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方法(方法+例析).docx
-
资源ID:64531810
资源大小:15.6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方法(方法+例析).docx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方法(方法 +例析)一般而言,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 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中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 得多的障碍和难度,但应该相信,只要有存在就不会没有出 口 O本篇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易用而十分有效的方法一一解题 “七看”。一、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我们透过标题,或能 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或能了解写作技巧等。1 .把握大意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 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鹅鸽飞。透过标题“览古”二字,我们可知该诗是怀古咏史诗。透 过“越中”二字即可知道所咏的历史对象。至此,盛衰之感, 讽喻之情就已跃然纸上了,再结合全诗,就不难把握该诗的情 感一一作者借过去的统治阶级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万世不竭, 而最终归于幻灭来警醒世人,更是讽喻统制者了。2 .感知情感如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情感已跃然纸上,再如: 王勃的别薛华、送杜少府之人蜀川等,从标题中的 “别”、“送”等字就可以窥见到作者流露出来的离情别意 To还如闺怨芙蓉楼送辛渐春夜喜雨等众多标题,只要有看标题这个意识,就可以从抒情字眼里很容易把握 作品情感。3 . 了解写作技巧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一看便知是咏物诗,从中可以 推知该诗至少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再如王勃的咏风“肃 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 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从标题看是咏物诗,再结合全诗内容看,作者是托风这个 物的特征来表的自己崇尚高尚的风格和勤奋的精神的志趣,其 手法不外乎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等。而那些借景抒情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冥,一看便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再如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 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从题目看,“望”就是观,“野”是处所,便可推知是借 景抒情诗。其基本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二、看作者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的道理,是什么 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 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 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 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 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苏轼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你了解他政治上的 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诗所表达 的的豁达和豪迈.如:就创作流派而言,现实主义往往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 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浪漫主义:往往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 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 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词的流派又分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 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 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 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这些都会给我们鉴赏引路。三、看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 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 边塞(征战)诗等等。1 .写景诗:往往有景有情,情景结合。鉴赏时,只要抓住 景物及选用这些景物的目的,景和情的结合方方式等,其余就 不难把握了 了。如:蒋捷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濠 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 帘却又晚风寒。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缥缈景象,暗衬倚楼人万 缕千丝的愁绪。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 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本欲赏花遣愁,出现在面前的偏又是竞相 吐艳的红海棠,联想到自己滞留他乡,韶华渐老,思乡之情油 然而起。词人采用反衬手法,貌似红绿满眼的海棠,实际上却 暗含有好花不常开的喟叹。2 .咏怀诗:叙事抒怀,往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 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 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等。3 .咏史诗:诗人往往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 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4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 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 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5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 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 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6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 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 之涣。四、看意象意象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物象。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 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月饱含思念, 柳代表惜别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 作者的情感。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让人感受到居易的快乐 生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 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 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正是借助“缺 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形象 地抒发出内心的怅惘之情。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 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 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 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五、看抒情字眼有不少古诗词都选用具有明显抒情色彩的词从而流露出情 感。阅读鉴赏时,只要找到这些词语,就可以把握作者想要表 达的情绪了。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 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了边 关军人的悲愁之所在了。六、看注释鉴赏古诗词时,有这样的规律,直接关系到理解文本和回 答问题,同时又可能给考生造成障碍的内容,往往会出示注 释,这将给考生以极大的帮助和提示。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 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 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 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鉴赏该诗,如果不结合注释,一般只能理解到作者的孤独 寂寞,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再结合注释,结合此时作者的遭 遇,就不难深入地体会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 无人理解的愁苦了。七、看技巧技巧是作品的重要元素,当然也是鉴赏作品必不可少的环 节。如:杜甫绝句两首(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 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 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同时,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 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 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借助技巧的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 体会诗的美妙,从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如上所述,在欣赏古诗词时,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别忘 了看标题,看作者,看题材,看意象,看注释,看抒情字眼。 看看想想,步步为营,再难的诗恐怕也能化解。