茅塞塞(se)顿开茅塞纶(guan)纶巾(sai)塞子(以八)涤纶(sR)塞外(虎)呜咽壶浆顿开茅塞多音字:谬(谬论)缪(绸缪)戮(杀戮)形近字:谒(拜谒)侥(侥幸)碣(碣石)绕(缠绕)竭(竭力)饶(饶恕)词语解释W:帝王或贵族的后代。I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愧赧:因羞惭而脸红。存恤:爱惜,体恤。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经世奇才:指治理国家的杰出才干。也指具有治理国家的杰出才能的人。经,治理。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文中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思贤如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语段理解1 .关公日:“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 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解析】关公虽反对拜谒,但语言较委婉,透着一股大气和修养。说明他稳重、顾全大 局。2 .张飞日:“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 一条麻绳缚将来!”“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解析】张飞反对拜谒,语言粗俗不堪,不计后果。说明他暴躁、鲁莽。3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解析】离草庐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足见刘备的竭诚求贤。4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解析】表现了刘备的恭敬,显示了他求贤的诚意。5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 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解析】写出刘备在诸葛亮面前谦虚、恭敬的态度,表现了他求取贤能的诚心。6 .文章多次写到张飞,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文章用张飞的莽撞、暴躁反衬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意,表现了刘备求 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7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参考答案】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的诚意,可见他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诸葛亮对天下 大势了如指掌,“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可见他是一个志存高远、才能非凡的人;诸 葛亮嘱咐诸葛均的话,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品格;“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表现出诸葛亮的忠义品格。课文图解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关羽L三顾茅庐前V张飞 刘备其礼太过麻绳缚来亲往拜谒侍立阶下诸葛亮:雄才大略处世谨慎 隆中对策yl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主题概括本文讲述了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 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诸葛亮卓绝的智慧,以及在成就 蜀汉大业中将要起到的巨大作用。写作特点1 .对比手法,形象鲜明。如对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谒诸葛亮,刘备的态度与关公及张飞的 态度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从侧面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虽然关公和张飞 都不太同意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但是两人的不同反应也体现出两人性格的不同,作者通 过对比,表现了关公稳重、顾全大局的形象特征,也表现了张飞性格暴躁、鲁莽的形象特点。2 .详略得当,巧设铺垫。作者在文章前两段着重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求见诸葛亮的经 过,并未从正面对诸葛亮作过多的描写,这样既使得文章情节充满了张力,给诸葛亮这个人 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诸葛亮的正式出场做足了铺垫。而第三段则主要记述了刘 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干和宏谋伟略,而对其他 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述。第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略 得当,重点突出。思考探究一、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语言的概括。【参考答案】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 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二'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刘 备的哪些品质?【参考答案】体现在语言上: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 休去,我自与云长去。”从刘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 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体现在动作、态度上: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门外等候。玄德对诸葛亮态度谦恭,非常有诚意地邀请其出山辅佐自己,可以说明其求贤若渴,体 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三、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思考:选文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 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直接描写:a.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外貌,表现诸葛亮的卓尔不群;b.通过描写诸葛亮的语言,表现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及不贪恋富贵功名,知恩图 报的特点;c.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动作,表现诸葛亮处世持守谨慎的特点。侧面烘托:a.通过写后人所作诗句,侧面烘托了诸葛亮才华横溢的形象特点。b.通过写刘备的礼贤下士,表现了诸葛亮卓尔不群。四、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述了哪些内容?强调了什么问题?体现了 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作为霸业的基础。归纳策略要点并指出光明前景。强调人谋的重要性。体现了诸葛亮有政治头脑,有见识,雄才大略。五、结合全文思考,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 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作了铺垫。积累拓展一、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刘备要他出山 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仍有所怀疑,所以仍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 由此可见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己将要辅佐的人只有完全信任,才能出山辅佐。二、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只不过是未遇明主时的权宜 之计。双城作业一、阅读课文三顾茅庐,完成下面小题。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 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 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 才一起上路。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 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 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 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 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 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 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L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3 .文中写刘备访求诸葛亮也是从正、侧两方面入手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并说说其作 用是什么?二、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 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 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 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 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 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 ”刘备出门上马,关、张 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 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奋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 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 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土弹琴 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 与关、张快快而归。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 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 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 ”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 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 ”张飞说:“哥哥你不 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 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如此敬贤,而你却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 “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这才答应。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 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在门外等侯,自己轻 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 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 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 等候。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访,都 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 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 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 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1 .用1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2 .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试简析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O 关羽:O 张飞:O 3.隆中对一文中与本文加粗部分“诸葛亮一番议论”的内容是哪些?4 .文中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试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的 作用。5 .读了全文,请你任选角度,就刘备或诸葛亮的作为,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及解析一、1.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也。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 共商天下大事。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解析】考查故事情节概括。选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层。第1段内容可概 括出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诚心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第2、3、4段叙述了 刘备前两次未见,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为他分析形势;第5段叙述诸葛亮出山辅助 刘备。由此概括即可。2.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粗暴。【解析】考查人物性格特点。由“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 三次到隆中去”可以看出刘备求贤若渴;从“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 行” “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 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看出刘备礼贤下士;从刘备“诚心诚 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看出他有政治抱负。选文中刘备第三次到 隆中去,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但关羽没有做出事来阻止,按刘备吩咐在门口休息,可见他 做事稳重,明白刘备实现统一大业的抱负,能顾全大局。张飞不仅不同意刘备三顾茅庐,并 且说要把诸葛亮捆来见刘备,这个情节看出他做事粗暴鲁莽,直率。3,正面描写:离诸葛 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轻轻走 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侧面描写:借助张飞的言行举止来反衬刘备的特 点,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两个方面都反映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品质。【解析】考查写作手法。为了表现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直接刻画他们的外貌、动作、语 言、身体、心理,以实现作者的表现目的,就是正面描写。要表现主要人物,却去写与之相 关的人、事、物、环境、条件的部分,称侧面描写。刘备访求诸葛亮,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 渴和礼贤下士,有关刘备的描写都是正面描写,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 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 堂的台阶下等候"。张飞不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写他与刘备对待诸葛亮不同的态度是从侧面 刻画刘备形象,表现了刘备的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属于侧面描写。二、1 .合乎题意即可,如:刘关张三顾茅庐。【解析】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 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 组合也可。此文段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2.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稳重、 顾全大局莽撞或鲁莽、直爽【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 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人物(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 (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根据文章的内容可概括人物形象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 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莽撞或鲁莽、直爽。点睛:此题考查分 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 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 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应做到通 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3 .“亮答曰”这一段【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亮答曰”这一段正是 “诸葛亮一番议论”的内容。4 .为二顾未见诸葛亮埋下伏笔;突出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国家大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 和主旨来回答。童子的话为二顾未见诸葛亮埋下伏笔;突出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 格;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国家大事。5 .选点要小巧,观点要正确,比如:我敬佩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但我更 欣赏他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上进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 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 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 流畅,有感染力。选点要小巧,观点要正确。写出对诸葛亮品质的赞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